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编译优化应用预编译头

服务器编译优化记录

对项目编译优化过程中一些思路和脚本工具实现。对内存受限的编译环境有一些帮助。

工具:

https://github.com/wangxiaobai-dd/GccPrecompiledHeader

环境

32G内存,16核,Makefile,gcc9.2

效果

选择了代码比较多的三个目录进行预编译头优化, 进行下述操作。另外: 将小的编译单元合并成大的编译单元也是有效的,如 com.cpp 包含 a.cpp b.cpp , 在com.cpp 中首行也需要 #include "inc.h" ),编译时间从 24min30s左右 降到 14min 左右 ,节省 40%以上编译时间

方法

1. 梳理编译单元

编译时,我们每一个cpp文件将会生成对应的一个.o目标单元,将小的编译单元合并成大的编译单元对编译速度会有显著的提升(已有)。

类似上图,用n.cpp 包含 a.cpp,b.cpp,用m.cpp包含c.cpp,d.cpp,将 4 个编译单元变成 2 个编译单元。

注意,这里我认为应该将修改频率低的文件进行编译单元合并,如果将高修改频率的cpp文件放入合并后的编译单元,那么每次修改这个文件都会导致包含这个大编译单元重新编译。

另外,合并的编译单元尽可能地有一定关联度,可以按照业务功能来划分,或者通过一些数据统计来划分。

2. 应用gcc预编译头

按照图2,当a,cpp b.cpp c.cpp都包含temp.h头文件时,在编译的时候,temp.h会被解析三遍,分别与a,b,c结合生成.o文件。这样我们可以预先对头文件进行编译,生成temp.h.gch文件,这样只需要解析一次temp.h,原来的a.cpp,b.cpp,c.cpp文件仍然include temp.h就好了,只是要最先包含temp.h。

编译时 -H 可以看到cpp文件的依赖信息,应用gch后 !temp.h.gch

在应用gch时,我的方法是:

  1. 先使用了include-what-you-use 这个开源工具,去除重复包含的头文件,前置声明替换(也是一种优化)
  2. 分析路径下头文件的包含频率
  3. 筛选包含频率高但是改动频率小头文件,放在新的inc.h文件中
  4. 剔除cpp文件包含的上一步的头文件,并在cpp中首行插入#include "inc.h"
  5. 修改Makefile,修改依赖关系,编译时先对inc.h进行编译,生成最新的inc.h.gch
  6. Makefile 可以加入 -Winvalid-pch,inc.h.gch 不可用时编译报错

工具

从上面第二步开始 ,以我的仓库里的代码举例 ,GchTool/TestTool/dirA.bak 是预编译头优化前, dirA 是优化后 ,大家可以对比参考。

一些脚本说明

  • 分析路径下头文件包含频率: CheckInclude.cpp  

使用:  ./CheckInclude TestTool/dirA  ,

生成 analyseInc.txt , 供 ReplaceGCH.sh 脚本使用:

 analyseInc2.txt ,方便我们自己查看头文件包含频率 :

  • 可以根据 git 或者 svn 提交记录,手动从 analyseInc.txt 剔除改动频率大的头文件,(头文件包含应是递归包含的,当时没有考虑到嵌套问题)

  • 使用预编译头替换脚本 ReplaceGch.sh  

使用:./ReplaceGCH.sh TestTool/dirA/ 3     取 analyseInc.txt  前 3 头文件,对 dirA 路径下,将这些头文件从 cpp 文件中删除,新建文件 inc.h 用于包含这些头文件,并且将 #include "inc.h" 插入刚才修改的 cpp 文件的首行

要处理的头文件数量,根据我们的实际项目规模来确定,这里举例是 3

向受到影响的 cpp 文件 插入 inc.h ,会调用 InsertInc 脚本:

自动创建 inc.h :

  • 修改 Makefile

修改 dirA/Makefile 依赖,保证每次编译先对 inc.h 进行编译 生成 inc.h.gch

修改 项目Makefile,支持多核编译(目录间多核,比如 dirA 对 inc.h 编译生成 inc.h.gch 时,其他目录仍然在编译):

这里 targetA 是公共库目录 ,targetB、targetC 都要依赖 targetA,如 targetA 生成的静态库

对 inc.h 包含的头文件递归检查,刷新 inc.h 的时间戳,促使生成新的 inc.h.gch (比如inc.h 包含 common.h ,我们对 common.h 修改,gcc 并不认为 inc.h 有改动,因此我编写了脚本 gchcheck.py 做编译前检查):

过程输出

进行编译优化后,发现在多核编译中, 目录A产生编译错误时,目录B不会停下来编译,会将错误信息刷屏,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向上滚屏翻记录,十分不友好;另外冗余的编译信息(如编译参数 链接参数 都可以在 Makefile 中查看)对我们用处不大。

于是编写脚本,在编译时收集编译信息,友好的展示出来: compliedisplay.py

代码与使用示例

旧的编译信息输出:

MHpEswWYvxXLhOBP.png!thumbnail

修改后:

使用方法:

  • 修改项目 Makefile

红框:调用脚本,我放在了targetA中调用,后台会fork子进程

绿框:ENTRY = ‘$@file’、DIR=$(DIRB)、  2>>$@error  将信息传给编译的子目录,编译信息会写入文件 targetAfile,错误信息写入文件 targetAerror ,  对于targetB 则是 targetBfile  targetBerror

黄框:表示 target 编译结束

  • 修改子目录下 Makefile ,举例 dirA/Makefile

红框:开始编译文件

绿框:开始链接

注意在这些命令前加上@, 在 $(CXX) xxxx 前也加上,这样就不会打印这条执行语句了。

小结

现在3.16的cmake,可以对预编译头友好支持,无需手动处理预编译头文件中的依赖关系(target_precompile_headers);也可以使用clang替换gcc;在内存足够、核心足够的机器上,预编译头可能是一种负担(如何筛选预编译的文件,标准库头文件)。

关于预编译机制:

第一次编译并保存这个预编译头状态比编译这些代码慢(时间代价20%-200%);

重新加载已保存的状态很快;

足够内存的系统,预编译头文件机制速度比编译单个标准头文件快很多;

根据头文件使用频率和稳定性分层(结论一致);

优化:(不行)

Plain Text

incA.h :  // 变动频率最低,几乎不变的标准库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incB.h :  // 变动频率次低, 偶尔变化的头文件

#include <incA.h>  // 比如包含<iostream> <string> <vector> ,先生成 gchA 预编译头

#include <zCore.h> // 编译器从这里 先加载 gchA, 开始编译 incB.h 生产 gchB 预编译头

#include <zBase.h>

main.cpp :

#include <incB.h>  // 包含incB, 会导入 gchB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