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发展调研:国内充电模块正在崛起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作为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充电桩也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组件,好比充电桩的“心脏”,他是将电网的交流电转化为电动汽车需要的直流电的关键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他的技术关键在于可靠性、转化效率和智能运维。充电模块技术的提升,是各运营商提升用户充电体验、减少投资成本、减少运营费用的关键。

1.充电模块的产业规模

近年来,受益于充电桩市场建设加快,充电模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充电模块市场规模约为70.8亿元,国内市场规模为53.14亿元,占比达到75%。

各主流充电模块的品牌、产品、技术参数和应用场景等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的核心,类似于人体的心脏,它决定着充电桩的大部分成本、电能转换效率,充电速度和可靠性。

目前,有充电模块生产能力的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块供应商,专门销售给充电的生产企业或运营企业,比如英飞源、永联、通合等,用于销售的模块要求价格低、符合产品标准;另一类是充电桩生产和运营为主的企业,主要是自产自用,强调的是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这类企业目前仅特来电一家。由于充电模块开发,在人才、技术、供应链整合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壁垒,所以能做到自产自用的企业凤毛麟角。

目前市场,出货量前三名的模块生产厂家为英飞源、特来电和优优绿能。其中,英飞源主要的占比在海外市场及电网公司,特来电作为国内头部充电运营商,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其次是优优绿能、永联、华为等。

2.充电模块的技术发展趋势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近700万辆,相比2020年增长了近4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充电模块正向着“高功率、高效率、宽输出范围、高可靠性、智能运维”方向发展。

1)充电模块单模块功率越大,单瓦的成本越低。随着大功率充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多,充电模块功率也越来越高。从15kW,到20kW、30kW,再到现在的40kW。当然,充电模块的功率也不是越大越好,当下以单枪功率60-120KW为主流的充电桩市场,15KW模块也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很多桩企基于整机成本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