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二分查找吗?

传统的二分查找算法

提到二分查找,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大学学数据结构的时候老师都讲过,它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查找方法,基于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且要求表中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假设元素非递减排列,则常见的二分查找过程如下:

  1. 将表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与查找关键字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
  2. 否则利用中间位置记录将表分成前、后两个子表,如果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大于查找关键字,则进一步查找前一子表;
  3. 否则进一步查找后一子表;
  4.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使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为止,此时查找不成功。

我们不妨把上述算法称作版本A。版本A的查找效率固然较高,因为每一次问题的规模都缩减为原来的一半。但是并不是效率最高的,那么更好的查找算法是什么?这里我先卖个关子,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版本A的效率。

这是根据版本A的思路写的C++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A:数组首地址
 * target:查找的目标元素
 * low:查找范围的下界位置
 * high:查找范围的上界位置
 *
 * 返回值:若查找成功,则返回目标元素的位置,若查找失败,则返回-1*/
int binSearch(int * A, int target, int low, int high){
    while(low <= high){ //每步迭代可能都要做两次比较判断,有三个分支
        int mid = (low + high) >> 1; //以中点为轴点
        if(target < A[mid])
            high = mid - 1; //深入前半段[low, mid-1]继续查找 
        else if(A[mid] < target)
            low = mid + 1; //深入后半段[mid+1, high]继续查找
        else 
            return mid; //在mid处命中
    }
    return -1; //查找失败,返回-1
}

int main(){
    int nums[7] = {5, 12, 23, 43, 66, 98, 100};
    cout << binSearch(nums, 12, 0, 6) << endl;
    return 0;
}

要想评估一个查找算法的性能,可以看它的平均查找长度,也就是命中目标元素时所经过的平均比较次数。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版本A的平均查找长度。

当我们查找23这个元素时,初始值low = 0, high = 6。

  1. 首先获取到mid = (low + high) /2 = (0 + 6) / 2 = 3,***比较23和A[3]的大小,23 < A[3] = 43 吗?Yes!***,所以更新high的值为mid - 1 = 2。
  2. 计算mid = (low + high) / 2 = (0 + 2) / 2 = 1,***比较23和A[1]的大小,23 < A[1] = 12 吗?No!A[1] = 12 < 23 吗?Yes!***,所以更新 low 的值为 mid + 1 = 2。
  3. 计算mid = (low + high) / 2 = (2 + 2) / 2 = 2,***比较23和A[2]的大小,23 < A[2] = 23 吗?No!A[2] = 23 < 23 吗?No!所以 23 = A[2]***,最后返回 23 所在的位置。

可以看到,整个查找过程总共经历了5次比较。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这个表:

元素所在位置比较次数
504
1213
2325
4332
6645
9854
10066

用图来表示就是这样的:
2018-11-15_202134.png

当箭头指向某一元素时,说明该元素被命中,直接返回该元素的位置。虚线上的红色数字表示每次迭代需要的比较次数,而元素上方的灰底黑色数字表示命中此元素时总共经历的比较次数。这样我们不难看到,版本A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4.1。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往左查找只需要经过1次比较,而往右查找则需要经过2次比较,但是两侧的递归深度确实一样的,这就使得算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同时这也说明该算法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改进

那么该如何改进?一种思路是使得算法转向右侧和转向左侧时都经过一次比较,这样左右不就平衡了吗?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A:数组首地址
 * target:查找的目标元素
 * low:查找范围的下界位置
 * high:查找范围的上界位置
 *
 * 返回值:若查找成功,则返回目标元素的位置,若查找失败,则返回-1*/
int binSearch2(int * A, int target, int low, int high) {
    high++; //让high后移一个位置
	while (1 < high - low) {
		int mid = (low + high) >> 1; //以中点为轴点,经比较后确定深入
		(target < A[mid]) ? high = mid : low = mid; //查找区间为[lwo, mid-1]或[mid, high]
	}//出口时high = low

	return (target == A[low]) ? low : -1; //返回命中元素所在的位置或-1
}

int main(){
    int nums[7] = {5, 12, 23, 43, 66, 98, 100};
    cout << binSearch2(nums, 23, 0, 7)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我们来看一下算法改进后每个元素的查找长度:

元素所在位置比较次数
503
1214
2324
4334
6644
9854
10064

以下是算法查找过程图示:
2018-11-16_193259.png

在上图中,当某一个元素只有指入的箭头,没有指出的箭头时,说明该元素被命中,进而返回该元素所处的位置。虚线上的红色数字表示每一次迭代经过的比较次数,灰底黑色数字表示函数返回该元素的位置时总共的比较次数。

我们将改进后的版本称为版本B,根据上表可以算出版本B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3.8,跟版本A相比确实有所改进。相对于版本A来说,版本B最好情况下更坏,因为版本A最好情况下只需两次比较就够了,也就是上来就命中A[mid],而版本B总是最后才返回A[mid];但是反过来,版本B最好情况下比版本A要好,因为版本B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都只需经过一次比较,它向左向右的成本一样高。版本B在迭代过程中最多只需 ⌈ l o g n ⌉ \lceil logn\rceil logn次比较,再加上函数返回时进行的一次比较,故版本B最多只需进行 ⌈ l o g n ⌉ + 1 \lceil logn\rceil+1 logn+1次比较,而版本A在最坏情况下需要 2 l o g n 2logn 2logn次比较。所以,总的来说,版本B的整体性能更加趋于稳定。

斐波那契查找算法

接下来我们再看另一种改进的思路。

既然转向左侧的成本更低,而转向右侧的成本更高,那我们为何不让算法转向左侧的次数多一点,转向右侧的次数少一点呢呢?这样不就平衡了吗?也就是说,如果之前的算法递归模型是这样的:
图片1.png
那么改进后递归模型就是这样的:
图片2.png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使得算法不平衡了,但实际上由于转向右侧的成本高,我们就减少了转向右侧的次数,这样反而使得算法左右平衡了。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平衡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轴点的选择,也就是我们在此前的算法中用到的「mid」,传统的二分查找,是选择线性表的中点作为轴点,而我们将算法改进后,则是将线性表的黄金分割点作为轴点,提到黄金分割,就不得不提斐契那波数列。

我们将斐契那波数列记为 F i b Fib Fib,其中的第k项记为 F i b ( k ) Fib(k) Fib(k),将要查找的线性表长度记为 l e n len len,如果 l e n + 1 ∈ F i b len+1\in Fib len+1Fib,那么我们可以以第 F i b ( k − 1 ) Fib(k-1) Fib(k1)项为轴点,这时线性表的前半部分长度为 F i b ( k − 1 ) − 1 Fib(k-1)-1 Fib(k1)1,后半部分长度为 F i b ( k − 2 ) − 1 Fib(k-2)-1 Fib(k2)1,这样就可以用同样的步骤在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中查找。因此改进后的二分查找也叫「斐波那契查找算法」。

下面是实现斐契那波查找算法的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参数a:斐契那波数列中的某一个数
  返回值:该数在斐契那波数列中的位置*/
int fibLength(int a) {
	int f = 0, f1 = 0, f2 = 1, index = 1;
	if (f1 == a)
		return 1;
	if (f2 == a)
		return 2;
	while (f <= a) {
		f = f1 + f2;
		f1 = f2;
		f2 = f;
		index++;
	}
	return index;
}

/*参数len:斐契那波数列的长度
  返回值:返回一个数组指针,改指针指向长度为len的数组,该数组中存放着前len个斐契那波数*/
int * createFibSequence(int len) {
	int * fib = new int[len];
	if (len == 1) {
		fib[0] = 0;
		return fib;
	}else if (len == 2) {
		fib[0] = 0;
		fib[1] = 1;
		return fib;
	}
	fib[0] = 0;
	fib[1] = 1;
	for (int i = 2; i < len; i++) {
		fib[i] = fib[i - 2] + fib[i - 1];
	}
	return fib;
}

/* A:数组首地址
 * target:查找的目标元素
 * low:查找范围的下界位置
 * high:查找范围的上界位置
 *
 * 返回值:若查找成功,则返回目标元素的位置,若查找失败,则返回-1*/
int fibSearch(int * A, int target, int low, int high) {
	high++;
	int fib_len = fibLength(high - low + 1);
	int * fib = createFibSequence(fib_len); //创建斐契那波数列

	fib_len--;
	while (low < high)
	{
		while (high - low < fib[fib_len])
			fib_len--; //通过向前顺序查找,确定形如Fib[k] - 1的轴点
		int mid = low + fib[fib_len] - 1; //按黄金比例切分
		if (target < A[mid]) //深入前半段[low, mid)继续查找
			high = mid;
		else if (A[mid] < target) //深入后半段[mid+1, low)
			low = mid + 1;
		else
			return mid; //在mid处命中
	}
	delete[] fib; //释放斐契那波数列占用的内存
	return -1; //查找内存
}

int main(){
    int nums[7] = {5, 12, 23, 43, 66, 98, 100};

	for (int i = 0; i < 7; i++)
		cout << fibSearch(nums, nums[i], 0, 6)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在斐契那波查找算法中每个元素的查找长度:

元素所在位置比较次数
505
1214
2323
4335
6642
9855
10064

平均查找长度为4,和版本A相比也是有所改进的。

下图是斐契那波查找算法的查找过程示意图:
2018-11-16_230815.png

斐契那波查找算法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且需要一定的额外的时间与空间来创建斐契那波数列,所以综合看来,版本B的效果较好。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AProgramm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