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64-个人影响力-第13周总结

2017.11.3 星期五 天气晴

11月3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64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个人影响力”。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需要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希望能立刻获得他人的认可,比如对陌生人进行公众演讲、和同行建立社交联系、去新公司面试等等。你可能会注意到,有些人虽然是第一次露面,但是他们却能轻易地赢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有些第一次认识的人会让你感到亲切、让你愿意去进一步了解他们;而有些人则会让你说不出的厌恶、于是敬而远之。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别呢?研究沟通的专家John Neffinger与Matthew Kohut(2013)提供了一种答案,认为那些人之所以能在第一面就对他人产生影响,是因为他们同时表现出力量(strength)与温暖(warmth)两类特质。

那么,“力量”与“温暖”分别是怎样的特质?我们又该如何同时表现出力量与温暖?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来导读Neffinger与Kohut的著作《令人信服的人》。

想要迅速影响他人,光有力量不够

许多人会有误解,认为如果想要迅速征服新认识的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用实力去震慑对方,比如展示出自己在领域内的经验、光辉的履历等等。但是,Neffinger与Kohut(2013)指出,如果你只展现你的力量,你或许可以迅速获得人们的尊敬,但同时也可能招致他人的畏惧。如果你想要立刻获得人们的钦佩与支持,就一定要在表现出力量的同时,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在谈论如何表现力量与温暖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定义。

1. 力量包括了你的能力和意志力

一个展现出力量(strength)的人会让人感到:你有能力实现你提出的想法,并且你能敦促自己采取行动、去尽力追寻你的目标。它包含了两个维度:a. 能力(ability)与b. 意志力(force of will)。

能力指的是那些能帮助你完成目标的技能和竞争力,包括身体力量、专业技能、社交技巧等等。而意志力指的是能帮助你去坚持追求目标的意愿。一个具有意志力的人,能做到为了目标能抵御眼前诱惑,能控制自己用更冷静的方式处理问题,以及可以抵抗和推翻不利于实现目标的冲动。

当我们和人第一次接触时,表现出力量可以获得人们的尊敬。其中,一种展现力量的重要方式是做到自我坚定:做到能够在不伤害他人、以及控制住自己攻击性的同时,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立场。自我坚定同时体现了能力和意志力,它需要一定的社交技巧(能力),也需要我们经受住他人施加的压力(意志力)。

人们可以在与我们第一次的沟通中,通过观察我们是不是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能否拒绝不合理的请求,来判断出我们是一个比较好应付的人,还是一个需要被严肃对待的对象。

2. “温暖”的关键是核心方面的相似

Kohut指出,长久以来人们误解了温暖的含义,认为表达温暖意味就意味着表达友好,意味着要多微笑或者显得好说话(agreeableness)。“但实际上,你要让别人相信,你和他们追求着同样的目标、欣赏同一种价值——人们会从这种相似性中感受到温暖”。

他将温暖定义为一种“归属感”和“被关爱感”的结合。其中,归属感指的是“我与你是同一阵营”的感受。如果人们对你产生归属感,他们会相信你和他们有着相同的情感、观点、价值观(。

传达归属感主要依靠“让他人感受到共同点”,包括做到a. 共情和令人们觉得b. 熟悉。“共情”指的是表达出情感层面上的感同身受:我可以理解你的情绪,我也能感受到你的情绪。“熟悉”则是让人们发现你身上有他们熟知的、习惯的特征,比如类似的口音、相似的出身、共同的经历等等。熟悉令人感到“安全”,因为人们更清楚怎么和一个熟悉的人相处。

而被关爱感则指的是“你愿意和我成为同一阵营”的感受。传达被关爱感要求我们显得有爱意(loving)——有一种和他人建立联结的渴望,一种愿意放下防备来关心他们的意图。如果人们能感受到爱意,他们会相信,即使我们和他们存在差异,我们也会愿意去理解和关注他们的想法。

作者还提出,温暖并不是一种确定的形态——对不同的人来说,在不同的场合中,温暖的表现都是不同的。有时,温暖甚至可以表现成很冷酷的、黑色的样子,比如现在流行的“毒鸡汤”。“幼儿园有幼儿园里的温暖,军队有军队里的温暖。”因为不同场合下,人们会有不同的目标与理念。而且,不同团体的人会有他们自己偏好的表达方式。用他们之间常用的方法来传达温暖感,也能令他们感到你的表达方式很“熟悉”。比如,对一些人强调共情可能会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军队里的人不习惯谈论情感,对他们强调“熟悉”(像是“我和你是老乡”)可能会更快地获得认同。

3. 要影响他人,力量与温暖缺一不可

Neffinger与Kohut强调,如果你想要迅速而成功地影响他人,只表现出力量是不够的(见图1)。固然,缺乏力量可能会让他人看轻我们、对我们的话语不屑一顾。但如果只表现出力量,又会让他人产生敌意,担忧我们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因此即使双方最终合作,对方也会心存戒备;而只有在表现出力量的同时表现出温暖,才更容易让对方给予我们信任和支持,因为他人会意识到,支持我们就等于支持他们自己,我们的奋斗也正是在实现他们的目标。

许多人不愿意表达温暖,是因为担心一旦表现出温暖,就会削弱自己的力量感。而实际上,力量与温暖是不同的两个维度,它们是互补的,而非互斥的。一个人完全能做到既有力量又不显得冷酷。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进行一些演讲时,会强调自己作为普通父亲、家人的一面。于是听众既会因为他的职位与能力而敬重他;又会因为和他有类似的感触而产生共鸣,更愿意支持他的想法。

我们对力量大但不温暖的人,我们会感到嫉妒;对力量大也温暖的人,我们会感到钦佩;对力量小且不温暖的人,我们会感到轻蔑;而对力量小但温暖的人我们会感到恋爱。

外型会影响力量和温暖的展现

* 身材:超重的人会被认为缺乏力量(而这是一种歧视)。体型显得肥胖的人们往往会被看作缺乏意志力。人们往往把肥胖看作是自控能力不足的结果,认为一个较胖的人在工作中也可能被其他诱惑影响,于是看轻他们的职业素养。Neffinger与Kohut认为,这种说法是人们的歧视(p.61)。

* 脸型:娃娃脸会被认为更温暖。娃娃脸的人普遍被认为更温暖。护理类行业中会容易更多地招募娃娃脸的人,因为娃娃脸者会让人感到关怀、没有恶意。而在力量方面,娃娃脸的人就比较吃亏。人们一般会倾向于认为娃娃脸的人领导力不足,会推选看起来更成熟的人担任团队的领导者(p.53)。

如何增加我们的影响力?

Neffinger和Kohut指出,人们常常存在误解,认为只有内在具有很强的某种特质,才能表现出这样的特质。比如认为如果要表现出力量,那么自己一定得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先在行为上表现出自己拥有某种特质,进而通过获得他人积极的反馈,来影响到我们内在的状态和认知。这就是传说中的“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能让我们表现出力量和温暖感的方法。

1. 表现得更有力的方法

a. 权力姿态

“权力姿态”(power gesture)指的是用身体姿势展示出自己“身居高位”。秘诀是要么显得高,要么占据空间大。要感到自己有力,首先要改掉驼背、直起背部。许多人会将站直误认为是要像士兵一样站立,但实际上这种浑身僵直的状态会让人感到过于拘谨;更好的做法是类似我们体育课上做的“稍息”:背部挺直,但其他地方是放松的。

在工作场合,有些女性会遇到身材曲线带来的麻烦:一旦昂首直背,可能会凸显胸部曲线,而容易遭到他人的非议和污名(比如自称会因为女性的曲线感到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猜测女性是不是通过性的关系上位等等)。但是作者认为,由于工作环境往往对女性的力量感评价很低,所以比起含胸缩背造成的不自信感,女性还是应该选择更有力量的站姿(p.72)。

除了驼背以外,另一个需要避免的身体姿态是“歪头”。很多人在思考问题或是认真聆听时会不自觉歪头。然而,除非你希望表达出更多的温暖感,否则不要歪头,它会降低你的力量感,因为当人们头部偏向一侧时,会将自己脆弱的部位(脖子)暴露在他人面前。

b. 主动碰触

另一种表现出你更有力量感的方式是主动地碰触对方。我们会看到两个人一起边走路边交谈时,一方会开始碰触对方的手肘,作出领着对方往某个方向走的样子。之所以主动碰别人会显得你有力量,是由于主动碰触一般是上位者的做法(举个例子,一般是你的上级拍你肩膀,很少有下级会拍上级的肩膀),因为上位者也更不惧怕他的行为可能会带来负面的结果。

c. 适当地认错

许多人不愿意认错,担心承认错误会让别人意识到你会犯错、你有不足。但实际上,人们都明白一个人会有犯错的时候,而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认错的勇气。所以,及时认错反而显得你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提升了你的力量感;此外,在认错的时候,你也需要说明你打算怎么修正这个错误,这样可以表现出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表现出温暖的方法

a. 给予爱意:惊讶的微笑

不是所有的微笑都会让人感到温暖,僵硬的微笑只会令人感到尴尬。那么,如何用微笑传达温暖感呢?书中特别介绍了一种带着惊讶感的微笑:当你在微笑时,微微抬起眉毛、睁大眼睛,这时如果遮住你脸部的下半部分,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惊讶的表情。一般当人们遇到一个小孩时会采取类似的笑容,因为如果你会被对方惊到,意味着你在接近对方时并不带着防备,对方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柔软的你。

在有些场合你会需要做出微笑,又担心自己笑得不自然。这时候不要强迫自己摆弄嘴角肌肉,而是可以想一些让你感到温暖的人事物,比如自己喜欢的人、家里宠物闹笑话的时刻等等,这时你会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地笑了起来。

b. 给予归属感: “我和你是一类人/我和你是同一个立场”

如何迅速地让对方对你产生“你和我是一类人”的感受呢?

一种简单的做法是动作同步。比如当对方因为悲伤而耷拉肩膀时,你也可以放下你的肩膀;当对方喝水时你也跟着拿起杯子等等。注意不要做得太刻意,不然对方可能会疑惑“你为什么学我”、进而感到冒犯。

另一种做法是表达共情:让对方感到你是真的能理解或体会Ta的感受,你和Ta站在一起。但共情不是简单地说一句“我能理解你”,而是要做到点出“对方此刻的情绪”和“为什么会导致这个情绪”。

举个例子,当你面对一个因为等待多时而大吵大闹的顾客时,你可以说:“很抱歉。您现在一定很生气(对方此刻的情绪)。您等了那么久,而且已经接近饭点了,肯定会觉得又饿又不舒服(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情绪)。今天顾客实在有些多,工作人员也在努力解决……”

此外,你也可以选择适当地自我暴露,分享一些自己和对方相似的经历,来引起对方的共鸣。要获得共鸣,不代表你和对方一定得是完全一致的背景。比如,你们双方可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情感经历,但是对家人的关注、对失去的焦虑是共通的,这些触动人心的共性点就可以拿来作为引起共鸣的突破口。

通过今天的音频,我们特别想指出,你不用始终表现得强大,才能够在世界上贯彻你自己的意志。让别人感受到温暖,也是影响力的一个同样重要的来源。温暖并不仅仅是一个活在鸡汤里的词语。而你并不用表现成某种特定的样子,才会是一个温暖的人。有时你冷酷的真实,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就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一种“遥远的相似性”。懂得我们的人,和我们有着一样感受、经历的人,对我们不设防、信任我们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影响我们。

今日电影推荐:《V字仇杀队》2005年上映 豆瓣评分8.8

‘’11月3日读书心得

契诃夫——《套中人》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因而可以说别里科夫成为了,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内容简介:

别里科夫,现实生活让他总是感到心神不安,让他害怕,为了同世人隔绝,不致受到外界的影响,他总想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给自己制造一个所谓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的雨伞、怀表、削铅笔的小折刀等等一切能包裹起来的东西都总是装在套子里,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戴着黑眼镜,耳朵里塞上棉花,坐出租马车的时候也要车夫马上把车篷支起来。这仅仅是他抵挡恐惧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一切被禁止的东西都让他感到心里踏实、清楚明了,而对一切没有被政府明令禁止的事物他都觉得可疑、害怕。他的一句时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在这部篇幅不算长的小说里这句话竟然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了九次之多,简直就像咒语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特别让人无法容忍的是,他总是像一个幽灵一样不请自到地造访每个教师的住所,一句话不说地坐上一两个钟头,然后又像幽灵一样地消失了。他的恐惧像毒瘤一样一点一点地蔓延,传染给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他在学校里待了15年,整个学校乃至全城被他这样的情绪控制了15年,竟然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想要反抗,想要对他说一个不字。全城的人什么都怕: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寄信、交朋友、读书,不敢周济穷人、教人识字,不敢吃荤、打牌,不敢搞任何娱乐活动,人们都像他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苟且偷生。

而最可怕的是,渐渐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习惯,成为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别里科夫死了,死得非常具有戏剧性:学校里新来了一位史地教师,从乌克兰来的,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姐姐华连卡,他们的到来如同一块石子一样把死水一潭的沉闷生活搅起了涟漪。小说中是这样形容她的:她简直就像蜜饯水果,活泼极了,很爱热闹,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抒情歌曲,扬声大笑;她就像一个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美神一样从浪花里钻出来了;小俄罗斯女人只会哭或者笑,对她们来说不哭不笑的心情是没有的……这样的快乐甚至也感染了“套中人”别里科夫,在众人的怂恿下他甚至打算向华连卡求婚了,不过也仅仅是打算罢了:结婚以后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把他给吓住了,尤其让他害怕的是华连卡姐弟两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他认为他们为人师表竟然骑着自行车穿街而过简直不成体统,以华连卡这样的活泼性情,说不定以后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于是他来到华连卡弟弟那里,告诉他这不应该那不应该,这不对那不对,最后被这个火暴脾气的弟弟揪着脖领子从楼梯上推了下去,而这恰巧被华连卡看到了。别里科夫又怕又羞,过了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了。别里科夫就这样极具戏剧性地死去了。学校以及城里的人以为就此可以享受解脱的自由了,而悲哀的是,这种恐惧的情绪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去了,好心情持续了还不到一个星期,生活又恢复了老样子,照先前一样,仍旧那么压抑、沉闷。

创作的时代背景:

契诃夫所生活的19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沙俄统治非常黑暗的时期,“这时的俄国政治上虽然还算封建专制统治,但经济和社会生活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沙皇反动统治与时代大流做着垂死挣扎,加大了书刊捡查制度,秘密警察紧紧盯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沙皇政权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其的言论,他们生怕革命的火种蔓延开来,因此加大了对人们思想和行动控制。而那些反对沙皇统治或是试图宣传革命的人遭到了严酷的镇压,很多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都被抓进监狱,流放或是处死。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气氛里,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大多数人渴望改变现状,却又因为无法与强大的专制统治傲斗争,因而逆来顺受地忍受着这一切,每天小心翼翼地生活。契诃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一方面,他深深地厌恶残暴反动的沙皇统治,另一方面,他又为当时俄国人民的麻木和逆来顺受而痛心。他想要唤醒人们的意识,不想看到封建专制扼杀了人们本性中美好的一面。因而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样一个人物形象,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作者放大了人们顽固守旧、胆小怕事、固步自封的形象。

作品赏析:

对契诃夫小说很有研究的英国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认为,契诃夫的小说主要是写“灵魂得病了,灵魂被治愈了,灵魂没有被治愈,这就是他的短篇小说的着重点”。而最能体现这种“心灵意识”的作品是《套中人》,《套中人》写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别里科夫得病的灵魂没有被治愈的故事。

别里科夫是一个四十开外的希腊文教员,古怪、胆怯、孤僻、守旧,其稀奇古怪的言行举止历来让人厌恶。人们之所以讨厌他,不仅因为他性格孤僻古怪,更因为他“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的套子理论,把个小城搅得噤若寒蝉,死气沉沉,因而众口一词说他是“一个顽固势力的代表”"、“凶恶的沙皇反动统治者的义务宪兵”、“被警察制度征服了的反动知识分子”。至于别里科夫为什么“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也穿上雨衣、带着雨伞,而且一定要穿着暖和的棉大衣”,恨不得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把自己装进套子里,以便同外界隔绝,他为什么晚上在卧室里也会“心惊肉跳”,生怕会出什么乱子,生怕阿法纳西来杀害他,以至于“通宵做噩梦”,他为什么想吃肉而又不敢吃,想雇女仆又怕别人说他的坏话而不得不雇一个六十岁的傻老头,他为什么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新生事物,害怕一切超出当局告示以外的东西,他为什么只有躺在棺材里,才“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这至关重要的促使别里科夫把自己装进套子里的不见笔端的乌云黑雾究竟是什么———则被不同程度地忽略和淡化了。显然,《套中人》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可以让人无穷思索的艺术形象,它的社会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套中人”给人当义务宪兵消愁解闷,也不仅仅在于作者用嘲笑、鞭笞的态度去描写小人物滑稽可笑的性格而求得一种茶余饭后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这篇小说已经开始注目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孤独与绝望这个二十世纪的作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者以艺术家特有的敏锐直觉,感受到了个人的存在同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捕捉到了自己所处时代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困惑,并“第一次将绝望和孤独的情绪引入文学中”,着力描写人与环境、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不过,与现代派作家的区别在于,他没有以离经叛道的艺术形式去孤立地、抽象地宣泄这种孤独和绝望,而是立足于现实,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绘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在套中人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身上,就隐隐约约地传达出作者作为现代人所体验到的生存的困惑、无奈与孤独。

《套中人》写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这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一八六一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骗局,给俄国留下了严重的农奴制残余,加上不可逆转的资本主义的泛滥,迫使处于极度贫困的农民不仅受到农奴制残余的压迫,又要受到农村新生剥削者———恶霸富农的盘剥。挣扎在赤贫线上的农民纷起反抗,农民骚动风起云涌。大批同情农民疾苦的平民知识分子抱着推翻沙皇政府的信念,试图鼓动农民起来反抗沙皇专制和地主剥削,但终因脱离群众,得不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而被沙皇政府所摧毁。革命后,刚刚上台的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稳住自己的统治宝座,公开豢养了一大批警察和密探,大搞白色恐怖,禁锢人们的思想,迫害革命力量,把整个俄国变成了一座大监狱。在反动统治更加强化、幻想完全破灭的情况下,那些曾经代表过广大农民小生产者利益的进步人士,或经不起考验卖身投靠而蜕化,或转向自由主义消极等待而惶惑畏缩,或宣扬“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而妥协,或被当作“疯子”而关进“第六病室”。逆来顺受的小市民,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维系于反动统治,深陷其苦难的囹圄而不自知……整个社会弥漫着沉闷、恐惧和绝望的情绪。这一切都使得进步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越来越渺茫,失望情绪越来越浓厚。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里,许多人惶惶不知所措,孤立无援地置身于“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中,没有欢笑,没有希望,浑浑噩噩,麻木不仁,为了维持其可怜、平庸的生活而无可奈何地挣扎在恐怖与绝望之中,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中痛苦地等待那不明确的渺茫的希望。连作者本人也在对现实极度失望之后,产生“心中一无所有”的荒凉感、虚无感。他在一八九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致苏沃林的信中坦诚相告:“我们没有最近的目标,也没有遥远的目标,我们心中一无所有。我们没有政治活动,我们不相信革命,我们没有上帝,我们不怕幽灵。而我本人呢,我连死亡和双目失明也不怕。”

特殊的社会环境,必然产生出一些特殊的心态。面对这到处都制造着惊恐不安和忧虑,到处都弥漫着冷酷无情和苦闷的陌生的世界,生性敏感怯弱的别里科夫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把自己从头到尾裹起来,以便“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因为“现在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是耳闻目睹了太多的类似伊凡·德米特里奇和安德烈·叶菲梅奇·拉京等人的不幸遭遇,使他既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残暴至极、灾难遍地的社会,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充满着猜疑、日益疏远淡漠的人际关系,因此,他无可奈何地使自己龟缩在“套子”里,惶惶然不可终日。

在反动的高压政策的绞杀之下,别里科夫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权利,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方式,“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写着禁止什么事情,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如同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格里高尔,他虽然还有人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但言行举止已经身不由己。因此,人们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喋喋不休加以规劝,使得别人都怕他,避之惟恐不及。殊不知他之所以那么害怕闹出什么乱子,其基本出发点仅是“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因为当时告密之风盛行,到处布满密探的耳目,稍不留神,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出于害怕祸从天降的求生存的本能,他必须紧跟政府的法令、条文、告示,才能显示自己的“清白”。他决没有“热衷于把别人也推进他的‘套子’的动机”",更不想把监视的触觉“伸向社会的每个角落”。他只想保护自己,尽量避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当然,在他迎合当局使自己免遭灭顶之灾的同时,也在无意之中把周围人的思想束缚在了套子里,甚至在客观效果上,还把整个城市都装在套子里。这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

如果我们把他与道地的义务宪兵普里希别叶夫相比,就会发现,他们在爱管闲事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普里希别叶夫中士是沙皇政府不甘寂寞的自觉的走狗,为虎作伥、蛮横无理地干涉一切与他这个退了役的下级军官不相干的事情,不准百姓唱歌、点灯,处处要求人们“守规矩”,一看见人“放肆犯上”,就抡起拳头,大打出手。而别里科夫毕竟只是一个教希腊文的知识分子,一个在强权面前吓得失魂落魄的文弱书生。他虽然因害怕而看不惯新生事物,但从不以铁拳干涉,最多只是神经质地发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的哀鸣。倘若他真是义务宪兵、编外警察,有反动当局做他的坚强后盾,他大可以像普里希别叶夫那样,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何必把生活看成是一种可怕的不堪忍受的负担而那么辛苦地把自己藏在套子里,以逃避生活对他的刺激呢<在“那上上下下都是奴隶”的社会里,他不过是一个被折磨得有些变态的奴隶罢了。

不被人理解而处于一种悬空状态,这正是别里科夫的不幸。尽管在他的灵魂深处,潜藏着与人交流,“跟同事们保持良好关系”的愿望,但其拜访教师的方式却“总是坐下来,就此一声不响地瞪起眼睛,仿佛在调查什么似的。他照这样一言不发地坐上一两个钟头,然后就走了”,使得教师们都害怕他的拜访。他渴望被人理解,但又由于他那令人生厌的套子式论调而使人避之惟恐不及。在非人的环境中,他也顽强地意识到了做人的尊严,但他的言行举止往往事与愿违,常常被一些突如其来的侮辱人格的意外攻击而气得嘴唇发抖、心神不宁。社会是那样的险恶,令人身不由己,人与人之间是那样的隔膜,无法沟通。别里科夫更加孤独无依,更加多疑敏感了。而越是对生存环境感到莫名的恐惧,就越怕闹出什么乱子;越怕闹出乱子,就越遭到人们的误解和排斥;越遭到排斥,就越想躲进套子里。如此恶性循环,以致成为众矢之的而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最终被这个苦闷的世界所窒息。

近年来,也有的论者看到了别里科夫的孱弱与无奈,提出别里科夫“实际上也是一个受害者,是一个小人物”!。其实,称他为畸形、怪诞、不合理的社会本身营造出来的变态者,也许更恰如其分。在那个对小人物来说充满了厄运的社会里,别里科夫比其他小人物活得更艰难、更孤独、更痛苦。因为他以其四十年对社会荒谬性的真实体验,敏锐地感受到了人已经不是人的生存困境。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尚可以诚惶诚恐的奴才本色而苟延残喘,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喷嚏”事件,他还可以继续他的奴隶生涯;而别里科夫虽然为自己精心制作了一个隔离现实的套子,但还是始终生活在一种特殊的紧张之中。整日忧心忡忡、惴惴不安,对外面的世界怀着巨大的恐惧感,白天躲在套子里胆战心惊,晚上在套子里心惊肉跳,在提心吊胆中度日如年。甚至使他动过心、着过迷的瓦连卡的黑眼睛、红脸蛋,也没使他从套子里钻出来,给他灰暗的生活涂上一层罗曼蒂克的玫瑰色彩。他依然惊恐不安,依然孤僻胆怯,依然怕出乱子,依然处于一种孤立无援、孤苦伶仃的可怜境地。在这牢狱般令人窒息的社会里,他是多么渺小、软弱和微不足道啊。他的遭遇既是当时逆来顺受、温良恭顺的小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沙皇专制制度压抑人、扭曲人、损害人、迫害人的结果。这位在黑暗统治的钳制下扭曲了的灵魂,终于在惊恐不安中结束了他凄凉而又痛苦的一生。“这时候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仿佛暗自庆幸终于装进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似的”。这是多么残酷的社会现实,活着时“难忍难熬”,如惊弓之鸟,只有死亡才能使他愉快、高兴,才能解除他的痛苦与烦恼,才能安定下他那颗恐惧猜疑的心。还有什么比别里科夫这样的套中人更能深刻地揭露控诉阴森恐怖、专横野蛮、生不如死的社会。还有什么比别里科夫的孤独和绝望更能表现出当时社会对人的排斥和摧残。如果说胆小如鼠、奴性十足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之死只是从一个表层次上使读者感到沙皇政府的淫威的话,那么,“套中人”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则从更深的层次上让人感受到压抑和窒息人的社会是多么身不由己、半死不活,从而使人们强烈地憎恶那个产生这类畸形怪诞现象的社会制度。因此,“套中人”所涵盖的深刻内蕴是一般小人物所无法比拟的,他远远超出了一般小人物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表明了人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人被强大的异己社会所左右,与自我分裂,与意识剥离,完全失去个体的自我价值,退化为没有灵魂和意志,任残酷命运摆布的可怜虫。

二十世纪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曾经悲叹:人“暴露在这个世界上,孑然一身,没有救助,无法避免,我不知道为什么被扔到这个世界上”。这种“被扔到这个世界上”而又无法解脱的尴尬处境,其实在契诃夫的《套中人》中就已初露端倪。作者在表现人被置身于一个不是为自己创造的世界上而惶惶不可终日的困境的尝试性探寻,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对此问题的深入探索。

总之,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凝结了作者对人的生存价值及其本体命运的困惑和关注、迷惘和思考,是作者对人的精神活动状态深入关注的产物。在强加于人的各种压抑、摧残人性的专制制度下,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成为丧失行动和思维自由的“被捉弄”的生物而浑然不能自知。这就是现代人及其处境的真实写照。我们从别里科夫被荒谬的世界压倒而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缩进套子里以减轻自己意识的痛苦当中,领略到人类处于无可奈何境地中的苦闷和孤独;从他害怕一切新鲜事物,仇视一切越出常规的人和事的变态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社会作为一种异己力量是如何使人扭曲变形为套中人的。的确,当人们对生存环境感到莫名的恐惧或身陷难以解脱、无法逃避的尴尬处境时,为了勉强延续其痛苦的生活,谁能说这些人没有在精心构筑各种各样的套子呢。无论这个套子是有形还是无形。

第十三周总结

本周清晨内容汇总:

1.完美主义

是什么——一种对完美的渴望,一种对缺憾的恐惧

完美主义被看作是一种人格特质,它影响着人们在思想、情绪、行为上,表现出一种力求完美的倾向。表现出“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人,即“完美主义者”们,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总是力争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与此同时,他们还会要求身边的人也都要是完美的。在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对完美的渴望和对缺憾的恐惧。完美主义者对于“完美的渴望”和“缺憾的恐惧”都是极致的。

完美主义的两大特点

(1)高标准:他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与表现的极高要求;这种高标准还是不断提升的,他们会在达到了某些既定的标准之后,对自己或他人再提出更高的要求。

缺憾感:普遍认为“完美”是可以实现的。一旦出现不完美或者有缺憾的状况时,他们就会认为这完全是“人”的责任,是由于自己或他人自身的缺陷。

完美主义的三种类型

(1)社会指定型:认为,只有自己在他人眼中是足够完美的(自己符合他人的期待),别人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只有我做得足够好,他们才会喜欢我”因此,他们也会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或更好的对待,而努力讨好、取悦他人。

(2)他人指向型:以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在他们看来,身边的人是否完美,对于自己的“完美”也很重要,因此他们会毫不客气地对他人的行为与表现评头论足。

(3)自我指向型:当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时,他们便会极为严苛地批评与责难自己。不同于前两种类型,这类完美主义者通常有更为强烈的成就动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成就、避免失败。

完美主义的家庭成因:

(1)“身为我的孩子,你怎么能够不完美”——自己只有更努力,才能得到父母乃至周围人的认可。

(2)“我对你要求高,以免你在外被别人挑剔”——父母过度保护、侵入式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害怕失败,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害怕让父母失望,也觉得周围的世界都对自己有着自己无法企及的高要求。

(3)不容许犯错的家庭氛围——对于自己和家人的一丝不苟,也会营造出一种“错误是不被允许”的家庭氛围。

完美主义的负面影响

(1)不幸福的亲密关系:很容易表现得过分敏感,对于另一半的意见或看法,他们总会觉得对方是带有攻击性的;以“理想伴侣”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对方没有达到ta的要求,就会失望,甚至发脾气、指责对方,长此以往,就会使得伴侣感到身心俱疲、不堪重负。

(2)负面情绪:由于过分担心错误的出现,害怕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也常常因为一些疏失就过度自责。

(3)自杀:负面的情绪以及总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完美”,就很容易让完美主义者产生绝望感与无助感

完美主义者的十条标准

1. 自我价值源自于成就。任何一个不如预期的表现,都有可能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2. 决不允许错误的出现。错误是能力不足、自身缺陷的证明。对于过去的错误或是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耿耿于怀。

3. 拒绝做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

4. 不懂得放手,直到做到“完美”为止。

5. 于你而言,世间所有努力的结果,就只有成功或者失败,并不存在一种所谓的“已经做得足够好了”的中间状态。

6. 对于成就,也并不想庆祝,总觉得自己下次可以做的更好。

7. 对任何人都充满戒备心,总觉得别人在批评自己。

8. 对其他人也有很高的要求,身边的人也都觉得你很挑剔。

9. 尽管知道力求完美要付出代价,但仍然觉得这是成功所必须付出的。

10.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掩饰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也觉得自己有大量的“不完美”。

怎么做: 意识到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为成功而努力,但学会为“足够好”而感到满足;在抱怨对方是个完美主义的同时,也许你也需要警惕,自己是否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把对方的一些合理的建议当成了一种挑剔,过分敏感和自我防备也是完美主义的一种表现。

电影——《辩护人》

2.友敌

是什么——通常也被称作“矛盾的人际纽带”最早在1953年被提出,用来形容当时的美国与前苏联之间、集合了朋友和敌人特性的关系。如今,我们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国家之间、企业/机构之间、个体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牛津词典》,定义是“尽管不喜欢、或者彼此敌对,但表面上仍表现得很友好的一种关系”。而“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对它的定义则是:“既是朋友又是敌人的人,你们之间的关系既是互惠互利或互相依存的,又是竞争性的、充满了危险和不信任的。”

人际关系四大状态“朋友,敌人,陌生人,友敌”也就是说,我们通常看作是友敌的人,是一种矛盾的人际纽带,它既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关心,但也让我们有一些沮丧、不快、感到竞争等感受。

为什么产生——虽然互相欣赏,但存在竞争关系;关系中有过正面的事件,也有负面的事件;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阻碍,而无法做敌人;

友敌背后隐藏的情绪:嫉妒、妒忌;理想化、偶像化;报复心;

如何处理友敌关系——友敌”是最令我们紧张的人,但也是鞭策我们进步的人;友敌关系也是可以被“管理”的;它也是关系复杂性的一种体现。我们在处理亲密关系问题的时候,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很多时候都希望能够理想化这段关系,希望它带给我们的感受永远都是正面的,也因此,我们会害怕其中出现的嫌隙。但实际上,在所有的关系中都存在权力的不平衡、双方的博弈、可能的伤害。如果能够理性地处理,它带给你的正面感受就会多于负面,你会知道要从这段关系中得到什么,也不惧怕可能的失去。

电影——《触不可及》

3.高效学习

关于学习的认知:学习≠记忆——学习是指我们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价值观或是偏好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转变对事物的认识,加深对它的理解;或是改善我们对这个事物的行为和反应,比如,通过了解火是危险的,我们学会回避它。它包含了一整套系统化地理解事物的过程,比如理清事物的内在结构、理解它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等等。

高效学习的四个步骤:a. 寻找动机、b. 设立目标、c. 反复练习与自我检查以及d. 形成关联。

哪些人学得更好?——用积极眼光看待自己;不含偏见、思维开放的人能学习更多的事物;接受“自己会犯错”的人,能更好地学习;睡得足够的人能学得更好;具备元认知能力的人能学得更好。

哪些方法能让我们学得更好:找到所学内容对我们的价值;善于利用同伴压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试着给他人解释你学到的内容;不断将新学到的内容融合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到新学信息和原有知识的关联。

电影——《风雨哈佛路》

4.信任建立

亲密关系中的信任有3个层次——“可预测”意味着基于伴侣过去行为的规律,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对伴侣作出准确的预判。“可依赖”意味着我们相信,伴侣有被我们依赖的能力和意愿:Ta不单有能力提供支持,也愿意支持我们。c. 信念意味着,即使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作为根据的情况下,我们仍然相信对方会继续爱我们、关心我们。

信任在亲密关系中的作用

信任伴侣让人能更坦诚地自我暴露;信任让伴侣在遇到冲突时倾向于正向归因;信任简化了亲密关系中人际沟通的复杂性;

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伴侣的信任?

个人因素

具备非整合能力的人对伴侣的信任更现实

伴侣因素

a. 双方的自我暴露程度越高,越信任伴侣b. 伴侣和我们的差异性越大,越不信任伴侣c. 一贯在小事上保持诚实。

关系中权力的失衡会降低人们对伴侣的信任

如何提升关系中的信任?

和伴侣讨论如何提升Ta的信任感;如果你撒了谎并被伴侣被戳穿,承认你撒了谎;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言行一致;在伴侣对你进行自我暴露时,倾听并作出回应;为伴侣保守秘密。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5.个人影响力构建

那些人之所以能在第一面就对他人产生影响,是因为他们同时表现出力量(strength)与温暖(warmth)两类特质。

力量包括了你的能力和意志力——一个展现出力量(strength)的人会让人感到:你有能力实现你提出的想法,并且你能敦促自己采取行动、去尽力追寻你的目标。它包含了两个维度:a. 能力(ability)与b. 意志力(force of will)。能力指的是那些能帮助你完成目标的技能和竞争力,包括身体力量、专业技能、社交技巧等等。而意志力指的是能帮助你去坚持追求目标的意愿。一个具有意志力的人,能做到为了目标能抵御眼前诱惑,能控制自己用更冷静的方式处理问题,以及可以抵抗和推翻不利于实现目标的冲动。当我们和人第一次接触时,表现出力量可以获得人们的尊敬。其中,一种展现力量的重要方式是做到自我坚定:做到能够在不伤害他人、以及控制住自己攻击性的同时,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立场。自我坚定同时体现了能力和意志力,它需要一定的社交技巧(能力),也需要我们经受住他人施加的压力(意志力)。

温暖定义为一种“归属感”和“被关爱感”的结合。其中,归属感指的是“我与你是同一阵营”的感受。如果人们对你产生归属感,他们会相信你和他们有着相同的情感、观点、价值观。传达归属感主要依靠“让他人感受到共同点”,包括做到a. 共情和令人们觉得b. 熟悉。“共情”指的是表达出情感层面上的感同身受:我可以理解你的情绪,我也能感受到你的情绪。“熟悉”则是让人们发现你身上有他们熟知的、习惯的特征,比如类似的口音、相似的出身、共同的经历等等。熟悉令人感到“安全”,因为人们更清楚怎么和一个熟悉的人相处。

而被关爱感则指的是“你愿意和我成为同一阵营”的感受。传达被关爱感要求我们显得有爱意(loving)——有一种和他人建立联结的渴望,一种愿意放下防备来关心他们的意图。如果人们能感受到爱意,他们会相信,即使我们和他们存在差异,我们也会愿意去理解和关注他们的想法。

外型会影响力量和温暖的展现:比如身材和脸型

有力量的方法: 权力姿态;主动碰触; 适当地认错;

有温暖的方法:给予爱意:惊讶的微笑;给予归属感: “我和你是一类人/我和你是同一个立场”。

电影——《V字仇杀队》

本周文章主题: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第一天:走近契诃夫+《变色龙》

第二天:《一个小公务员之死》+《苦恼》

第三天:《凡卡》+《醋栗》

第四天:《第六病室》

第七天:《套中人》

下周主题:简书优秀文章精选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64天,今日小理论是:个人影响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