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课后答案

地址:http://zaoguang.100xuexi.com/SubItem/IndexInfoDetail.aspx?id=a4bdd342-7c73-470b-a493-710318db167d

教育学原理

第1章 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简答题
1教育学独立的条件和标志是什么?独立时期的标志性教育著作有哪些?

答: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教育尚处于萌芽和经验阶段时,作为总结教育经验、具有一定理论体系的教育学是不可能出现的,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上提出了他们的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并且形成了一些教育著作,促使教育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1)教育学独立的条件
①前教育学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在教育学独立之前,人们已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教育知识。这是教育学最终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必需的宝贵资料,为教育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②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17~19世纪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学校。学校的发展,需要新的教师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师范教育应运而生,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教育学的独立。
③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近代以前,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体。近代以来,人类在各个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许多学科于是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的独立和科学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④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不懈努力。教育学的独立凝聚了好几代教育家的心血,正是他们的不懈探索才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
(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①研究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②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已经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③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④研究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⑤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这些标志的出现前后经历了约200多年的时间,因此,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在一个瞬间完成的。
(3)教育学独立时期的标志性著作
①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②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
③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④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⑤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了《林哈德和葛笃德》,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⑦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思潮的认识。

答:从17世纪以后就出现了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发展智力为主的认识分歧,形成所谓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
(1)形式教育的主要观点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为:
①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
②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学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
③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
(2)实质教育的主要观点
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主要观点为:
①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
②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科课程最有价值。
③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应是愉快的和有效的。
(3)对两种教育观点的认识
①两种教育观点的片面性
这两种理论都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对立起来,都具有各自的片面性。形式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是次要的。把思维的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错误地认为形式可以离开内容而得到发展,片面强调智力训练而轻视掌握学科知识,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系统科学知识的掌握。
实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于生活有用的知识,其片面性在于对发展智力的任务认识不足,看不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智力会自然得到发展,对智力发展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②现代教学中的错误倾向
在现代教学中,也常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有的强调“双基”教学,认为双基教学抓好了,学生的智力就自然地发展了,不太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的强调开发学生的智力,把发展智力放在首要地位,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造性作业,但却不太重视双基教学。两者都有各自的片面性,都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③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
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因为系统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的智力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和整理的结果,又是人类智力和智慧的结晶,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人类认识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智力运用的过程。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认识方法,并把这些知识和认识方法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际中去,才能逐步发展自己的智力,形成自己的创造才能。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因为人们的智力同样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那些智力发展好的学生,接受能力才强,学习效率才高,而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则有较多的困难。
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其智力发展的高低。如果只是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只知道机械记忆和照搬知识,即使他们头脑里被填满了一大堆知识,也不可能增进思考力,而且往往会使他们变得更加呆头呆脑。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系统的、有适当难度的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掌握学科的结构。特别是要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楚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指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获得高水平的发展,具有创造性才能。

3试分析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积极意义和理论缺陷。

答: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潮。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1)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①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
②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③强调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
④主张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
⑤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推崇“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原则和方法体系等。
(2)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积极意义和理论缺陷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