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1. 分层
1.1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
1) 链路层:处理与电缆(或其他任何传输媒介)的物理接口。
2) 网络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
3) 运输层:为两台主机上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服务。
4) 应用层: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
1.2 实例:运行FTP的两台主机
1)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被设计成客户——服务器模式。
2)双方都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协议进行通讯。
3)应用程序通常是用户进程,下三层一般在内核执行。
4)应用层关心应用程序细节,下三层处理通讯细节。
图1-2说明了:F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TCP是运输层协议,IP是网络层协议,以太网协议应用于链路层。TCP/IP协议族是一组不同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族。
1.3 通过路由器连接两个网络
1)端系统:两边的两台主机(PC,服务器)。
2)中间系统:中间路由器。
3)应用层和运输层使用端到端协议。(例如TCP是客户和服务器TCP进程之间进行通讯)
4)网络层提供逐跳协议。(IP的每一个包逐跳检查路由,主机发到路由器,路由器检查路由表,发给下一个地址),谓之逐跳)。
5)数据链路层逐介质:
6)网络IP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他只是尽可能快的把分组从源端点送到目的端点,不提供可靠性保障。
7)TCP在不可靠的IP层提供可靠的运输层。
8)互联网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应用程序中隐藏所以的物理细节。
1.4 TCP/IP协议族中不同层次的协议
1)TCP提供不可靠的IP服务,并提供一种可靠的运输层服务(Telnet,FTP,SMTP)。
2)UDP为应用程序发送和接受数据报,UDP是不可靠的(DNS,TFTP,SNMP)。
3)IP是网络层的主要协议,同时被TCP和UDP使用。
4)ICMP是IP协议的附属协议(Ping,Traceroute)。
5)ARP:IP地址相应的MAC地址
1.5 封装
1)以太网数据帧的物理特性必须是46~1500字节之间。
2)以太网帧首部也有一个16bit的帧类型域(ip,arp,rarp)。
3)IP在首部存入一个长度为8bit的数值,称作协议域(icmp,igmp,tcp,udp,)
4)TCP,UDP都有一个16bit的端口号来表示不同的应用程序(ftp,telnet,http)
1.6 分用
1.7 端口号
1)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端口号来识别。
2)客户端端口号又称作临时端口号(存在时间很短暂)。
3)大多数TCP/IP实现给临时端口分配1024~5000之间的端口号。
4)大于5000的端口号是为其他服务器预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