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进阶(二)

一、抽象方法和抽象类

·抽象方法
  使用abstract修饰的方法,没有方法体,只有声明。定义的是一种“规范”,就是告诉子类必须要给抽象方法提供具体的实现。

·抽象类
  包含抽象方法的类就是抽象类。通过abstract方法定义规范,然后要求子类必须定义具体实现。通过抽象类,我们就可以做到严格限制子类的设计,使子类之间更加通用。

【示例1-1】抽象类和抽象方法的基本用法

//抽象类
abstract class Animal {
    abstract public void shout();  //抽象方法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子类必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否则编译错误
    public void shout() {
        System.out.println("汪汪汪!");
    }
    public void seeDoor(){
        System.out.println("看门中....");
    }
}
//测试抽象类
public class TestAbstract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g a = new Dog();
        a.shout();
        a.seeDoor();
    }
}

抽象类的使用要点:

  1. 有抽象方法的类只能定义成抽象类

  2. 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即不能用new来实例化抽象类。

  3. 抽象类可以包含属性、方法、构造方法。但是构造方法不能用来new实例,只能用来被子类调用。

  4. 抽象类只能用来被继承。

  5. 抽象方法必须被子类实现。

二、接口

1、接口的作用

· 为什么需要接口?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接口就是比“抽象类”还“抽象”的“抽象类”,可以更加规范的对子类进行约束。全面地专业地实现了:规范和具体实现的分离。
  抽象类还提供某些具体实现,接口不提供任何实现,接口中所有方法都是抽象方法。接口是完全面向规范的,规定了一批类具有的公共方法规范。
  从接口的实现者角度看,接口定义了可以向外部提供的服务。
  从接口的调用者角度看,接口定义了实现者能提供那些服务。
  接口是两个模块之间通信的标准,通信的规范。如果能把你要设计的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好,就相当于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大纲,剩下的就是添砖加瓦的具体实现了。大家在工作以后,做系统时往往就是使用“面向接口”的思想来设计系统。
  接口和实现类不是父子关系,是实现规则的关系。比如:我定义一个接口Runnable,Car实现它就能在地上跑,Train实现它也能在地上跑,飞机实现它也能在地上跑。就是说,如果它是交通工具,就一定能跑,但是一定要实现Runnable接口。

· 接口的本质探讨
  接口就是规范,定义的是一组规则,体现了现实世界中“如果你是…则必须能…”的思想。如果你是天使,则必须能飞。如果你是汽车,则必须能跑。如果你是好人,则必须能干掉坏人;如果你是坏人,则必须欺负好人。
  接口的本质是契约,就像我们人间的法律一样。制定好后大家都遵守。
  面向对象的精髓,是对对象的抽象,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接口。为什么我们讨论设计模式都只针对具备了抽象能力的语言(比如C++、Java、C#等),就是因为设计模式所研究的,实际上就是如何合理的去抽象。

区别:

  1. 普通类:具体实现

  2. 抽象类:具体实现,规范(抽象方法)

  3. 接口:规范!

2、如何定义和使用接口?

声明格式:

[访问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   [extends  父接口1,父接口2…]  {
常量定义;  
方法定义;
}

定义接口的详细说明:

  1. 访问修饰符:只能是public或默认。

  2. 接口名:和类名采用相同命名机制。

  3. extends:接口可以多继承。

  4. 常量:接口中的属性只能是常量,总是:public static final 修饰。不写也是。

  5. 方法:接口中的方法只能是:public abstract。 省略的话,也是public abstract。

要点:

  1. 子类通过implements来实现接口中的规范。

  2. 接口不能创建实例,但是可用于声明引用变量类型。

  3. 一个类实现了接口,必须实现接口中所有的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只能是public的。

  4. JDK1.7之前,接口中只能包含静态常量、抽象方法,不能有普通属性、构造方法、普通方法。

  5. JDK1.8后,接口中包含普通的静态方法。

【示例2-1】接口的使用

public class TestInterfa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olant volant = new Angel();
        volant.fly();
        System.out.println(Volant.FLY_HIGHT);
         
        Honest honest = new GoodMan();
        honest.helpOther();
    }
}
/**飞行接口*/
interface Volant { 
    int FLY_HIGHT = 100;  // 总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的;
    void fly();   //总是:public abstract void fly();
}
/**善良接口*/
interface Honest { 
    void helpOther();
}
/**Angle类实现飞行接口和善良接口*/
class Angel implements Volant, Honest{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天使,飞起来啦!");
    }
    public void helpOther() {
        System.out.println("扶老奶奶过马路!");
    }
}
class GoodMan implements Honest {
   public void helpOther() {
        System.out.println("扶老奶奶过马路!");
    }  
}
class BirdMan implements Volant {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鸟人,正在飞!");
    }
}

执行结果如果2-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1 示例2-1运行效果图

3、接口的多继承

  接口完全支持多继承。和类的继承类似,子接口扩展某个父接口,将会获得父接口中所定义的一切。

【示例2-2】接口的多继承

interface A {
    void testa();
}
interface B {
    void testb();
}
/**接口可以多继承:接口C继承接口A和B*/
interface C extends A, B {
    void testc();
}
public class Test implements C {
    public void testc() {
    }
    public void testa() {
    }
    public void testb() {
    }
}

4、面向接口编程

  面向接口编程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部分。
  为什么需要面向接口编程? 软件设计中最难处理的就是需求的复杂变化,需求的变化更多的体现在具体实现上。我们的编程如果围绕具体实现来展开就会陷入”复杂变化”的汪洋大海中,软件也就不能最终实现。我们必须围绕某种稳定的东西开展,才能以静制动,实现规范的高质量的项目。
  接口就是规范,就是项目中最稳定的东东! 面向接口编程可以让我们把握住真正核心的东西,使实现复杂多变的需求成为可能。
  通过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类编程,可以大大降低程序模块间的耦合性,提高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和可维护性。
  面向接口编程的概念比接口本身的概念要大得多。设计阶段相对比较困难,在你没有写实现时就要想好接口,接口一变就乱套了,所以设计要比实现难!

建议:
  接口语法本身非常简单,但是如何真正使用?这才是大学问。我们需要后面在项目中反复使用,大家才能体会到。 学到此处,能了解基本概念,熟悉基本语法,就是“好学生”了。 请继续努力!再请工作后,闲余时间再看看上面这段话,相信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三、内部类

1、内部类的概念

   一般情况,我们把类定义成独立的单元。有些情况下,我们把一个类放在另一个类的内部定义,称为内部类(innerclasses)。
  内部类可以使用public、default、protected 、private以及static修饰。而外部顶级类(我们以前接触的类)只能使用public和default修饰。

注意:
  内部类只是一个编译时概念,一旦我们编译成功,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对于一个名为Outer的外部类和其内部定义的名为Inner的内部类。编译完成后会出现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两个类的字节码文件。所以内部类是相对独立的一种存在,其成员变量/方法名可以和外部类的相同。

【示例3-1】内部类介绍

/**外部类Outer*/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age = 10;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age);//10
    }
    /**内部类Inner*/
    public class Inner {
        //内部类中可以声明与外部类同名的属性与方法
        private int age = 20;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age);//20
        }
    }
}

示例3-1编译后会产生两个不同的字节码文件,如图3-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 内部类编译结果图

内部类的作用:

  1. 内部类提供了更好的封装。只能让外部类直接访问,不允许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直接访问。
  2. 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属性,内部类被当成其外部类的成员。 但外部类不能访问内部类的内部属性。
  3. 接口只是解决了多重继承的部分问题,而内部类使得多重继承的解决方案变得更加完整。

内部类的使用场合:

  1. 由于内部类提供了更好的封装特性,并且可以很方便的访问外部类的属性。所以,在只为外部类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内部类。
  2. 使用内部类间接实现多继承:每个内部类都能独立地继承一个类或者实现某些接口,所以无论外部类是否已经继承了某个类或者实现了某些接口,对于内部类没有任何影响。

2、内部类的分类

  在Java中内部类主要分为成员内部类(非静态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局部内部类。
. 成员内部类(可以使用private、default、protected、public任意进行修饰。 类文件:外部类$内部类.class)
a) 非静态内部类(外部类里使用非静态内部类和平时使用其他类没什么不同)

  i. 非静态内部类必须寄存在一个外部类对象里。因此,如果有一个非静态内部类对象那么一定存在对应的外部类对象。非静态内部类对象单独属于外部类的某个对象。
  ii. 非静态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但是外部类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内部类成员。
  iii. 非静态内部类不能有静态方法、静态属性和静态初始化块。
  iv. 外部类的静态方法、静态代码块不能访问非静态内部类,包括不能使用非静态内部类定义变量、创建实例。
  v. 成员变量访问要点:
  1. 内部类里方法的局部变量:变量名。
  2. 内部类属性:this.变量名。
  3. 外部类属性:外部类名.this.变量名。

【示例3-2】成员变量的访问要点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age = 10;
    class Inner {
        int age = 20;
        public void show() {
            int age = 30;
            System.out.println("内部类方法里的局部变量age:" + age);// 30
            System.out.println("内部类的成员变量age:" + this.age);// 20
            System.out.println("外部类的成员变量age:" + Outer.this.age);// 10
        }
    }
}

  vi. 内部类的访问:

  1. 外部类中定义内部类:

new Inner()

  2. 外部类以外的地方使用非静态内部类:

 Outer.Inner  varname = new Outer().new Inner()。

【示例3-3】内部类的访问

public class Test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先创建外部类实例,然后使用该外部类实例创建内部类实例
        Outer.Inner inner = new Outer().new Inner();
        inner.show();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 = outer.new Inner();
        inn.show();
    }
}

  执行结果如图3-2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2 示例3-3运行效果图

b) 静态内部类

  i. 定义方式:

static  class   ClassName {
//类体
}

  ii. 使用要点:

  1. 当一个静态内部类对象存在,并不一定存在对应的外部类对象。 因此,静态内部类的实例方法不能直接访问外部类的实例方法。
  2. 静态内部类看做外部类的一个静态成员。 因此,外部类的方法中可以通过:“静态内部类.名字”的方式访问静态内部类的静态成员,通过 new 静态内部类()访问静态内部类的实例。

【示例3-4】静态内部类的访问

class Outer{
    //相当于外部类的一个静态成员
    static class Inner{
    }
}
public class TestStatic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通过 new 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来创建内部类对象
        Outer.Inner inner =new Outer.Inner();
    }
}

. 匿名内部类

  适合那种只需要使用一次的类。比如:键盘监听操作等等。

语法:

new  父类构造器(实参类表) \实现接口 () {
           //匿名内部类类体!
}

【示例3-5】匿名内部类的使用

this.addWindowListener(new WindowAdap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windowClosing(WindowEvent e) {
            System.exit(0);
        }
    }
);
this.addKeyListener(new KeyAdap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keyPressed(KeyEvent e) {
            myTank.keyPressed(e);
        }      
        @Override
        public void keyReleased(KeyEvent e) {
            myTank.keyReleased(e);
        }
    }
);

注意:

  1. 匿名内部类没有访问修饰符。

  2. 匿名内部类没有构造方法。因为它连名字都没有那又何来构造方法呢。

.局部内部类

  还有一种内部类,它是定义在方法内部的,作用域只限于本方法,称为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的的使用主要是用来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想创建一个类来辅助我们的解决方案,到那时又不希望这个类是公共可用的,所以就产生了局部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和成员内部类一样被编译,只是它的作用域发生了改变,它只能在该方法中被使用,出了该方法就会失效。
  局部内部类在实际开发中应用很少。

【示例3-6】方法中的内部类

public class Test2 {
    public void show() {
        //作用域仅限于该方法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f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
        }
        new Inner().fu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est2().show();
    }
}

  执行结果如图3-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3 示例3-6运行效果图

四、String类

1、String基础

  1. String类又称作不可变字符序列。

  2. String位于java.lang包中,Java程序默认导入java.lang包下的所有类。

  3. Java字符串就是Unicode字符序列,例如字符串“Java”就是4个Unicode字符’J’、’a’、’v’、’a’组成的。

  4. Java没有内置的字符串类型,而是在标准Java类库中提供了一个预定义的类String,每个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都是String类的一个实例。

【示例4-1】String类的实例

String e = ""  ; // 空字符串
String greeting = " Hello World ";

  5. Java允许使用符号"+"把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

【示例4-2】字符串连接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World! ";
String s = s1 + s2; //HelloWorld!

  n-符号"+"把两个字符串按给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并且是完全按照给定的形式。

  n-当"+"运算符两侧的操作数中只要有一个是字符串(String)类型,系统会自动将另一个操作数转换为字符串然后再进行连接。

【示例4-3】"+"连接符

int age = 18;
String str = "age is" + age;  //str赋值为"age is 18"
//这种特性通常被用在输出语句中:
System.out.println("age  is" + age);

2、String类和常量池

  在Java的内存分析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关于“常量池”的描述,实际上常量池也分了以下三种:

1. 全局字符串常量池(String Pool)
  全局字符串常量池中存放的内容是在类加载完成后存到String Pool中的,在每个VM中只有一份,存放的是字符串常量的引用值(在堆中生成字符串对象实例)。

2. class文件常量池(Class Constant Pool)
  class常量池是在编译的时候每个class都有的,在编译阶段,存放的是常量(文本字符串、final常量等)和符号引用。

3.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
  运行时常量池是在类加载完成之后,将每个class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值转存到运行时常量池中,也就是说,每个class都有一个运行时常量池,类在解析之后,将符号引用替换成直接引用,与全局常量池中的引用值保持一致。

【示例4-4】常量池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new String("def");
String str3 = "abc";
String str4 = str2.intern();
String str5 = "def";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3);// true
System.out.println(str2 == str4);// false
System.out.println(str4 == str5);// true

  示例4-4的首先经过编译之后,在该类的class常量池中存放一些符号引用,然后类加载之后,将class常量池中存放的符号引用转存到运行时常量池中,然后经过验证,准备阶段之后,在堆中生成驻留字符串的实例对象(也就是上例中str1所指向的“abc”实例对象),然后将这个对象的引用存到全局String Pool中,也就是String Pool中,最后在解析阶段,要把运行时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替换成直接引用,那么就直接查询String Pool,保证String Pool里的引用值与运行时常量池中的引用值一致,大概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了。
  回到示例4-4的那个程序,现在就很容易解释整个程序的内存分配过程了,首先,在堆中会有一个“abc”实例,全局String Pool中存放着“abc”的一个引用值,然后在运行第二句的时候会生成两个实例,一个是“def”的实例对象,并且String Pool中存储一个“def”的引用值,还有一个是new出来的一个“def”的实例对象,与上面那个是不同的实例,当在解析str3的时候查找String Pool,里面有“abc”的全局驻留字符串引用,所以str3的引用地址与之前的那个已存在的相同,str4是在运行的时候调用intern()函数,返回String Pool中“def”的引用值,如果没有就将str2的引用值添加进去,在这里,String Pool中已经有了“def”的引用值了,所以返回上面在new str2的时候添加到String Pool中的 “def”引用值,最后str5在解析的时候就也是指向存在于String Pool中的“def”的引用值,那么这样一分析之后,结果就容易理解了。

3、阅读API文档

· 如何下载API文档

  1. 下载地址,点击进入:
  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cumentation/jdk8-doc-downloads-2133158.htm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1 API下载界面图

  2. 下载成功后,解压下载的压缩文件,点击进入docs/api下的index.html文件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2 打开index.html文件

·API文档如何阅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3 API文档

· eclipse中将鼠标放到类或方法上,即可看到相关的注释说明;再按下F2即可将注释窗口固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4 eclipse中的注释说明图

4、String类常用的方法

  String类是我们最常使用的类。字符串类的方法我们必须非常熟悉!我们列出常用的方法,请大家熟悉。

表4-1 String类的常用方法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4-5】String类常用方法一

public class String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core Java";
        String s2 = "Core Java";
        System.out.println(s1.charAt(3));//提取下标为3的字符
        System.out.println(s2.length());//字符串的长度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比较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IgnoreCase(s2));//比较两个字符串(忽略大小写)
        System.out.println(s1.indexOf("Java"));//字符串s1中是否包含Java
        System.out.println(s1.indexOf("apple"));//字符串s1中是否包含apple
        String s = s1.replace(' ', '&');//将s1中的空格替换成&
        System.out.println("result is :" + s);
    }
}

  执行结果如图4-5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5 示例4-5运行效果图

【示例4-6】String类常用方法二

public class String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
        String s1 = "How are you?";
        System.out.println(s1.startsWith("How"));//是否以How开头
        System.out.println(s1.endsWith("you"));//是否以you结尾
        s = s1.substring(4);//提取子字符串:从下标为4的开始到字符串结尾为止
        System.out.println(s);
        s = s1.substring(4, 7);//提取子字符串:下标[4, 7) 不包括7
        System.out.println(s);
        s = s1.toLowerCase();//转小写
        System.out.println(s);
        s = s1.toUpperCase();//转大写
        System.out.println(s);
        String s2 = "  How old are you!! ";
        s = s2.trim();//去除字符串首尾的空格。注意:中间的空格不能去除
        System.out.println(s);
        System.out.println(s2);//因为String是不可变字符串,所以s2不变
    }
}

  执行结果如图4-6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6示例4-6运行效果图

5、字符串相等的判断

  1. equals方法用来检测两个字符串内容是否相等。如果字符串s和t内容相等,则s.equals(t)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2. 要测试两个字符串除了大小写区别外是否是相等的,需要使用equalsIgnoreCase方法。

  3. 判断字符串是否相等不要使用"=="。

【示例4-7】忽略大小写的字符串比较

"Hello".equalsIgnoreCase("hellO");//true

【示例4-8】字符串的比较"=="与equals()方法

public class TestStringEqual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g1 = "北京尚学堂";
        String g2 = "北京尚学堂";
        String g3 = new String("北京尚学堂");
        System.out.println(g1 == g2); // true  指向同样的字符串常量对象
        System.out.println(g1 == g3); // false  g3是新创建的对象
        System.out.println(g1.equals(g3)); // true  g1和g3里面的字符串内容是一样的
    }
}

  执行结果如图4-7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7 示例4-8运行效果图

五、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就是让设计的系统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 对扩展开放:

  就是指,应对需求变化要灵活。 要增加新功能时,不需要修改已有的代码,增加新代码即可。

· 对修改关闭:

  就是指,核心部分经过精心设计后,不再因为需求变化而改变。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无法完全做到,但应尽量遵守开闭原则。

六、模板方法模式和回调机制

   模板方法模式很常用,其目的是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的某些步骤。在标准的模板方法模式实现中,主要是使用继承的方式,来让父类在运行期间可以调用到子类的方法。 详见抽象类部分示例。
  其实在Java开发中,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那就是Java回调技术。回调是一种双向的调用模式,也就是说,被调用的接口被调用时也会调用对方的接口,简单点说明就是:A类中调用B类中的C方法,然后B类中的C方法中反过来调用A类中的D方法,那么D这个方法就叫回调方法。

  回调的具体过程如下:

  1. Class A实现接口CallBack —— 背景1

  2. class A中包含class B的引用 ——背景2

  3. class B有一个参数为CallBack的方法C ——背景3

  4. 前三条是我们的准备条件,接下来A的对象调用B的方法C

  5. 然后class B就可以在C方法中调用A的方法D

  这样说大家可能还是不太理解,下面我们根据示例5-33来说明回调机制。该示例的生活背景为:有一天小刘遇到一个很难的问题“学习Java选哪家机构呢?”,于是就打电话问小高,小高一时也不太了解行情,就跟小刘说,我现在还有事,等忙完了给你咨询咨询,小刘也不会傻傻的拿着电话去等小高的答案,于是小刘对小高说,先挂电话吧,你知道答案后再打我电话告诉我吧,于是挂了电话。小高先去办自己的事情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小高打电话给小刘,告诉他答案是“学Java当然去北京尚学堂”。

【示例6-1】回调机制示例

/** 
 * 回调接口  
 */
interface CallBack {  
    /** 
     * 小高知道答案后告诉小刘时需要调用的方法,即回调方法
     * @param result 是问题的答案 
     */  
    public void answer(String result);  
}
/** 
 * 小刘类:实现了回调接口CallBack(背景一) 
 */  
class Liu implements CallBack {  
    /** 
     * 包含小高对象的引用 (背景二) 
     */  
    private Gao gao;   
  
    public Liu(Gao gao){  
        this.gao = gao;  
    }  
       
    /** 
     * 小刘通过这个方法去问小高 
     * @param question  小刘问的问题“A和C哪个高?” 
     */  
    public void askQuestion(String question){  
        //小刘问小高问题
        gao.execute(Liu.this, question);          
    }  
    /** 
     * 小高知道答案后调用此方法告诉小刘
     */  
    @Override
    public void answer(String result) {
        System.out.println("小高告诉小刘的答案是:" + result);        
    }  
} 
/** 
 * 小高类 
 */  
class Gao {
     /** 
     * 相当于class B有一个参数为CallBack的方法C(背景三) 
     */  
    public void execute(CallBack callBack, String question){  
        System.out.println("小刘问的问题是:" + question);  
        //模拟小高挂点后先办自己的事情花了很长时间  
        try {
            Thread.sleep(1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小高办完自己的事情后想到了答案 
        String result = "C高";  
        //小高打电话把答案告诉小刘,相当于class B 反过来调用class A 的D方法 
        callBack.answer(result);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ao  gao= new Gao();  
        Liu liu = new Liu(gao);  
        //小刘问问题
        liu.askQuestion("A和C哪个高?"); 
    } 
}

  执行结果如图6-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6-1 示例6-1运行效果图

  通过回调在接口中定义的方法,调用到具体的实现类中的方法,其本质是利用Java的动态绑定技术,在这种实现中,可以不把实现类写成单独的类,而使用内部类或匿名内部类来实现回调方法。

七、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是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示例7-1】对象的组合

class Cpu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quickly.........");
    }
}
class MainBoard {
    public void connect() {
        System.out.println("connect...........");
    }
}
class Memory {
    public void store() {
        System.out.println("store........");
    }
}
public class Computer {
    Cpu cpu;
    Memory memory;
    MainBoard mainBoard;
 
    public void work() {
        cpu.run();
        memory.store();
        mainBoard.conn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puter computer = new Computer();
        computer.cpu = new Cpu();
        computer.mainBoard = new MainBoard();
        computer.memory = new Memory();
        computer.work();
    }
}

  执行结果如图7-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7-1 示例7-1运行效果图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