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个项目中用到的设计模式

前言

之前项目中出于扩展性和有雅性的考虑,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进行项目框架的设计。主要的一些设计模式是单例模式,工厂模式,策略模式,责任链模式,代理模式这几种。现在依次讲讲这几个的主要是实现方式和在我们项目中的应用场景。

核心设计模式分享

单例模式

使用场景:用于Minio客户端编写以及数据库连接池。
常见形式:
懒汉式,、饿汉式,双锁机制。

  • 懒汉式线程不安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if(null==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 懒汉式线程安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Singleton(){
    if(null==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 饿汉式线程安全:类加载机制避免了多线程同步问题,因为static对象类加载只会加载一次,所以其他线程获取到的对象都为同一个。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Singleton(){
    return singleton;
    }
    }
  • 双锁机制:volatile防止指令重排序,线程可见性,synchronized所住类所有对象,线程安全,性能较好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if(null==singleton){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if(null=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 内部类方式:类加载机制避免了多线程同步问题,因为static对象类加载只会加载一次,所以其他线程获取到的对象都为同一个。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class Inner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final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Singleton(){
    return InnerSingleton.singleton;
    }
    }

工厂模式

特点:所有对象共同实现一个接口,用户只需要输知道对象名称就可以获取到对象,不需要关心对象如何创建。
优点:每次需要增加对象类型时,只需要增加一个对象的具体实现即可。
缺点:对象数量过多时会导致系统复杂性较大
应用场景:JPA换数据时只需要更换数据库驱动和方言即可;流水线编排引擎中不同组件实现同一个接口,扩展组件只需要增加一个具体实现类。

代理模式

特点:对一个类进行访问控制时增加中间层,同时在代理方式中对具体类进行额外的处理。
优点:职责清晰,高扩展性。
缺点:代理可能会使请求变慢,实现代理需要额外的工作。
使用场景:远程代理,Spring-AOP。
注意事项:
1、和适配器模式的区别:适配器模式主要改变所考虑对象的接口,而代理模式不能改变所代理类的接口。
2、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装饰器模式为了增强功能,而代理模式是为了加以控制。

策略模式

解决问题:减少if/else的复杂性,区分一个系统中的很多类
特点:所以类实现同一个接口
优点:算法可以自由切换,避免使用多重判断,扩展性良好
缺点:策略类会增多,所有策略类都需要对外暴露
使用场景:一个系统里面有许多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行为,那么使用策略模式可以动态让一个对象在许多行为中选择一种行为。
注意事项:如果一个系统的策略多于四个,就需要考虑使用混合模式,解决策略类膨胀的问题。
策略模式和工厂模式区别:工厂模式目的是得到想要的对象,策略模式是避免使用过多if/else进行策略选择。

责任链模式

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解决问题:职责链上的处理者负责处理请求,客户只需要将请求发送到职责链上即可,无须关心请求的处理细节和请求的传递,所以职责链将请求的发送者和请求的处理者解耦了。
特点:处理消息的时候可以过滤很多道,拦截的类统一实现接口
关键代码:Handler 里面聚合它自己,在 HandlerRequest 里判断是否合适,如果没达到条件则向下传递,向谁传递之前 set 进去。
应用实例:JS事件冒泡,Struts2的拦截器,filter过滤器
优点:
1、降低耦合度。它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
2、简化了对象。使得对象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
3、增强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通过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者调动它们的次序,允许动态地新增或者删除责任。
4、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很方便。
缺点:
1、不能保证请求一定被接收。
2、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进行代码调试时不太方便,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
3、可能不容易观察运行时的特征,有碍于除错。
使用场景:
1.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由运行时自动确定
2.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

结尾

设计模式的学习可以结合平时的技术框架进行理解学习,这样掌握的才能更加深入。

  • 2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