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野外测量实践实习

1、实践目的和意义

测绘工程专业重在实践应用,应该立足实际操作,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习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是测绘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在专业实习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巩固书本上理论,它能将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它旨在加强我们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素质、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工程实践才能切身体会到将来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需要掌握什么样的工程技能,以及掌握的技能如何根据实际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生产实践还能拓宽知识面,增加对专业领域的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培养动手能力、训练严格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以及为工作中的为人处事之道,提高与人与社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面对突发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测绘工程实践》是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同时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严格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
森林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维持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类型多种多样,准确估算我国森林生物量和森林蓄积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当叶面积指数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叶面积指数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面数量、冠层结构变化、植物群落生命活力及其环境效应,为植物冠层表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描述提供结构化的定量信息,并在生态系统碳积累、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植物、大气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平衡,植被遥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次工程实践着重于通过光学仪器测量森林叶面积指数,本次实践分为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两个阶段。外业数据采集是根据所设计的测量方案,使用半球摄影方法(Digital Hemispheral Photography,DHP)在样地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鱼眼影像的拍摄;内业数据处理主要应用Photoshop CS6、ArcGIS 9.3和DHP-TRACWin等软件对所拍摄的鱼眼照片进行裁剪、影像二值化等处理,从而提取样地的森林叶面积指数,并分析比较各种方案下提取森林叶面积指数的优缺点。
另外,通过野外出差测量,可以更进一步地接触到社会,提高了个人与社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面对突发问题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践方案设计
半球摄影方法(Digital Hemispheral Photography,DHP)是使用视场角为180°,成像方式为极化投影或立体等角投影的鱼眼镜头在森林冠层底部从下往上或森林冠层顶部从上往下沿着一定天顶方向拍摄森林冠层半球影像,实质是将鱼眼镜头正对的整个森林冠层半球空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形成一幅半球图像。与其它光学测量方法相比,DHP方法在冠层信息永久记录、冠层半球方向直射光及散射光分布测量、冠层聚集效应评估及结构参数测量等方面优势明显。
本次实践采用半球摄影方法观测不同林分密度、不同树木类型的森林叶面积指数,分为野外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两个部分,具体工作流程如图3.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本次实践中,每个样地通过3套不同采样方案进行采样点的布设,方案一是通过在样地内以6.25m为间隔均匀取样,从而计算整个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方案三是以样地的中心点为圆心分别以2.5m、7.5m为半径的圆,与样地的两条中线相交的八个点为采样点,再加上中心点共九个点,该方案偏重于样地中心区域的观测;方案二是以样地的中心,加上与样地中心距离5m为半径的圆的外接正方形的4个交点,共5个采样点,其目的在于尽量少的采样点下能否获得与它观测方案相同的效果;3套方案的示意图如图3.2所示。采样点旁边的数字表示该采样点在该方案下的编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样地的选取
首先在Google Earth中,根据不同的林分密度和不同的地形坡度确定备选的考察点,然后根据Google Earth卫星地图所提供的坐标到每一个考察点进行实地的考察从而确定其是否作为观测样地。实地考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A. 为避免鱼眼影像产生边缘效应,即在边缘的区域产生白色的环状,考察点应位于一片边长约为300m森林的中心;
B. 为比较不同样地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和聚集指数的观测结果的差异,考察点的林分密度、树木的分布方式、树木的种类、树木的年龄或者地形坡度应至少有一项与之前所确定的样地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图3.3为承德市机械林场的考察点在Google Earth中的分布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采样点的布设
通过实地考察确定样地之后,把样地的四个角点用木桩确定下来并用红绳子将相邻的两个木桩连接起来,从而确定观测范围。根据上述所提到的3种方案在样地中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并用含标签的木桩标记出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确定采样点位置:
A. 制作标签,标签中表明样地的名称、方案的名称和采样点的标号;
B. 将标签贴到木桩中,为防止下雨天时标签中的字被雨水破坏应在标签的上黏上一层胶带;
C. 两个人拉皮尺一人拿着木桩,将木桩插入相应的采样点的位置。图3.4为采样点在样地中的位置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拍摄鱼眼影像
为了避免直射光 , 所有的照片均在均匀天空条件下 ( 阴天 ) 或者接近日出前、 日落后进行拍摄。依次在样地中每一种方案下的各个采样点上进行影像拍摄,这个过程主要由3个人同时完成,1人负责挪点并架脚架;1人负责拍摄照片,还有1人负责记录。拍摄步骤如下:
A. 将尼康D300s的镜头更换成8mm适马鱼眼镜头,并将其通过云台上的螺丝固定在三脚架上;
B. 根据所设计的每一套方案,将三脚架放置在采样点上并整平,使用数据线连接相机和电脑,通过电脑控制相机进行拍摄。
影像拍摄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仪器的高度设为1.3m,由于鱼眼镜头的视场角很大,所以拍摄时人应该蹲下,避免人在影像上出现而影响叶面积指数提取的精度;
B. 对于有地形坡度的区域,DHP方法测量时需同时测量Leveled和Titled两种DHP拍摄方式;
C. 光圈大小一般固定在F11或者F13上,参考自动曝光的快门速度,将快门的速度调低2-5档,影像的最佳状态为影像的中心区域(天顶角较小的区域)刚好属于曝光饱和的状态,其它区域的冠层的缝隙能够清晰的体现,且应注意影像是否成像模糊,如若成像模糊则应重新拍摄
D. 采用高、中、低三种不同影像分辨率拍摄DHP影像,分别为4288×2848像素、3216×2136像素和2144×1424像素
2.4、树高测量
超声波测高器可用来测量物体的高度和测量距离、角度、坡度和空气温度。超声波测高器是通过超声波信号发送与接收获得准确的距离,高度是由距离和角度的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测量的步骤如下:
A. 信号接收器侧面有一小刀,将其切入树皮内,固定于距离地面1.3m高度的树干上(此高度可以在测高器的“设置”菜单选项中设定);
B. 开启信号接收器;
C. 手持测高器,选择一个观测点,能够看到树梢顶及信号接收器,将测高器的红色ON按钮一直保持揿下的状态,将测高器的瞄准镜中红点对准将信号接收器,直到瞄准镜中的红点消失为止,松开红色ON按钮,将在测高器的显示屏上显示观测点到信号接收器的距离、角度和水平距离;
D. 再将瞄准镜中红点对准树梢点顶点,这是红十字线闪烁,按下红色ON按钮直到红十字线消失为止,松开红色ON按钮,此时在测高器显示屏上可显示树的高度(假定接收器固定高度为1.3m);再对准树顶,重复次步骤,可连续测得6个树干上不同部位的高度。
2.5、 Element width参数测量
对于阔叶林的Element width参数测量叶子的最小包围圆的直径;对于针叶林则测量每一针叶簇的最小包围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在样地中随机选择12个样本进行测量并记录。
2.6、样地基本信息测量
样地的基本信息测量包括样地中心点的经纬度及高程坐标、样地的坡度和林分密度。样地中心点的经纬度及高程坐标使用GPS测量得到;样地的坡度用罗盘测得。
2.7、实践记录
数据记录以日期为单位,每天以日期为文件夹的名称建立一个文件夹,将当天所拍摄的所有影像都放置在该文件夹下。在拍摄时需要记录各套方案下各个采样点所对应的影像编号,以及拍摄的日期、时间和拍摄时的天气情况;影像质量在当天拍摄完成后,检查拍摄质量时进行填写,记录表如表3.2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