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乱弹]古代诸侯――专制帝国前的青春期[zhuan]

古代诸侯
  
  
   题记:有比现代更高级的古代吗?
  
  
   一 上古
  
  
   距今一万年前的古人,住在坑屋里,日子可不怎么好。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竖两三根柱子,上面撑起半个茅盖,缺点是下雨的时候要到屋子外面去避雨,不然就被沤在坑里了。
  
   坑屋里取暖和做饭是用火塘,在靠近坑门口的地方。火塘是一个圆的浅坑,里边放着干柴枯木,坑边用三块石头做成架子,可以把陶罐坐在三块石头上,煮肉吃。人们围绕着火塘席地而坐,屁股下面垫着树皮、松毛、兽皮和杂草等纯天然无辐射的“坐具”。睡觉前,人们要把火塘附近的地面烧热,然后趁着余温,卧于热地上睡觉,这叫做“炙地眠”。睡着以后,火塘的火慢慢乏了灭了。但是火塘边上有古代的打火机,就是一个制作精巧的陶罐,里边放着特殊的植物,是保存火种用的,呈密封状态,用的时候,倒出一些火来。这个小陶罐是古代的火柴盒。
  
   白天人们一出坑屋,他们就会看见郁郁苍苍的原野上奔跑着猛兽。我们现在一出门看见汽车,他们看见野兽。野兽都是大家伙,呲牙咧嘴。遇上小个儿的,我们祖先们就合伙上去欺负它们,把矛扔出去,投它。野兽不傻,挨了一矛,赶紧嗷嗷地带着矛就跑。
  
   野兽在前面跑,狗则在后面猛追,着急的样子好像在赶公共汽车。终于,野兽失血过多再也跑不动了。在一片狗吠声中,人赶到了,把它们捉到,用自然火烤着吃。
  
   一般猎物都是斑鹿、麞、短尾兔、狐狸、羚羊、貉、獾,都是小体积动物(人只能欺负这帮小个子家伙了)。打到大的猎物扛不回来,就地把它切成肉条条,晒干了拿回家——其实他们鲜肉吃的不多,因为不好保存,更多是肉干,现在人们还在做肉干,商场里有卖。
  
   有时候,野兽们也会吃我们的祖先,在它们住的山洞里有时发现了我们人的骨头,就像我们人的山洞里也会发现它们的骨头一样。
  
   后来,到了一万年前,情形好了一些,有了人工火。燧人氏是个懂化学的人,是他发明的钻木取火。把木棍放在木板的孔里反复搓,一万年前的人工火苗,就像一朵红色的小花,与柴草一起劈劈啪啪地闹腾起来了。但是钻木时候需要发挥连续作战精神,直到俩手搓得起泡。有些懒蛋就拿弓弦缠在木棍上,一拉弓弦,木棍就转上好几圈,省劲儿效率高,手还不起泡。人类很多的发明创造都是由懒汉的手实现的。
  
   人们又捏了泥巴,放在火上烤,就形成了陶器。有了陶器,第一次可以把水煮得沸腾,吃熟食才真正流行,可以给人增寿两年,对于人脑的发育功莫大焉。陶器是一大历史进步,以前吃兽肉,包上泥拿火烤,或者放在石板上烧,很麻烦,现在人们信手就可以把陶器灌上水,架在火上煮吃的,随要随得,仿佛微波炉那么方便了。
  
   脑子一发育,苦恼就来了。祖先们吃饱了煮羊肉之后,抱着羊骨头,望着天空自问:“最初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人是从蛋里孵出来的。”——旁边一个吃了煮鸟蛋的伙伴回答。
  
   “人是从树上生出来的。”一个掏鸟蛋的说。
  
   “人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一位疯子说。
  
   “要我说啊,人是女娲姐姐抟土捏成的!”发出这个豪言壮语的人,手里正捧着一个湿乎乎的泥罐子准备去放在火上烧。这个高明的论断很快成为最权威的学说,在黄河上下流行。时代真是不同了,陶器时代的人,从制陶捏泥的工艺上领会出了人类的起源。
  
   “到底女娲姐姐是怎么抟土造人的呢?”很多千年以后,汉朝的哲学家们坐在书房里,还在继续思考这个未尽的话题。他们想象出了一个叫盘古的人,这家伙长得跟现在的外星人差不多——脑袋大,脖子细——“龙首蛇身”。他的嘴巴往外一嘘,就冒出风雨,再使劲一吹,就放出雷电。此外,他还有巨人症的特点,每天都能长高一丈。就这样他一直长了一万八千年,终于把天地给顶得遥遥地分开了。
  
   不料,这时候,有个有志青年共工跟祝融打起来了,共工打败了,气急败坏,就拿脑袋使劲撞不周山,结果把盘古勉强撑起来的这个简陋的天的“棚子”给撞坏了。天空向西倾斜去了,日月星辰都往西飘,形成了现在还存在的天体运行规律。这时候女娲来了,她寻找施工材料,把一些五色石放在芦柴上烧,炼成了补天材料,把天给补了。又砍掉四根大鳌的脚,重新支起了天的四极。这也是“擎天柱”一词的来历。女娲又使用剩余的芦灰,堵住横流的洪水,接着又杀掉黑龙巨蛟,地面方才恢复了青山绿水的状态。
  
   接下来,女娲又开始捏人。一开始捏的很认真,使用黄土,像作家刚搞创作一样,随后就开始粗制滥造,她拿了一个绳子,跑到泥潭边,在泥滩里一搅,举起来一甩,甩下成串成串的小人。越甩越快,人也越来越多。所以,后来社会上富贵的人,就是黄土捏的人,而贫贱凡庸的,就是泥巴甩的了。这是一个优美的故事,谁料到它其实是为了解释社会上为什么有富贵和贫贱两个阶层的。这是一种让穷人们安贫认命的解释,是帮着有钱人麻醉没钱人的。这些都是汉朝人说的。
  
   在七千年前的某一个金秋,女娲造出的人们已经学会放火了。据说掌握这个技术的叫做神农氏。每到秋天,到处草干木枯,西风乍起,正是放火的好时候。神农氏带着他的哥们姐们出门了。他用口齿不清的原始语言,指挥人们躲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就看神农氏顺风放火了。神农氏善于放火,所以他又叫烈山氏,后来也叫炎帝。他打开陶瓶,倒出火种,蹲下将干草引燃。火就像一个贪吃的汉子,没多一会儿,就把枯木荆棘吃了个精光,风卷残云一般。然后,神农氏招呼躲在逆风处的大伙,一起出来抡动石刀石斧,砍掉残余的焦木,露出一大片赤裸的土地。厚厚的草木灰成了天然的肥料,而冬天的积雪又为这片土地备足了水分。
  
   等到春天,神农氏再次出动,用尖木棒在地上撅出小洞,挖起土块。女子们继男子之后,跪在地上,拿小木棒打碎土块。大伙七手八脚,把狗尾巴草的种子塞到大地的口袋里去,像是给土地行贿——把碎银子塞进土地的口袋,等待土地的回馈。
  
   到了秋天,秋风正紧的时候,神农氏和男女老幼再次走向田野,手持石镰,向大地母亲讨回公道,可爱的粟(小米)摇着金黄的脑袋,争相迎接神农氏的石镰。这就完成了刀耕火种的全过程。
  
   神农氏种地前需要烧荒,所以他又叫烈山氏,慢慢就又演化成了“炎帝”。
  
   神农氏播种下去的是狗尾巴草,慢慢驯化之后,收获出可爱的粟(小米),由于没有施肥,不含任何农药,所以吃了没病。收获的时候,使用石镰,只收割谷穗,秸秆不要,放火烧掉,作为下一年的草木灰。
  
   不过,吃的东西好了,食用淀粉一类的好东西经常积存齿间,与口腔内细菌作用,就会产生蛀牙。七千年前神农时代的人,普遍患有口腔疾患,主要症状是牙齿过早磨耗和脱落,许多人刚到四十岁,牙齿即已部分或全部脱落,还有的人吃相也不好,生拉硬扯,粗嚼硬咬,导致牙床擦伤,引起细菌感染,造成牙槽牙根化脓坏死。
  
   神农时候的一个17岁女孩,青春花季,如今在陕西临潼姜寨挖出来了,随身的骨珠项链(古代首饰)达8577枚珠子之多。可见这位女生家族条件比较优越,但她患有龋齿!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七千年前的人,疼的真要命的牙病患者占到人口三分之一。
  
   七八千年前神农时代的人们,逐渐脱离了原始的狩猎打鱼,过着男人耕种而食、女孩织麻而衣的朴素生活,没有战争,没有焦虑(偶尔有牙疼),此外其乐融融,难怪被后来的孔子、庄子无限向往呢。
  许多坑屋,组成几百上千米见方的远古温情小村,晒在古代的太阳下面。
  
   这个小国寡民的美好时代又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五千年前,一个来自游牧部落名叫黄帝的人,打破了它的安宁。
  
   黄帝这个人就是“炎黄”的“黄”,据说生下来就能讲话,而且还能驱赶豹子、老虎、狗熊和罴,所以人们说他具有游牧性质。事实上,黄帝的“黄”字,就是一只野兽被仰面切开后,剥开的皮的样子。横杠是两条前腿,下边两点是后腿,上边是大嘴,中间是兽皮的条纹。
  
   与黄帝同时,山东东夷族的领袖叫蚩尤。东夷族人的特点是善射,因为他们崇拜鸟,需要拔下鸟翎,插在自己身上,以模仿他们所崇拜的鸟。这种对鸟的爱导致他们反倒需要射鸟,这种对动物弄巧成拙的爱现在也常有,你爱老虎,喜欢收藏老虎皮,最终导致老虎灭绝,但是东夷人因此练就了射艺。打起仗来的时候,蚩尤之人披着牛皮(甲的雏形),戴着牛角(胄的雏形),占尽进攻和防护的绝对优势,连续九次跟黄帝作战。当时打仗使用石斧,因为不够锋利,砍一下两下还不死,需要反复劈砍,战场上一片血肉模糊。
  
   黄帝被砍得九战九败。
  
   黄帝打不过,就开始拉赞助。一个叫做九天玄女的美女帮着他,教他排兵布阵的战法。不知九天玄女为什么不帮这个“兽身人语、铜头铁额”的帅哥蚩尤,也许嫌他是东夷,不是正统。不过起源于陕北的黄帝也不是正统啊。显然黄帝的外交水平比蚩尤高超,联络了更多的部族帮助自己。连传说中的西王母和旱魃这黑白两道神仙都帮着他,其中旱魃是个秃头的老处女,因为嫁不出去而更年期提前,一发起脾气来就导致天下大旱。蚩尤也有同盟部族的帮助,风伯、雨师帮他发大水、下大雨,去淹黄帝。当黄帝被蚩尤用水攻给淹得要死的时候,旱魃女士就跑出来给黄帝“拔创”,把积水给蒸发干了。但是这个危险的旱神随后也留在了人间徘徊不去,导致世上经常旱灾绝收。
  帮助黄帝的都是女性,可见当时确实是母系社会的末期啊。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天气,黄帝终于击败了蚩尤,把蚩尤捉住杀头。蚩尤的失败在于他虽然也得到了同盟部族之助,但是终于没有黄帝团结的力量更大。总之当时蚩尤、黄帝都不过是若干部族的松散联盟的盟主,还远远够不上后来统一行政国家的概念。
  
   黄帝靠着自身的勤奋努力和部族朋友的无私帮助,终于成为黄河上下很有威力的部族盟主,但蚩尤毕竟也是齐鲁大地上最早的英雄。
  黄帝后来按照自然规律就死掉了,当然汉朝人则说他坐着一条大龙升天了。不管怎么样,他离开了人间。
  
   倘若黄帝活着的时候某一天爬上一座西部的高山,向西眺望,在他目光所及的遥远的亚洲西部,此刻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此时的世界各地差不多,都是石器时代,唯独现在伊拉克所在的那个地方很特别,那里的“苏美尔人(Sumerians)”像服用了兴奋剂一样早熟。当早在七千年前,我国的神农氏还住在零星的坑屋里,挥舞着石器的时候,苏美尔人已率先步入“铜石并用时代”。
  
   我的意思就是说,他们有了金属!出土了铜珠、铜线,还有炼铜遗址。炼铜遗址就在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岸。小天王周杰伦唱“我对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平原”,就是这个地方。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苏美尔人创造了青铜器、楔型文字,建造了巨大的台基式塔庙和城邦组织,率先进入文明行列,时间是距今七千到五千年前,而我国同一时期则只有神农氏到黄帝的一段传说,挥舞着石器和木棒,而不知青铜金属为何物。
  
   按照先秦人和汉朝人写在史料上的传说,黄帝死后把自己的盟主位置传给了孙子颛顼。颛顼这个人是个spiritual leader,他最喜欢神神道道的东西。他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大祭司,而当时各部族都有自己的祭祀礼仪和信奉的神祗。颛顼下了命令,以后不许你们祭祀自己的神祗了,只许由有资格的我来祭祀。这就是所谓“绝地天通”,有点联想起犹太人所说的通天塔了。
  
   颛顼的接班人是帝喾,而帝喾的儿子是尧,尧做了华夏盟主的时候,人间开始闹那次有名的洪水。
  
   当时,从西部高原峡谷里奔流过来的黄河,进入中原平野以后,就失去了约束和目标,不断改道,到处漫游。又赶上暴雨连绵,于是黄河发疯,滔滔如山,把人畜庄稼都毫不吝啬地淹在了汪洋大水里跑着。尧帝派“鲧”先生去治理水患。
  
   鲧也是颛顼的儿子,算是贵族了,他和后代的贵族一样属于肉食者鄙,治水一事无成,全用堵的办法。这个办法没有错,到了后来的汉朝,汉武帝就是用堵的办法治理黄河的。但是,堵需要有足够强大的物力和技术,即便达不到现在堵三峡那样的高投资,也至少有铁器的帮助才行。可是在远古的鲧的时代,挥舞着石器的石铲子,如何能堵得住放纵的母亲河黄河?
  
   于是鲧堵到一定程度就堵不住了,大水决口,把人们再次毫不吝啬地淹起来。鲧治水九年,一事无成,极大地损伤了尧帝的威信,从而给大舜取而尧创造了机会。
  
   大舜这人是尧的女婿。一般来讲,女婿比儿子的地位和能力高。因为女婿是选进来的,而儿子是生出来的,生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呵呵。所以女婿厉害。
  
   尧帝当初在选舜这个女婿的时候费了好大的力气。首先是道德考察,当时最重要的道德就是孝。因为在家族世袭的传统下,儿子的权力来自于老子的给予,所以老子也有权力要求儿子的孝,儿子也只有承认孝是一种最重要的价值观,才能把自己通过血缘关系继承权力的行为在法理上说通。所以,是凡世袭制的时代,永远都要突出强调孝的,犹如不世袭的民主社会,不再讲求孝而要注重才干。
  
   不罗嗦那么多了。那么大舜到底孝不孝呢?大舜是孝的楷模,他的爸爸妈妈和弟弟都想谋杀他,把他骗到房上架火烧,又诱到井里拿石头压,上天入地地折磨他,他都并不愠恼,侍奉父母照样恭谨,对待弟弟依旧慈爱。舜的孝行把前来考察他的两个“女特务”蛾皇、女英(是尧的女儿,嫁给了舜的)都感动得一塌糊涂。
  
   尧听说了这些情况,觉得在忠孝方面舜是过关的了——孝的人也会忠。
  
   不光看忠孝,也要看看才华。于是尧帝接下来考察大舜的才华,他派舜到“朝廷”传达室工作,专门收集群众的上访,大舜从不拖、硬、卡,获得民众的交口称赞。
  
   当时的人还迷信,有了道德和才干,没有这个命也不行。于是尧让舜在原始森林里穿梭,看他会不会被野兽吃掉。结果不知舜用了什么办法,老虎和狮子们都像动画片里面的野兽那样善恶分明,让舜毫发无损地劈开山林而出。大约当时的人认为,上帝会命令虎狼吃掉品行不端的人,所谓投豺喂虎、天打雷劈,这都是神对坏人的惩处。舜没有被老虎吃掉,说明他是天神的宠儿。所以,如果你生在那个时候,你你千万别被老虎吃掉,否则还落个坏名声。西方也有类似的动物裁判法,把嫌疑人扔进野兽笼子,看野兽是什么态度,来决定他是有罪还是无辜。
  
   舜获得了尧的信任以后,就提合理化建议,要去尧驱逐为害天下的“四凶”,分别是穷奇、饕餮、浑沌这个家族。尧犹豫之后,答应了。这被驱逐的“四人帮”确实为虐于天下。尧帝虽然后来被目为圣人,但为政过于宽纵,这是他的最大缺点。或者说,他太仁义了。鲧治水多年不成,尧帝却未对他进行任何责罚,就是证据。所以尧养成了身边几大家族作威作福,鱼肉人民的坏现状。尧帝在性格刚毅的舜的劝说下,对四大坏家族开刀,把他们全流放了。
  
   驱逐“四凶”这件事,被当作尧和舜的圣绩表彰在史书里,它确实顺应了当时的民望,但这四大家族都是贵族,准确地说,都是黄帝的骨干后裔,他们的离去,客观上瓦解了同为黄帝后裔的尧的政治势力的基础。尧变成了孤家寡人、光杆司令。舜的“班子”随后填补了这一政治真空,他把自己身后的东夷人的精英力量引荐入朝廷(舜本身是东夷族的),终于形成了《韩非子》所说的“舜逼尧”的局面。
  舜的势力不断膨胀,终于在时机成熟时采取了政变手段,囚禁了尧,并且阻断尧和他的儿子丹朱相见。这是记载在《韩非子》、《竹书纪年》等史料中的一段凶险的政治斗争。尧被囚禁了,别无选择,把权力交给了舜。舜成为了华夏的盟主。
  
   但是《庄子》、《淮南子》等书讲的又不一样,尧想把自己的天下转赠给许由。这也印证了他大约受到了舜的逼迫。如果舜真是那么好,他要“禅让”位子给舜,何必要赠与天下给许由呢?
  
   但是许由拒绝了,说“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我才不喜欢做这种心为身役容易过劳死的当天子的苦差呢。许由拒绝了以后,还跑到颖水上去洗耳朵,表示自己的耳朵因为听了尧的这些话而被玷污了。
  他的好朋友巢父拉着牛经过,问他这种奇怪的行为艺术是为了哪般啊?许由解释了尧要让天下给他,污染了他的耳朵的事情。巢父愤愤地说:“如果你置身于高岩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当个真隐士,谁会跑来找你啊。我看你是一贯沉迷于在尘世晃荡,招致别人要赠与天下给你,你又故意拒绝,来浪得自己的虚名。我的牛喝了你这种脏耳朵洗过的水,要呕吐的。”于是拉着牛去了上游。留下许由在那里生闷气。
  
   这个拉着牛的巢父,是个真隐士,据说他喜欢倒退化的生活,像猴子那样在树杈上搭窝居住,所以叫巢父。这在当时是很另类的。现在美国也有这样的人,生活在没有电的村子里。上树去的也有,而且还是女生。
  
   而许由则不是好东西,明明知道尧帝被大舜控制着,傻子才敢去接他的帝位,却偏讲一番大道理,自我标榜清高,说不接帝位是出于“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的廉贫自守。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虚伪人,在后来虚伪的皇权时代,又被当时虚伪的知识分子捧为高洁的标杆。这个许由还跑到颍水河边作秀,捧着水洗耳朵——这不有病嘛!
  
   《史记》上则说的完全不同,说是尧自愿传位给大舜的。当时尧要寻找接班人,大臣放齐进言说:“咱们其实根本就不用费颈到别处去找,您的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啊,我看他作继承人挺合适的。”尧摇摇头说:“这小子傲慢无礼,专爱和人吵架。要是当了天子,不光会害别人,最终还会害自己,万万用不得。”谨兜建议说:“工师共工为您走南闯北,立下了不少功劳啊,我看可以试试”。尧又拒绝说:“共工这人虽然有点小聪明,可是成天废话连篇,言行不一,还特别喜欢粉饰自己犯的错误,绝对不能用。”于是尧决定把位子传给大舜,这就是禅让。
  
   不管是尧禅让了舜,还是舜囚禁了尧,舜最终接了尧的班。舜确实是有刚强的手腕,而尧的失败,主要在于晚年对“四凶”一类的贵族宽纵姑息,成为了尧的圣德之累,而且治水无功,也损害了人们对他的信任。人们放弃了尧,而改瞩意于舜,不光是出于舜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得计划高明、行动沉着,也是有能力的新人淘汰日益缺乏政治锐气的老人的必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权力转让的过程,就这么结束了。
  
   舜相对于尧确实刚猛,他命令皋陶制定刑罚。皋陶研究了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鲁迅语):脖子最细,皋陶就在这里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就发明了锯腿;臀部多肉,就发明了打屁股。总之他的发明都是高环保无污染的。皋陶的“五刑”使得舜的行政组织更接近一个完备有力的“政府”而不再是空虚的精神领袖和名义盟主。
  舜的德行也并不逊色于尧。据说,舜在位时饮食节俭,吃饭的甑盆连油腥味都没有,因此下面的官吏也都很节俭。舜使用粗碗吃饭,端着瓦钵子喝汤,由于他带头不使用精美的器物,工匠们也不必追求制作精巧的器物。舜的法令简单易行,因而人们容易听从。舜要百姓作的事不多,百姓一般不会因为违反政令而被治罪。排除当年“舜逼尧”的可以理解的政治斗争不讲,舜的完美品德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楷模。
  
   舜还有一个美德,就是把治水无功并且跟自己武装对立的鲧杀掉,而任用了刻苦有志的鲧的儿子——大禹。这体现了一种阔大的心胸,于是大禹并无怨言。他从此开始治水。大禹治起水来,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至于他最后在汇报工作时候说:“我对我的儿子不像一个父亲。”如果是在后代的以道德品行作为评价官员的首要标准的儒家政府里,大禹不免要受到同僚的嘲讽,但是舜赏赐了大禹一只黑色的玉圭作为对他治水成就的最高嘉奖。
  
   鲁迅说,中国历史上不乏有拼命硬干、埋头苦干的人,那大约就是大禹了。但是这种人,在后来的中国上,于我们的记忆深处去搜索,似乎能找到的就越来越少了。不是后面的人变成了懒鬼,而是一种政府笃信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得官员的行为从“实干创未来”变成了道德作秀的“养浩然之气”。只要确实清廉,再加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足以被认为是个成功的官僚了,而并不深究他实际到底干出了什么。导致这种价值变换的无疑是儒家学说,但更根本的还是君主制的体制使然。大禹的时代还不是儒家主导着,所以大禹就显得跟后代所有的官员卓尔不同。这是后话我们先不说了。
  
   作为一种以事功而不以道德来评价人物的朴素的原始状态下的部族时代,大禹在治水中无可争议的功劳,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他在人民和各部族领袖心目中的地位。舜,虽然是当时人的道德典范——实际上准确地说,舜是后代人心目中的道德典范,舜不怨恨要杀死他的老爹,体现了赤诚的人子之孝道,这是后人所看重的,而当时人则未必。当时人则大约以虐待老爸为能事。在人类早期,晚辈对老年人并不尊敬,甚至把老年人打死以方便他超升,也有送到山里让他等死的。近代爱斯基摩人仍然偶尔遗弃老人到冰上。甲骨文的“微”字是衰弱的意思,字样就是手持利器,棒杀长发老人。老人的长发演变成“微”字中间的“山”。山顶洞人老人的头骨多有破洞,似乎死于非命,亦是此理。所以孝的概念在远古大约还不算是一种凌驾万物之上的美德。
  
   既然在远古时代,其价值观取向未必是推崇道德,而更可能是崇拜事功。舜没有治水者大禹的宏大功劳,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无疑将滑落在大禹之下。
  
   而且我们说,当治水成为部族联盟体压倒一切的任务时,部族联盟的权力中心无形中就跟治水指挥部领导人重合起来。各部族首长的生杀去留、升迁进退,都与治水的业绩相关联,各部族财物资源的使用调动,也一切服务于治水,也就是服务于领导治水的大禹。大禹作为治水的总负责人,就全面拥有了这些权力和资源。于是从客观上到人们的主观取向上,大禹都具备了升为“天子”的基本条件。
  
   于是,史料记载的第二次“禅让”就又发生了,舜把权力“禅让”给了禹。当然,这是后人出于美化舜而让舜很体面地“禅让”,还是舜在权力斗争中被驱赶下台,就是人们永远争论的话题了。事实上,“禅让”一说是战国学者们为了让战国诸侯们取代周天子时能名正言顺,而杜撰的。他们提出禅让主义,并且先敷衍在尧舜禹身上,为战国诸侯取代周天子做理论铺垫。这种禅让学说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里,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信仰。
  
   但是《史记》同时又记载,舜最后凄凄惶惶地死在了他去巡狩的遥远的苍梧,这无疑又暗示舜的结局并不是那么很好。舜为什么要跑到湖南南部的苍梧,这到底是他去那里巡狩,还是大禹让他带着自己的部族迁徙到那里去了。给了他一块荒蛮的土地作为他消磨余年的封地。
  
   不管怎么样,大禹在治水之后开创了我国典籍记载中的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这个在考古上得不到证据确认的“王朝”,据我国学者“考证”说,是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
  
   与此同时,埃及的法老王胡夫的146米高的大金字塔,已经在斜阳之下矗立了五百年!它证明着埃及的青铜文明和国家形体,正远远领先着同期的石器时代(最多是铜石并用时代)的中国。
 ....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18640.s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