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入门:玩转蜂鸣器

国庆假期确实时间比较充裕,因此这几天都能更好几篇,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今天让我们控制新的硬件-蜂鸣器。老规矩在此之前先介绍下蜂鸣器。

蜂鸣器是一种电子发声器件,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信号,广泛应用于警报、提示音等场景。根据驱动方式和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两类:

有源蜂鸣器

  • 内置振荡电路,通电即发声,仅需直流电压驱动(如5V或12V)。
  • 发声频率固定,无法调节音调。
  • 典型应用:简单提示音、报警器。

无源蜂鸣器

  • 无内置振荡电路,需外部输入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驱动。
  • 通过改变输入频率调节音调,可播放音乐。
  • 典型应用:电子琴、复杂音效。

驱动电路设计

有源蜂鸣器驱动
直接连接电源(注意电压匹配),串联限流电阻(通常1kΩ)保护电路。

无源蜂鸣器驱动
需单片机或PWM信号控制。

介绍完蜂鸣器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蜂鸣器启动!  

硬件准备

  • Arduino开发板(如Arduino Uno)
  • 蜂鸣器(有源或无源均可,代码略有差异)
  • 连接线若干
  • 面包板(可选)

连接方式

有源蜂鸣器直接连接数字引脚与GND;无源蜂鸣器需串联一个100Ω电阻。以数字引脚8为例:

蜂鸣器正极 → Arduino引脚8
蜂鸣器负极 → Arduino GND

有源蜂鸣器代码示例

void setup() {
  pinMode(8, OUTPUT); // 设置引脚8为输出模式
}

void loop() {
  digitalWrite(8, HIGH); // 通电发声
  delay(1000);          // 持续1秒
  digitalWrite(8, LOW);  // 停止发声
  delay(1000);          // 静音1秒
}

无源蜂鸣器代码示例

通过tone()函数控制频率,可播放不同音高:

void setup() {
  pinMode(8, OUTPUT);
}

void loop() {
  tone(8, 262); // 播放C4音符(262Hz)
  delay(500);
  noTone(8);    // 停止发声
  delay(500);
}

注意事项

  • 有源蜂鸣器内置振荡电路,只能固定音调
  • 无源蜂鸣器需外接PWM信号控制音高
  • 长时间通电可能导致蜂鸣器过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