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程布线引起的通讯问题

                                    项目工程布线

                    前段时间刚从上海出差回来,这次项目调试是我所有调试调试项目中感触最深的一个,由于项目工程周期短,需要提前验收,加之布线方式及通讯分配电数量和以往数量的增加,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

                  首先,通讯的稳定性和通讯信息是否完整性,开始的时候从分配电到主机总共有9根线,况且每根线的布线方式都是星型拓扑结构,顶多是2-3个分支,用测试工具测试的时候,主机和单独的每个分机来进行测试,通讯不正常的分机大多数都是CAN总线的信号线接线不正确或分机配置不正常,这些问题可一一排除。然而,到所有分机都接入到主机的时候,最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通讯的不稳定和接收信息的不完整性。然而,这个问题使我们调试的进度大大降低,况且会因影响客户对我们整个系统产品的认可和满意度,关乎着项目成功与失败。于是,大家开始查找出现问题的地方,因为主机和每一个分机通讯正常,说明主机和每一个分机不可能出现短路情况,况且主机和每一个分机的通讯的距离也不是影响问题的原因。这样一一排除了我们整个系统硬件的问题。那么引起这个致命问题的原因何在那?

             

           那么,最有可能影响出现问题的地方是工程布线。

           有类比的思想原理可以看以看出,起始对于我们整个系统的布线方式来说犹如我们办公室的局域网结构,有总机(与外网的接口)、分机(路由器或交换机)、节点(每一台电脑),每一台电脑之间如何能正常通信传输文件、通过局域网访问外部资源Internet等。在排除硬件问题的前提下,在局域网中影响不能正常通信通信缘由就是就是布线方式吧

 

 

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的总线争用技术。

因为信号的衰减和延时,根据不同的介质以太网段有距离限制。例如,10BASE5同轴电缆最长距离500米 (1,640 英尺)。最大距离可以通过以太网中继器实现,中继器可以把电缆中的信号放大再传送到下一段。中继器最多连接5个网段,但是只能有4个设备(即一个网段最多可以接4个中继器)。这可以减轻因为电缆断裂造成的问题:当一段同轴电缆断开,所有这个段上的设备就无法通讯,中继器可以保证其他网段正常工作。

 

    以太网网段必须在两头以电阻器作为终端。对于同轴电缆,电缆两头的终端必须接上被称作“终端器”的50欧姆的电阻和散热器,如果不这么做,就会发生类似电缆断掉的情况:总线上的AC信号当到达终端时将被反射,而不能消散。被反射的信号将被认为是冲突,从而使通信无法继续。中继器可以将连在其上的两个网段进行电气隔离,增强和同步信号。大多数中继器都有被称作“自动隔离”的功能,可以把有太多冲突或是冲突持续时间太长的网段隔离开来,这样其他的网段不会受到损坏部分的影响。中继器在检测到冲突消失后可以恢复网段的连接。

随着应用的拓展,人们逐渐发现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最为有效,于是设备厂商们开始研制有多个端口的中继器。多端口中继器就是众所周知的集线器(Hub)。集线器可以连接到其他的集线器或者同轴网络。

 

鉴于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来说,解决方案是:

1、在主机和分机接入点间加上了两个CAN总线集线器(两个一拓八的)

       其实这种结构就是把物理上的星型拓扑结构转化为逻辑上的总线型拓扑结构

 

 2、在每一根线与主机连接的最远端的分机中加入120欧姆的电阻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