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化kubernetes集群

pod分类

自主式pod

  • 自我管理的pod,创建以后仍然需要提交给apiserver,由apiserver接收以后借助于调度器将其调度至指定的node节点,由node启动此pod
  • 如果此pod出现故障,需要重启容器则由kubelet来完成
  • 如果node节点故障了,那么此pod将会消失。其无法实现全局调度。所以不推荐使用此种pod

控制器管理的pod的种类以及区别

常见的pod控制器

  • ReplicationController(副本控制器)
    当启动一个pod时,这个pod如果不够用可以再启一个副本,而后由控制器来管理同一类pod的各种副本与对象。一旦副本少了就会自动增加。采取多退少补的规则,精确符合我们所定义的期望
  • 支持滚动更新
  • ReplicaSet(复制集) 由一个名叫Deployment的声明式更新的控制器来管理
  • Deployment(部署) Deployment只能管理无状态的应用
  • StateFulSet(状态集) 有状态副本集,可以管理有状态的应用
  • DaemonSet(守护程序)
  • 如果需要在每个node上运行一个副本的时候可以用DaemonSet
  • job(任务)
  • Cronjob(定时任务)
  • 以上每种控制器都是用来实现一钟独特的应用管理的

核心组件

Kubernetes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组成:

  • etcd保存了整个集群的状态;
  • apiserver提供了资源操作的唯一入口,并提供认证、授权、访问控制、API注册和发现等机制;
  • controller manager负责维护集群的状态,比如故障检测、自动扩展、滚动更新等;
  • scheduler负责资源的调度,按照预定的调度策略将Pod调度到相应的机器上;
  • kubelet负责维护容器的生命周期,同时也负责Volume(CVI)和网络(CNI)的管理;
  • Container runtime负责镜像管理以及Pod和容器的真正运行(CRI);
  • kube-proxy负责为Service提供cluster内部的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

k8s核心组件

HPA

  • Deployment还支持二级控制器
  • HPA(HorizontalPodAutoscaler,水平pod自动伸缩控制器)
  •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确保一个node上有2个pod在运行,万一用户访问流量增加,2个pod不足以承载这么多访问量怎么办?此时我们就应该要增加pod资源,那么到底应该加几个?
  • HPA控制器可自动监控pod、自动进行扩展。

service

  • 假如有2个pod,pod有其生命周期,万一pod所在的节点宕机了,那么此pod将应该要在其他的节点上重建,而重建完的pod与原来的pod已经不是同一个pod了,只是两者都是运行的同一个服务而已。且每个容器都有其IP地址,重建的pod中的容器其IP地址与之前的pod中容器的IP地址是不一样的,如此一来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客户端如何访问这些pod中的容器呢?
  • 服务发现
  • pod是有生命周期的,一个pod随时都有可能离去,随时都有可能会有其他pod加进来,假如它们提供的是同一种服务,客户端是无法通过固定的手段来访问这些pod的,因为pod本身是不固定的,它们随时可能被替换掉,无论使用主机名还是P地址,都随时会被替换掉。
  •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客户端与pod问协调的复杂度,k8s为每-组提供同类服务的pod和其客户端之间添加了一个中间层,这个中间层是固定的,这+中间层就叫service
  • service只要不被删除,其地址与名称皆是固定的,当客户端需要在其配置文件中写上访问某个服务时,它不再需要自动发现,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写明service的名称即可,而这个service是个调度器,其不但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访问入口,还可以做反向代理,当service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会将其代理到后端的pod之上,一旦pod宕机了会立即新建一个pod,这个新建的pod会立即被service关联上,作为service后端的可用pod之一
  • 客户端程序访问服务都是通过IP+端口或者主机名+端口的方式来实现的。而service关联后端的pod不是靠它的IP和主机名,而是靠pod的标签选择器。只要创建的pod的label是统一的,无论IP地址和主机如何改变,其都能被service所识别。如此一来,只要pod属于标签选择器,只要其在service的管理范围之内,则其就会被关联到service中,当这个动态的pod关联到service中之后,再进行动态的探测此pod的IP地址、端口,再将其作为自己后端可调度的可用服务器主机对象。因此,客户端的请求发送到service,然后由service代理到后端真实的pod中的容器进行响应。
  • service不是一个程序,也不是一个组件,它只是一个iptables的dnat规则
  • service作为k8s的对象,有其自身的名称,而service的名称相当于服务的名称,而这个名称可以被解析
    addOns附件
  • dns pod
  • 装完k8s后第一件事就需要在k8s集群上部署一个dns pod,以确保各service的名称能够被解析
  • 可以动态改变,包括动态创建、动态删除、动态修改
  • 比如把service的名称改了,dnspod会自动触发,将dns解析记录中的名称也给改掉;假如我们手动把service的ip地址给改了,改完以后会自动触发,将dns服务中的解析记录给改掉。
  • 如此一来,客户端去访问pod资源的时候可以直接访问service的名称,然后由集群中专用的dns服务来负责解析。
  • 这种pod是k8s自身的服务就需要用到的pod,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基础性的系统架构级的pod对象,而且它们也被称为集群附件

初始化k8s集群

准备环境

主机 IP
master 192.168.100.30
node1 192.168.100.20
node2 192.168.100.40

关闭三台主机的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now firewalld

关闭selinux:

 sed -i 's/enforcing/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关闭swap


[root@master ~]# vim /etc/fstab

//注释掉swap分区

在master中添加hosts

三台主机,都要做

[root@master ~]# cat >> /etc/hosts << EOF
> 192.168.100.30 master
> 192.168.100.20 node1
> 192.168.100.40 node2
> EOF

将桥接的ipv4流量传递到iptables的链

//三台主机都需要做

[root@master ~]#  cat > /etc/sysctl.d/k8s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搭建 Kubernetes 集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保所有节点上安装了 Docker 和 kubelet,并启动服务。 2. 安装 kubeadm、kubectl 和 kubelet 工具。 3. 在主节点上使用 kubeadm 初始化 Kubernetes 集群。 4. 加入其他节点到集群中。 5. 部署网络插件。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保所有节点上安装了 Docker 和 kubelet,并启动服务。 在每个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安装依赖项: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apt-transport-https curl ``` 安装 Docker: ``` curl -fsSL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gpg | sudo apt-key add -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arch=amd64]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ubuntu $(lsb_release -cs) stable"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docker-ce ``` 启动 Docker 服务: ```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安装 kubele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y apt-transport-https curl curl -s https://packages.cloud.google.com/apt/doc/apt-key.gpg | sudo apt-key add - cat <<EOF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kubernetes.list deb https://apt.kubernetes.io/ kubernetes-xenial main EOF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kubelet ``` 启动 kubelet 服务: ``` sudo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sudo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 2. 安装 kubeadm、kubectl 和 kubelet 工具。 在每个节点上安装 kubeadm、kubectl 和 kubelet 工具: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y apt-transport-https curl curl -s https://packages.cloud.google.com/apt/doc/apt-key.gpg | sudo apt-key add - cat <<EOF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kubernetes.list deb https://apt.kubernetes.io/ kubernetes-xenial main EOF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 3. 在主节点上使用 kubeadm 初始化 Kubernetes 集群。 在主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初始化 Kubernetes 集群: ``` sudo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 初始化完成后,会输出一个类似这样的提示: ``` kubeadm join 192.168.0.100:6443 --token abcdef.0123456789abcdef \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 ``` 将这个命令保存下来,后面加入其他节点时需要使用。 4. 加入其他节点到集群中。 在每个节点上执行第一步中的命令,然后使用第三步中得到的加入命令加入到集群中: ``` sudo kubeadm join 192.168.0.100:6443 --token abcdef.0123456789abcdef \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abcdef ``` 5. 部署网络插件。 Kubernetes 集群需要网络插件才能实现节点之间的通信。这里以 Calico 为例,执行以下命令部署 Calico 网络插件: ``` kubectl apply -f 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v3.14/manifests/calico.yaml ``` 部署完成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节点状态: ``` kubectl get nodes ``` 如果所有节点都处于 Ready 状态,那么 Kubernetes 集群就搭建完成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