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基于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监测和安全风险评价等数据成果,通过数字地球、二三维一体化等技术,打造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实现二维图件、三维模型一体化展示。重点针对地下部分,借助三维场景,真实还原基础地质条件、地质结构,精细刻画特殊性岩土、地下水、岩溶、采空、浅层气等地质风险要素空间分布。同时,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可实现城市地质安全体检、辅助制图、地质条件分析,为相关职能部门在地质安全风险评估、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直观的地质数据支撑。
01 、“一张图”揽全局 风险数据应有尽有
ZGIS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汇聚了城市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和安全风险评价等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数据成果。
基于统一的地图底图,围绕城市地质安全、地下空间资源和环境地质问题,聚焦城市建设和深部资源开发需求,对区域内基础要素类成果图、单类风险区划图和城市地质安全综合风险区划图进行了整合、汇聚,实现了城市地质安全数据多要素、全流程囊括,为“一张图”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信息基础。
此外,在统一的“一张图”框架基础上,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不同目录层级、不同数据源的地图服务,实现“多学科、多时相、多专题、多要素”成果图件的融合展示。
02、“一体化”观全貌 分析评价即拿即用
基于统一的孪生场景,不仅实现了地上、地表、地下全空间要素的“一体化”呈现,还能满足二维图件、三维模型的“一体化”耦合展示
二三维一体化
全空间一体化
在二维图件方面,“一张图”展示了城市地质环境的基础框架和主要特征。通过剖面图、平面图、柱状图等二维图件,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信息。此外,“一张图”提供了丰富的二维分析功能,如几何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对比分析、属性统计等,多元的分析方式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直观的地质背景信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城市地质安全风险。
此外,针对不同专题的分析评价需求,领导们还可通过“一张图”汇聚的数据资源、分析评价模型等,对工作区域选定、评价过程管理、图件样式搭配等,进行灵活的在线制图,并将专题图件、分析评价报告导出为常用格式,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分析效率。
专题图件在线制作
而在三维模型方面,“一张图”则通过孪生场景真实还原了城市地质环境的全空间形态。针对地下部分,“一张图”直观展示了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层岩性、不良地质、地下构筑物等元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还能配合先进的三维空间分析评价技术,为基础地质条件分析、风险要素评价、工程建设监管、日常风险监督等,提供可视化的计算、分析、评价工具,便于领导们更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估地质安全风险。
03、“一条线”做应用 韧性城市如火如荼
“韧性城市”是指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的综合能力和安全发展新范式。通过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的应用,可辅助城市管理者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等全线过程中,有效识别、预防和治理地质安全风险,提升城市韧性。
在城市空间规划方面,“一张图”可以辅助规划部门识别地质安全中、高风险区域,并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安全风险综合评估和建设适宜性、场地稳定性等专项评价。这有助于从源头规避地质安全风险,为规划审批部门、项目建设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一张图”可以为工程建设部门提供全面的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和安全风险评价信息,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地质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工程建设风险段标绘
最后,在城市运行期间,“一张图”通过监测感知网络,可以实时反馈已建工程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地铁工程可能引发的沿线地面沉降风险、塌陷风险,“城市生命线”形变、破损等风险。并将异常信息实时推送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应对地质安全风险。
城市日常地质安全风险监测与管控(以地铁运行监控为例)
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这一举措不仅深化了“遏重大”攻坚战,还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者 | 徐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