现代通信网(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1.1.1从点到点通信到交换式通信网

    为了实现任意两个或多个分处异地的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采用某种方式将多个用户互联在一起,这样的互联系统就形成了一个用于信息传递的网络,称之为通信网。

1.点到点通信--通信网的特例

信源

信宿

信道

发送器

接收器

2.交换式通信网

3.通信网的基本构成要素

通信网三要素: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传输系统。

1.1.2 现代通信网的定义与构成

1.现代通信网的定义

    现代通信网是将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等)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用户使用通信网可以克服空间、时间等障碍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

2.通信网的构成

1)通信网的垂直划分

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


(1)业务网。

    业务网负责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租用线、VPN等各种通信业务,如常用的公共电话网、互联网(Internet)、移动通信网等。

(2)传送网

    传送网负责按需为交换节点、业务节点等之间提供信息的透明传输通道,包括分配互连通路和相应的管理功能,如电路调度、网络性能监视、故障切换等。传送网独立于具体的业务网,它可为所有的业务网提供公共的传送服务。

(3)支撑网

    支撑网不直接面向用户,而是负责提供业务网正常运行必须的信令、同步、网络管理、业务管理、运营管理等功能。电信支撑网通常包含以下三种:

  • 同步网。同步网处于数字通信网的最底层,负责实现各网络节点设备之间和节点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信号的时钟同步、帧同步以及全网的网同步,保证地理位置分散的物理设备之间数字信号的正确接收和发送。
  • 信令网。对于采用公共信道令体制的通信网,存在一个逻辑上独立于业务网的信令网,它负责在网络节点之间传送与业务相关或无关的控制信息流。
  • 管理网。管理网的主要目标是实时或近实时地监视业务网的运行情况,并相应地采取各种控制和管理手段,已达到在各种情况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确保通信服务质量的目的。

2)通信网的水平划分


  • 用户驻地网(CPN)是业务网在用户端的延伸,一般是指用户终端至用户网路接口之间的部分,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用户驻地布线系统组成,其功能是使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接入网络。
  • 核心网(CN)就是网络的核心,是网络的主干部分,负责给用户提供各种业务。CN一般由高速的骨干传输网和大型高速交换节点构成,是数据进行交换、转发、接续、路由的地方,用户的数据在核心网上被高速地传递和转发。
  • 接入网(AN)介于用户驻地网和核心网之间,由最初的用户线逐步发展而来,用以实现从用户-网路接口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到业务节点之间的传送承载功能。接入网负责使用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大量的用户逐级汇接到核心网中,以实现与网络的连接。

1.1.3 通信网的类型与拓扑结构

1.通信网的类型

1)按业务类型分

2)按采用的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

3)按信号传输分(模拟通信网和数字通信网)

4)按服务范围分(WAN、MAN、LAN)

5)按运营方式分(共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

2.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1)网状网

2)星型网

3)复合型网

4)总线型网

5)环型网

1.1.4 通信网的业务

1.音频业务

2.数据业务

3.图像业务

4.视频业务

1.1.5 通信网的服务质量

1.可访问性

2.透明性

3.可靠性

1.2 通信网的交换技术


1.资源复用方式

1)静态复用:(同步复用)包括频分复用(FDM)和时分复用(TDM)

2)动态复用(统计复用)



2.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根据传递用户信息是是否预先建立源端到目的端的连接,网络的控制方式可分为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1)面向连接

    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其中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阶段传递的是控制信息,用户信息则是在数据传输阶段传输。三个阶段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是连接建立,该阶段需要确定的是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连接应走的路由,并在沿途的的交换节点中保存该连接的状态信息,这些连接状态信息说明了属于该连接的信息在交换节点应被如何处理和转发。数据传输完毕后,网络负责释放连接。

2)无连接

    在无连接型的网络中,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先建立通信连接,就可以直接进行通信。不管是否来自同一数据源,交换节点将分组看成互不依赖的基本单元,独立地处理每一个分组,并为其寻找最佳转发路由,因而来自同一数据源的不同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网络的主要区别如下:

(1)面向连接网络用户的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而无连接网络不为用户的通信过程建立和释放连接。

(2)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呼叫选路,节点中需要有维持连接的状态表;而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选路,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表;

(3)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信息较短时使用无连接的方式要好一些。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面向连接方式适用于大批量、可靠的数据传输业务,但网络控制机制复杂;无连接方式控制机制简单,适用于突发性强、数据量少的数据传输业务,以及控制面控制指令的传输。

3.资源预留

    所谓完全预留是指在连接建立阶段,通信所需的全部缓存和带宽等资源在沿途路径进行分配,并在通信会话期间进行预留。所谓不预留是指连接建立阶段仅仅确定了信息所经过的路径,但在沿途路径上并不进行所需资源的预留,当信息到达时,如果资源被占用,则需要排队等待。部分预留机制介于两者之间,是指在确定路由的同时,为通信预留一部分资源,这通常与所处理的信息类型相关。例如,可以为一个速率可变的业务预留平均带宽或最小带宽。

4.交换方式的分类



1.2.2 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采用同步时分复用和同步时分交换技术,它具有的特点是:

  • 整个通信连接期间始终有一条电路被占着,信息传输时延小
  • 电路是"透明"的,发送端用户送出的信息通过节点毫无限制地被传送到接收端
  • 对于一个固定的连接,其信息传输时延是固定的
  • 固定分配带宽资源,信息传送的速率恒定

采用电路交换方式传送数据也有以下缺点:

  • 带宽固定,资源利用率低
  • 通路是专用的,数据通信的效率低
  • 通信双方完全兼容,使不同速率和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用户无法接通
  • 存在着呼损

1.2.3 分组交换技术(存储-转发(stored-and-forward)

    用户信息分为固定长度或可变长度的分组,每个分组包含分组头和有效载荷。

    分组头:携带的地址信息用于交换决策,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

    有效载荷:实际的用户信息

为了确保数据可靠传送,交换节点要运行复杂的协议,以完成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主要功能。由于链路传输质量太低,对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3.数据报方式

    数据报是无连接方式的分组交换技术,其主要优点是协议简单、无需建立连接、无需为每次通信预留带宽资源

    缺点是:由于没有为通信建立相应的连接,并预留所需的带宽资源,传输时延大,并存在时延抖动问题。不适用于大数据量、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

4.虚电路方式

    虚电路是采用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方式,其设计目标是将数据报和电路交换这两种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

    采用虚电路技术,用户之间通信前也需要在源端和目的地先建立一条连接,分组交换中把它叫做虚电路。

    虚电路的一次通信也分为三个阶段: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与电路交换不同之处在于:虚电路建立阶段,网络完成的工作只是确定在两个终端之间用户进行分组时应走的路由,并不进行静态的带宽资源预留。

1.2.4其他交换方式

1.帧中继

2.ATM交换


1.3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及标准化组织

1.3.1 分层体系结构

1.协议

(1)语法:定义协议的数据格式,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进行协调和错误处理的控制信息,即需要发出的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作出的响应;

(3)时序:包括同步和顺序控制,即详细说明事件进行的顺序.

2.接口

3.实体与服务访问点(SAP)

    相邻层间的服务通过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来提供。

4.分层体系结构的特点

(1)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度

(2)方便异构网络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3)增强了网络的可升级性

(4)促进了竞争和设备制造商的分工。

1.3.2 OSI与TCP/IP体系结构

1.OSI参考模型及各层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2.TCP/IP体系结构及各层功能

1)应用层

2)传输层

3)IP层

4)数据链路层

5)物理层

数据传输方式

    单工通信:数据只能单向传递

    半双工通信: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两个方向不能同时进行,只能交替进行

    全双工通信:数据可以同时双向传输

1.3.3 主要标准化组织

1.ITU

2.ISO

3.IAB

4.ETSI

5.3GPP/3GPP2

1.4 通信网的发展

1.4.1 通信网的发展历程

1.电话网的发展

模拟通信阶段-->数字通信阶段-->智能化、分组化阶段

2.移动通信网的发展

1G(只提供话音业务)

2G

3G

4G

5G

3.互联网的发展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历程

2)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3)逐渐形成多级ISP结构的互联网

1.4.2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1.全IP化

2.宽带化

3.移动化

4.融合化

    三网融合(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














  • 4
    点赞
  • 4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现代通信网络中的排队理论pdf》是一本关于现代通信网络中排队理论的电子书。排队理论是研究排队系统中顾客到达、等待和服务的数学理论。在现代通信网络中,排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评估网络的性能、优化资源分配和提高用户体验。 这本pdf书籍首先介绍了排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模型,包括排队系统的组成,顾客到达的流程,服务的方式以及排队规则。然后,它详细讨论了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常见的排队系统,例如电话交换网、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每个系统都会分别讨论其特点、模型和性能指标。 接下来,这本书探讨了针对现代通信网络中排队系统的常用解决方案和优化方法。例如,基于排队理论的资源调度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优先级和服务质量要求分配带宽和处理能力。此外,还介绍了排队论在故障排除和网络维护中的应用,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这本书讨论了未来的排队理论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排队系统和挑战也会不断出现。作者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基于机器学习的动态资源调度和自适应排队管理算法。 总的来说,《现代通信网络中的排队理论pdf》是一本系统介绍现代通信网络中排队理论的著作。它对排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模型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案。这本书可供通信网络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和学生参考和学习。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