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光伏发电如何应对冬季挑战?
今天,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随着冬季的到来,万物进入休养状态,气候也由少雨干燥过渡到阴雨寒冻。对于光伏发电来说,冬季气候与环境无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那么,冬天对光伏发电有哪些影响?又有哪些因素在冬季特别影响光伏发电呢?让我们一一探讨。
冬季影响光伏发电的主要因素
-
低温
冬季的严寒可能导致光伏发电阵列的输出电压升高,对逆变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光伏组件的低温特性,避免组串电压超过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从而保证逆变器的正常工作。此外,极端低温还可能导致光伏组件受损或结冰,进一步影响发电量。
-
日照时间和太阳高度角
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太阳光线入射地面的角度较小,导致光伏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从而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同时,冬季白天时间短,夜间时间长,日照时间减少,也是影响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
大风
冬季常常伴随着强风天气,大风可能导致光伏组件的损坏或倾斜,进而影响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因此,在冬季,光伏电站的运维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组件和支架的稳固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
积雪
冬季的降雪会覆盖在光伏组件上,遮挡阳光辐射,降低组件的发电量。同时,积雪在重压下可能导致光伏组件坍塌的风险。因此,在频繁降雪的地区,及时清理组件上的积雪非常重要。但切记,不要等积雪过厚再清洗,否则可能会导致组件结冰,进一步降低发电效率和寿命。
-
雾霾
冬季雾霾天气也会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雾霾中的空气悬浮物会对太阳光进行吸收和反射,削弱到达光伏组件的太阳光辐射强度。因此,在雾霾天气下,及时清洁光伏组件,提高透光率,可以有效提升发电量。
-
灰尘
冬季雾霾、灰尘相对比较严重,灰尘依附在组件表面,降低电站的发电量。此外,长期的阴影遮挡也会造成组件热斑、失配的出现。因此,定期清理组件表面灰尘,提高光吸收效率,是冬季光伏电站运维的重要工作。
应对措施
-
优化设计和施工
在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光伏组件的低温特性,避免组串电压超过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同时,增加组件与地面的距离,减少雪的累积速度,防止积雪。
-
加强运维管理
冬季光伏电站需要额外的关注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最大的发电效率。运维人员应定期清理组件表面的灰尘和积雪,检查组件和支架的稳固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
利用先进技术
采用先进的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如禾迈组件级MPPT技术,可以实时侦测光伏组件发电电压,跟踪组件最大功率点,使光伏电站能在不同日照和温度环境下输出最大功率。同时,利用智能通讯监控功能,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每块组件的发电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
防火和电缆防护
冬季是草木枯干容易失火的季节,切勿在逆变器附近堆放易燃物品。同时,由于环境温度较低,暴露在外的电线电缆的外绝缘保护层容易产生龟裂和破损,需要认真做好巡检和防护工作。
尽管冬季对光伏发电带来了诸多挑战,但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加强运维管理、利用先进技术以及做好防火和电缆防护等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最大发电效率。让我们共同迎接这个冬季,为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