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电路的知识点(二)

了解运放的基础知识点,以及分析最重要的方法:虚短和虚断之后,可以学习不同的运算功能的电路了。怎么简单的理解呢,就是运放这玩意搭配着电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一系列的器件之后,就可以实现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不同的运算关系了,是不是很神奇?一般来说,基本的运算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作在线性区,且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比例运算电路、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乘法和除法运算电路以及电压比较器(书上的学习顺序也是先学完基本的运算再学习电压比较器)等。先写简单一点的。

一、比例运算电路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自己画的难看,还是放书上的)
反相比例
计算过程:比例运算电路是由电阻的特性来决定的,或者说实现的。电路引入了深度电压负反馈,输出电阻为无穷大,输入电阻=R,即输入电阻并不大,这个算缺点之一吧。计算过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过程: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可认为输入电阻无穷大,输出电阻为0。虽然具有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的优点,但是因为集成运放有共模输入,所谓为了提高精度,应该选用高共模抑制比的运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电压跟随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过程:同相比例运算改造一下,将全部输出电压反馈到反相输入端,就构成电压跟随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插播两道书上的例题,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上边的知识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加减运算电路

1、反相求和运算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过程:分析时可以采用节点电流法求解,或者采用叠加定理求解。此处采用叠加定理,更好的理解此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同相求和运算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过程:与反相求和运算电路一样,分析时可以采用节点电流法求解,或者采用叠加定理求解。采用叠加定理显得计算式繁琐,此处采用节点电流法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加减运算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过程: 通过比例、求和运算电路的分析,如果同时有多个输入作用在两个输入端时,就实现了加减运算功能的电路。如图中所示的四个信号作用时,将反相输入端的1、2首先单独分析(a),再将同相输入端的3、4单独分析(b)。观察最后的表达式,实现了加减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分析)过程:把上边的加减运算的电路改造一下,两个输入端各只有一路输入,且参数对称,电路就可以实现对输入差模信号的比例运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高输入电阻的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过程:单个集成运放构成加减运算电路时存在的缺点有:1、电阻的选取和调整不方便;2、对于每个信号源,输入电阻均较小。因此,改造一下,弄成上边的两级电路,来实现差分比例运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了解电压跟随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首先,我得回忆一下电压跟随器的基本概念。记得电压跟随器是一种运算放大器电路,主要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这样可以在电路中起到隔离作用,防止前后级相互影响。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用户的具体需求。用户提到了设计原理和运算放大器,所以需要详细解释这两个方面。可能用户是电子工程的学生或者爱好者,正在学习模拟电路,遇到电压跟随器的问题。他们可能需要知道如何搭建这个电路,以及背后的理论依据。 然后,我需要参考提供的引用资料。引用[1]提到电压跟随器提高驱动能力和稳定性,应用广泛。引用[3]和[5]详细说明了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和电压跟随器的好处,比如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引用[4]中的电路分析可能对设计步骤有帮助,而引用[2]中的差分放大器推导或许能辅助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接下来,整理电压跟随器的工作原理。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增益为1,属于同相放大器的一种特例。这里需要解释为什么反馈电阻为零,反向输入端直接连接到输出端,形成深度负反馈,从而稳定输出。 然后是设计方法。需要强调选择高开环增益、高输入阻抗的放,比如通用型OP07或者精密型OPA系列。电路结构方面,输入信号接入同相端,反相端直接连到输出,构成100%的负反馈。同时,可能需要考虑电源电压、带宽等参数,确保满足应用需求。 还要考虑常见问题,比如稳定性问题,可能需要添加补偿电容。此外,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验证电路的正确性,比如通过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波形是否一致,或者用万用表检测电压值。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根据用户可能的后续疑问,列出关于应用场景、与同相放大器的区别、阻抗匹配的作用、稳定性方法以及带宽限制等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学习。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原理和设计步骤,引用资料中的信息正确标注,比如引用[1]和[5]关于阻抗匹配的部分。同时,检查LaTeX格式是否正确,所有公式用$...$或$$...$$,避免语法错误。 总结步骤:先介绍电压跟随器的定义和作用,然后详细讲解工作原理,接着给出设计方法,最后列出相关问题。过程中注意引用标记,并确保内容准确可靠。</think>### 电压跟随器电路的设计与原理 #### 一、电压跟随器的定义与作用 电压跟随器是一种输入与输出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其电压增益为$1$,即满足: $$V_o = V_i$$ 它的核心作用是通过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特性,实现信号隔离和阻抗匹配,避免前后级电路相互影响[^1][^5]。例如,在传感器接口中,电压跟随器可防止信号因负载效应而衰减。 --- #### 、工作原理 1. **基本电路结构** 电压跟随器是**同相放大器**的特例,其电路满足: - 输入信号$V_i$接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 输出端直接连接反相输入端(-),构成**100%负反馈** - 反馈电阻$R_f = 0$,反向端接地电阻$R_1 = \infty$(即无电阻) ```text +Vcc | Vi ──► +───┐ | │ └───┤输出 Vo │ ▲ └───┘ | -Vee ``` 2. **数学推导** 根据同相放大器公式: $$V_o = V_i \left(1 + \frac{R_f}{R_1}\right)$$ 当$R_f = 0$且$R_1 \to \infty$时,增益简化为: $$V_o = V_i$$ 3. **关键特性** - **输入阻抗高**:放本身的输入阻抗极高(通常$>1\ \text{MΩ}$),几乎不从信号源吸收电流[^3] - **输出阻抗低**:输出阻抗接近$0\ \Omega$,可驱动大负载 - **带宽限制**:受放增益带宽积(GBW)影响,高频信号可能衰减 --- #### 三、设计方法 1. **放选型** - 通用型:如$LM741$、$OP07$(适用于低频场景) - 精密型:如$OPA2188$(低噪声、低温漂) - 高速型:如$AD8065$(带宽$>50\ \text{MHz}$) 2. **设计步骤** - **步骤1**:确定输入信号范围(如$-5\ \text{V} \leq V_i \leq +5\ \text{V}$) - **步骤2**:选择放电源电压,需满足$V_{cc} > V_{i,\text{max}}$且$|V_{ee}| > |V_{i,\text{min}}|$ - **步骤3**:直接连接输出端到反相输入端,无需外接电阻 - **步骤4**:添加补偿电容(如$10\ \text{pF}$)防止振荡(高频应用时关键) 3. **验证方法** - 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是否一致 - 测量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变化(应小于$1\%$) --- #### 四、典型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 输出信号振荡 | 反馈环相位裕度不足 | 添加补偿电容 | | 输出电压偏移 | 放输入失调电压 | 选择低失调放或调零电路 | | 高频信号衰减 | 超出放带宽 | 换用高速放 |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