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文章目录
网络协议
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协同工作是计算机网络地最终目的。 \textcolor{WildStrawberry}{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协同工作是计算机网络地最终目的。} 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协同工作是计算机网络地最终目的。
各个独立的 计算机系统之间必须严格遵守事先约定好的一整套通信规程 \textcolor{WildStrawberry}{计算机系统之间必须严格遵守事先约定好的一整套通信规程} 计算机系统之间必须严格遵守事先约定好的一整套通信规程,包括严格规定要交换的数据格式、控制信息的格式和控制功能以及通信过程中事件执行的顺序等。 这些通信规程称之为网络协议( P r o t o c o l )。 \textcolor{WildStrawberry}{这些通信规程称之为网络协议(Protocol)。} 这些通信规程称之为网络协议(Protocol)。
网络协议 \textcolor{WildStrawberry}{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 三个要素组成: \textcolor{WildStrawberry}{三个要素组成:} 三个要素组成:
- 语法 \textcolor{WildStrawberry}{语法} 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语义 \textcolor{WildStrawberry}{语义}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 时许 \textcolor{WildStrawberry}{时许} 时许,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分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分层有助于网络的实现和维护。 \textcolor{WildStrawberry}{分层有助于网络的实现和维护。} 分层有助于网络的实现和维护。
- 分层有助于技术发展。 \textcolor{WildStrawberry}{分层有助于技术发展。} 分层有助于技术发展。
- 分层有助于网络产品的生产。 \textcolor{WildStrawberry}{分层有助于网络产品的生产。} 分层有助于网络产品的生产。
- 分层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textcolor{WildStrawberry}{分层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分层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是按照层次结构模型来组织的,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 网络体系结构或参考模型。 \textcolor{WildStrawberry}{网络体系结构或参考模型。} 网络体系结构或参考模型。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是 I B M 公司与 1974 年提出的,命名为“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S N A ”。 \textcolor{CornflowerBlue}{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是\ IBM\ 公司与\ 1974\ 年提出的,命名为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SNA”。}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是 IBM 公司与 1974 年提出的,命名为“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SNA”。
问题:各种网络体系结构都采用了分层技术,但层次划分、功能分配等不相同,结果导致了不同网络之间难以互连。
解决方案:1983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 S I \textcolor{WildStrawberry}{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
ection)的概念,1984 年 10 月正式发布了整套 OSI 国际标准。
OSI 参考模型将网络的功能划分为 7 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为
- 应用层 \textcolor{WildStrawberry}{应用层} 应用层
- 表示层 \textcolor{WildStrawberry}{表示层} 表示层
- 会话层 \textcolor{WildStrawberry}{会话层} 会话层
- 传输层 \textcolor{WildStrawberry}{传输层} 传输层
- 网络层 \textcolor{WildStrawberry}{网络层}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textcolor{WildStrawberry}{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textcolor{WildStrawberry}{物理层} 物理层
物理层
物理层位于 O S I 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textcolor{WildStrawberry}{物理层位于\ OSI\ 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物理层位于 OSI 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数据链路层
在各个相邻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 帧( F r a m e ) \textcolor{WildStrawberry}{帧(Frame)} 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
功能是对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进行校验,并采用检错重发等技术,对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可能要经过多个节点和链路,也可能要经过多个通信子网。
网络层数据的传送单位是分组或包( P a c k e t ),任务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 \textcolor{WildStrawberry}{网络层数据的传送单位是分组或包(Packet),任务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 网络层数据的传送单位是分组或包(Packet),任务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端的传输层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目的地址发送到接收端,使传输层及以上各层设计时不再需要考虑传输路由。
传输层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一条不会出错地路由,对上层提供可靠地报文传输服务。
传输层保证的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无差错传输,主要控制的是包的丢失、错序、重复等问题。
会话层(了解)
会话层建立在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组织并协调其交互。
例如,在半双工通信中,确定在某段时间谁有权发送、谁有权接收。
表示层(了解)
表示层主要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转换、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
应用层(了解)
应用层是 O S I 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 \textcolor{WildStrawberry}{应用层是\ OSI\ 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 应用层是 OSI 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的通信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负责用户信息的语义表示,并在两个通信者之间进行语义匹配。
Internet 参考模型
T C P / I P 协议是 1974 年由 V i n t o n C e r f 和 R o b e r t K a h n 开发的,随着 I n t e r n e t 的飞速发展, T C P / I P 协议现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textcolor{WildStrawberry}{TCP/IP\ 协议是\ 1974\ 年由\ Vinton\ Cerf\ 和\ Robert\ Kahn 开发的,随着 Internet 的飞速发展,TCP/IP\ 协议现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TCP/IP 协议是 1974 年由 Vinton Cerf 和 Robert Kahn开发的,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TCP/IP 协议现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TCP /IP 协议实际上是一组协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