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VSync

前言

本文讲解 VSync 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内容涉及如下方面:

  • 帧率 vs 屏幕刷新频率;
  • 单缓存,双重缓冲,三重缓存及各自的优缺点;
  • VSync 的工作过程;

帧率 vs 屏幕刷新频率

帧率

即 Frame Rate,单位 fps,是指 gpu 生成帧的速率,如 33 fps,60fps,越高越好。

屏幕刷新频率

即 Refresh Rate 或 Scanning Frequency,单位赫兹/Hz,是指设备刷新屏幕的频率,该值对于特定的设备来说是个常量,如 60hz。

如下图,屏幕的刷新过程是每一行从左到右(行刷新,水平刷新,Horizontal Scanning),从上到下(屏幕刷新,垂直刷新,Vertical Scanning)。当整个屏幕刷新完毕,即一个垂直刷新周期完成,会有短暂的空白期,此时发出 VSync 信号。所以,VSync 中的 V 指的是垂直刷新中的垂直/Vertical。

对于一个特定的设备,帧率和刷新频率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

VSync 是啥

安卓系统中有 2 种 VSync 信号:屏幕产生的硬件 VSync 和由 SurfaceFlinger 将其转成的软件 Vsync 信号。后者经由 Binder 传递给 Choreographer。
硬件 VSync 是一个脉冲信号,起到开关或触发某种操作的作用。
更多信息请自行复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或《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大学教材(就像考研备考的时候研友感慨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时没学好,现在还得接着学)。

VSync 有啥作用

单缓存

在第一章我们讲到,帧率和刷新频率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先记住这一点。
首先,我们来看下,没有引入 VSync 时,屏幕显示图像的工作流程。

如上图,CPU/GPU 向 Buffer 中生成图像,屏幕从 Buffer 中取图像、刷新后显示。这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理想的情况是帧率和刷新频率相等,每绘制一帧,屏幕显示一帧。而实际情况是,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如果没有锁来控制同步,很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当帧率大于刷新频率,当屏幕还没有刷新第 n-1 帧的时候,GPU 已经在生成第 n 帧了,从上往下开始覆盖第 n-1 帧的数据,当屏幕开始刷新第 n-1 帧的时候,Buffer 中的数据上半部分是第 n 帧数据,而下半部分是第 n-1 帧的数据,显示出来的图像就会出现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明显偏差的现象,我们称之为 “tearing”,如下图:

甚至更严重的“身首异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重缓存(Double Buffer)

注意,此处的“双缓冲”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二级缓存”是两回事。三重缓存也是如此。
为了解决单缓存的“tearing”问题,双重缓存和 VSync 应运而生。双重缓存模型如下图:

两个缓存区分别为 Back Buffer 和 Frame Buffer。GPU 向 Back Buffer 中写数据,屏幕从 Frame Buffer 中读数据。VSync 信号负责调度从 Back Buffer 到 Frame Buffer 的复制操作,可认为该复制操作在瞬间完成。其实,该复制操作是等价后的效果,实际上双缓冲的实现方式是交换 Back Buffer 和 Frame Buffer 的名字,更具体的说是交换内存地址(有没有联想到那道经典的笔试题目:“有两个整型数,如何用最优的方法交换二者的值?”),通过二位运算“与”即可完成,所以可认为是瞬间完成。

双缓冲的模型下,工作流程这样的:
在某个时间点,一个屏幕刷新周期完成,进入短暂的刷新空白期。此时,VSync 信号产生,先完成复制操作,然后通知 CPU/GPU 绘制下一帧图像。复制操作完成后屏幕开始下一个刷新周期,即将刚复制到 Frame Buffer 的数据显示到屏幕上。

在这种模型下,只有当 VSync 信号产生时,CPU/GPU 才会开始绘制。这样,当帧率大于刷新频率时,帧率就会被迫跟刷新频率保持同步,从而避免“tearing”现象。

注意,当 VSync 信号发出时,如果 GPU/CPU 正在生产帧数据,此时不会发生复制操作。屏幕进入下一个刷新周期时,从 Frame Buffer 中取出的是“老”数据,而非正在产生的帧数据,即两个刷新周期显示的是同一帧数据。这是我们称发生了“掉帧”(Dropped Frame,Skipped Frame,Jank)现象。

三重缓存(Triple Buffer)

双重缓存的缺陷在于:当 CPU/GPU 绘制一帧的时间超过 16 ms 时,会产生 Jank。更要命的是,产生 Jank 的那一帧的显示期间,GPU/CPU 都是在闲置的。
如下图,A、B 和 C 都是 Buffer。蓝色代表 CPU 生成 Display List,绿色代表 GPU 执行 Display List 中的命令从而生成帧,黄色代表生成帧完成。

如果有第三个 Buffer 能让 CPU/GPU 在这个时候继续工作,那就完全可以避免第二个 Jank 的发生了!

于是就有了三缓存:

工作原理同双缓冲类似,只是多了一个 Back Buffer。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个缓存并不是总是存在的,只要当需要的时候才会创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三缓存会显著增加用户输入到显示的延迟时间。如上图,帧 C 是在第 2 个刷新周期产生的,但却是在第 4 个周期显示的。最坏的情况下,你会同时遇到输入延迟和卡顿现象。

更多文章

写博客的初衷不是分享,而是帮助自己总结整理、深化记忆。
也许本文不值一看,但是下面这些文章则不然:

  • 30
    点赞
  • 15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7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