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索引(一)—— 索引介绍

本文深入探讨了MySQL中的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聚集索引(主键索引)和辅助索引(二级索引)。B+树索引是数据库中最常用的索引类型,具有高扇出性,能快速定位数据。聚集索引按照主键顺序存放数据,而辅助索引存储主键值用于回表查找。覆盖索引和最左前缀原则是提高查询性能的重要策略。索引下推优化则减少了回表次数,进一步提升了查询效率。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索引

索引是什么?打个比方来说,我们要从一本字典中查一个字,我们怎么查?首先我们根据这个字的读音,在目录找到这个字所在的页码,然后再根据页码,找到这个字。目录的好处就是我们能够快速的查到这个字,索引的作用相当于图书的目录,可以根据目录中的页码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索引是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若索引太多,应用程序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而索引太少,对查询性能又会产生影响。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对应用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支持以下几种常见的索引:

  • B+树索引

  • 全文索引

  • 哈希索引

二、B+树索引

MySQL中B+树索引可以分为聚集索引(clustered inex)和辅助索引(secondary Index),叶子节点存放着所有的数据。聚集索引也称聚簇索引,聚集索引叶子节点存放的是整行数据,而辅助索引叶子节点存放的是主键的值,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也被称为主键索引,辅助索引也被称为二级索引、非主键索引或非聚集索引。

B+树索引是最为常见,也是在数据库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索引。B+树索引的构造类似于二叉树,根据键值(Key Value)快速找到数据。B+树中的B代表平衡(balance),因为B+树是从最早的平衡二叉树演化而来,但是B+树不是一个二叉树。

B+树索引并不能找到一个给定键值的具体行。B+树索引能找到的只是被查找数据行所在的页。然后数据库通过把页读入到内存,再在内存中进行查找,最后得到要查找的数据。

B+树索引在数据库中有一个特点是高扇出性,B+树的高度一般都在2~4层,也就是说查找某一键值的行记录时只需要2到4次IO。当前一般的机械磁盘每秒至少可以做100次IO,2~4次的IO意味着查询时间只需0.02~0.04秒。

三、聚集索引

InnoDB存储引擎表是索引组织表,即表中数据按照主键顺序存放。而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就是按照每张表的主键构造一棵B+树,同时叶子节点中存放的即为整张表的行记录数据,也将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称为数据页。聚集索引的这个特性决定了索引组织表中数据也是索引的一部分。

同B+树数据结构一样,每个数据页都通过一个双向链表来进行链接。由于实际的数据页只能按照一棵B+树进行排序,因此每张表只能拥有一个聚集索引。

聚集索引能够在B+树索引的叶子节点上直接找到数据,所以查询优化器倾向于采用聚集索引。此外,由于定义了数据的逻辑顺序,聚集索引能够特别快地访问针对范围值的查询。查询优化器能够快速发现某一段范围的数据页需要扫描。

四、辅助索引

辅助索引(Secondary Index)也称非聚集索引,叶子节点并不包含行记录的全部数据。叶子节点除了包含键值以外,每个叶子节点中的索引行中还包含了一个书签(bookmark)。该书签用来告诉InnoDB存储引擎哪里可以找到与索引相对应的行数据。由于InnoDB存储引擎表是索引组织表,因此InnoDB存储引擎的辅助索引的书签就是相应行数据的聚集索引键。

关于聚簇索引和辅助索引,我们新建一张表来说明

CREATE TABLE `user` (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mobile`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SING BTREE,
  KEY `idx_name` (`name`)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user表中,InnoDB存储引擎会根据主键id 建立索引,这个索引就是聚集索引,而我们在name列手动建立的索引,就是辅助索引。

InnoDB存储引擎中辅助索引与聚集索引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总结:聚集索引叶子节点存放的是索引和整行数据信息,辅助索引叶子节点存放的是索引和主键的值

五、回表

辅助索引叶子节点存放的是主键的值,没有该条数据的其他信息,如果需要其他字段信息,我们需要根据主键的值回到聚集索引上找到该条记录,获取该条记录的所有字段值。

通过辅助索引,找到主键的值,再回到主键索引树搜索的过程,我们称为回表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mike'

我们获取mike的记录信息,因为name字段已经建立索引,InnoDB引擎会用辅助索引进行查询,则会先搜索辅助索引中找到name等于mike的叶子节点,获取主键值,然后再通过聚簇索引中的B+树检索到对应的叶子节点,然后获取整行数据。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条 SQL 查询语句的执行流程:

  1. 从辅助索引树上找到 name=mike 的叶子节点,获取主键值为9;

  2. 再根据id 从聚集索引树查到 id=9 对应的记录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回到主键索引树搜索的过程,我们称为回表。由于查询结果所需要的数据只在主键索引上有,所以不得不回表。我们可以看到,一次查询至少经历一次回表。如果是范围查询,回表次数更多,我们如何避免呢?

六、覆盖索引

从辅助索引中就可以得到查询的记录,而不需要查询聚集索引中的记录,这种索引称为覆盖索引(covering index)。使用覆盖索引的一个好处是辅助索引不包含整行记录的所有信息,大小要远小于聚集索引,因此可以减少大量的IO操作。

假设只需要根据用户的姓名,查询用户的年龄,有什么方式来避免回表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组合索引,即姓名、年龄作为一个组合索引。如果索引中存在这些数据,查询将不会再次检索主键索引,从而避免回表。

CREATE TABLE `user` (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mobile`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SING BTREE,
  KEY `idx_name` (`name`) USING BTREE,
  KEY `idx_name_age` (`name`,`age`)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从辅助索引中查询得到记录,而不需要通过聚簇索引查询获得,MySQL中将其称为覆盖索引。使用覆盖索引的好处很明显,不需要查询出包含整行记录的所有信息,因此可以减少大量的I/O操作。

由于覆盖索引可以减少树的搜索次数,显著提升查询性能,所以使用覆盖索引是一个常用的性能优化手段。

通常在InnoDB中,除了查询部分字段可以使用覆盖索引来优化查询性能之外,统计数量也会用到。例如, SELECT COUNT(*)时,如果不存在辅助索引,此时会通过查询聚簇索引来统计行数,如果此时正好存在一个辅助索引,则会通过查询辅助索引来统计行数,减少I/O操作。

七、联合索引

联合索引是指对表上的多个列进行索引。联合索引的创建方法与单个索引创建的方法一样,不同之处仅在于有多个索引列。我们在上面说到:由于覆盖索引可以减少树的搜索次数,显著提升查询性能,所以使用覆盖索引是一个常用的性能优化手段。联合索引可以减少回表次数,能大大提高查询效率。

八、最左前缀原则

在上面,我们已经建立了2个索引,一个是name,一个是(name,age),我们现在还有一个需求,根据用户获取手机号,我们怎么做?再新建一个(name,mobile)吗?如果为每一种查询都设计一个索引,索引太多了,如果不建立索引,总不能让它走全表扫描吧?单独为一个不频繁的请求创建一个的索引又感觉有点浪费。应该怎么做呢?

B+ 树这种索引结构,可以利用索引的“最左前缀”,来定位记录。

我们使用(name,age)这个联合索引来分析,索引项是按照索引定义里面出现的字段顺序排序的。name和age建立的联合索引如图所示: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联合索引建立的辅助索引,是先按照name的顺序,name相同,再根据age的顺序进行组织的。下面有三种情况,我们来说明一下索引的查找过程。

1、我们要查询查询name=mike的用户,SQL语句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name='mike',通过联合索引,可以快速定位到id=9,然后向后遍历得到所有需要的结果(name有重复的,所用会继续向后遍历,如果下一个不是mike,终止查询,返回结果)。

2、如果我们要查询名字“m”的开头的,SQL语句的条件是"where name like ‘m%’"。我们也能够用上这个索引,因为联合先按照name进行组织的,在辅助索引树中,name是有顺序的,在辅助索引中查找到第一个符合条件的记录是id=9,然后向后遍历,直到不满足条件为止。

3、如果我们要查询age=18,SQL语句的条件是"where age = 18"。因为联合索引是按照name进行排序的,从辅助索引的叶子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age是无序的,根据age查询,在我们无法使用这个索引。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只是索引的全部定义,只要满足最左前缀,就可以利用索引来加速检索。这个最左前缀可以是联合索引的最左 N 个字段,也可以是字符串索引的最左 M 个字符。

在建立联合索引的时候,索引内的字段顺序至关重要。因为可以支持最左前缀,所以当已经有了 (name,age) 这个联合索引后,一般就不需要单独在 name 上建立索引了。如果通过调整顺序,可以少维护一个索引,那么这个顺序往往就是需要优先考虑采用的。索引的复用性,也是建立索引需要考虑的。

用户表中有name索引和(name,age)联合索引,根据最左匹配原则和索引的复用性,根据name查询也可以使用(name,age)联合索引,我们不需要再根据name单独建立索引了。

如果既有联合查询,又有基于 a、b 各自的查询呢?查询条件里面只有 b 的语句,是无法使用 (a,b) 这个联合索引的,这时候你不得不维护另外一个索引,也就是说你需要同时维护 (a,b)、(b) 这两个索引。这时候,我们要考虑的原则就是空间了。比如上面这个用户表的情况,name 字段是比 age 字段大的 ,那我就建议你创建一个(name,age) 的联合索引和一个 (age) 的单字段索引。

九、索引下推

我们在使用联合索引进行查询时,如果满足最左匹配原则,则根据最左前缀匹配的部分进行查询,对于不符合最左前缀的部分,会怎么样呢?

以用户表的联合索引(name, age)为例。如果现在有一个需求:检索出表中姓名以m开头的,而且年龄是 18 岁的用户。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like 'm%' and age = 18;

这个语句在搜索索引树的时候,只能用 “m”,找到第一个满足条件的记录id=9。

在 MySQL 5.6 之前,只能从 id=9 开始一个个回表,到主键索引上找出数据行,再对比age字段值是否满足。

而 MySQL 5.6 引入的索引下推优化(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可以在索引遍历过程中,对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先做判断,直接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减少回表次数。

下面是这两个过程的执行流程图,虚线代表回表过程

每一个虚线箭头表示回表一次。

无索引下推执行流程中,InnoDB 并不会去看 age 的值,只是按顺序把name 第一个字母是"m"的记录一条条取出来回表,再比较age是否满足。因此,需要回表 3 次。

索引下推执行流程中,InnoDB 在 (name,age) 索引内部就判断了 age 是否等于 18,对于不等于 18 的记录,直接判断并跳过。在我们的这个例子中,只需要对 id=9 这两条记录回表取数据判断,就只需要回表 1 次。

 

参考:

1、《极客时间——MySQL实战45讲》

2、《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第2版)》
 

  • 3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