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人

 武陵不是天国,但在武陵的痛苦中,我会想起天国,但在这里,我只会遗忘。忘记了我自己,忘记了身家,忘记了天国,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
--张晓风《武陵人》
        一个四十年代出生的女人的这段文字,通过从桃花源里毅然返回的武陵人之口,道出了一种“对神仙洞府的超越”。
        我感到了很大的共鸣。
        反而到了今天,2006年的时候,在铺天盖地的NIKE广告里,当那个玩滑板的男孩用京腔说出“其实我一直追求就是两个字,快乐”的时候,我感到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快乐崇拜。我感到的是失望。
        且不去讨论这个广告为了讨好受众而大大地降低了“Just Do it”的所能承载的内涵,也许NIKE本来就只关心口号的适应性和商业价值而选择了这么一个通用的词组。 
        我这里想说的,是切身体会到的大众对快乐的追求--我看到的,是一个崇拜快乐的社会: 有人从电子游戏中追求快乐,有人从感情游戏中追求快乐,有人从学习工作中追求快乐,有人从等级关系中追求快乐,有人从户外极限中追求快乐,有人从散布爱心中追求快乐......
        且不说孰高孰低,这年头,追求精神的鄙视追求物质的,玩特立独行的鄙视循规蹈矩的。这样的分别心我已经见得太多。
        我这里想说的,是这些可以定义的快乐,是不是真的值得追求?
        展开来说,对这个世界的本质的思考,康德把基础建立在绝对精神上,宗教建立在上帝或真主或大神,科学家更是建立在假设之上,假设过去世界发现的定律在未来的时间里仍然有效。基本上,这个假设works.于是,人们在崇拜科学后忘记了去思索,忘记了去超越。只剩下休谟在无助地呐喊。
        只有佛教把基础建立在一个不同的东西上,这就是空,是背后的因缘。有了这样的基础,对快乐的解释自然水到渠成,快乐崇拜也在轻描淡写中化解。
        我不崇拜释迦牟尼,但我感到了和他的共鸣,正如感到和张晓风的共鸣一样,正如感到和弘一大师的共鸣一样。
         这个世界是伟大的,但是这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渺小的。
         也许这句话不是我说的,一时也Google不出来,但当它出现在我的脑中时,又何必去追究其来源呢? 
          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问我快乐不快乐,我只能模糊其辞。那么,下次不如套用武陵人的话好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