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书单和电影

这一年持续更新。。。。对看过的书和电影做个记录。

书单

《穆斯林的葬礼》

  一口气看完了这本小说,很好看,回头去看了看豆瓣上的评论,有些人说这是一本三观不正的言情小说,或许只抓住了几个人物,就要给这本书定下这样一个格调,我也是蛮无语的。
  倘若没经历过大学,倘若没接触过穆斯林的同学,或许,我看这本书,也会有很多的不理解。但正是因为我经历过,我看到过我的好朋友,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在追求爱情时遇到的种种挫折,我才更理解了书中的感情,也充满了无奈和惋惜。
  书中记录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前后三代的历史故事,前前后后几十年,描述的人物其实并不多,而每一个都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即使在现在,也总能在周围的人中找到类似的影子,才发现,人性都是相通的。
  虽然我不是一个穆斯林,但回回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团结,或许,这是一种信仰的结合,将回回们连接到了一块。韩子奇,姑妈,易卜拉欣,之所以最后会参与到梁家的生活中,就因为回回这个身份。
  韩子奇,贯穿于整本书中,对他,我觉得有太多复杂的感情,既喜欢又不喜欢。我欣赏他对玉的那种感情,一生能追求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是非常难得的。从第一次见到玉到成为玉王,到最后被夺去一生的收藏而心死,这是一个为玉疯狂的人。可是,对待感情,他称不上一个成功的人,在战乱来临时,跟着亨特先生去了英国,独留妻子儿子在家,我是无法谅解的。十年后回家,带回来的是玉儿和一个女儿,站在壁儿的角度,这是一种怎样的打击,空守十年,等来的是这样的一种结果,任谁都无法做到真正的释怀吧。
  所以,在文中,韩太太(壁儿)的一些行为,一些话语,虽听着刺耳,但是我却不忍心去责怪她,这是一个带着伤生活的人,做到此,已是仁慈了。相反,妹妹玉儿的种种行为,有时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自由平等的人,却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他人的痛苦之上。尤其是时间后回家,对姐姐的那番言语,我看不到尊重,看到的是对同胞姐姐的伤害。
  在这个家庭中,我还是比较喜欢姑妈的,虽一生也充满了坎坷,但姑妈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别善良和亲切。最后姑妈去世时我甚至感觉到了一点愤怒。也许勤勤恳恳一生,总是她在照顾别人而他人却缺少对她的关心。病了那么久也没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实在惋惜。
  最后,新月,这个单纯的女孩子,是惹人喜欢的。对于英语的热爱和翻译事业的执着,都让我佩服,她的病,来的太突然,猝不及防,也带走了她的梦想,从此无法再返回心心念念的校园,很遗憾。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此期间,她也收获到了爱情,那是支持她活下去的动力和支柱。楚雁潮,这个与她有着相同梦想的老师及爱人,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给了她温暖与勇气,有时候也会羡慕这样的感情,有共同的追求,单纯、美好。但是,当韩太太知道楚不是一个回回时,极大的反对了这段感情。这也不得不让我想到了我的大学室友,那种无奈,别人真的无法体会,明明爱着对方,回回和汉人,始终有着一道坎。可能很多人都会说,只要真心相爱,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也曾经这么单纯的以为,可是,背后复杂的问题,作为一个不是回回的人,真的是无法了解的。如今的我,能体会这种感受,也尊重回回们的这种想法与坚持,回回或许跟回回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选择。希望我的大姐能找到一个属于她的人。
  新月的病最终还是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不必言语,看到这里也不禁流了好多泪,为新月感到惋惜,为韩子奇失去了一个女儿,为天星失去了一个妹妹,为楚雁潮失去了一个灵魂伴侣,为淑彦失去了一个闺蜜而刚到伤心。so,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的生活,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珍贵。
  书中让我感到轻松一点的事情就是读读谢秋思的上海话啦,只是每次我都会用我的绍兴话读一遍。
  “楚老师嘞浪写文章?”
  “我就是嘞浪格达等侬啊”
  ……
  哈哈,还是蛮有意思的,我觉得这或许只有吴越之地的人才能感受到这些话的有趣,方言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就像在读鲁迅写的一些文章时,也总是会是不是出现一些绍兴话,读着读着就想笑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这本书是基本是在公交车上看完的,因为整本书是一个个小片段,所以也没必要一口气读完。有些片段还是蛮有趣的,有一些就平平淡淡,不知道书中的故事是否都是真实。作为一个普通人,确实无法理解有些精神病人的想法,一念是天才,一念又是疯子。正如精神病医师所说:千万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迟早会疯的。哈哈,有意思。
  其中的几个片段还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如《飞禽走兽》中描述的女孩子,她能把每个人都看成动物,没有任何病态的表现。我想,人要是有这种能力,应该也是件蛮有意思的事。
  《永远、永远》中,老太太在老头去世几年后,进入了一种状态,觉得老头没有去世,一直在身边,于是,她过着跟从前一样的生活。或许,每个人都会逃避自己面对的事,从而进入了自己想象中的状态,但是这一篇我感觉还是挺温暖的,他们的感情如此深刻,正如那首老爷爷写的诗:指尖的戒指不再闪亮/婚纱的衣柜早已尘封/我们的容颜都已经慢慢苍老/但那份心情,却依旧没有改变/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正是因为你/我才有勇气说/”永远,永远“
  还有很多片段都蛮有意思,但这本书也只是用来消遣消遣吧,真真假假,谁知道呢。
  

《活着》

  貌似很久以前就看过这本小说,只是隔太久,已经有点模糊,这次闺蜜又推荐我看,便再阅读了一遍,以前的记忆也慢慢浮现出来。
  看完小说心里是有点压抑的,福贵的人生活的太跌宕,悲惨。每一个阶段,都有最熟悉的亲人离自己而去,最后只剩下自己与老牛作伴,就这样过完了一生。
  少年时代的福贵是幸福的,富家子弟,当然也是个花花公子了,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只是在败完家后的人生,来了180度大转变。一生,经历了太多次白发人送黑发人,我还蛮佩服他的勇气,竟然将所有悲伤都承受了下来。有庆的死让我觉得挺难受的,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一颗善良的心,最后死在了献血上,好讨厌那个医生。还有二喜和凤霞,原本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好不容易有一段美好的婚姻,相互喜欢,也尊重孝顺长辈,可惜,凤霞死于产后大出血,而二喜也在几年后的一次工作中发生意外离去,独留几岁的枯根一人。家珍是个好女人,为这个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但是,如果换成是我自己,或许也是做不到像家珍那样,不会在年轻的时候容忍丈夫的种种恶习,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能做到看着丈夫在外面放荡而自己依然不离不弃呢,如果有,或许也会让人觉得很傻,小说毕竟是小说,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所以才能那么坦然的接受。
  最后的最后,枯根也离了福贵而去,7岁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福贵的人生,不是我愿意承受的人生,我想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不知道这样的人生到底有多少人能承受的起。跟闺蜜说了我的看法,她说她的想法不同,我们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便看完了福贵的一生,自然觉得他那么命苦,可是,他的每个阶段,也有幸福的时候,每一次悲伤,也有一段可以喘息的时间,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一段一段的人生,每一段虽夹杂着悲伤,却也有幸福,因此,他才能承受下来。
  或许吧,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待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自然是有些不同的,想起了奶奶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生很多很多小孩,因为穷,夭折了几个,却也不会像今天失去小孩的父母那样痛苦,毕竟每个时代都有他的生活方式,如果在很穷很穷的时候,每天身边都有人在死去,或许人会越来越麻木,也就越来越理解小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了~
  

《兄弟》

  看完了余华的《活着》,又看了他的这一部《兄弟》。《兄弟》分成两部,上和下,感觉上部比下部精彩的多。跟《活着》一样,小说的设定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后,以前上历史课,对文化大革命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体会,然而,在一部部的小说中,传递出来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与事,让人愤怒,让人震惊,那个年代的有些人,竟然真的可以坏到这个地步。
  小说的人物各有各的特色,我最喜欢的是宋凡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男人,在自己饱受磨难的日子里,传递给孩子的依然是积极乐观的一面,充满着正能量。信守承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想着自己对妻子的承诺,去上海接她回家!然而,他始终没能去到上海,被一群红卫兵活活打死在车站。看到这边真的很愤怒,不明白人性为什么会如此缺失,但也突然明白了一点,为什么那个时候的人会那么讨厌红卫兵了。
  因为宋凡平和李兰的再婚,宋钢和李光头成了好兄弟,两个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不羞不躁,胆子大,一个腼腆老实,忠厚型,情同手足的兄弟,往后的命运也是差距很大,当然,爱情在这事上参了重重的一脚。李光头使出浑身力气追求的林红,爱上的却是宋钢,宋钢因为是兄长一开始不敢接受这份感情,兜兜转转,宋钢还是跟林红成了一对,但也因林红的关系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与李光头相处。我有时候在想,其实现在身边也是由很多这样的事情,结了婚,因为媳妇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越拉越远,倒不是说因为兄弟之间不想保持良好的关系,只是无奈,两头难做人吧。
  小说的结尾还是有点浮夸,收尾太快,情节发展的更快,有点狗血。
  小说还是要自己读一遍才更能感受其中的情绪,毕竟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同,有体会的点也不同,上面的描述只是小说情节的冰山一角,读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自己情绪的起伏。最近还是比较喜欢余华的小说,慢慢来,一点点看喽~

《在细雨中呼喊》

《人间失格》

《达·芬奇密码》

《人类简史》

《挪威的森林》

《暗时间》

电影

《沙漠之花》

  这部电影看了让我觉得有点难受,女主童年时的遭遇影响了她的一生。就像最后她作为模特成名后,在采访中被问及哪件事改变了她的命运,不是谁发掘了她作为模特,而是3岁那年,作为一个索马里的女性,被实行了割礼,改变了整个人生。
  以前也听听说过割礼这个词,但是从来没有清楚的知道它的意思,看完才明白,这是一种对于女性来说多么残忍的暴行。
  割礼,是为了让男人检验女性贞洁的一种方式,在女生年幼的时候,被割礼师执行割礼,切去YinDi,YinChun并将其缝合。当女性出嫁后,丈夫可以据此查验其是否为处并在第一次行房时由丈夫用刀或其他工具切开缝合之处。由此可以想象,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它剥夺的是女性的健康,且带来的是一生的痛苦。
在女主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因受到较高的聘金而打算将其“卖”给一个年纪较长的人作为他的第四任妻子。女主难以接受,连夜离家,一个人,穿越了一个沙漠,逃离了自己的家,Waris,她的名字,也是“沙漠之花”的意思。能让一个年幼的女孩子徒步穿越沙漠,磨烂了脚掌,背后隐藏着多少压迫的事情,可想而知。所幸的是中途也遇到了一些好人,在伦敦遇到了改变其命运的摄影师Terry Doralson和“芭蕾舞梦想家” Marylin,最终让她走向了模特的路线,脱离原先生活的窘境。
  电影中令我印象较为深刻的场景是Waris因腹痛去医院就医,医生看到她的情况后因语言问题而找到了医院里一个懂得索马里语的医生来做翻译。主治医生表达的意思割礼已经给她带给了太多伤害,将尽己所能帮助她,让她得到解放并得到治疗。可是,那个(自荐的)翻译却带着极强的男权主义,说道:“你不害羞吗?把身体让给白人看。如果改变现在的样子,那就是对父母不孝,对不起你的族人和子孙,你的父母知道你想干什么吗?你太丢人了”,多么残忍与阴暗的一面。
  成名后的Waris在公众演讲中第一次公开谈论割礼,并成功争取到大众对此问题的关切,多个国家也因联合国的插手正式禁止了割礼。可是,如今这种行为仍是屡禁不止,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仍有很多女性遭受着此暴行。
  之前在TED的某次演讲中看到过一句话:“特权拥有者不自觉的会忽略自己拥有特权的事实。” 我们感受不到这种痛苦是因为我们拥有这个特权,So,何必经常抱怨生活,你已经比很多人都幸运了,要做的只是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而不仅仅是在网上逼逼。

《朱莉和朱莉娅》

  这部电影就相对轻松浪漫一点了,感觉还不错。在电影中,我感受到了对生活的一种热爱。执着的坚持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莉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在平日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负能量爆棚,下班后的烹饪成了她生活的调剂品。一天在与丈夫的谈话中,决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制定了一个一年的计划,365天完成524样烹饪作品并更新在自己的博客中,而她所烹饪的食物就是来自偶像朱莉娅在《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中的作品,电影平行穿插了几十年前朱莉娅在写这本书时所遇到的种种事情。
  其实,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困难的。朱莉经常因为做不好一道食物而抑郁,烦躁,而朱莉娅也为写一本给美国人看的法国烹饪的书而发愁,中途遭遇了几个出版社的拒版。所幸的是,她们都有一颗坚持的心,拥有一个支持着自己的丈夫,在背后给予鼓励,同时,也拥有者朋友,无论是网上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朱莉就常常因为自己的博客被网友评论而感到兴奋,我觉得这个应该都是深有体会,当自己完成了一篇文章后,如果有人能给予一些共鸣和互动,作者应该都比较兴奋吧(^__^) 。
  能坚持到最后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最终,朱莉完成了自己一年的计划,也登上了纽约时报,有众多的出版商邀约,朱莉娅也在最后出版了自己准备了将近十年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反过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是否有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一直坚持下去?做事的时候是否抱着功利之心,生活的太浮躁,就不会有你想要的收获。
  

《海街日记》

《我的机器人女友》

《疯狂动物城》

《K歌情人》

还有好些记不得了,跟男票把今年上映的电影看了大半吧。。。orz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