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整理

数据库之事务篇
数据库之范式篇
数据库思维导图

数据库设计步骤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实体和属性)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
  3.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 数据库实施阶段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例如SQL)及其宿主语言(例如C),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数据库基本概念

1、数据:描述事务的符号的集合
2、 数据库: 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 有组织的, 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 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特点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 数据库系统: 由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 管理, 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5、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只靠DBMS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完成,这些人员称为数据库管理员。
6、空值(NULL):表示某个属性取值为未知。由于查询语句中使用IS NULL会影响效率,设计数据库时应尽量避免使用NULL值。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用途:
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数据控制功能:
1、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2、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关系
3、并发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4、 数据库恢复——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主要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增删查改),数据控制(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数据服务(拷贝、转储、重组、性能检测、分析……)

数据独立性(两个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保证了数据独立性也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DBS优点:
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

定义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的抽象,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要求
真实模拟现实社会,容易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三要素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分类
根据不用的应用层次分为三种模型:分别是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
面向用户,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概念模型最为常用的一种是实体-联系方法, 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
逻辑模型
面向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物理模型
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 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
数据操作: 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
关系模型
关系(relation):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tuple): 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属性(attribute): 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码(key):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 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 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如大学生年龄属性的域是(15~25)
.外模式(用户模式、子模式) 说明: 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终端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地位:介于模式与内模式之间 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一对多 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反映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对数据保密的要求 对模式中同一数据,在外模式中的结构、类型、长度、保密级别都可以不同 外模式与应用的关系:一对多
同一外模式也可以为某一用户的多个应用系统所使用 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用途: 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

数据库系统模式( 三级模式结构、二级影像)

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系统结构)
组成:内模式,模式,外模式 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
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模式 (又称:逻辑模式) ,
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所有用户的需求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
特点: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具体的应用程序无关
定义:
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称、类型、取值范围等)
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
说明: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外模式(用户模式,子模式)
说明:
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
一对多 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反映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
外模式与应用的关系:一对多
同一外模式也可以为某一用户的多个应用系统所使用,但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用途:
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

二级映象 作用:二级映像在DBMS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
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模式/模式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内模式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不受影响.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关系数据库

基本的关系操作: 选择(select), 投影(project), 并(union), 差(except), 笛卡尔积
关系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 若属性A是关系R的主属性, 则A不能取空值
参照完整性: 设F是关系R的一个属性, 但不是R的码, K是关系S的主码, 如果F和K相对应, 则称F是K的外码(foreign key)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