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的含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图像的逼真度(fidelity),另一个是图像的可懂度(intelligibility)。
(1)图像的逼真度(fidelity)
描述被评价图像与标准图像的偏离程度,图像质量直接取决于成像装备的光学性能、图像对比度、仪器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质量评价可以对影像的获取、处理等各环节提供监控手段。
(2)图像的可懂度(intelligibility)
则是表示图像能向人和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图像质量评价(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QA)
是图像处理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对图像进行特性分析研究,然后评估出图像优劣(图像失真程度)。主要目的是使用合适的评价指标,使得评价结果最符合人类主观评价。
从有没有人参与的角度区分,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判断的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一、绝对评价
是指平均主观分(MOS),图像质量的绝对评估是观察者参照原始图像对待定图像采用双刺激连续质量分级法,将待评价图像和原始图像按一定规则交替播放持续一定时间给观察者,然后在播放后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隔供观察者打分,最终将所有给出的分数取平均作为该序列的评价值,即待评价图像的评分。
国际上也对评价尺度做出了规定,对图像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并用数字表示,也称为图像评价的5分制“全优度尺度”(优:5分,良:4分,中:3分,差:2分,劣:1分)
二、相对评价
是指差异平均主观分(DMOS),相对评价中没有原始图像作为参考,是由观察者对一批待评价图像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判断出每个图像的优劣顺序,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值。通常,相对评价采用单刺激连续质量评价方法,将一批待评价图像按照一定的序列播放,此时观察者在观看图像的同时给出待评图像相应的评价分值。相对于主观绝对评价,主观相对评价也规定了相应的评分制度,称为“群优度尺度”。也是5分制。
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可分为全参考(Full-Reference,FR),部分参考(Reduced-Reference,RR)和无参考(No-Reference,NR)三种类型。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是指脱离人的主观意识判断,主要通过函数拟合或者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建立一个模型,对待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