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2

WiFi 6 VS 5G新兴宠儿,谁会是最终的胜者?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今几乎所有企业的首要任务。企业希望利用数字技术改善客户服务、降低成本并增强员工协作。有能力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公司将超越竞争对手,并最终成为市场领导者;而那些无法成功转型的企业将会挣扎求生,其中许多企业将会最终倒闭。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世界财富2000强中55%的公司已经不复存在

数字化是一次飞跃,它需要一系列全新的要素,例如云计算、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4K视频、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和移动设备。虽然所有这些技术之间似乎都没有关联,但它们确实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以网络为中心。这意味着数字化举措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网络

未来几年里,物联网IoT设备的数量将会爆发式增长 作为蓝海,物联网设备和其他设备的第一个连接点将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开拓业务,5G将会登场与传统的WiFi技术抢占这一块市场。最近在外部的面试过程中也遇到有面试官提出这个疑问,本着探讨的想法,所以整理一下WIFI 6和5G的一些区别。下面我们先来看WIFI的发展历程。

  1. WIFI的发展起源

  WIFI从1999年走到今天,已经经历了20个年头,自1999年以来,WiFi标准历经了五个主要版本,目前正面临历史上最重大的升级。WiFi 1~5可以被认为是在802.11原始标准基础上的增量改进。较早版本的WiFi标准的假设是WiFi的使用频率不高且很随意,所以预计数据的下载量将远大于上传量。WiFi 6则假设上传和下载需要对称,通过全新的技术方案设计,并借鉴了4GLTE网络的多项最佳实践,解决了传统Wi-Fi的许多问题, WiFi 6第一个专门为万物互联的世界而设计的WiFi标准我们可以以时间线来看下WIFI协议和技术发展历程。

协议版本

颁布时间

频率

GHz

PHY技术

调制方式

流数

信道带宽

(MHz)

数据速率

Mbit/s

802.11

1997

2.4

IR, FHSS, DSSS

N/A

1

20

1, 2

802.11b

1999

2.4

DSSS/CCK

N/A

1

20

5.5, 11

802.11a

1999

5

OFDM

64 QAM

1

20

6~54

802.11g

2003

2.4

OFDM & DSSS/CCK

64 QAM

1

20

1~54

802.11n

2009

2.4, 5

OFDM & SU-MIMO

64 QAM

4

20, 40

6~600

802.11ac

(WiFi 5)

2016

5

OFDM

下行MU-MIMO

256 QAM

8

20, 40, 80, 160, 80+80

6~6933

802.11ax

(WiFi 6)

2019

2.4, 5, 6

OFDMA

下行&上行MU-MIMO

1024 QAM

8

20, 40, 80, 160, 80+80

6~9607.8

 我们重点分析一下WIFI5和WIFI6的区别,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和Wi-Fi 5相比,使用Wi-Fi 6网络更不容易出现拥塞。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特性是LTE技术最重要的创新之一。OFDMA是低带宽应用的理想选择,可实现更好的频率复用,减少延迟并提高效率。如果采用OFDMA技术,每个信道被复用到数百个较小的子信道中,每个子信道有不同的频率。然后用正交方式转换信号,使它们堆叠在彼此的顶部,之后再进行去复用。

比如在商店的例子中,想象一下收银员能够以这种方式服务多位客户:原本客户1开始写支票时,整个队伍会停下来。采用OFDMA技术后,收银员可以在客户1写支票的同时开始处理客户2的订单。如果客户2发现,自己忘拿了一样东西,需要退出队伍,那么收银员就可以开始处理客户3的订单。多用户多入多出(MU-MIMO)还是用商店的例子,采用MU-MIMO技术意味着可以有四个收银员和四条通道,但客户仍需要等到排在他们前面的交“唤醒时间调度(TWT)”的新特性,其允许AP告知客户端何时休眠,并给客户端提供何时唤醒的调度表。每次客户端休眠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多次这样的休眠会明显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易完成才能结账。

WIF6也同样拥有类似于5G的几大特点:高带宽,低时延,大容量,以及低功耗。

2、WIFI 6未来的发展趋势

主要有以下四大应用场景

  1. 混合现实教育

  2. 数字化仓储

  3. 人员稠密地区

  4. 高清视频会议

3、无线技术的发展历程

无线技术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走到第五代,从最初的1G到现在的5G,支撑GB级别海量的设备连接,

NSA=Non Stand Alone;  5G Core Network (5GC; 5GCN)5G核心网

SA=Stand Alone

5G网络已经没有3G4G时代的网络制式之分,只有频段和组网方式的之分。5G网络使用的频段较高,频段越高的电磁波传输距离越短,因此早期的网络会以NSA非独立组网模式为主。由于5G的基站信号传输距离相对较短,故5G的基站数量远远多于4G基站数量,这样导致部署相对需要一段时间,早期会以NSA为主,5G手机可以通过4G基站或者5G基站连接4G+核心网。

5G协议的目标可以分成三个场景:eMBB、URLLC、mMTC。

  •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这一类比较贴近于终端用户侧,也就是大部分人能够感受到的。在5G时代,用户的理论峰值速率最高能够到10Gbps,一般情况下,用户实际使用速率在1Gbps左右。
  • 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此类是IoT场景,我们说IoT场景的主要对象是传感器,而这些传感器一般都是周期性的反馈信息的,而且周期一般可以比较长,但是传感器的基数是很大的。
  • uRLLC(Ultra-realiable and Low-lantency Communications):这一类主要是对延迟非常敏感的业务,这里的对延迟敏感是相比传统的语音业务还要敏感,比如说无人车控制,无人机控制等,若出现大于1ms以上的延迟,导致控制信号没有传递到位,可能就会出现撞车之类的故障,所以这也是5G非常关键的场景之一。

最新的WiFi 6协议的需求还是主要关注到无线传输方面,而且更多的是技术类的需求,比如说WiFi 6(即802.11ax)最核心的关注还是密集模式下的吞吐量提升至少4倍,而且能耗上相比传统的802.11要好很多。

4、5G和4G的比较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5G和4G的区别,

1、数据传输的峰值速率,10GB级别 VS 100M级

2、5G拥有海量的百万级连接

3、毫秒级低延迟

4、使能TOB行业,覆盖全行业。

5、未来5G的发展趋势:   4G从人口红利模式向流量红利演进;5G从流量红利模式向连接+数据红利演进

过去这几年其实运营商一直扮演的都是“流量的补贴者”,很多互联网企业靠着流量的红利发展并崛起,现在运营商也在大力进行数字化转型,从集团上下的“云转数改”战略就可以看出。但其实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中央的政策,市场的需求等,到底继续扮演流量的补贴者,还是未来成为“行业的整合者”,这个问题一直值得商榷。

6、WIFI6 VS 5G

回到我们的主题,WIFI6和5G未来的区别和定位如何?

客观地说:5G的技术能力远超WiFi 6,是不是说5G将会完全碾压WiFi 6

通常情况下,技术的堆叠并不意味着商业的成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向合适的人群,面对合适的场景,推荐合适的产品才会带来更大市场份额。

商业,从来不只是冷冰冰的硬件参数。

1、5G在广覆盖、移动性、海量链接场景有优势

2、WiFi 6在局域大带宽、低移动性场景有优势

1)技术能力对比WiFi跟随蜂窝技术演进,但从未超越,在安全、干扰组网、移动性上天然欠缺

 

特性

NR R15/16

WiFi6(11ax)

子载波间隔

2^n · 15 kHz 15kHz, 30kHz, 60kHz, 120KHz, 240KHz

78.125kHz

最大带宽

单载波带宽100MHz起,Max. 400MHz支持非连续CA,最大16CC

<=160MHz

Maximum CCs

共路信令方式

100Mhz*16

80MHz + 80MHz

Waveform

DL:CP-OFDM

UL:CP-OFDM/DFT-S-OFDM

DL/UL: CP-OFDM

MIMO

3GPPR8开始支持,利用信道互异性

SU MIMO <=8流,MU MIMO <=12

支持上/下行 8x8 MIMO

受到非同步系统和LBT影响,UL增益不明显,下行性能不稳定

MCS 调制和编码方案

Pi/2 BPSK/QPSK/16QAM/64QAM/256QAM, Polar(Ctrl), LDPC(Data)

BPSK/QPSK/16QAM/64QAM/256QAM/1024QAM, BCC(Ctrl), BCC/LDPC(Data)

性能

NR R15 (TR37.910)

WiFi6(11ax)

峰值速率

DL: 18.48~19.28 Gbps per CC (8SS/256QAM/100MHzx4CC)

UL: 9.08~9.52 Gbps per CC (4SS/256QAM/100MHzx4CC)

9.6Gbps (8SS/1024QAM/160MHz)

多用户

上下行端到端同步系统; 频分、时分、空分多用户;

20MHz 100PRB理论可支持同时100用户支持灵活PRB调度

理论最大容量20MHz 9个用户;160MHz 74个用户

上行同步增强,但增加上行多用户开销;

端到端时延

0.5ms14 symbols (duration depends on subcarrier spacing)

2, 4 and 7 symbols for mini-slots

由于竞争接入,实际系统中无法保证端到端时延

覆盖

DL MCL = 161dB (around 1.2 km@4GHz)

(Dense urban 67 EIRP, -98dBm Ctrl,-90dBm Data  )

DL MCL 102dB (around 120m@5GHz)

(Dense urban  20dBm EIRP, -82dBm@0.4Mbps)

切换

支持 高速移动; 同步系统还支持完善的移动性管理支持

软切换,同步性能差

可靠性

可保障,99.999% ~ 99.9999%

无法保障,不支持E2E Qos管理,WiFi仅能在接入控制层面进行优化和调度

连接数

1000000/km2

不针对大连接数量的场景设计

 

2)商业模式对比:5G技术层面占据大优势,但商业模式和部署成本待进一步优化

 

对比

5G (5GLTE)

WiFi (802.11ax及802.11ac)

频段

频谱为运营商独有,统一规划扰能强,供更的速

率保障5G的单用户体验更好,有保障

Wifi的频谱是公共的,易侵入AP间干严重 速率和接入用户数没有保证,难宽接 入,QOS

终端

支持CPE(室内及室外),USB卡,能手,行用模 2019发布当前终端规模已经超过150+

支持CPE(室内及室外),智手机智能电 WiFi-6标准也刚刚冻结,持的端和业用模组2019年发布

应用场景

运营商覆盖区域内2C,2H2B,按提供

没有明显的短板

家庭覆盖、园区/厂区覆盖。由于切和时的限制不适合高可靠、低时延的业务景,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远程医疗,XR、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

部署模式(行业)

按需求,按SLA切片部署,端到端

企业自己部署WiFi专网,法满高可低时延需求

成本

运营商5G覆盖是基本目标分成并不转嫁企业

切片部署成本也会平摊到用户合较规模

初期投资规模小

企业自已部署WiFi本高

需支付专线租赁费

维护

有完整的连接管理、设备管理体系,但尚未开放给企业用户

没有完整的设备管理、连接管理体系

企业需自建设备管理、连接管理系统

服务模式

可通过网络切片提供虚拟网络服务,一个终端可同时访问多个切片

只能通SSID区分不同的网络,一个终端不能同时访问多SSID

商业模式

运营商 视角)

2C/2H提供大带宽,以及基于大带的特业务计套获取签约收入2B业务,按需切片。按连接、量和片收费

提供专线帮助企业实现分支互联以互联接入

商业模式
企业/用户视角

如果运营商MBB网络就可以满足需,企仅需月付费

如果企有特SLA求,要运营商为企业署单的切片成本角度高MBB

WiFi网络自建自维

向运营商租赁专线

 

3)应用场景对比:

在TOB的场景下:

  • 企业可以购买5G小型蜂窝设备(小型蜂窝塔)并在内部部署,为员工提供5G覆盖,慢慢用5G取代WiFi。
  • 由于WiFi标准的不断发展,企业每3-5年就要对其无线上网设备进行一次升级。有了5G,这些开销可以外包给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将负责定期升级他们的无线基础设施。

而在一些场景下,5G可以补充WiFi6如:

  • 在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用例中,客户端设备(CPE)可以连接到5G网络以实现Internet连接,并可以通过WiFi6在本地提供连接服务。
  • 5G可以补充WiFi6在住宅固定无线的使用情况(例如最近由Verizon推出的5G家庭服务)。借助5G,服务提供商可以降低其调度操作的成本,并使客户能够通过自助服务机制激活其Internet连接服务。
  • 即使在企业中,WiFi通过支持WiFi的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也具有更高的渗透率。虽然从移动设备中消除WiFi并将其完全转换为5G更容易,但从笔记本电脑中删除WiFi并不容易。此外,在企业中推出WiFi6比5G网络要便宜得多。企业推出WiFi6的时间也比5G要短。

除了在企业中,未来WiFi6 5G 会有角色的变化,二者由于速度快,高带宽等特点也正悄悄地改变物联网。随着5GWiFi62019年上市,物联网设备会被设计成发送更多信息只需消耗更少的能源,这些技术可以让设备始终保持在线或连接状态。各种类型的设备也可能开始使用SIM卡或嵌入式SIM卡来启用蜂窝功能,这将改变WiFi设备的当前趋势

WiFi6 和 5G都采用了使资源更具有确定性的调度方法,这对自动化制造、医疗、能源和其他各种行业中使用的任务关键型物联网资产也具有重要意义。WiFi6 无线接入点未来会增加对其他无线电技术的支持(例如蓝牙和 Zigbee),这些接入点会成为更加强大的物联网网关,甚至兼而成为有用的无线传感器,帮助跟踪和管理设备。

与WiFi6 相比,5G 技术也有自己的优势。对于企业 IT 而言,在 WiFi 并非理想选择的区域,5G 将是革命性的技术,例如如果有数百台甚至数千台的物联网设备需要无线连接,在企业自己拥有的大楼内,WiFi6 将是连接物联网设备的必选无线技术。当物联网转移到企业大楼以外的区域时,传感器仍然可以利用 5G 作为无线传输模式,以获得具备足够速度和可靠性的连接。

 

最后总结:

5G和WIFI的地位一个主室内,一个主室外。WiFi是移动网络的室内覆盖补充,也承担着大量的数据流量卸载,5G取代WiFi的可能性不高,相反WiFi会通过5G技术继续演进和升级,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5G将与WiFi6共存并进,相互补充,而且两者在工业生产、物联网、智能驾驶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想象空间,帮助各行各业爆发出新的生产力。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云计算店小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