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函数参数
C语言规定main函数参数只能有两个,习惯上这两个参数写成argc和argv。C语言还规定argc必须是整形变量,argv必须是指向字符串的指针数组。
因此,main函数的函数头应该写为:
main(argc,argv)
int argc;
char *argv[];
或者:main(int argc,char *argv[])
main函数的参数值是从操作系统命令行上获得的。当我们要运行一个可执行文件时,在命令行中输入文件名,再输入实际参数即可把这些实参传送到main的形参中。
argc值:在输入命令行时由系统按实际参数的个数自动赋予。
argv值:命令行中各字符串(参数均按字符串处理)的首地址。指针数组的长度即为参数的个数。数组元素的初值由系统自动赋予。
argv[0] 指向程序运行的全路径名
argv[1] 指向在DOS命令行中执行程序名后的第一个字符串
argv[2] 指向执行程序名后的第二个字符串
...
argv[argc]为NULL。
Extern
extern可以置于变量或者函数之前,以表示变量或者函数的定义在别的文件中,提示编译器遇到此变量和函数时在其他模块中寻找其定义。
extern用在变量声明中常常有这样一个作用,你在*.c文件中声明了一个全局变量,这个全局变量如果要被引用,就放在*.h中并用extern来声明。
现代编译器一般采用按文件编译的方式,因此在编译时,全局变量的可见域限制在文件内部。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创建一个工程,里面含有A.cpp和B.cpp两个简单的C++源文件:
//A.cpp
int i;
void main()
{
}
//B.cpp
int i;
这两个文件极为简单,在A.cpp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i,在B中我们也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i。
我们对A和B分别编译,都可以正常通过编译,但是进行链接的时候,却出现了错误,错误提示如下:
Linking...
B.obj : error LNK2005: "int i" (?i@@3HA) already defined in A.obj
Debug/A.exe : fatal error LNK1169: one or more multiply defined symbols found
Error executing link.exe.
A.exe - 2 error(s), 0 warning(s)
这就是说,在编译阶段,各个文件中定义的全局变量相互是透明的,编译A时觉察不到B中也定义了i,同样,编译B时觉察不到A中也定义了i。
但是到了链接阶段,要将各个文件的内容“合为一体”,因此,如果某些文件中定义的全局变量名相同的话,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错误,也就是上面提示的重复定义的错误。
因此,各个文件中定义的全局变量名不可相同。
在链接阶段,各个文件的内容(实际是编译产生的obj文件)是被合并到一起的,因而,定义于某文件内的全局变量,在链接完成后,它的可见范围被扩大到了整个程序。
文件中定义的全局变量的可见性扩展到整个程序是在链接完成之后,而在编译阶段,他们的可见性仍局限于各自的文件。
编译器的目光不够长远,编译器没有能够意识到,某个变量符号虽然不是本文件定义的,但是它可能是在其它的文件中定义的。
虽然编译器不够远见,但是我们可以给它提示,帮助它来解决上面出现的问题。这就是extern的作用了。
extern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告诉编译器:“你现在编译的文件中,有一个标识符虽然没有在本文件中定义,但是它是在别的文件中定义的全局变量,你要放行!”
我们为上面的错误程序加上extern关键字:
//A.cpp
extern int i;
void main()
{
i = 100; //试图使用B中定义的全局变量
}
//B.cpp
int i;
顺利通过编译,链接。
字符串长度
sizeof用于获取字符数组的字节数(包括结束符\0)
size_t strlen(const char *string); 用于获取字符数组的字节数(不包括结束符\0)
NAME
atoi
SYNOPSIS
int atoi(const char *nptr);
long atoi(const char *np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