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书籍信息
书名:《失去的三十年:平成日本经济史》
作者:野口悠纪雄
资料: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zhiyuan411/87124288,密码:book
日本人没有察觉到泡沫经济的崩溃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
日本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被看作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1985年,美国、日本、西德等几个国家共同签订了《广场协议》,目的在于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及德国马克等主要货币的汇率有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
地价和股价出现泡沫,都在异常、不断的上涨。
抢购海外土地,在美国买不动产。
开发高尔夫球场成了“炼金术”,高尔夫球场通过会员资格的预付金来筹资作为启动资金,会员资格也跟着大幅升值。
泡沫经济崩溃,整个日本还在“宿醉”中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触顶。
1990年日本股价开始转向下跌,1991年日本地价也开始下降。
日本国民对日本经济的变化毫无察觉,认为这些数据上的变化只是暂时现象,暂时性的调整。
百货商店外销业务的泡沫也在持续。
国际思维仍停留在80年代的“日本比美国强大”。
平成时代成了失败的时代。日本经济的衰退不仅是因为泡沫经济的崩溃,其背后还有整个世界经济大变化的因素。
历史性的日元升值
1993年,日元升值冲击席卷日本。
日元升值让消费者受益,企业利润持续减小。
日元贬值后,又因亚洲金融危机引发日元升值。
“复合萧条论”的错误
“复合萧条论”认为银行惜贷是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但原因不在金融领域,而在实体经济。
日本的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商业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加快推进工业化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90年代中期,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90年代末,中国的许多产业领域都诞生了新的企业并取得不错的发展。
日本应如何应对工业化趋势?
- 制造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
- 亚洲各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生产据点应该往海外转移。
- 脱工业化,整体改变日本的产业结构。
IT 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90年代,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
制造业由垂直一体化走向水平分工
水平分工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一项工程不再由一家企业内部完成,而是多家企业分别负责不同的工序,分工合作。
廉价电脑就是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电子产品的进口出现激增。
日本制造业无法与新兴国家和地区竞争,比如中国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
货币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IT 革命和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
像“博物馆”一样的英国复活了,让英国复苏的是高端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
美国的新产业也在不断成长,金融、保险、医疗等高服务产业取代了衰退的制造业并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金融大崩溃
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丑闻逐渐暴露
伊藤万事件中,黑暗势力公然出现在一些上市的大公司里,并肆意操控公司、掏空公司。
二信组事件与大藏省官员,发现巨额的不良债权。
“住专处理”引发国会审议大混乱。住专即住宅金融专门公司,也存在严重的不良债权问题。
大藏省丑闻
丑闻让大藏省失去权威,大藏省的社会信任完全崩塌。
山一的破产
巨额潜亏,营业特金、“放飞”和“舱外游走”,自主停业。
长银的破产
特权组织的迷途,持续经营导致不良债权被隐藏,走投无路被国有化。
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是国民背负着重担
公共资金的投入让国民背负了10万亿日元的负担,免税偿还让法人税减少了39万亿日元。
平均一家人合计共有192万日元的负担。
被当作替罪羊的人们
必须找个替罪羊的日本社会:第一劝业银行前会长宫崎邦次,日债银行的最后一任会长洼田弘。
21世纪日本经济的虚假繁荣让改革渐行渐远
日本经济大幅下滑,日本政府开始大规模干预汇率
2003年的大规模干预汇率,2004年股价回升,2005年开始的日元套利交易。
逆时代潮流而回归日本的工厂
出口导向型经济,工厂开始回归国内,日本制造业失去了创造性。
小泉改革,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
在硅谷感受了日本的落后
工厂从加利福尼亚州消失了,互联网社会已经到来,中国留学生剧增。
美国房地产泡沫和雷曼事件
亲眼所见的房地产泡沫
因房价泡沫而狂欢:大量的房产广告、到处是新盖的房子。
房地产泡沫席卷整个美国。是不是“泡沫”,众说纷纭。只有指望房子升值,房价才能显得不那么离谱。
次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抵押证券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美国房价暴涨,丰田车大卖
套现再融资的“魔法”:抵押涨价后的房子来还贷。
雷曼事件
2007年夏天到2008年3月,美国金融危机的开端。
2008年3月-8月,美国金融危机的中间期。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进入第三阶段,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正式申请破产。其他投资银行有的被政府管理,有的被银行控股,美国的主要投资银行全部消失。
《紧急经济稳定法》出台,美国金融业迅速复苏。
从始至终,美国四大科技巨头(GAFA)、中国的三大科技巨头(BAT)稳步发展。
日本的“出口立国”模式彻底崩塌
“出口立国”模式的终结
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出口锐减。日本经济的本质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产业结构变化,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很弱。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日本制造业的复苏
中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使得中国公共设施建设、住宅建设、城市开发等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日本对华出口也显著增长。
逐渐依赖政府的日本制造业
雇佣调整补助金和环保车减税,民间企业开始依赖政府支援。
日本经济结构已无法改变
日本经济结构无法“脱工业化”,继续坚持旧的商业模式。
雷曼事件后的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政策和欧元危机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 QE1 和 QE2。
欧洲经济泡沫破裂导致欧元危机。
民主党内阁与东日本大地震
身为执政党的民主党满足国民的期待了吗
“事业分类”不过是一场表演,并没有节省出多少财源。
东日本地区可能会成为无人地带
东日本大地震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日本经济受到了巨大影响。
贸易赤字逐渐扩大
从出口大国变为进口大国,必须转变政策为“投资立国”。
欧元危机导致日元升值,日本股价下跌
日元持续升值,全球范围内的量化宽松竞赛。
安培经济学和异次元货币宽松政策带来了什么
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没能增加货币供给量
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只增加了货币基数,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增加。
日元贬值并不是安培经济学的产物,而是特朗普当选后使美国利率上升导致。
追加实施的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和负利率也没有任何效果
为应对油价下跌,日本追加实施货币宽松政策。简而言之,异次元宽松货币政策就是失败了。
负利率也无法刺激经济。
安培经济学并没有让日本经济实现增长
营业利润只是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已,工资没有上涨,消费也没有增加。
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口在哪里
全球货币政策逐渐正常化,日本却继续放宽货币政策。一旦利率上升,日本央行将面临巨额潜亏。即使继续持有国债,日本央行也会产生巨额损失。利率上升,财政就会崩溃。
关于长冈实的记忆
保持官僚的中立性,获得部下信赖的领导。
日本未来应该做的事
日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摆脱通货紧缩”
恶化的日本经济,经济衰退并不是因为通货紧缩,而是因为没有适应变化。
日本面临的三大课题: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劳动力不足以及社会保障支出的问题;
- 紧跟世界的变化,尤其是要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
- 弥补改革的滞后,尤其是要改变商业模式,发展效率高的新产业。
必须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年轻人减少,老年人增加。提高出生率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会导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增加,给经济巨大压力。
未来劳动人口将减少近3000万人。需要促进老年人就业。如果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将增加1000万人。
必须直面移民问题。
如何应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
社会保障支出正在不断增加,日本却没有认真考虑增加社会保障的负担。
社会保障的财源不仅仅是消费税,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还应该考虑提高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继承税;还有增加社会保障费用中个人负担比例;考虑将加强资产征税与增加个人负担相结合,接收外国劳动者和移民。
人们要明确负担结构,比如在职员工将来能否享受到现行保障制度。
如何应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巨变的中国:在 IT 领域突飞猛进,基础研究能力正在快速提高。204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新兴产业的出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世界正在发生着变化:必须要有新的产业、组织改革的力量、摆脱对政府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