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第一章  项目概述

一 国内信息化现状

1 校园信息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能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合肥自友科技)

在中国,很多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基本建立起了拥有各自风格的智慧校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及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诸多便利。

但由于不同学校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整个教育信息现代化水平,甚至影响到未来创新人才培养。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提出:到2020年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所以,如何应对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方式,建立面向服务的智慧校园系统,切切实实地为师生提供方便,以信息化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助推科学研究,帮助各级领导了解学校情况从而支撑决策,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也是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

2 发展阶段

国内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应用系统的建设从最初的桌面级应用发展到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回顾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学习与探索阶段

从九十年代初至今,国内的管理信息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建设。最初从替代繁重手工劳动的需求出发,构建校园局部事务处理功能,这期间,涌现出如电子阅卷、成绩管理、教学质量分析等单机桌面系统。此阶段只能做到数据管理。

2.2 第二阶段:推广应用阶段

随着利用信息化技术参与管理意识的提高,国内逐渐步入IT管理推广应用阶段。在此期间,很多部门级业务应用系统得以建立和发展,并在部门内实现了局部的自动化、流程化,如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系统、招生系统等C/S架构系统。此阶段开始进行数据整合。

2.3  第三阶段:业务治理阶段

近几年随着国内资源整合及办学规模的扩大,面临着各类资源紧缺的局面,信息化正在逐步走向以“问题为核心”的业务综合治理阶段。为有效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控制学校运营及协调成本,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近一两年内,校园一站式服务和跨部门的流程建设。如学生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及办事大厅,跨业务部门的数字迎新系统、电子注册系统、毕业离校系统等。B/S架构系统因部署方便、瘦客户端等优势逐渐流行。该阶段可以实现信息协同。

2.4 第四阶段:战略支撑阶段

当前,间的竞争与整合正在加剧、组织变革速度加快,然而优质师生资源激烈争夺,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打造学科专业的影响力等几个关键问题摆在各大面前,制约着其核心战略的发展。

新一代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规划,正在从如何有效支撑核心业务发展战略角度出发,自顶向下做全方位整体设计。这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国内外一流探讨的最为前卫的话题。

3 面临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在取得众多成绩的同时,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学校事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深度与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的需求不相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广度与师生员工的需求不相适应,并且,由于过去各个系统都是孤立的信息系统建设,没有统一的信息访问渠道以及统一的身份认证,导致学校信息化面临着以下问题。

3.1 学生面临的问题

(1)现有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为学生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够全面

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解决部门内部的流程及管理数据的积累,疏忽了学生的学习服务、德育考核、生活服务。为学生提供管理服务的各个流程、所提供的信息被业务单元切分,相互割裂,应用系统未能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技术规格使得应用集成整合的难度加大。

(2)多重身份和密码体系,多重登陆界面,使用方便性不够

现有的校园网上面向全校学生访问的系统,各自维护和管理自己的用户信息,用户在访问不同的系统时,不仅需要输入不同的访问网址,而且还需要记忆不同的用户名/密码。同时,多个系统存在多套访问页面,且界面风格各异,用户无法通过终端界面统一获取已有的各类信息及服务,当各类应用新增和更新时也无法获知,这些现状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2 老师面临的问题

(1)缺乏数据标准,系统之间数据难以共享,各部门的协作业务处理困难

部门在进行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时均是立足于解决本部门工作的需要,各个系统都是于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数据库,系统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从而形成了校园网上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和资源无法实现高效共享,也造成了信息的重复管理,数据无法实时更新,同一个类别的数据在一个系统上也许已经更新,但是在另一个系统里却没有变化,源数据获取困难,各部门需要其他部门分管的数据时甚至还有赖于电话、Excel文档、人工拷盘甚至是纸质介质等低效率的方式。(合肥自友科技)

(2)各个业务系统对相同的数据重复管理,效率低下

行政办公人员在多套系统中需要对相同的数据进行重复的管理,浪费了人力成本。同时,由于数据多源头管理,权责不清,造成数据的混乱和错误,当需要进行数据统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校对和整理工作,严重影响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上层应用造成了障碍。

3.3 信息化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

(1)缺少统一的技术体系标准及详细的整体建设规划,不利于长期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系统由各个部门主导完成,缺少技术及功能的长期规划,主要解决当期的、局部的需求满足,各部门独立建设、独立维护,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有的甚至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不利学校信息化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学校各个单元信息化的意识有别,部分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不懂得或不愿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导致了围绕各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一,发展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制约,导致信息化成本与收益极不对称。

(3)业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模式不统一,更新维护困难

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来业务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

3.4 领导面临的问题

(1)已有数据质量差,给全局性的数据统计与查询造成障碍

对同一个数据,由于重复录入、录入时的差错和统计标准不统一,由不同的系统提供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各个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完全一致,数据质量低下,使得学校无法通过现有的系统获取学校真实的全局统计数据,例如学生生源情况、学费缴纳情况、全校教职工比例情况、各部门科研经费情况等。

(2)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做得不够,无法进行科学决策

目前学校使用的大多软件局限于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事务性处理,具有辅助决策分析功能的不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亟需按主题进行收集整理,构建数据仓库系统加以充分利用,获取例如学校资产变化情况、学生就业率、各专业课程数量变化历史对照分析等主题的数据分析结果。这些信息和数据是辅助校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学校今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适应学校高速发展需求,提高学校的教学、办公、管理的水平,不断完善学校核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学校对信息全面掌握和决策分析能力,进一步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使学校的管理全面步入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信息化发展趋势

1 行业发展趋势

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每个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与学校的业务特点、发展机遇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分析一下普通职业院校的业务特点:

1) 管理相对松散,行政部门、教学院系相对独立,业务耦合度不高;

2) 目标不同,各专业、行政部门考核指标不同,对预期差异较大;

3) 业务特点多样,各业务单元的需求易变化;

4) 柔性管理,更多依赖于价值观驱动,部门间协调难度较大;

基于以上的业务特点,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 信息化起步较早,不同的系统建设于不同的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

2) 已有系统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应用依赖性较大,并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不适合完全推倒重建。

因此,我司基于多年的信息化经验积累,认为智慧校园的建设需整合行业最先进、成熟、前瞻的技术手段,基于“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采用“集成+服务”的模式进行建设。

2 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信息化建设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主要围绕在:应用服务中心、可配置型智慧校园、物联网校园、大数据处理、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层面展开。

2.1 应用服务中心

智慧校园未来将整合和重构原有的许多业务应用系统,向不同的用户提供部门内部或跨部门的基础服务,让应用系统发挥更为强大的功能。

提供触发式消息推送服务: 为各种不同应用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消息推送能力,覆盖了所有应用和所有接收途径,保证消息的快速、安全送达。全面覆盖了每一位用户的每一个终端。可以设置每条消息的接收方式,从基于Web的一站式桌面到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再到手机短信、APP,都可以及时地接收到推送的消息。

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为各个应用提供了单点登录的能力。

提供统一角色管理与访问控制服务: 在传统的智慧校园中,不同应用各自管理不同的用户与角色,这并不利于智慧校园的统一化与规范化。因为显然,学校中每位用户的角色是由他在校园中的行政属性确定的,而不是由应用系统确定的。

2.2 可配置型智慧校园

随着国家政策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的调整,学校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调整前期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但是却又实实在在的发生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对此十分头疼。在这样的背景下,可配置型智慧校园必将是未来发展与建设的趋势。能够通过配置的方式改变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学校老师通过后台配置的方式就能构建出需要的新模块,大大的节省二次开发费用,同时学校自主编制能够最大限度的掌握自主性,做自己需要的智慧校园。

2.3 物联网校园“一体化”

智慧校园将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改变师生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具体的说,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食堂、教室、图书馆、供水系统、实验室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整合, 实现了校园内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信息载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海量信息在物联网平台的聚合而产生新的信息,从而给广大师生提供了智慧化的业务和服务模式。

2.4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智慧校园不仅仅可以吸引学校用户融入到信息化校园体系中,在它的背后,每天都在产生和累积海量的数据。海量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关系为基础作信息生产、交换,从而产生的巨大信息爆炸。同时,大数据将产生比现在更有价值的服务模式。

在校园里,智慧校园可以针对每天都在产生与积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从而了解校园中每个用户的心声,掌握校园舆情与热点,实现校园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智慧校园采用先进的智能计算技术,包括信息搜索、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然语言、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充分结合云计算、物联网,捕捉身处教育行业的每一个用户的每一次活动,让机器学习用户,让软件理解用户,使得身处网络结点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校园大脑的一个神经元,智慧校园必定会将信息化校园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2.5 互联网+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在智慧校园的架构下,学校将会变成一个更小的局部,校园并非学生生活、学习的全部,在在线课程、物联网的环境下,外面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科研的更大空间,网络空间将会和学习空间合在一起,“网络延伸到哪里,你的学习、科研、生活也能延伸到哪里。”

2.6 云计算数据中心

互联网服务规模日趋巨大,对成本很敏感,而且业务需求的变化也异常频繁,这和PC应用的特点截然不同。现在的系统设计原则是在桌面环境中历时30余年发展起来的,但到了今天已经完全不适应数据中心环境,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并总结出适用的设计原则。

从体系结构的角度看待软硬件系统。传统的软硬件系统基于桌面环境设计,而今天的数据中心环境有了很多变化,比如应用特点和负载模型、开发模式、评价体系等,这导致了传承至今的设计原则不再适用。云计算技术可为数据中心计算服务,必然成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明确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的接口规范;保证数据的准确一致,“谁产生、谁维护”;建立可以提供整个学院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为学校的决策支持积累数据;为后续开发各种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保证新系统建设数据的鲜活性和一致性,不会产生新的数据孤岛。

数据中心作为传统数字化校园“四大平台”的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平台,在新型智慧校园中有了更新的发展。它与应用系统的耦合度进一步降低,同时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运行动力,未来,数据中心将发挥更高效、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1.信息化发展趋势.png

图:信息化发展趋势

三 学校信息化现状

“十二五”期间,学校逐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及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德育、考核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平台。(合肥自友科技)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学院领导的关注下,学校建立了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校园网络接入CERNET和INTERNET,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数字资源和MIS资源,主要建设情况如下:

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学校信息化建设多年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形成了百兆与千兆相结合的网络主干结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在标准性、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充性上可以满足下一阶段智慧校园整体建设的要求。

2 网络基础服务内容丰富

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网络服务和部门级应用,如EMAIL、WWW、DNS解析、地址映射、DHCP、FTP服务等。

3 建设了校园中心机房和部分管理系统

多年来学校建设了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统等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学校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各部门、广大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1 信息标准不统一

各应用系统建设于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信息标准规范,并且各自独立,各类有效数据不能进行交互合并、信息难以共享。

  • 教务处学生的学号与财务处、学生处的学号不一致,导致跨部门业务难以进行,造成不可估量的困难;

  • 学校数据与国家标准、省级标准不同,在数据上报、统计分析时难以与标准规范体系融合;

  • ……

2 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

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导致管理存在漏洞。

  •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业务部门,导致其他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 ……

3 缺乏信息服务集中展示平台

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效率较差;

  •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

  •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

4 缺乏数据挖掘分析应用

各个部门的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数据维度较窄,不能站在全校的高度进行综合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 全校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指标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 招生率、报到率、就业率统计难,教师职称统计难,欠费统计难;

  • 教师工作量核算,教学、科研工作量无法统计;

  • 学生奖助贷评审,没有参考数据;

  • ……

第二章  建设总体规划

一 建设目的

智慧校园建设是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长期、持续的过程。兼顾到历史的、已有的校内信息化成果和积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信息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框架,使智慧校园的建设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完善、不断更新,而不因技术路线变化、管理思路的变更而导致断裂,能够有效形成长期的积累。

智慧校园就是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积累现有信息化成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先进的、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概括起来智慧校园的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制定符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各阶段具体实施规划,来指导全校信息化建设;

2、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互联网、校园网、移动网和物联网的多网融合技术,构建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基础环境;

3、基于“架构统一、数据融合、应用集成”的建设框架搭建智慧校园的基础平台;

4、以师生服务为主线,设计和搭建校级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现有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在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5、丰富健全各级人员交流协同的手段,创建教学平台和科研服务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教学服务和科研服务;

6、规范的数据管理、采集和分析方法,做好历史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时性,为领导层进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7、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通过信息化技术,以先进、实用的教学手段(如: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践性。

8、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学校已有的人力、物理有效划分各类资源职能,提供高效、实用的资源共享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体系。

9、做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师生和工作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意识。培养、建立、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队伍。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做学问做研究,使学生在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 建设原则

在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着重坚持如下原则:

  • 安全性

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安全性,从代码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建立了安全机制。代码安全方面,通过成熟的安全测试软件进行了多次的安全扫描与修复;系统安全方面,定期针对其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操作系统制定详细可行的补丁安装策略;数据安全方面,定期进行数据库安全扫描,及时更新漏洞补丁。

  • 实用、高效、可扩展原则

本项目中所采用的产品,便于操作、实用高效。同时,随着IT技术和学校业务的不断发展,本系统将会发生各种变化,系统设计必须能适应这种变化,在系统实施过程中,系统的结构、配置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该平台有一定的灵活性来适应这种变化。

  • 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

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标准,确保各个分系统的一致性,整个系统能安全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 需求、风险、成本折衷原则

任何系统都不可能一直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鉴于这种情况,在设计系统时,在需求、风险和成本之间进行平衡和折中。同时,要尽量保护已有投资。

  • 整体设计原则

本次建设项目只是是一个基础工作,在设计系统时,必须为以后的建设保留接口,方便扩展,能保证后期建设的方便。

三 建设思路

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学校内的信息孤岛,其核心是在人、流程和信息三个层面的全面整合。智慧校园应该能够为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外用户提供统一的、一站式的服务渠道;能够将学校各种业务流程穿接起来,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够实现应用系统间的公共信息的共享和统一,建立校级统一共享数据中心。

本方案提出建立在基于微服务的全局服务模型基础上,以数据整合、应用整合、门户整合来构建学校智慧校园。

我们针对学校前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司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实践成果,提出总体解决方案。

1 以系统整合为核心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式上,国内一直存在着两种模式的争议,即大集中模式和整合模式。

大集中模式是采用类似于ERP的大集中建设思路,统一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所有的应用系统建设在同一个平台上。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各应用系统天然地成为一个整体,不存在系统整合问题,系统运营维护也比较方便;其缺点是建设周期长,系统风险集中,对开发商要求高,系统整体架构的规划和顶层设计要全面,否则系统出现的局部问题会对整个系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集中模式适用于业务需求清晰、核心业务流程比较固定的系统。

整合模式则采用分散建设的方式,各应用系统建设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选择市场上最适合学校需求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以满足业务需求为主,不要求统一在一个平台,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些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方式的优缺点和大集中模式正好相反,其优点是风险分散,将整体性的系统风险分散到各个单个系统中,单一系统故障不会影响整个大系统的运行,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建设策略,其缺点是存在大量的系统整合问题。因此,整合模式适用于业务需求多变,需要逐步建设的系统。

考察我国教育信息化IT领域,目前还没有一家供应商能提供覆盖智慧校园所有应用系统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而的智慧校园也需要逐步建设和完善,因此,我们建议采用整合的建设模式,重点通过5个基础平台来实现各应用系统的整合。

  • 通过应用集成平台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一方面,管理部门的业务处理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比如(科研处)科研项目管理时就需要了解科研项目的设备采购信息(来源于设备处);另一方面,许多服务类应用系统需要得到一个或多个管理部门的支持,如离校服务需要得到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利用应用集成平台,可以使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共享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平台的功能共享,形成一个整体,为服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支持。

  • 通过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核心数据的共享。

它们既是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提供者,又是数据使用者。一方面,管理类应用系统将产生某些核心数据,它将作为公共数据平台的权威数据源,为公共数据平台提供这些核心数据,比如人事管理系统是“教职工基本信息”的权威数据;另一方面,应用系统需要从公共数据平台获取数据,如科研管理系统就需要从公共数据平台中获取参与科研课题的教师的基本信息。

  •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

各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都统一由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行管理,在技术上实现集中管理模式,在管理上采用分级授权模式。

  • 通过综合服务门户和移动校园门户实现单点登录和门户整合。

综合服务门户要实现所有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用户一次登录后可以进入所有的应用系统。

2.以服务建设为重点

随着学校的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校园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应用系统不仅要支持核心管理流程的处理,同时也要支持广大师生的服务需求。 首先,它们主要是面向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如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由学校教务处、人事处工作人员使用,用于支持其日常管理活动,但是,其中的一部分功能也会延伸到全校师生,比如教务系统要向学生开放网上选课的功能,人事系统要向教师开放人事信息查询等功能。

应用系统不仅仅局限于部门内部的业务流程,同时也需要与与其他部门应用系统进行业务协同和数据交换。 比如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生基本信息来源于教务管理系统等。

全局性的、跨部门的应用系统日益增多,需要与多个应用系统协同工作。 特别是面向师生的服务系统,如迎新服务、离校服务等,

因此,智慧将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以服务建设为重点,将原有的业务系统按照用户的需求、使用习惯等因素重新进行封装,为学生、教师、领导等角色提供个性化的功能服务。

四.总体框架设计和技术路线

1.总体架构

2.系统总体架构.png

图:系统总体架构

1 、IT设施和云数据中心

IT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综合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备份务器等构成的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数据汇聚、运行支撑环境。

2、基础支撑平台

包括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综合服务门户平台、统一消息平台、内容管理平台、统一支付平台、地理信息服务、移动平台等,以上平台对上层应用提供身份识别、内容汇聚、消息传递、内容管理、移动应用等提供支撑。

3、数据管理平台

数据管理平台包括数据共享中心、数据交换平台、数据监控系统、元数据管理等,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完成大量数据的ETL过程,给综合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数据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数据交换的状态,实现数据交换的可视化管理。

4、统一开发运行平台

综合应用和综合服务系统需要一个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平台来支撑,同时业务流程和管理的变革无处不在,需要有一个灵活、快速适应业务变化的开发平台来保证应用按需定制。系统开发运行平台包括报表工具、工作流引擎等。业务流和数据流提供一个通用的通道,通过标准的Web API接口,应用系统可以提供服务接口和数据交互接口。

5、综合应用

综合管理主要围绕学校的教学、学生管理、办公及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基于统一平台的综合应用系统,并通过数据平台和门户平台,和现有管理系统完成信息的集成和流程的整合。

1)学生综合管理

学校学生管理事务由于管理的学生数量多,加上业务要求变化快,往往在管理上需要协调多个部门来完成一项事务,比如德育、迎新、离校、奖学金等事务,所以系统的各项管理功能需要从学校整体角度来考虑,不能简单的以部门或者以学生类别的方式进行独立管理,否则学校一方面建设系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重复建设某一系统。

2)教学综合管理

教学管理给学校教务部门、教学院系、教师、学生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统一的网上工作平台,涵盖教学管理各方面,为学生教学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实时、方便的各项管理服务;通过基于网络的管理,促进教学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为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用户提供及时、科学的决策分析工具,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质量。主要覆盖课程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实践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管理、教材管理等。

3)教师综合管理

专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覆盖人才选、用、育、留的全过程,提供一体化的管理以及面向教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主要覆盖人事信息管理、合同管理、师德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职称管理、考核管理、科研管理、科研上报等。

6、协同应用

协同应用服务主要围绕的4大核心业务内容——即教学、科研、德育、教师综合考核,主体内容定位在“协作服务”和“过程支持”上,通过人际协作过程的信息化,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科研、考核能力服务。

7、综合分析

学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设将学校业务的发展和推动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教务、学工、人事等各类业务系统的建设都只是围绕各个业务部门或单元的业务,学校尚未建立覆盖学校整体情况的综合查询,校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无从了解学校整体校情,业务系统更无从谈及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综合分析即是利用数据抽取工具和数据挖掘工具等数据仓库技术手段,梳理校情数据、积累信息资源、规范信息管理、加强教学的质量监控,促进学校各部门协调运作,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8、综合服务

通过校园综合服务门户体现面向师生、领导、合作学校、校友等服务对象提供一站式、个性化、全面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所有提供的功能和应用通过综合服务的形式对外发布,服务内容面向服务对象进行设计,在学校综合服务门户平台上进行展现。

服务主要以教学、科研、德育 、教师考核、管理、公共服务、校园文化生活、社会服务和决策支持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智慧服务,服务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七种:

  • 教学服务:为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活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提供的数字化服务;   

  • 科研服务:提供科研和教研活动提供的数字化服务;

  • 德育服务:提供学生基础考核,德育分析服务,多维度的对学生考核,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

  • 教师考核服务:提供教师多种维度考核,实现老师职称评价,多维度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

  • 管理服务:提供各类管理过程的数字化服务,包括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财务管理、教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校务办公管理等;

  • 文化生活服务:提供支持校园文化生活的服务,如校园社区交流、后勤智慧化服务等;

  • 社会服务:提供面向社会提供的数字服务,主要包含校企共享信息服务、远程培训服务等;

  • 决策支持服务:为校领导和学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服务。

9、智慧校园支撑环境体系

1)智慧校园安全体系

建立校园信息化综合安全服务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是保障校园信息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

2)智慧校园信息标准体系

为各个系统定义统一的标准,包括信息标准、编码标准、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提供日常运维服务,是保障校园信息化系统规范、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

3)智慧校园运维管理体系

包括系统监控、系统管理、项目管理、维护服务等,是保障校园信息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

2.技术路线

2.1 采用 微服务 体系结构

系统开发基于经典技术组合(Spring Boot、Spring Security、MyBatis、Jwt、Vue等),为教师、学生、行政办公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软件代码的重用性,降低学校对IT资源的投资。

2.2 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

本系统采用前端后端独立分离技术

前端使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的Vue来开发。组件式开发模式是的维护效率高,界面优良的美化性好的框架。是一个轻量级的MVVM(Model-View-ViewModel),其实就是所谓的数据的双向绑定;数据驱动和组件化的前端开发;通过简单的API就能实现响应式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指令。

1) 服务器端采用符合信创标准的Java语言,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不仅吸收了C++语言的各种优点,还摒弃了C++里难以理解的多继承、指针等概念,因此Java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Java语言作为静态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代表,极好地实现了面向对象理论,允许程序员以优雅的思维方式进行复杂的编程。Java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动态性等特点。Java可以编写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等。

2) 系统数据库层采用原生sql封装的MyBatis框架,MyBatis 是一款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它支持定制化 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MyBatis 避免了几乎所有的 JDBC 代码和手动设置参数以及获取结果集。MyBatis 可以使用简单的 XML 或注解来配置和映射原生信息,将接口和 Java 的 POJOs(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普通的 Java对象)映射成数据库中的记录。

3) 数据库采用sqlserver存储,所有数据库的设计,都采用SQL SERVER进行,并且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首先进行对象实体的设计,最后将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这样能够将整个系统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系统可以做到与达梦数据库的无缝切换。

2.3 统一的数据存储

系统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sqlserver数据库,能够实时的沉淀各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保证面向学生、行政管理人员、领导所能查询到的数据时实时、精确、唯一的。特别是每年都需要进行各种信息统计、报表等,对数据的准确度以及实时性有较高的要求,而系统很好的解决了数据传递的实时性。

2.4 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

采用面向对象组件化设计,基于跨平台业界标准,完全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在设计和开发上需提供多种组件服务:公用组件和应用组件。基础服务提供独立于业务的公用组件,如工作流引擎、服务引擎、消息引擎、菜单管理引擎、电子表单、格式转换、个性化订制等;基于对业务功能的抽象,建立可重复使用的应用程序“业务对象”(应用组件),利用这些组件,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另一方面,组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插拔性,可以大大加快软件开发的速度,降低了软件开发和再开发的成本,提供了系统良好的可伸缩性,使系统轻易地组合与拆分其功能模块。

2.5 主要特性

完全响应式布局(支持电脑、平板、手机等所有主流设备)

强大的一键生成功能(包括控制器、模型、视图、菜单等)

支持多数据源,简单配置即可实现切换。

支持按钮及数据权限,可自定义部门数据权限。

对常用js插件进行二次封装,使js代码变得简洁,更加易维护

完善的XSS防范及脚本过滤,彻底杜绝XSS攻击

Maven多项目依赖,模块及插件分项目,尽量松耦合,方便模块升级、增减模块。

国际化支持,服务端及客户端支持

完善的日志记录体系简单注解即可实现

支持服务监控,数据监控,缓存监控功能

2.6 系统集成接口

通过开放的体系架构模式,能够为第三方软件提供相关接口、开发规范、源代码,并为学校提供综合服务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二次开发的接口规范、相关技术文档等。

2.7 跨平台支持

平台及应用采用B/S分布式软件架构,所使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系统,均为当前IT行业内主流软件系统产品,开发技术采用面向组件技术等,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可以使系统内部在结构依赖性上降至最低,同时可以部署于Windows、Unix、Linux,国产麒麟等高安全性操作系统。系统均支持IPV6\IPV4双栈式网络互联,可以在IPV4和IPV6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

第三章  建设规划内容

一.基础平台建设

1.校园信息标准

1.1 系统概述

信息标准建设是学校智慧校园项目的重点之一,对推进项目建设,保证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所采用的信息标准必须保证和国家以及教育部的信息标准相兼容。

信息标准是整个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全校范围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信息标准在全校范围内为数据库设计提供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基础性条件。信息标准需要保证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科学、规范的分类和描述,能够使信息更加有序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使学校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1.2 建设目标

学校信息规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严格遵循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各项国家标准、教育部颁布的2012版《教育信息化数据标准》,同时在参考国际上通行的软件开发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协助学校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和规范。

信息标准建设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开放性和可管理性,提供能灵活调整信息标准的管理和维护工具,能够与教育部现有和即将推出的符合颁部标准的各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配合使用。

具体目标为:

1、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保证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2、为数据库设计提供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基础性条件。

3、保证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过程中有统一、科学、规范的分类和描述,能够使信息有序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1.3 建设内容
1.3.1 信息标准

管理信息标准是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用户访问、传输过程中的统一规范,是实现学校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的基础。基于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已有的校标,兼顾各个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一致性以及标准的可扩展性,建设和完善学校的各项标准并给出信息分类编码规格说明书,建设形成一套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管理信息化标准。主要包含数据标准、标准管理工具的建设。

数据标准: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产生、存放、使用,使数据真正实现共享。

  • 信息子集建设: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子集、学生信息子集、教职工信息子集、教学管理信息子集、体育卫生信息子集、办公信息子集、房产信息子集、图书信息子集、财务信息子集等。

  • 代码标准建设:为了保证数据录入规范,便于查找和统计,每个管理子集都对应着相应的标准代码,代码标准分国家代码标准、部颁代码标准、学校代码标准,以及代码的定义与说明。

  • 学校自定义编码规范:制定学校自定义编码规范、如学号、职工号、组织机构编号等规则,公司方根据项目实施经验可对学校提供相关规范文档,配合学校完成自定义编码工作。

  • 交换标准:制定学校交换数据描述、互换模型设计,根据业务系统间,数据交换可能用到的数据交换模型,交换周期的配置建议;学校对互换模型实施所作的配合工作。

  • 交换接口标准:交换语义描述标准:交换周期、文件交换(XML文件、DBF文件、其它格式文件)、标准数据交换,采用XML、WEB Service作为数据传输的标准,帮助用户建立统一的数据传输与数据交换规范,实现不同部门间、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明确学校未来加入的应用系统如何对接,以及相应的对接标准。

  • 数据模型标准:在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数据模型进行构建,主要针对分析场景和全局业务、全局统计进行设置。按照主题的形式对元数据、历史数据建立数据模型标准。

  • 标准管理工具:对学校的数据标准进行管理,实现对标准的维护和完善。

  • 数据源管理。

  • 能够动态配置数据标准数据库,支持智能的数据标准生成。

  • 信息标准管理。

  • 对信息标准的信息项进行管理,支持数据导入导出,支持标准的创建、维护、查询。

  • 编码标准管理。

  • 对信息标准编码进行管理。

1.3.1.1 信息资源标准建设

从建设内容上划分,数据标准可以分为管理数据集和代码集两大类。管理数据集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子集、学生信息子集、教学管理子集、教工信息子集、科研信息子集、资产信息子集、体育卫生子集、办公信息子集、图书信息子集、财务管理子集 从模型建设上划分,数据标准建设可以分为标准代码模型、权威数据模型、主题数据模型和资源数据模型建设四个部分,框架如下图所示:

3.框架图.png

公共数据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从数据源系统中采集和获取数据,对数据源系统中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建立核心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公共数据平台的核心,包括:

  • 权威数据模型。是面向全局的核心基础数据。它由唯一业务源产生和维护,采集到公共数据平台,供各业务系统共享和引用的数据。比如学生基本信息、教职工基本信息、学生成绩信息、德育信息、学生缴费信息、设备进本信息、科研项目基本信息等。

  • 标准代码数据模型。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教育部的标准,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代码集,便于全局数据的共享。

  • 资源数据模型。以文件等形式存储和管理的资源数据,如文档、照片、流媒体等。

  • 主题数据模型。将来自于不同应用的数据按主题整合组织的数据,便于按主题进行展现。

在国标、部标(教育部颁布的信息标准)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执行标准。比如假设职称信息在国标、学校现有系统中不一致,系统提供工具供管理人员选择,并记录当前选择执行的标准、其他标准,便于追踪和后续的转换。

1.3.1.2 标准代码数据模型(数据标准代码集)

标准代码数据模型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和学校自定义的标准,规范数据字典,形成全校的数据代码标准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建设标准代码数据模型时,需要构建以下三类代码:

  • 资源库代码:业务系统已经存在的正在使用的代码

  • 代码参考标准:制定标准代码需要参考的现行标准,如国标、行标、校标

    • 国标:包括专业技术职务代码、干部职务级别代码等一系列国家标准代码集。

    • 行标:参考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标准,包括培养方式代码、二级学科代码等一系列行业标准代码集。

    • 校标:根据学校情况,自定义校内的相关标准代码,包括校区代码、学科类别、身份类别等学校已经存在或新定义的标准代码集。

  • 代码执行标准:依据资源库代码、代码参考标准,形成代码执行标准

通过制定学校自己的标准代码集,建立学校信息资源的数据标准及数据交换标准。对于已经存在的系统,其非标准的信息资源,通过标准代码集进行转换,信息资源交换到核心数据库都成为标准的信息资源,并为其它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服务。对于新上的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可逐渐形成全校的信息建设规范。

  • 制定代码执行标准的原则

    • 向上靠原则:已有国家标准、部委标准的,采用国家和部委标准,不制定新标准;

    • 继承性原则:对已发布的教育部2002版标准,尽可能与其保持一致;

    • 前瞻性原则:以现有系统为基础,着眼于长远发展需求,使本信息标准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 初步拟订的标准代码包括:

序号标准代码名称
1用户性别
2菜单状态
3系统开关
4任务状态
5任务分组
6系统是否
7通知类型
8通知状态
9操作类型
10系统状态
11专业层次
12专业学科类别
13教室类型
14政治面貌
15健康状况
16人员关系
17合同类型
18合同状态
19学历
20学位
21奖惩属性
22婚姻状况
23民族
24血型
25车辆类型
26日程类型
27车辆状态
28维护类型
29值班类型
30图纸型号
31印制类型
32日志类型
33活动类型
34报销类型
35发票类型
36货币种类
37人员状态
38发帖类型
39身份证件类型
40基础信息-课程管理-授课方式
41基础信息-课程管理-课程类别
42基础信息-课程管理-考试形式
43基础信息-课程管理-考试类型
44公共-保险类型
45学生减免-减免类别
46学生减免-奖学金等级
47学生奖助-奖学金来源
48学生奖助-发放形式
49学生奖助-助学金类型
50学生资助-政策类型
51学生资助-作业等级
52学生资助-评语分类
53学生资助-评语使用类型
54返校管理-节假日类型
55学生资助-贫困生档次
56公共-周
57班主任管理-教师仪表
58公用-请假类型
59操行基础分-考核周期
60计量单位
61清理类型
62寝室收费标准
63床位规格
64职位属性
65结算方式
66福利信息
67工作经验
68个性标签
69报到证签发类别
70企业性质
71企业规模
72宠物种类
73物品种类
74事故类型
75接待类型
76支付方式
77学生状态
78付费方式
79药品属性
80包装单位
81清理类型
82症状信息
83病种类型
84疾病信息
85评测量表类型
86招生类型
87保密级别
88保存期限
89保密级别
90报修类型
91稿本
92文种
93课题级别
94课题级别等级
95学科领域
96语种
97学科门类
98科研大类
99刊物级别
100论著类别
101出版社级别
102就读方式

1.3.1.3 权威数据模型(核心信息集)

权威数据模型是智慧校园信息资源的基础数据,它包括了学生、教师、教学、资产等基础信息,是构成权威数据模型的主要基础数据,是未来校园数据仓库的基础,也是应用系统实现跨部门协同工作的基石。

1.3.1.4 数据模型分析设计路线

在数据模型的设计中,一个良好的分析设计过程是十分关键的。我们根据以往经验提出以下关键设计过程:

  • 根据全校业务特征,确定公共数据平台核心数据模型的实施阶段,根据各阶段的核心数据模型覆盖范围分析部门之间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范围,形成阶段UC矩阵(共享数据产生和共享的列表);

  •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定义核心数据模型设计规范;

  • 基于确定的全校信息编码规范,遵循所分析的UC矩阵,分阶段完成所涉及范围的公共数据平台结构设计;

  • 根据阶段覆盖范围,对已有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完成从已有系统到规范的公共数据平台的整合设计。

1.3.1.5 数据模型设计规范

数据模型是公共数据平台的核心,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除了在本期的建设中需要遵循以外,后开发的系统也需要遵循这个设计规范。整个设计规范包括数据库建模规范、命名规范、字段数据属性定义规范、编码规范。

  • 建模规范

采用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分析数据本身属性及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设计数据库。在关系数据模型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详细分析校园管理业务所涉及的数据及其内在关系。同时利用专业的数据库辅助设计工具,严格按照规范的数据库设计流程进行设计,使新的校园管理业务数据库比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内在联系,具备较强的数据独立性。该体系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应用的需要,而且能较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和临时应用的需求。

要求采用以下设计的步骤:

    • 在需要分析阶段,详细分析业务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的特性的数据集,比如学生、课程等实体,同时避免以下问题出现:命名冲突、概念冲突、域冲突;

    • 在概念设计阶段以E-R图的方式,对需求分析得到的数据字典中的数据项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类,分析各数据项之间的函数依赖关系,识别出各个实体、原子属性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各实体至少满足关系模型3NF的要求,得到数据库的概念模式;

    • 在逻辑设计阶段,考虑高程序的执行效率适当的逆规范化,减少连接运算,表和属性的命名规则,合理的属性类型及长度,创建视图,可以建立面向用户的外模式,提供一定的逻辑数据独立性;

    • 在物理设计阶段,主要考虑根据需要定义必要的索引。包括单属性索引、多属性索引、簇集索引等。

  • 命名规范

数据库(共享数据中心)中的数据信息命名要有规范,但同时要兼顾到各种数据库的产品,通过命名规范并贯彻实施,可做到命名易读、易懂,方便今后的维护工作。在数据库的命名中杜绝汉字,尽可能避免使用小写字母;在命名时相关的含义段中用“_”隔开;数据库设计大体的命名规范如下:(从表的命名上可以反映出表中数据的产生来源,从视图的命名上可以反映出视图的使用范围)

    • 数据库的命名规范:DB_…  、 DB_CODE 其中CODE是数据库实现功能的概括;如 DB_FD;

    • 表空间的命名规范:TP_…、TP_CODE 其中CODE是数据库表空间(主要是针对应用数据库)命名关键字,可以是对应应用的概括;如 TP_RS(人事) 或TP_EMP(employee);

    • 角色的命名规范:Rl_…、Rl_CODE 其中CODE是权限角色的描述;如 Rl_ZP(招聘) 或 RL_CAR(career);

  • 用户的命名规范:US_…、US_CODE 其中CODE是用户的唯一标识符;如US_DSXU  或 US_XUDS;

    • 表的命名规范:T_…_…、T_CODE1_CODE2 其中CODE1是数据表所在的功能范畴,CODE2是表的概括描述;如T_GB_ZC 或 T_NTSTDD_TOTP (the title of a technical post of national standard);

    • 视图的命名规范:V_…_…、V_CODE1_CODE2 其中CODE1是视图所在的功能范畴,CODE2是视图的概括描述;

    • 索引的命名规范:I_…_…、I_CODE1_CODE2 其中CODE1是索引所在的功能范畴,CODE2是索引的概括描述;

  • 字段名的命名规则:可以加上数据类型后缀,如.._FN,表示该字段是数值类型。统一字段名的命名原则,保证可以从字段名上可以知道其含义,相类似的字段采用相类似的名称。如教师和学生都有姓名,可以描述成Name_Teacher, Name_Strudent。

  • 字段数据属性定义规范

    • 数据模式中相类似的数据信息采用相类似的数据类型定义,比如姓名统一成50位的字符串表示,所有的性别都使用f/m表示。

1.3.2 规范建设
1.3.2.1 数据交换规范建设

数据交换规范是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规范,它通过确定标准的数据格式及数据交换的规范,以实现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不同语言平台应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讯,实现不同部门间、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 数据交换规范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 数据采集接口规范

  • 数据发送接口规范

  • 交换数据包的标准格式

  • 数据转换标准规范

  • 数据传输协议规范

  • 数据安全协议规范等。

所有应用系统都必须遵循数据交换的标准规范要求,才能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连互通。

1.3.2.2 其它规范和标准建设

为配合和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保证应用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家、教育部和行业标准的、适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信息系统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让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做到有章可循,有序建设,从而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规范:

  • 资产管理类:包括设备、移动、情报、设施监管规范;

  • 访问类:主要是网络访问、系统访问、中间件、应用维护与访问规范;

  • 人员信息与安全规则;

  • 客户资产管理规范;

  • 定期与非定期安全核查规范;

1.4 系统特点

标准的兼容性:该“标准”的实施对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数据的收集、分析、发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所采用的信息标准必须和国家标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等信息标准相兼容。

标准的唯一性:即虽然一个编码对象可有很多不同名称,也可按各种不同方式对其进行描述;但是,在一个分类编码标准中,每一编码对象仅有一个赋予它的代码,一个代码只唯一表示一个编码对象。

标准的可扩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信息标准也必须是一个及时更新、不断充实的动态系统。

标准的规范性:即在一个信息编码标准中,代码的结构、类型以及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标准的适用性:即代码要尽可能的反映分类对象的特点,便于应用。

标准的全面性:信息标准不仅包含国家、教育部级学校本身的业务标准集,还要在业务标准的基础上构建学生数据模型标准、数据分析模型标准、数据仓库标准用以实现学校的业务优化过程和数据资产盘活。

2.公共数据平台

2.1 系统概述

通过公共平台的建设能帮助学校解决如下问题:

  • 数据共享的问题

    • 通过公共数据平台与数据交换平台的结合,实现校园共享信息的实施共享;

    • 通过公共数据平台与数据交换平台的结合,使系统间的共享数据的使用不再是业务系统之间的调用,避免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相互依赖。

  • 数据一致性问题

    • 因统计基准不同所导致的二义性;

    • 多重维护带来的不一致性,维护不规范带来的不一致性;

    • 因数据无法延续所导致的问题。

  • 历史数据处理问题

    • 组织机构合并前的教学信息数据;

    • 用户的职务、职称变迁过程;

    • 业务系统无法保留的历史数据的分析。

2.2 建设目标

公共数据库平台的建设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 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为基础,制定学校校园信息化数据标准(数据标准和代码标准);

  •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结合的行业特征,制定信息编码集。同时通过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整理各业务系统的主要数据,建立全局数据库;

  • 数据平台建设要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涵盖服务于数据共享的共享数据库,服务于数据统计分析和展示支撑的操作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对数据仓库的支撑;

  • 制定统一业务系统数据库建设标准;

  • 制定业务系统的集成标准,按统一的数据标准和集成标准,指导和协助各部门完善原有系统或重新开发新系统;

  • 数据平台建设要保证全校信息编码的统一和一致;

  • 保证任何两个异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且需要基于一种安全、可管理的模式进行;

  • 保证任何两个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冗余业务数据;

  • 保证遵循“谁产生、谁维护”的原则,所有的数据都有特定的产生者和维护者。在技术上,由授权体系控制数据维护的权限,使无权限的人员不能对数据进行生产和维护;同时,在管理上,通过制定相应的应用规范迫使数据生产者/维护者及时更新自己负责的数据,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跟踪性。系统提供安全审计功能,保证对业务操作的严格监督;

  • 保证任何业务系统的添加和修改不影响其它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 保证可以提供为整个学校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为学校的将来决策支持系统积累分析数据;

  • 数据库设计考虑到用户对于历史数据回溯的要求,在结构上进行数据结构的关联设计,保存时间、变更记录等相关信息,方便进行数据回溯。

2.3 总体结构
  • 公共数据平台通过数据交换机制的支持实现校园共享数据的集中管理,在此基础上对业务数据进行全面清洗,是各类信息采集、加工和整合的平台。

  • 公共数据平台是一个数据管理平台,为信息系统提供一致的、稳定的共享数据源;

  • 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新旧系统中同构、异构数据的整合;

  • 从物理架构上集成了一系列的工具(管理工具、数据整合工具、查询工具),在公共数据平台平台中会借助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

  • 面对用户提供服务:如对教职工、学生的现有的及历史的信息进行分析;辅助管理层进行分析决策。

其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4.总体框架.png

  • 数据模型管理

数据模型是信息共享和公共数据库平台的核心,它对数据源系统中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同时建立如下几种数据模型:

面向全局的权威数据模型(信息化校园核心信息集)

全校统一的标准代码数据模型

以文件等形式存储和管理的资源数据模型

按主题整合的各业务系统的主题数据模型(支持数据仓库)。

  • 代码管理

对公共数据平台所采用的学校执行标准、所参考的国标、部标以及业务系统数据字典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并对变化情况进行跟踪。

  • 监控中心

对共享数据库及交换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2.4 建设内容
  • 信息标准建设:建设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信息标准。

  • 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学生库、教职工库、设备库等)原有系统数据整合、历史数据库建设、操作数据库建设、公共代码库建设等。

  • 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提供数据交换平台的解决方案,提供数据交换工具、数据服务接口、数据导入导出工具。提供异构数据源的适配器: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源。数据交换应具有灵活的方式与多种交换触发机制,能同步或异步方式实现数据的交换及推送,并保证各应用系统交换和共享的各种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

  • 平台管理工具,包括数据维护工具,标准管理工具。

  • 数据更新通知工具:采取一种相对的准实时方式,当有信息变更时系统能通过某种方式(如邮件,弹出窗口,待办事宜等)通知相关人员,让其可进行本业务系统的数据增量更新或者全部更新。

  • 提供接口,满足各部门、各院系部所用于内部应用或管理系统开发的应用;

  • 数据同步工具:提供对学校标准数据进行数据同步共享的工具。

  • 自助服务:包括个人信息服务、数据绑定、数据导入导出、数据维护等内容;

  • 数据标准及数据管理、维护、导入导出工具:提供针对学校数据标准管理、维护、导入导出的可视化工具;

  • 公共数据库平台的管理操作规范。

2.5 系统特点

公共数据平台的目的是为综合应用系统提供集成的、统一的、安全的、快捷的信息查询、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服务。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条件,整合、集成后的数据必须保证可扩展性、可靠性、高性能和安全性。

  • 学校级的可扩展性

    • 实现与数据交换平台的无缝连接,保证对应用系统采集的可扩充

    • 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服务机制,保证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的可扩充

    • 建立了统一的任务管理和调度机制,保证数据处理任务的扩充

  • 金融级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 采用多种数据校验方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利用数据库技术、CACHE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保证数据处理系统性能

    • 完善的数据维护、备份和恢复策略,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

  • 灵活的核心数据模型设计策略,建立学校信息化标准

    • 规范的数据标准,参照教育部标准和学校需求,建立学校信息化标准

    • 灵活的数据模型设计策略,使业务系统变化不会对核心数据模型产生大冲击

    • 完善的元数据管理工具 (合肥自友科技)

  •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 数据中心具有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

    • 集中管理控制和安全管理

    • 集中的系统监控台,使系统管理人员能实时监控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 完善的安全控制,通过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保证数据的安全

3.数据交换平台

3.1 系统概述

数据交换平台是提供客户接入端软件部署在每个应用系统的前置机上,实现数据交换平台和各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在客户接入端实现数据的自动提取与转换,同时支持手工录入与审核数据。它是一个为不同数据库、不同数据格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提供服务的平台。它要解决学校、政府机构在不同信息库间信息数据无法自由转换的问题。

5.数据交换.png

在方案中,我司提供基于数据交换平台,进行定制化开发,采用XML的数据交换技术和基于WebService服务进行业务系统整合和集成支持。完成数据抽取、加载、发布和订阅模板以及数据格式的转换;以WebService技术进行业务无缝集成和互操作的可信整合。将应用集成接口标准化,实现标准化服务描述、发布、发现等,解决了全局业务调用、集成,整合、个性服务等问题。

3.2 建设目标

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灵活、高效、安全、稳定、高性能、跨平台、跨系统、可扩展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构建该平台,依赖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公开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为将来的应用系统集成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数据过滤、清洗和双向传递,提供对于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抽取、清洗、转换、装载的过程,同时提供数据质量的管理、数据转换与清洗、调度和监控。实现各业务系统与公共数据平台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为各应用系统之间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通道,使数据交换更加准确、便捷、高效、通畅;为共享数据平台提供一个可靠的数据采集通道,建立学校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及技术规范和标准。

具体而言,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 为各应用系统之间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通道,使数据交换更加准确、便捷、高效、畅通;

  • 为公共数据平台提供一个可靠的数据采集通道;

  • 建立学校统一的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和标准。

数据交换平台是一种总线式的数据交换、异构系统同步方案。传统的点到点的连接,使得构成的应用环境接口复杂,通信状况混乱,维护代价昂贵,也不利于整个应用系统的扩充。为了解决传统点到点应用集成中的问题,提出了数据交换平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3.3 总体结构

数据交换平台为校园内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提供了一个集成化数据交互和共享空间。该数据交换平台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可同时满足用户对各种异构、同构平台、数据源及各类应用间的数据交换需求。

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数据交换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个性空间,用户可根据需求,合理地定制数据交互需求。系统框架如下图所示。

6.系统框架图.png

说明: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包括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交换,支持学校各应用系统之间业务流程的整合。

  • 通过工作在应用系统端的“适配器”,利用多种数据采集机制采集业务系统数据;

  • 集得到的数据交由“数据交换中心”统一处理;

  • “数据交换中心”根据各应用系统的特定需要,根据“应用路由表”,通过“讯平台”将数据传递给各应用系统(包括公共数据平台)的“适配器”;

  • 由各应用系统的“适配器”将数据推送到目标系统的数据库;

  • 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可靠性、安全性。

3.4 建设内容

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主要分为数据集成引擎、数据集成组件库、数据集成建模工具、数据集成模型治理和元数据仓库五部分组成

3.4.1 数据集成引擎

数据集成引擎基于。net构建,是数据交换系统建设的核心,负责解析数据集成模型定义、处理Governor请求、处理引擎自身的模型调度等。数据集成引擎可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并发处理,完成学校级的数据交换场景。

数据集成引擎基于数据流的数据结构处理,在大规模、复杂的数据处理场景中依然具有非常高的性能以及稳定性

数据集成组件库包括了一组与数据集成相关的服务构建,通过这些丰富的组件,开发人员可以在集成开发环境下基于可视化的组件图元快速开发出高效的数据处理模型。

3.4.2 数据集成组件

数据集成组件库包含了数据抽取组件集、数据装载组件集、数据转换组件集以及用来传输二进制数据的数据传输组件集。

数据抽取与装载组件集包含了一组对不同数据源、关系型数据的数据抽取组件,支持XML、Excel等半结构化数据、支持CSV、TXT等非结构化数据、支持Oracle、SQL Server、MySQL、DB2、Sybase、Informix等关系型数据库、支持ArcGIS空间数据库、支持Cassandra、Hadoop、HBase等非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转换组件集包含了一组对数据进行转换、过滤、清洗、合并的组件,以实现对复杂、凌乱数据的业务处理。借助DI数据转换组件库,可以实现:

  • 对数据按照某一标识进行拆分。

  • 根据字段值的不同进行数据映射。

  • 对一份数据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组。

  • 针对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的字段名称不同进行映射。

  • 将两份数据合并成一份。

  • 将一份数据按照某一列的值进行排序。

  • 指定一个逻辑条件进行数据的过滤。

  • 对数据中牵扯到的数值信息进行数学计算。

  • 对两份进行进行全文比对,找出其中的异同。

  • 对无法满足的需求可借助JavaScript功能自定义处理方式。

3.4.3 数据建模工具

数据集成建模工具是基于SWT技术开发的可视化流程设计器,提供可视化数据模型定义与调试、可视化的模型性能监控、元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处理模型部署等功能。

数据建模工具集成开发环境的功能特性包括:

  • 可视化数据模型定义

    • 用拖拉方式画出数据交换模型

    • 支持多种处理处理模式(同步、异步

    • 支持多种增量数据抽取方式

    • 无需编写代码即可调试数据处理模型

    • 支持全局变量、本地变量配置

    • 支持快速查看源数据

  • 可视化的模型性能监控

根据数据交换模型配置,运行时通过Studio界面可实时监控数据输入、输出IO性能,更可以监控交换模型中每一个组件的数据处理性能,跟性能优化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 元数据管理

开发人员可通过数据建模工具底层元数据仓库进行资源查看、检索、更新等操作,通过元数据库仓库可实现团队模型管理、版本控制等。

  • 数据处理模型部署

通过数据建模工具可将开发好的数据处理模型部署到数据交换引擎上,并通过数据集成模型治理对其进行管理调度、优化治理。

3.4.4 数据集成模型治理

数据集成模型治理是数据交换系统提供的系统管理监控与任务调度工具,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它对数据处理模型以及数据处理引擎进行配置和管理。数据集成模型治理与数据交换平台其他部件结合想结合是学校快速构建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交换的理想平台,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对开发过程实现规范化、调度管理统一化、监控可视化等。同时也可以与第三方处理处理引擎实现互补,增强其统一调度、全局监控等功能。

其主要功能包括:

  • 数据集成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任务调度、监控。

  • 实现数据处理作业自动化。

  • 数据集成引擎资源监控与负载均衡。

  • 数据集成平台资源与权限管理。

  • 提供二次开发API,与第三方系统集成。

3.4.5 元数据仓库

数据集成引擎是基于元数据驱动,元数据仓库则用于保存通过数据集成建模工具构建的数据处理模型,支持Oracle、DB2、Syabase、MySQL、MS SQL Server等多种关系数据库,同时可以基于文件形式进行模型存储。数据集成引擎通过解析元数据仓库中对模型的定义数据实例化数据处理模型。

3.5.系统特点
3.5.1 安全性

采用热备份机制,能够保证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融合业界各种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3.5.2 开放性

支持异构平台、异构数据库、异构系统的数据交换和集成。

3.5.3 灵活性

如何捕获增量数据往往是实施数据交换项目非常重要的问题,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了基于时戳、基于触发器、全文比对等各种方式的变化数据捕获机制,提供批量抽取、实时抽取、定时抽取等各种数据抽取执行策略。

数据交换平台采用的是基于增量和变量的数据传输方式,并提供了灵活的传输数据定义工具和语言,用户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定义传输数据的内容,可对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划分,确保接收方只能获取与他们的工作有关的定制数据。减少数据冗余,可大大减轻网络负载,减少通讯量和通讯费用,提高传输效率。  

3.5.4 可配置的均衡负载机制

一个数据处理模型在一组引擎上运行的时候,可以通过配置实现模型的均衡负载运行,最大化的发挥DI引擎的处理能力,以及协调集群的处理能力,提高数据处理的吞吐率。

3.5.5 学校 级性能和高扩展性

数据处理的性能往往是数据交换项目关注的重点,性能是保证数据中心数据实时性的关键。数据交换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转换效率,在大负荷的任务执行中仍然有良好的性能,并行执行能力使其所能处理数据的速度可以得到趋近于线性的扩展,轻松处理大量数据。与此同时基于数据流的数据处理模型更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各个DI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 (合肥自友科技)

提供集群服务,可以把负载分布到多个业务模型引擎和任务调度引擎上,大规模并行处理使其能够适应大规模学校级应用,具有很高的扩展性。

4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4.1.系统概述

具有人员数量多、流动大、关系复杂等特点,这决定了身份认证需要进行特别规划。按照现有应用开发的惯例,目前的应用都采用独立进行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的模式,每个系统中都存在一套用户数据库。在早期系统少、用户少的情况下,管理相对简单,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和普及,这样的管理模式的弊病日益明显,突出的问题有:

  •  用户数据冗余不一致

  • 安全性,如

    • 人员离校,应用中的账号应该删除而没有删除

    • 个人的账号众多,不便于记忆,容易把账号/密码写下来导致泄露

    • 一个系统被攻破,导致所有的系统都不安全

  • 多套账号,使用不便

  • 权限分散管理,无法集中管理公共资源的访问权限

  • 缺少集中的安全日志审计功能

4.2 建设目标

基于在信息化身份管理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认证授权平台来进行应用系统的统一安全管理。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管理、认证服务和权限管理,目的是为了减少系统开发的不一致性,减少开发成本和风险,可实现对人员、权限、认证的统一管理,减少人员变化、系统扩展带来的管理复杂度。学校用户角色分类分四大类:学生、教职工、校友、访客。需在用户体验、账户安全性、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达到如下功能目标:

建设以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为基础的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将组织信息、用户信息统一存储,进行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认证,规范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方式。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实现全部应用的单点登录。

4.3 总体结构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管理、认证服务和权限管理,目的是为了减少系统开发的不一致性,减少开发成本和风险,可实现对人员、权限、认证的统一管理,减少人员变化、系统扩展带来的管理复杂度。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基于LDAP实现校园网内的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体系,利用目录服务,对用户身份信息和系统控制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的目录访问,为智慧校园的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的支持。

系统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7.系统总体框架图.png

4.4 建设内容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功能从逻辑上划分,可以分为认证登录功能、个人中心和后台管理系统三大基本模块。

下面对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各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4.4.1 认证登录功能
4.4.1.1 账号激活

对于已注册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的业务系统,存在于统一身份管理系统内的未激活账号的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用户账号自助激活功能。用于验证用户身份、设置用户密码以及密码找回方式等功能。

4.4.1.2 登录

对于已注册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中并完成账户激活的用户,可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登录任一已接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业务系统或服务。用户输入个人统一身份认证登录账号、密码以及验证码后单点登录。

4.4.1.3 找回密码

对于以注册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并完成账号激活的用户,此功能用于在用户忘记登录密码时通过激活账户时预留的找回密码方式对密码进行找回和重置。

4.4.2 个人中心

个人认证中心,是认证系统的前端页面,给全校用户使用,包括“用户的信息维护、安全中心、应用系统”这三大模块;

  • 用户的信息:即用户可以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修改完善个人的基本信息;

  • 安全中心:用户设置账户的修改密码、绑定手机、绑定邮箱、绑定微信、设置安全问题;

  • 应用系统:后台注册并显示的应用系统;

4.4.3 后台管理系统
4.4.3.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功能是面向学校信息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用来维护学校的组织机构信息、维护组织机构下具体的用户信息,可批量设置用户组、角色、冻结/注销、查询用户信息,激活用户账号等。并且提供基于Excel用户信息的批量导入、导出功能;

4.4.3.1.1 组织机构管理

提供在信息系统中对学校组织机构进行新增和维护两大功能模块,基于学校组织机构具有典型树形的层级结构(如下图),进而实现对学校组织机构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注销、冻结和恢复操作,实现学校组织机构在校园信息化中正常、冻结、注销三大状态的统一设置和实现。

4.4.3.1.2 用户信息管理

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用户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注销、恢复、以及设置用户组、设置角色、导入、导出、激活功能。

4.4.3.2 用户组管理

角色组是一组可以同时分配给某些用户的跨应用系统的角色的集合,定义角色组的概念是为了在统一授权功能上更加灵活和方便。用户组管理功能更提供维护管理用户组信息,及具体用户组下的用户信息,包括单个/批量设置用户组、角色、查询用户信息,激活用户账号等。并且提供基于Excel的批量导入导出用户信息的功能;

4.4.3.3 应用管理

对需要进行认证集成和对接的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注册管理,并可以细化到具体业务系统的菜单项及操作项,同时为系统角色的访问权限提供数据支持。

具体功能包括:

1)新增应用系统/菜单项/操作项;

2)维护应用系统/菜单项/操作项:注销、冻结、恢复、修改、删除;

4.4.3.4 角色管理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权限控制通过角色管理来实现,每个功能的访问权限都分配给角色,再通过角色与用户或用户组关联,来控制每个用户的权限。每个角色属于一个角色分类,通过对角色进行分类,可以使管理更清晰,提高管理效率。一个角色可以包括多个用户,同样,一个用户也可以拥有多种角色。

4.4.3.4.1 角色分类管理

支持角色分类管理,每个角色都属于一个角色分类。通过对角色进行分组,可以使权限区分更清晰,提高管理效率。系统拥有“系统角色分类”,此类别的角色具有较高的管理权限,不能对角色分类进行修改。

4.4.3.4.2 角色信息管理

统一身份认证通过角色来控制用户的功能权限,角色信息管理中,维护系统的角色,也可以对角色关联用户和用户组,并为角色分配访问权限。

对角色分配访问权限时,支持设置应用系统访问权限、应用系统菜单(功能)访问权限、应用系统菜单操作的使用权限。 (合肥自友科技)

4.4.3.5 系统管理

4.4.3.5.1 分级管理

实现管理员给其他账号分配管理员某些模块的权限,进行分级授权。分级授权管理的目标是灵活的控制不同管理角色的权限范围,将不同的管理权限分配给相应的用户,有效减轻系统管理员的管理负担。

4.4.3.5.2 密码策略

实现系统管理员进行账户的密码策略设置,进行账号密码策略的维护和管理,主要包括密码长度、密码的组合方式。通过密码策略来控制系统内账户的密码规则、有效期、找回方式等。

4.4.3.5.3 默认配置管理

默认配置管理用于管理员设置某种账户类型的用户组属性或是角色属性,默认设置后,系统在添加这些类型的新用户时,会自动分配用户组属性或是角色属性。

4.4.3.5.4 字典管理

通过该模块实现系统管理员可以配置系统中的数据字典,包括账户类型代码、部门类型代码、证件类型代码、性别类型代码。

4.4.3.6 日志管理

系统会对用户的登录、操作行为进行记录,也会记录系统中出现的警告和错误。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日志管理中对这些日志进行查看,并为了保障存储空间的大小,可以按需管理日志的归档。

日志主要分为:行为日志、常规日志、接口日志。

4.4.3.6.1 行为日志

通过该功能模块可实现记录用户登录、注销、过期的访问记录,记录用户、IP、登录类型、时间以及进行登录日志信息查询。

该模块用于记录用户操作认证的行为:如记录新增、修改、删除等日常操作的用户、时间、IP。同时提供查询筛选操作信息。

4.4.3.6.2 常规日志

该模块用于记录用户在使用认证系统过程中,出现的警告信息。同时提供查询筛选警告信息。

4.5 系统特点
  • 可靠性

针对较大的并发访问,除可对硬件服务器进行集群管理外。在软件层面,系统还提供的软路由功能,既web端被多次部署,系统可根据服务器的负载进行分流。支持集群、热备、负载均衡集成。

  • 安全性

系统支持安全连接,即SSL,同时在数据传输时候都进行加密管理。(合肥自友科技)

  • 易用性

系统通过用户、用户组;角色、角色组;权限、权限组机制,以及角色、用户、权限批量处理机制,极大的方便了用户。

  • 统一的认证服务

针对不同平台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接口,认证接口可动态扩展。支持C/C++接口、COM接口和Java、c#、php接口。支持包括用户名/口令、智能卡、数字证书在内的多种认证集成模式,满足不同应用的认证集成。

  • 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

系统实现了用户信息的统一管理,建立组织机构树,实现了用户与组织机构的动态维护,用户身份信息支持LDAP和数据库的同时存储。

  • 灵活的权限控制模式

系统提供了基于角色的分级权限控制模式,学校可以方便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权限控制策略。

  • 高效的认证处理性能

LDAP来实现认证处理,集成部署可实现负载均衡,避免单点故障。

  • 高效的数据同步方案

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用户、权限的高效同步,减少人工干预。

  • 完善的操作和运行监控

通过操作日志审计查询、运行预警、警报等多种安全控制手段,保证系统安全。能够对平台相关的设备和服务进行实时监控,出现异常时会自动预警。

  • 业务无关

与接入系统的业务无关,无需安装代理,支持多业务、多设备之间的单点登录。

  • 跨平台

支持多种平台,支持跨平台的部署。

5 综合服务门户平台

5.1 系统概述

构建基于校园网异构应用系统的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对校园网内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进行管理和整合;信息集成实现数据、用户、权限、应用、流程、内容等各个方面的整合达到较高程度;根据用户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去组织内容,提供集成的、无缝的、安全的、个性化的资源访问;为用户提供访问校园网资源的统一入口并对用户进行统一管理。通过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建设,为学校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为全校师生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

5.2 系统目标

综合服务门户是访问校园信息和知识的唯一入口,它是学校信息资源的综合展现。综合服务门户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构建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可持续升级的门户技术框架,在表现层上整合全校信息资源,加强业务部门的应用整合,加强已有信息资源的利用,进行已建、在建业务系统的集成,有效地实现认证集成、展现集成;并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和运行保障体系,减少重复投资。总体目标简单概括为“在校园信息直通的基础上架构一个认证授权平台、一个校园门户平台,实现身份认证、展现层面的整合”。为全体师生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检索和发布效率,为全校师生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

将目标分解如下:

  • 提供符合通用国际标准的、可持续升级的门户框架;

  • 提供丰富的集成手段用于完成对现有不同应用系统的界面集成;

  • 提供统一的信息发布模式,规范信息服务、提高发布效益;

  • 提供全校性信息发布流程,为全校通知、公告、大事提供标准的信息发布体制;

  • 构建基于校园网异构应用系统的综合服务门户平台;

  • 对校园网内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进行管理和整合;

  • 为校园网内的用户提供集成的、无缝的、安全的、个性化的资源访问;

  • 为校园网内的用户提供访问校园网资源的统一入口。

5.3 总体结构

综合服务门户平台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8.综合门户框架图.png

   综合服务门户平台是建立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门户支撑平台以及全局服务模型之上的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发布和服务的系统。

  • 综合服务门户平台面向的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

  • 综合服务门户平台依托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单点登录;

  • 综合服务门户平台需要整合学校已经建设或将要建设的各种基础服务系统和应用系统;

  • 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具有单点登录及应用整合、信息发布、个人工作台、网上协作、信息检索等功能。

  • 在技术上,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具备如下基本功能:

  • 基于WEB的展现能力:用户的访问界面采用Web方式,用户的客户端只要有IE浏览器,就可以对门户内的所有应用和数据进行访问,包括管理和定制用户界面;

  • 单点登录:结合同意认证授权平台提供实现对多种类型的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访问。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认证接口,支持AD、LDAP、数据库等标准身份认证技术。

  • 统一展现:将应用和数据整合到门户中,例如邮件的收件箱、发件箱,协作的工作流,文档管理等,都可集成到门户系统中;

  • 高效检索服务:满足用户同时在多个信息源中进行搜索,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搜索文档内容和文档属性;

  • 实现对内容的分级管理:对门户提供的内容进行分级的权限管理。例如,对于一篇文档,可以限制哪些人可以访问,哪些人不可以访问。也可以实现更细节性的权限控制。

5.4 建设内容
5.4.1 门户应用功能
5.4.1.1 个人事务

综合服务门户需要为全体师生带来信息检索的高效,需要有个性化的事务助理服务,帮助用户进行事务提醒和通知。初步的功能和栏目规划如下表:

功能大类功能小类功能名称功能描述
个人事务助理日程安排个人日程个人维护的相关日程
公共日程安排学校、部门维护的公共日程,提供发布对象的选择。
我的日程将个人日程、公共日程和应用业务日程合并成我的日程。
通讯录公共通讯录通过交换或WebService从共享数据库或业务系统获取教师通讯录和班级通讯录,保存在门户的公共通讯录表中
通讯录检索对两个通讯录可以按照姓名进行模糊检索
个人信息学生数字档案学生用户显示学生个人的数字档案,以图形方式显示,包括:基本信息、学籍信息、成绩信息、住宿信息等
教师数字档案教师用户显示教师个人的数字档案,以图形方式显示,包括:基本信息、账号密码信息、登录日志信息

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 日程安排

    • 日程安排为用户合理安排工作事项提供协助。日程安排按照来源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用户个人日程:用户个人通过日程安排组件,手动输入的个人日程;

    • 校级/部门级部门日程:管理员注入的校级和部门级日程,比如校历、周工作安排等;

    • 应用系统业务日程:应用系统的业务产生的日程,比如课表、考试安排表、值班表、会议日程等。

    • 不同类别的日程,用户可以自定义提醒方式和级别,提醒方式包括:登录提醒、邮件提醒、短信提醒等。

    • 通过日程安排和提醒,将与用户个人相关的各项重要事项进行汇总,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提高管理、方便用户的同时,提高了门户的使用率。

  • 通讯录

通讯录是用户办事的辅助工具,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级别建立通讯录,并按照不同的角色、权限实现通讯录的共享。(合肥自友科技)

  • 待办事宜

将与用户相关的各项业务处理事项汇总在待办事宜中,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5.4.1.2 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师生通过门户获取校内外信息的主要渠道。综合服务门户平台需要建立一个丰富的信息发布网站,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的信息服务包括:新闻公告、公共信息、问卷调查。

  • 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类信息主要是一些静态的页面,通过后台的内容管理系统来维护,并通过信息发布的流程进行发布控制。包括各种新闻、信息集成形成校园新闻中心,初步栏目和功能规划如下表:

功能大类功能小类功能名称功能描述
新闻中心、热门资讯校内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方式(flash)显示学校新闻
滚动新闻滚动方式(标题)显示学校新闻
部门级新闻每个部门的新闻做一个组件,展示部门级新闻
通知公告通知通告(校级)倒排序方式显示学校通知通告
最新通知通告(校级)倒排序方式显示全校各部门的最新通知通告
部门级通知通告倒排序方式显示各职能部门通知通告
校外新闻新浪滚动等入外部新闻源

5.4.1.3 应用服务中心

应用服务中心是采用门户技术整合学校现有的应用系统,向师生提供各种网上自助服务,实现与师生日常的教学、科研、德育、生活等有关的信息查询、在线服务申请等。

主要包括:

  • 教学服务

  • 科研服务

  • 财务服务

  • 人事服务

  • 招生服务

  • 迎新服务

  • 注册服务

  • 学生资助服务

  • 就业服务

  • 离校服务

  • 校友服务

  • 后勤生活服务

  • IT及网络服务

5.4.2 支撑平台功能

在技术层面,综合服务门户平台通过Portal技术实现。其技术框架如下图所示:

9.门户技术框架图.png

门户支撑平台提供的功能主要包括:

5.4.2.1 个性化门户

提供给不同部门、组织和级别的工作人员符合其需求特点的办公页面,通过个性化门户,展示其最关心和常用的信息资源。界面采用常用Internet 浏览器个性化页面,简单明了,且为广大用户所熟悉。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自定义具有独特风格和内容的视图。个性化定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界面内容的个性化:可根据不同的、具体应用时的个人需求定制页面内容,如将其它网站信息、Office 工具、电子邮箱页面和应用系统页面等所需的内容,通过剪切、拖拉放入同一视图。

界面形式的个性化:可根据个人的习惯和喜好,自由调整视窗的摆放位置,可对视窗标题、边框、栅格、背景等版面形式和风格自由设计。

按照管理的需求,门户设计为三个不同层次Web 页面:

10.门户设计页面.png

5.4.2.2 内容管理

提供全面的内容管理功能,可以对分散于内部的多种数据类型和格式的内容进行采集、编辑、管理,为用户所共享。系统提供手工采集、网上来稿和应用程序接口输出等方式进行信息采集,按照定义的数据维护流程完成信息的编辑、校对和审核。在资料的采集、编辑、校对、审核整个工作流程中,系统对安全性进行了严格地控制,建立了完善的审计机制和防篡改机制。

信息采编是对网站发布信息原始稿件的录入管理,由信息采集人员负责采编信息,其功能如下:

  • 多元化信息采集:支持Word文件、纯文本文件、Html页面等导入;

  • 提供类似Word风格的可视化编辑界面,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稿件的正文,包括文字大小、颜色、字体等;

  • 系统提供按“Html”和文本格式进行双重信息编辑,符合不同编辑人员的编辑习惯;

  • 提供特殊的编辑工具,如可插入图片、Flash、附件、链接、水平线,查看html代码,加入摘要、关键字等文章属性信息,等等,并可对它们进行编辑修改、预览、删除等操作;

  • 支持表格编辑,支持图像嵌入,支持多媒体资源嵌入,支持分页控制,提供所见即所得的页面预览功能;

  • 设置稿件等级,进行多种模式排序,如等级、录入时间等;

  • 支持页面模版管理,可以为稿件选择相应的发布模版;

  • 支持多种语种的信息采编;

  • 提供完整的信息版本控制和痕迹保留,提供用户修改文档的记录,以及信息修改的变化过程;和工作流相结合,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版本控制;

  • 支持cache技术。

5.4.2.3 信息发布管理

信息发布管理主要有信息审核、信息上栏、信息发布、信息上锁等功能。对于需要多人合作的编辑模式,需要有工作流驱动来支持信息发布的流转和审核,并且流程的定义和重组必须要方便和灵活。系统提供强大的工作流定制能力,可以通过可视化编辑工作制作工作流程,并可以指定流程节点的动作,一个频道可以支持多条工作流程。

  • 信息审核

根据的信息流程设计,不同信息负责人员负责对管理权限内栏目的稿件进行审核。主要功能如下

    • 支持多级审核机制;

    • 持非权限控制数据的缓存处理;

    • 审核界面同样提供对稿件可视化的图文编辑功能;

    • 可批量确认审核通过;

    • 提供稿件检索功能。

  • 相关性设置

支持稿件的相关性管理(相关专题、相关新闻等),可链接相关页面,建立信息关联,将几篇文章设置成相关,当浏览这几篇文章中的某一篇时,会在文章页的下方将其他的几篇文章的标题一起列出来,您只需点击文章标题即可浏览该文章。

  • 信息上栏

由信息上栏负责人将稿件发送到相关栏目上。对于新闻类采用动态生成-静态发布技术,最后生成的是静态页面,信息上栏的功能是将新稿件内容添加到栏目中或撤稿,对于动态的数据,需要对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之后,将应用系统中需要发布的信息发布出来。其功能如下:

    • 提供单篇稿件或批量稿件上栏(撤稿)功能;

    • 支持调整顺序功能,能对发布的信息进行排序或顺序调整网站上也会实时体现;

    • 提供页面期限设定,提供页面的时间属性设定,超出页面时间设定的页面自动下栏处理;

    • 提供稿件检索功能。

5.4.2.4 信息检索

搜索引擎提供搜索相关配置的管理和直接用户界面。 (合肥自友科技)

搜索引擎提供的检索方法包括包括简单搜索和高级搜索。简单搜索,即通过关键字搜索门户发布信息。高级搜索,即通过高级搜索界面,可以更详细的定义检索的信息以及限制条件等选项。

搜索引擎支持多语言的全文信息检索。

5.4.2.5 面板管理

提供基于XML/XSL 技术的面板模板,模板定义了不同的视窗外壳、样式、布局等。系统预设多种风格、布局的模版,并可根据学校要求进行修改。

最终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不同的发布过的模板,快速形成整齐美观的个性化界面。

5.4.2.6 组件管理

门户管理员通过组件管理对面板和菜单的布局进行调整和控制,并可以定义和发布门户外观Skin等组件配置信息。 (合肥自友科技)

5.4.2.7 安全管理

以身份认证为基础可进行添加新用户、删除用户、修改帐号信息、从相关用户组和相关角色中添加、删除用户、通过输入相关条件,查询内部现有的用户。角色可赋于每个独立用户一定的特别功能,用户角色的不同决定了用户对系统资源访问权限的不同。角色可控制用户的这些权限。把相同类型的用户置于一个组中,通过用户组管理工具可以把相同的类型的用户组织在一起,放在同一个用户组中以便于管理。

支持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身份管理、认证服务和权限管理进行无缝衔接。

5.5 系统特点
5.5.1 技术特性特点
  • SOA架构体系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对SOA 的需要来源于需要使业务 IT 系统变得更加灵活,以适应业务中的改变。通过允许强定义的关系和依然灵活的特定实现,IT 系统既可以利用现有系统的功能,又可以准备在以后做一些改变来满足它们之间交互的需要。

SOA可从外部访问、随时可用、粗粒度的服务接口分级、松散耦合、可重用的服务、服务接口设计管理、标准化的服务接口、支持多种消息模式以及精确定义的服务契约的特点,因此实施SOA的关键目标是实现组织IT资产的最大化作用。

  • 面向用户的组件技术

门户支持脱离开发环境的组件运行,门户支撑平台基于J2EE架构构建,支持组件脱离开发架构环境运行。

5.5.2 功能特性特点
  • 跨平台性

门户支持采用。netcore语言编写的组件,门户支撑平台将屏蔽底层运行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支持多平台部署或运行,包括Windows、Linux、HP UX、IBM AIX、SUN SOLARIS等,支持32位及64位操作系统;支持主流浏览器。

  • 资源共享

系统可以对部门、教职工和学生等角色赋予信息发布权限,上述角色能够在门户站点上发布共享资源,经管理员审核后进行发布,并在权限范围内共享信息。

  • 完善的权限控制

为了保证恰当的人员掌握恰当的信息,门户管理员可以将权限组分配给个人用户、群组、部门、岗位和角色;门户中的信息根据用户的角色可赋予用户浏览、审批、发布、修改等权限。

5.5.3 产品性能特点
  • 稳定性

平台采用J2EE架构设计,能够在任何支持J2EE体系的成熟商业和非商用的中间件上进行安装部署和稳定运行。(合肥自友科技)

  • 大规模并发访问

门户具有良好的性能。系统支持至少20万的注册用户数,至少满足50000人的在线用户数,并可随着学校的发展,通过硬件的集群扩展,动态扩展并发量。

6.集成方案

6.1 认证集成
6.1.1 集成目标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包含三个部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权限管理,因此在实现平台与应用系统的集成方面也包括这三部分的集成。三部分集成的目标分别是:

  • 统一用户管理集成目标

全校的用户管理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集中进行,应用系统不在需要管理用户的信息,应用系统所需要的用户信息完全来自于统一的身份平台,原则上要求统一认证用户库中的用户基本信息数据是相对完整的,各子系统的用户基本信息数据是该系统用户数据库的子集。

对于某些已经建成的应用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支持应用系统建立自己单独的数据库,定制开发后台数据复制的服务,使得应用系统可以保持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的一致。

  • 统一身份认证集成目标

各类系统的身份认证均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集中进行,应用系统不需要再对用户身份进行校验。

对于已经存在的、具有Web界面应用的应用系统,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身份的统一认证,需要与门户配合实现单点登录。

  • 统一权限管理集成目标

权限管理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集中管理各系统的功能权限,应用系统不在需要管理用户的功能权限,而是利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的权限管理工具统一管理,应用系统所需要管理的是用户的数据权限。

6.1.2 集成方案

在统一身份认证集成的方式上,随着目标的不同,也分为三个部分。

  • 统一用户管理集成方案

    • 原有系统用户集成方案

原有应用系统放弃对用户的增、删、改等所有管理功能,改由统一认证平台的用户管理工具统一进行管理,统一用户管理模式,原有系统的用户表由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

    • 新建系统用户集成方案

不再建设开发用户管理功能,采用统一认证平台的用户管理工具统一进行管理,统一用户管理模式,如果需要应用系统需要使用用户表,则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用户数据的实时同步。

    • 未来系统用户集成方案

不再需要每个应用系统开发建设用户管理模块,采用统一认证平台的用户管理工具统一进行管理,统一用户管理模式,如果需要应用系统需要使用用户表,则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用户数据的实时同步。

  • 统一身份认证集成方案

    • 原有系统认证集成方案

统一认证方式:对原有应用系统进行认证改造。根据应用系统架构不同,提供不同的身份认证接口,原有应用系统调用身份认证接口对系统的认证部分进行改造,使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的身份认证服务集中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模拟认证方式:模拟认证是指在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平台的模拟认证模块中保存被应用系统的用户名/密码。用户先登录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平台,模拟登录模块自动将保存的用户名/密码传递给应用系统,由应用系统的认证模块完成对用户的二次认证,而对于用户来说,二次认证为透明的,对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来说,完全没有参与二次认证过程,所以被称为模拟登录。

统一认证方式对于数字校园管理者来说可以实现基于全校范围内的用户身份认证,用户的变化能够及时反映在各个系统中。同时,统一认证充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使身份认证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上都相对应用系统认证更为提高。但统一认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已经建好正在运行的现有系统来说,需要对系统的认证部分做改造,使认证转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行工作,对于原有系统来说存在一定的改造工作量。另外,实施统一认证必须要求应用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了用户管理的同步。 (合肥自友科技)

模拟登录最大的优点在于对已有系统的改造量很小,可以基本认为没有改动量。同时可以屏蔽应用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用户不一直的情况。模拟登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全校的单点登录(SSO)。但是模拟登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身份认证,而是一种二次登录的方式,存在一些固有的弊病。例如:应用系统的用户名、密码的改变,必须手动修改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用户名密码映射,否则无法实现SSO。另外,在向应用系统发送用户名、密码的过程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 新建系统认证集成方案

新建设的各个应用系统,采用统一认证的方式实现身份认证的集成。应用系统不再需要开发和建设认证模块,只需要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的认证接口,即可完成身份的安全校验。

    • 未来系统认证集成方案

未来新建的应用系统完全采用统一认证的方式进行集成。

  • 统一权限管理集成方案

    • 原有系统权限集成方案

通过初始化工作,将应用系统的功能权限复制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权限管理中,原有系统的功能权限管理工具不再需要使用,统一用户的功能权限管理模式。同时,利用数据交换实现用户功能权限的实时同步。这种集成方式,对原有系统基本不产生影响,只需要屏蔽原有功能权限管理工具即可。但是这种方式集成同样存在一个前提,即改应用系统已经集成了统一用户管理。

这种集成方案的好处在于将功能权限管理完全集中在平台统一管理,当用户身份发生变化的同时,只需要在一个地方改变用户的角色,在全校的所有应用系统中均能得到实时的反映,为未来业务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² 新建系统权限集成方案

不再需要建设功能权限管理工具,只需要建设数据权限管理工具即可。所有的功能权限均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来统一管理,统一功能权限管理模式,同时,利用数据交换实现用户功能权限的实时同步。

6.2 数据集成
6.2.1 集成方案

在本项目中,我们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应用系统与共享数据库平台的数据集成,集成工作流程如下:

    • 通过工作在应用系统端的“适配器”,利用多种数据采集机制采集业务系统数据。

    • 采集得到的数据通过 “数据交换中心”统一处理。

    • “数据交换中心”根据各应用系统的特定需要,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策略和转换规则,将数据传递给公共数据库平台的“适配器”。

由数据中心的“适配器”将数据推送到公共数据库平台的数据库。

业务系统数据整合包括两部分:将新开发的业务系统对应的现有系统中的数据一次性的加载到数据平台中;共享数据集中数据定期从对应的现有业务系统中抽取出来加载更新,实现与现有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同步。

现有系统的数据集成将采用以下的步骤:

  • 分析数据源的类型和模式,以及使用的语义定义规则;

  • 设计数据从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转换加载规则;

  • 使用数据集成工具进行实施转换加载。

  • 分析老系统的数据模式

对数据源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 分析数据源存储的类型,访问的方式;

  • 数据源存储的模式结构信息,以及模式的含义;

  • 数据源存储模式中使用的语义定义。

  • 通过分析得到原有数据源的模式信息报告,为数据转换规则设计定义一个基础。

  • 设计数据映射转换规则

    • 根据数据源的模式分析报告和共享数据库平台的业务数据模式设计报告,设计数据的转换映射规则,按照数据平台中业务数据模式中的数据表来进行设计,为每一张数据表设计数据的抽取加载过程。

    • 通过设计得到数据转换映射规则报告,用于在数据集成工具中进行实施转换过程。

  • 实施数据转换加载

    • 基于数据交换功能进行集成,通过集成工具完成数据转换加载的时间、周期和相关约束。

二 应用管理服务建设

1.招生管理系统

1.1 系统概述

自主招生系统是根据国家的自主招生政策进行研发的,是除统招以外另外一条学生入学的窗口,学生可以直接在学校的自主招生网站上进行报名。自主招生系统支持大专、高职、中职这几类学生的报名,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业务流程的处理。

11.拓扑图.png

拓扑图

学生端:

  • 学生可以自己注册并登录自主招生系统,并维护本人的基本信息;

  • 醒目的报名流程,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以及当前需要做什么;

管理端:

  • 系统可以灵活的控制前台的每一步流程;

  • 快速的审核报名的学生信息;

  • 全自动的考场分配功能,并支持第二考场的分配;

  • 动态的成绩管理功能,适用于每个学校不同的考试科目;

  • 支持批量的学生照片导入;

1.2 产品功能
1.2.1 招生名单

学校可对接国家招生网或者批量导入以录取学生名册,形成新的新生信息。

可以批量导入被录取的新生信息,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入学信息,以及家庭联系方式等,作为入学报到所用,学籍入档所用;

1.2.2 报名注册

新生通过手机端app,或者服务大厅进行新生报名注册,填写基本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转专业。新生可进行进行变更专业申请,特殊情况满足不同学生想选择专业的变更专业的变更涉及到不同的缴费问题,分班等。

1.2.3 专业变更审核

学校可对学生专业进行变更审核,可进行批量审核,做到专业变更限制。

1.2.4 新生报道

学生线上完成身份验证,通过提交新生入学材料完善基础资料完成报道,可以通道批量导入新生报名一键批量报名成功节省老师学生实践提高效率。

1.2.5 新生分配学号

批量增加学生学号,预分配学号也可进行预分配学号转为正式学号,通过学号即可知道学生的入学时间班级等身份;专业转变也可进行学号的手动修改调整。

1.2.6 新生同步到用户

只有新生生成用户管理方可进入平台,做到学生与用户的独立区分,发放统一密码,进入手机端,pc学生端。

1.2.7 新生分配班级

新生报名预分配班级,可批量分配班级,同专业分配自动分配同一班级。

1.2.8 统计报表

系统提供的报考人数统计报表,可以根据生源地、生源类型、毕业生身份、专业、毕业中学、性别、年份进行自由组合的统计学生的录取人数、审核通过人数、信息已确认的人数;这个灵活的统计报表可以适应于学校不同的统计需求。

1.2.9 班级学生单

系统自动生成班级学生花名册名单。为新生报名提供一份完整的学生名单作用,可进行线下点名。

2 数字迎新系统

2.1 系统概述

迎新工作是新生真正深入了解学校的一个入口,是第一次体验学校服务水平。为了给新生舒适、便捷的报到体验,迎新服务方案至关重要。迎新报到工作具有“时间短、人数多、协调难度大”等特点,因此迎新工作是体现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最重要节点。

数字迎新系统涵盖了迎新网站、迎新自助服务、新生信息管理、迎新手续定制、学生报到、分班分学号、报到信息统计等一系列有关报到前、报到中、报到后的业务流程管理。可提供新生交费、分班、分学号、报到、住宿等迎新工作完整解决方案。

数字迎新系统支持校园卡、扫描报到单、读取身份证、手工报到等多种报到方式。学生可使用手机、电脑等终端了解学校及查询、办理业务,院系老师可使用手机、电脑等终端为学生办理业务。

2.2 系统功能
2.2.1 迎新网站

迎新网站及登录以后自助服务系统主要是针对学生使用。学生通过迎新网站及自助服务系统了解学校情况、报到流程、乘车路线、在校的“衣食住行”,查询自己基本信息、交费信息、住宿信息等等,办理上传照片、完善信息、咨询问答、在线选宿舍等业务。栏目和图片均可自定义,并且有后台管理功能,可对每个功能及显示名称进行设置。

2.2.2 基础信息管理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数字迎新系统基本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院系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学生信息导入、院系信息导入、专业信息导入、班级信息导入、学生照片导入、学生照片导出。

学生照片导入可选择照片名称为考生号、身份证号或学号其中一种。学生照片导出可按考生号、身份证号或学号导出学生照片信息。

2.2.3 绿色通道管理

学生费用减免,学生可手机端和服务大厅进行绿色通道减免申请;核对减免申请,减少新生费用缴纳。针对有困难的学生可申请绿色通道,先完成报到手续。

2.2.4 物品领用

为了减少新生携带大量的行李,新生可在学校进行购买生活用品和领取学校所分发的行李。新生缴纳费用进行新生物品领用登记,退还。

2.2.5 新生体检

迎新手续办理主要是根据学校实际业务情况,对需要办理的手续进行自定义。功能主要包括手续类型管理、迎新手续定制、新生院系报到等。

2.2.6 院系报到

报到时可以通过考生号、身份证号、通知书号、学号等进行报到。系统可自动读取校园卡、身份证、报到单等上面的信息检索学生信息(注:不同的介质需要不同的终端支持)。可查看学生基本信息、交费信息、绿色通道信息和住宿信息等等。可实现点击一次鼠标完成报到,也能实现刷卡自动报到。

3.宿舍管理系统

3.1 系统概述

宿舍管理系统是为学校老师方便管理学生住宿情况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宿舍管理系统可实时掌握学校公寓使用情况、每个公寓楼房间住宿情况、全校学生住宿情况、每个学生住宿详细信息等等。与一卡通和水电对接,采集一卡通刷卡记录和水电记录并分析相关情况。

宿舍管理系统涵盖了基础信息管理、宿舍信息管理、学生入住管理、学生退宿管理、日常操作管理等一系列有关宿舍管理的业务流程。系统不仅仅支持单条数据记录的处理更支持批量记录的处理,例如:批量生成房间、批量退宿、批量入住等。系统增加了特有的临客管理功能,为管理临时住宿人员提供便利;系统提供了预分宿舍功能。

宿舍调整支持多种方式,如:单人调整、两人互调、单个房间调整、两个房间互调。楼宇类型支持多种类型:筒子楼和单元楼。系统还提供了一些辅助管理功能,例如:内务管理功能。

3.2 系统功能
3.2.1 宿管系统设置

宿管系统参数设置主要包括房间命名规则、宿管运行参数、楼宇权限和常用字典管理。

3.2.2 基础信息管理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数字迎新系统基本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院系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学生信息导入、院系信息导入、专业信息导入、班级信息导入、学生照片导入。学生照片导入可选择照片名称为考生号、身份证号或学号其中一种。

3.2.3 宿舍信息管理

宿舍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宿舍管理系统基本信息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校区信息管理、园区信息管理、楼宇信息管理、房间信息管理、批量生成房间、物品种类管理、房间物品管理、校区信息导入、园区信息导入、楼宇信息导入、房间信息导入。

系统可以设置宿舍房间名称的命名规则,自动按照规则批量生成房间信息,生成房间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批量生成宿舍内物品的信息。

3.2.4 宿舍安排

学生住宿管理,包括宿舍预分、学生入住、宿舍调整、学生外宿、学生退宿等几部分。

用户可根据系统提示的各院系、专业、班级的历年的录取人数、入住人数、入住率和老生入住的楼宇楼层、同时,用户还可即时获取所选院系、专业、班级的新生人数,已经预分的床位数等信息。系统对这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智能的提示用户对新生的宿舍预分进行最优的配置,大大减少了用户的操作。

3.2.4.1 宿舍分配

系统可以选择单个学生入住,也可以批量选择学生然后选择房间后批量入住,入住可以根据宿舍预分情况完成入住,可以根据宿管运行参数的中的设置优先将学生分配到未住满的房间或者空房间。

3.2.4.2 宿舍调整

宿舍调整支持以下几种方式:单人调整、两人互调、住宿调整(单个房间调整)、房间互调,调整的同时会记录住宿的历史信息。

3.2.5 查询统计报表

系统针对不同角色设计不同的报表,主要包括:学生住宿信息、住宿异动信息、预分信息统计等报表。

3.2.6 日常管理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记录宿舍违纪、卫生和设施情况。

3.2.7 用户权限管理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管理、系统角色管理和用户授权管理。可实现对功能和数据的权限管理。

4 学工管理系统

4.1 系统概述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主要面向学生处、学院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全体学生,基本上涵盖老师、学生在校日常工作、生活的所有环节。主要功能包括:学生自助服务、学生信息管理、档案管理、日常管理、资助管理(贫困生认定、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专项资助、定向资助、社会资助、学贷补偿)、违纪管理、综合测评、奖学金管理、荣誉管理、学工队伍、通知公告、调查问卷、学生干部管理、团委管理(团员、团费管理、社团管理、活动管理)、党员管理、心理健康、基础信息导入、系统设置、消息管理、任务管理、工作流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支持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全校学生通过在线申请及审批办理业务,发送和接收信息提醒及时掌握业务办理进度,自助打印申请表,支持手机端、PC端多种途径访问,支持按权限管理的各种申请、查询和统计报表的输出打印功能。

4.2 系统功能
4.2.1 学生自助服务系统

学生通过自助服务系统维护自己基本信息、家庭信息,查询自己基本信息、家庭信息、课程成绩、任职情况、荣誉、奖励、资助、贷款、勤工助学、活动、档案,通知公告、完善就业信息;填写调查问卷等。

日常服务包括:奖学金申请、档案借调、违纪申诉、对辅导员评分、个人信息修改申请等。

资助服务包括:贫困生认定、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专项、定向资助、绿色通道等业务。

学生申请过业务后,办理进度推送消息提醒给学生。在我的申请中可以查看自己相关申请的审批进度。学生也可以通过APP查询和办理业务。其中首页右侧的内容可自定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并且有后台管理功能,可对每个功能及显示名称进行设置;我的申请中可以查看自己相关申请的审批进度,针对审核通过的,可以自己选择打印审批表。

4.2.2 基础信息管理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学工管理系统基本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单位信息管理、教职工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

4.2.3 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学生信息的维护和查看,包括学生信息修改管理、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扩展信息、学生信息申请修改、学籍异动信息、新生注册、在校生注册、学生就业信息、毕业生处理。

4.2.4 学生 档案

学生档案主要是对新生和毕业生档案进行管理,包括学生信息、学生照片、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学分管理、学生名册。主要来源指本校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学生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学习和工作表现的、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4.2.5 学籍 管理

学籍上报:毕业时进行学籍上报,完善学生个人信息的填写,上报到学工部和教务处审核,更改学籍状态,完成毕业。

学籍审核:审核学籍是否完善,审核通过学籍不可修改。

电子学籍卡:可打印电子学籍卡,其中包括,学生奖惩,异动,学生信息,考勤等。

学籍异动 : 处理学生异动状态休学、复学、退学、转专业、转学(转入及转出)、专升本、保留入学资格、提前毕业、延期毕业、留级、降级、旁听等状态。

4.2.6 团员管理

团委工作主要包括团员管理、团费管理、社团管理、活动管理、社团情况统计、活动管理除了社团活动外,还包括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院系举办的活动;社会实践包括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荣誉管理、实践成果维护、评选星级团队、先进个人等。

4.2.7 学生资助管理

学生资助主要是结合河南省资助网管理在校学生的受资助情况,满足申请条件的学生可以登录自助服务系统进行相关的资助申请;主要功能包括贫困生管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专项资助、定向资助、社会资助、学贷补偿、统计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勤工助学酬金发放表、勤工助学学生统计表、学费减免情况汇总表、学生资助发放汇总表、学生资助人数汇总等);其中资助优先考虑贫困生,部分资助只针对贫困生(如:国家助学金)。

4.2.8 团委管理

团委工作主要包括团员管理、团费管理、社团管理、活动管理、社团情况统计、志愿服务管理、义务献血、社会实践、校园赛事、参赛作品、校园赛事汇总表;活动管理除了社团活动外,还包括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院系举办的活动;社会实践包括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荣誉管理、实践成果维护、评选星级团队、先进个人等。

4.2.9 党员管理

党员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学生党员,根据党员的发展周期保留学生党员各个阶段的发展材料;主要功能包括:入党申请、积极分子管理、预备党员管理和正式党员管理。

4.2.10 报表管理

在校生统计、学籍异动统计、学籍注册统计、在校生年龄段统计、在校生其它情况统计、在校生来源情况统计、就业信息统计等。

4.2.11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包括登录图片管理、申请功能设置、系统参数设置、打印模板设置、系统编码设置。

4.2.12 消息管理

设置消息推送到哪些服务平台,可以推送到第三方平台,默认发送内部消息。查看消息记录。

4.2.13 任务办理

任务办理主要包括待办任务和已办任务;待办任务主要显示当前登录人需要办理的任务,针对同一类型的任务,可以进行批量办理;已办任务显示当前登录人办理完成的任务。

5 后勤生活服务平台

5.1 系统概述

后勤生活服务平台基于信息化建设行业经验,为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校园服务体系提供了一整套信息化解决方案。后勤生活服务平台以构建服务平台为核心,借助电子商务等技术,整合校内外服务资源,提供一体式的综合服务,将面向师生的日常服务变为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从被动影响师生的服务要求变为主动式、交互式服务响应。

后勤生活服务平台建设具体实现的目标包括:

  • 使全校师生通过信息化手段享受到学校各部门所提供的服务

  • 提升服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 提供完善查询统计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 遵循信息化建设规范,有效实现门户、应用以及数据的集成

5.2 建设思路
5.2.1 实用性

本系统应充分体现学校内部管理的模式和特点,各功能模块使用方便、切合实际、运作高效,且整个系统易于理解掌握,操作简单,逻辑性强,直观简洁,且投标方需提供整个系统的实际运作模式。

5.2.2 先进性

本系统的建设要立足于当今世界成熟技术、先进的架构,由此实现的系统能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平滑升级。

5.2.3 可管理性

系统数据来源途径众多、数据类型复杂、采集模式多样、数据历史跨度很大,其管理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系统必须从整体架构上、从具体功能上保证降低管理难度、降低维护成本、降低人员依赖,采用图形化管理和监控工具,方便管理维护、出现故障能快速准确的定位问题。

5.2.4 开放性

本系统将随着调查体系、评价模型等因素的调整而不断更新,基于性价比、厂商风险等因素考虑,系统采用开放的架构、开放的平台、开放的产品,提供完备的文档资料和开放全套业务程序与数据库设计,系统建成后学校可自行扩展升级、自主运营维护。

5.2.5 安全性

系统涉及全校许多敏感数据,应采用数据集中保存机制、严格的数据权限分级技术、完善的数据访问控制手段,确保各级领导、维护人员、管理人员、各级质管员、院系师生、评估专家、社会人士等能够且仅能看到其可看到的数据信息;需要提供完善的数据备份管理方案;提供详细的审计功能,对于操作人员的各项操作有完善的日志管理。

5.2.6 可扩展性

系统在容量和功能上不仅能满足目前用户的需求,而且也易于扩展以保障用户今后的扩容和升级,以适应诸如数据源扩展、采集模式变化、数据类型新增、业务功能改变等变化。

5.3 系统功能
5.3.1 报修服务

报修服务主要指教学区或生活区各楼宇内设备等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而产生的报修服务,包括网络、一卡通、物业水、电、设备等各项维修。

  • 报修申请,用户网上进行维修申请,系统支持维修设备类别、维修内容、维修区域及详细地址等信息

  • 报修派工,物业公司或后勤集团根据维修申请内容审核维修任务及派工

  • 进度查询,系统支持用户在线了解维修进度。

  • 报修评价,在维修完成后根据服务质量和维修结果,对本次维修服务进行在线评价

  • 支持维修工名单、工种及区域维护;维修项目、耗品清单及收费金额维护;相关维修信息的统计分析;维修工考核管理(依据维修类型、数量进行计件结合用户评价进行考核)

5.3.2 失物招领服务

失物找了服务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方便用户发布失物招领信息,失物信息查询,失物认领,建立基于校园的学生生活互助圈。

5.3.3 访客服务

访客登记服务可帮助校园安全,管理外来人员进出,进行实名认证登记,做到平安校园。登记来访人员信息,联系人员等。

5.3.4 校园文化

可设置校园文化文化管理服务,设置校园接待欢迎词,节假日宣传欢迎词宣传校园文化。提高人文关怀。

5.3.5 资产管理

学校资产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的管理水平。资产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策略,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校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资产利用效率,优化学校资产配置,节省学校运营成本,提高学校生产效率。因此如何加强学校资产管理策略,是学校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利用条码技术应用于学校基地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实现现代化、有效、有保证的科学管理。近距离距离的射频识别可以对校园的资产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清理、管理,借助在每一件资产上贴上的条码,通过扫码枪读取,以实物为管理基础,避免了以账面为基础的管理缺点。对重要的资产还可以实现动态的监控管理,整个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资产、位置、状态、购买时间和详细的情况、资产的周期和效率、资产管理与财务的关系、保养、维修等等信息都可以随时的通过扫码枪读取,传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实现全过程的监控管理。

12.全局监控管理.png

5.3.5.1 管理设置

设置资产管理系统基础应用配置

① 资产位置:设置资产存放位置,入库出库存放地点。

② 资产分类:设置固定资产分类,分类名称、分类编号、分类描述等。

③ 资源来源:设置资源来源方式,其中包括捐赠,自建,租赁,购入等多种方式来源。

④ 耗材分类:为了加强管理,便于组织会计核算,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核算要求以及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同的分类。设置分类的名称,分类描述。

⑤ ★折旧设置: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设置不同类型下的资产分类使用不同的折旧类型方式,其中包括: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设置首次折旧设计,预计残值率等基础设置。

⑥ ★预警设置:设置资产预警提醒,可以很好的帮助监控所有资产情况,可以设置提前多少天收到预警提醒。其中可设置资产使用到期提醒、资产维保到期提醒、资产租赁到期提醒等。

⑦ ★标签设置:设置标签二维码,自定义设置标签提醒字段其中包括:资产名称,购入日期年月(六位,四位,两位)、资产编号,资产分类、品牌、规格型号,sn号等自定义标签组合。可自动生成二维码,一维码提供使用。

5.3.5.2 资产管理:

① 资产入库:新采购未登记在册的资产需要资产入库登记,给资产贴上条码或者二维码,设置资产编号给资产进行分了,设置资产品牌,所属机构,存放地方,资产来源登记,采购时间,采购金额,使用年限,供应商,维保到期时间登记等设置。

② 资产领用:资产领用记录登记在册,登记领用人,领用机构,领用时间,领用后存放地点,领用处理人等设置。

③ 资产退库:设置退库日期,退库后存放地点,自动获取退库处理人,设置退库资产。

④ 借用归还:资产领用人需要使用学校资产,需要借用登记,登记借用日期,预计归还日期,借用人,资产借用存放地点,借用处理人等设置。资产归还日期做到预警处理。

⑤ 资产调拨:资产调拨所属机构,调拨后所属管理员等描述。

⑥ ★资产维修:对接报修管理系统,添加资产维修订单,设置报修人,报修花费,报修日期,报修处理人等设置,报修管理系统中可查看所有报修信息,维修员可处理维修信息登记处理状态。

⑦ 资产报废:新增资产报废信息,清理类型包括:售卖、丢失、退租、报废清理、转让出售、毁坏清理、盘亏处理、其他等清理类型,设置报废日期,报废处理人等设置。

5.3.5.3 耗材管理:

管理各种消耗性材料,各类打印纸、打印机配件、复印机配件等价值低于1000元以下,易损耗的物资。

① 耗材品种:为了加强管理,便于组织会计核算,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核算要求以及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耗材进行不同的分类。设置分类的名称,分类描述。给耗材贴上条码或者二维码,设置资产编号给资产进行分了,设置资产品牌,所属机构,存放地方,资产来源登记,采购时间,采购金额,使用年限,供应商,维保到期时间登记等设置。

② 耗材入库:新采购未登记在册的耗材需要资产入库登记,给耗材贴上条码或者二维码,设置资产编号给资产进行分了,设置资产品牌,所属机构,存放地方,资产来源登记,采购时间,采购金额,使用年限,供应商,维保到期时间登记等设置。

③ 耗材出库:设置出库日期,经办人,领用人,办理日期,办理耗材等情况。

5.3.5.4分析统计

环形统计图统计限制物品与在用物品的百分比;方便查看先用物品的物资情况;统计资产状态的占用比例:借用状态、已报修、调拨、闲置等物品;资产分类统计,条形统计出资产分类情况统计统计个分类资产数量。

6 人事管理服务

6.1 系统概述

负责办公室日常办公制度维护、管理。负责办公室各部门办公后勤保障工作按照公司行政管理制度处理其他相关事务。负责研究制订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负责公司的用人计划,做好招聘工作及人员补岗工作。员工奖惩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人力资源资料档案的管理。负责办理员工请假、休假及考勤异常处理,员工需求的调查及反馈。办理相关入职、调岗、晋升、离职等人事变动手续。及时与各个部门进行对接协助完成转正员工合同签订,并为其缴纳社保及离职人员停保工作。本部门其他突发事项。上级部署的其他事务。

6.2 系统功能
6.2.1 人事信息

① 人事合同:学校聘请员工时需要签订的劳动合同,可直接线上签订合同,直接设置用户,选择其合同类型其中包括:劳动合同,保密合同,其他合同等。设置应聘岗位,合同到期时间,设置试用天数等设置。

② 证照管理:增加学校老师的证书的登记,奖章的登记,设置证照的登记名称,证照编号,颁发单位,颁发日期,有效日期,到期日期等设置。

③ 党政职务:设置学校教师的党政职务,做到党政职务记录,党政职务的名称,党政职务级别,任职批准单位,免职单位等设置

④ 技术职务:设置外聘技术人员,学校技术人员等设置基础职务,设置任职职务,评审单位,聘任单位。

⑤ 工作经历:登记学校所有教职工的工作经历,所属行业,工作单位,工作内容离职原因等。

⑥ 社会关系:登记教职工员工的家庭社会关系

6.2.2 人事工作

人事工作涉及到面试管理,员工培训,员工考核,职工体检,职称评定,职工关怀等职责。

① ★面试管理:约见面试,面试记录登记需登记面试人员信息,性别,年龄,学历,专业,面试结果,面试日期,面试职位等基础信息。

② ★职工培训:对职工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多层次、多形式的训练和培养的活动。旨在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管理和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任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职工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职工培训主要包括:培训信息、参与信息、培训内容、附件、面试。

③ ★职称评定:职称评定登记用户职称评定阶段,设置评定人批准人,获取职称,获取方式,聘用机构,申报时间,聘用岗位等设置。

④ 员工关怀:设置员工关怀登记,关怀员工,陪同参与人员,关怀类型,关怀类型,关怀日期,关怀开支费用,关怀效果,关怀内容,附件等设置。

6.2.3 人事变动:

① 离岗管理:设置人员离岗,离岗日期登记,文书档案登记形成离岗档案,填写离岗原因,附件等设置

② 离职原因:设置人员离职,离岗日期登记,文书档案登记形成离岗档案,填写离岗原因,附件等设置。

③ 离校管理:人员离校需进行离校说明登记,添加离校原因,离校去向,添加证明等。

④ 离退休管理:人员退休,设置人天退休登记,退休类别设置,退休起始日期,离退休享受级别,退休费用支付单位,离退休管理单位,异地安置地点等。

⑤ 复职管理:离职后再次回到公司等其他特殊情况,都需要办理复职手续。复职机构,担任岗位,复职岗位,申请时间,复职日期,办理手续等操作。

⑥ 编制异动:添加教职工异动处理,设置异动前编制,异动后编制,编制异动类型,异动原因等设置。

⑦ 人事调动:设置人事调动调整员工职位调动等要登记在册。设置调动前机构,调动后机构,调动前岗位,调动后岗位,员岗位薪资,现岗位薪资,调动事由登记,接受部门意见等。

6.2.4 奖惩管理

① 奖惩制度:为了严明纪律,奖惩分明,调动学生,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制度,强化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学校各部门之间协作事项与工作流程,其中包括奖惩制度设置,包括奖惩制度的标题,制度内容,附件。

② 奖惩管理:设置员工的奖惩登记,设置奖惩项目登记,奖惩日期,奖惩属性,奖惩金额,签发部门,奖惩内容设置。

5)薪资管理  包括不同员工的薪资标准、薪资的明确组成部分、发放薪资的政策、薪资发放办法和原则、对该员工工作评价制度和薪资评价制度等

③ 薪资管理:设置员工薪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基本薪资,课时费用,加班薪资,公积金,奖金,五险等其他项目设置。

④ ★薪资项目管理:薪资发放管理,薪资项目名称管理,其中包括:工资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月份工资,描述等。

6.2.5 劳动技能

⑤ 劳动技能证书:登记用户劳动技能所展现的来动技能证书,级别名称,发证日期,有效期,发证单位机构等。

⑥ 计算机水平:计算机水平登记,考过计算机水平测试的教职工进行证书登记,登记考试级别设置,水平考试级别设置。

⑦ 学历学位:登记教职工的学历学位登记。

⑧ 语言能力:设置教职工员工是否有过多种语言能力,展现员工实力的体现。

7 教务管理服务

7.1 系统概述

教务管理工作是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院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提高学校教育、培养、管理水平,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打造高品质大学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

学校基地教务管理系统采用高效的事务处理机制和信息管理模式,同时兼容学校原有教务管理系统,为学校的教务工作提供了直观的评价数据,为提高教务工作效率和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7.2 系统功能
7.2.1 维护和查看校历

可设置时间,并在该时间段内创建工作安排表,以日历的形式查看,使信息更为丰富与清晰。

7.2.2 基本信息维护

基本信息维护主要完成对教师信息及教室信息的各项维护功能;教务处管理员对于教师信息只有查询功能,不具有增删改的权限,但可以维护教师的电子档案。包括教师信息管理、课程库管理、开课课程管理、教研室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教室信息管理、管理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7.2.3 学籍管理

主要完成在网上制定各院系、专业教学、实训计划。教务处管理员可制定各院系公课教学计划及最后的审批工作。包括安排平台课\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审核等.

7.2.4 教学执行计划

教学执行计划是根据教学计划生成的当前学年、学期所遵循的执行计划,该计划在教学计划的基础之上,针对实际情况课程安排可能发生变更后形成的,教学执行计划是某个院系学生在当前学期计划要上的课程。 教学执行计划由各学院在学期初从教学计划中直接导入生成,生成后可对其进行调整,并将确定的教学执行计划数据提交给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审核通过后生成后续的教学任务书。

7.2.5 教学任务安排

从教学执行计划中生成教学任务书后,院系安排上课教师,教务处在此基础上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在此模块中对时间、教室、教师等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且系统对安排结果可做冲突与合理性检查,教务处安排工作完成后,院系可在此基础上录入详细的教学进度,包括每个教师的上课时段和授课内容,学生在评教时可对教师的这些信息进行查看。最

7.2.6 选课管理

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选课,并可查询选课结果的统计情况。教务处管理员可以手工增加学生选课名单并进行选课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操作。包含选课设置,选课名单查询统计\学生选课情况查询\选课数据调整。

7.2.7 教学评估管理

主要完成学生网上进行评教的业务操作;教务处管理员可以查看全校各类型评教的评教数据及分析结果。学生评教管理包括:评课说明,即可发布评课说明;设置评教属性,即进行初始化设定,设置评教的有效时间及权值;确定评教指标,有新增、修改、删除、导入等功能;确定评教课程,可以设置是否为参评教师、更改评教指标类型、组合查询等操作;分析评教进程;分析评教结果。

7.2.8 选课管理

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选课,并可查询选课结果的统计情况。教务处管理员可以手工增加学生选课名单并进行选课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操作。包含选课设置,选课名单查询统计\学生选课情况查询\选课数据调整。

7.2.9 成绩管理

成绩系统是教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主要完成与学生成绩相关的各项业务操作。任课教师录入本人所带课程的学生成绩信息,教务管理员对学生的成绩信息具有最高的权限,可以进行各项成绩的录入、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的操作。 成绩管理模块提供对每门课程成绩单项组成、分制等情况的维护,系统可根据教师录入的成绩信息自动生成总评成绩。提供成绩排名、成绩汇总分析及成绩单制作等功能。

7.2.10 考试报名管理

考试管理主要是用来对学生的期末考试进行安排,教务处管理员可以设置考试时间、安排考试、查询考试安排结果以及维护监考库的功能。它包含以下内容:考试时间设置,监考人员管理,考场管理,考试安排,考试安排结果,院系考试查询,报表打印,进度统计图以及冲突检查。

7.2.11 毕业管理

毕业管理主要是完成根据相应的条件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审核与学位审核。包括毕业审核设置\毕业生审核\学位审核设置\学位审核\毕业生统计\导出三库\毕业证打印\学位证打印。

7.2.12 排课管理

排课配置:设置教师每周最大排课数目等

排课时间设置:置全校的排课时间段,如周末与晚上是否上课

班级限制:置某班级不可排时间,如体育专业。

课程限制:设置某课程不排课时间。

老师限制:设置某教师不可排时间,如外聘教师、行政人员。

教室限制:设置某教室不可排时间,如某教室某些时间段不对外开放。

开课同时班级数限制:设置某类课程同时最多可排人数,如机房课,制图课。

自动排课:自动排完整个专业课程

查询班级课表:查询班级分课表与总课表

查询教师课表:查询教师分课表与总课表

查询教室课表:查询教室分课表与总课表

冲突检测:检测排课是否有冲突

发布课表:设置本期课表是否允许教师或学生查询

调课操作:课表发布后,可以根据教师意见进行排课微调。

7.2.13 教材管理

教材管理系统对各个学校而言,都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是教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学校中专业设置门类多,各专业每期开设的种类多,其业务不仅涉及出版部门,而且要面对全校各系部的授课教师,各班级的学生,教材科涉及管理的入出库教材种类非常多。而且还要给校方高层管理人员完善这些制度中的缺陷。因此涉及人员广,工作量大,一套好的教材管理软件,不但能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水平。

1)教材目录: 教材目录可批量导入,设置教材的封面,教材名称,教材编号,出版社,出版日期,版次,第一作者,单价等图书信息;也可通过isbn编码扫描录入图书信息。

2)供应商管理:可批量导入供应商,名称,联系人,后期好维护图书信息,联系电话,手机号,图书信息描述。

3)征订管理:每个系部代课老师自己申请订购图书数量,或者系部统一订购,教务处统一审核订购图书管理。可查看已完成订购的数量,取消订购的工单,待审核工单,可查看各种工单审批流程等信息。

4)教材发放:

① 发放到系部:设置书本发放到系部,设置领用人,领用人在系统消息中查看领用消息提示,领用现场手机端领用登记,盘点书本。

② 发放到专业:设置书本发放到专业,设置领用人,领用人在系统消息中查看领用消息提示,领用现场手机端领用登记,盘点书本。

③ 发放到班级:设置书本发放到班级,设置领用人,领用人在系统消息中查看领用消息提示,领用现场手机端领用登记,盘点书本。

④ 发放到学生:设置书本发放到学生,设置领用人,领用人在系统消息中查看领用消息提示,领用现场手机端领用登记,盘点书本。

5)出入库管理:

① 入库管理:选择教材入库,设置入库数量,总金额,单价,自动计算总金额入库日期等设置;

② 出库管理:教材发放和班级,系部,专业,学生知己出库记录登记,出库完成减少入库的教材数量。

8 医务服务

8.1 系统概述

管理的模式到人员的素质,从医院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到各部门相互配合,都对医院管理系统的建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对校医院的医药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校医院的药库、药房管理、门诊划价、病案管理、计费管理等历来是一些繁琐、复杂、低效的日常工作。例如:药库管理经常由于管理上的不当使部分药品失效报废,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传统的手工统计操作已不能满足医务管理的实际需要。为能够更好地了解药库及药房的药品情况、建立病人电子档案、规范门诊划价和费用收取核算等日常工作,实施医务信息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8.2 系统功能
8.2.1 药品类别

设置药品类别,为药品上架做准备。

8.2.2 药品设置

添加药品,设置药品类型,药品编号,药品名称,药品所适应症状,药品属性等。8.2.3 ★ 药品入库

设置药品厂家入库,登记药品存放位置,入库总数,药品保质期,生产厂家,供货商,药品保管人等设置

8.2.3 诊断登记

学生领药登记,学生病状,疾病诊断登记,是否有过敏史登记登等用药基本信息登记。

8.2.4 用药记录

学生老师在诊所用药登记,查询药品使用情况,药品用量数目。

8.2.5 药品报废

系统自动筛选出过期药物,查询过期药物。销毁药品需要审核登记,销毁药品需指定地点销毁,销毁药品名称等操作。

9 实验实训服务

9.1 系统概述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效率高,更适合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学校定岗实习时把学生直接安排到工作岗位上,在工作中学习更适合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职业训练。而实训结合了两者的优势,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普通学校老师都是采用传统授课,按照书本规定讲授课程内容。实训基地的老师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或技术总监,讲课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模拟工作环境来授课,让学生经过培训后,有能力直接胜任工作。

9.2 系统功能
9.2.1 实验室管理

设置实验室类型:可添加多种实验室类型,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类型,针对老师,学生开放类型;添加校园实验室:添加学校可用的实验室,为教师开课做准备。设置实验室负责人:做到实验室规范管理,负责到位。

9.2.2 实验项目管理

教学计划申请完成,需要在实验实训自动获取所上的课程,实验项目人数,实验已选人数,开课时间,实训所在的位置任课单位,课程性质等生成实验实训项目;

9.2.3 实验人员管理

设置实验人员,选取学校实验人员作为实验负责人,为课程实验负责。填写登记实验人姓名,性别,学历,专业,从事实验工作年限,发表过论文次数等。

9.2.4 实训管理

实训项目:设置学期实训项目,实验所属学年,学期,专业,年级,班级,实训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课状态等。实训耗材:获取资产中损耗数据

9.2.5 物料管理

实验老师上课之前需要进行物料的领取规范操作,实验负责人审核物料发放。最终可统计领料明细等。

9.3 数据仓库系统的功能模块

系统中的数据仓库体系结构及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前端主要包括各种报表工具、查询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的应用开发工具。其中数据分析工具主要针对OLAP服务器,报表工具和数据挖掘工具主要针对数据仓库。

13.数据仓库功能模块框架图.png

10 实习管理服务

10.1 系统概述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平台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中的联络不畅和管理不便而构建的,其主要目的是在学校(校内指导教师)、学校(学校指导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使学校通过平台能有效与合理的管理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

10.2 系统功能
10.2.1 实习管理

设置学生实习学校,做到实习正规单位,减少不良学校入驻。登记学校名称,学校性质代码,负责人,学校网址,地点等等。

10.2.2 指导老师

设置学生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分为校内指导老师,校外知道老师,实习班级班主任查看。做到校内校外老师共同指导实习.

10.2.3 实习管理

学工设置实习任务,添加实习名单。

10.2.4 实习单位变更

实习期间学生可进行实习单位的转变,需申请实习单位的变更申请,指导教师的审核通过,原公司的审核,现公司的审核同意方可转变成功。

10.2.5 实习管理

学工设置实习任务,添加实习名单。

10.2.6 实习考核

实习期间需要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

实习周记:完成本周实习工作纪要,实习工作内容,实习地点工作任务上传实习内容任务等;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学生进行工作总结,实习公司进行实习评语,成绩登记考核打分;

实习鉴定:完成实习形成 一条实习鉴定表包含实习单位,实习老师,校内指导老师,校外知道老师,实习时间,自我鉴定,实习单位,考核成绩纳入毕业成绩。

10.2.7 安全管理

学校需要线下组织安全知识培训,线上考核等级,作为实习考核分数依据。学校需要保险购买登记,做到安全工作。

10.2.8 权益管理

学校下发就业协议书,学生与学校之间签订就业实习协议,上传盖章。学校支付学生工资登记做到不拖欠工资,实时监控学校管理。

10.2.9 论文管理

管理者设置论文类型,老师申请论文题目审核通过下达学生申请论文题目,完成论文期间学校定期抽查学生论文情况登记打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进行毕业答辩,评委成绩登记完成论文管理。

11 就业管理服务

11.1 系统概述

业管理系统属于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目的就是帮助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另外,还可以更广泛的吸引各种形式的学校和用人单位进入校园招聘。通过对就业工作的管理以及吸引学校招聘来全面服务毕业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管理系统融合了宣传、管理、指导等功能,服务于学校、学校和学生。

11.2 系统功能
11.2.1 学校管理

系统可实现招聘学校的注册,注册完之后,联系学院就业管理部门,并提交相关资质。就业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审核确认无误后,审核通过,学校可对学院的学生发布招聘信息。

11.2.2 招聘管理

就业管理部门可在系统中新建招聘会,进行招聘会的详细资料补充。招聘完成确定最终名单后,招聘学校通过系统点选确定录用人员,被录用的学生会立即收到被录用的系统提示。同时学院就业管理部门可查看某一场或几场招聘会的统计情况,可导出统计数据。

11.2.3 就业协议

学生与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实时跟踪学生就业情况;

11.2.4 档案去向

学校向学校移交学生档案,方便档案的移交管理,档案的跟踪。

12 缴费管理服务

12.1 系统概述

学生缴费管理系统与教务系统,学工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实现网站支付功能,实现学生在家,在宿舍,只要能够上网即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网银对产生的订单进行支付。服务网大厅中的web网上查询使得数据查询更加便利,财务负责人通过平台试试学生收费情况,院系老师通过查询平台查询本院系实时收费情况等,院系领导即可查询到学校费用的应收,已收,欠收情况的统计,为决策提供了数据依据;学生通过网上即可查询自己应交,已交的费用。用过服务大厅网上查询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有用性。

14.数据的及时性,有用性.png

12.2 系统功能

15.财务系统功能.png

12.2.1 支付设置

通道设置:设置缴费方式线上,线下,网银,微信,支付宝等方式是否开通;

微信配置:设置配置微信商家账户信息,对接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配置:设置配置支付宝商家账户信息,对接支付宝支付;

12.2.2 缴费设置

缴费项目类型:设置缴费类型,必须缴费类型,选交类型等是否有效;

缴费项目:设置学校所缴项目名称,例如:学费,住宿费,学杂费等项目;

收费标准:设置每种项目的收费标准,做到同种项目不同收费标准,例如住宿费等;

缴费标准项目:设置标准项目的费用;

12.2.3 缴费管理

缴费应收款:查看学生应收款项目;

应收款详情:查看所有应收款项目情况;

12.2.4 网上缴费

已支付:查看所有支付情况,包括应缴金额,减免金额,实缴费用等等;

待支付:查看所有代支付情况,包括应缴金额,减免金额,实缴费用等等;

12.2.5 退费管理

财务退费到学生账户,记录登记;

13 行政办公管理服务

13.1 系统概述

学校基地校园OA办公系统依托智能工作流引擎,根据学校需要制定业务流程,满足学校公共信息、个人办公、公文流转、行政管理等全方位的办公需求,加强学校基地学校间、学校机构间、教职工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教务和校务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学校基地校园OA办公系统能通过油田专网接入油田公司办公系统,大大提高学校基地教育与实训的管理水平。

16.校园oa架构图.png

13.2 系统功能
13.2.1 校内请示

校内请示是学校内部各部门向校办或向领导请示工作的一种方式。该系统能实现校内请示的网上起草、部门领导审批、会签、校办主任审核(拟办)、校领导批示、部门办理、归档、统计查询等功能。用户可以定制文件流转过程,系统按照预先定义的工作流程进行流转;系统提供严密的授权管理,保证文件不被未授权人处理和查看,实现对文档传递过程中有效的实时监控,保证文件网上流转准确。  

校内请示表单的字段有:标题、事由、申请人、申请部门、联系方式、部门编号、学校编号、主办部门、备注、附件等。

12.2.2 日常事务

会务管理与接待管理等。

13.2.3 个人办公

待办事项、意见反馈等。

13.2.4 系统管理

用户管理、部门管理、角色管理、权限分配、模块管理、数据字典、系统日志等。

13.2.5 印章管理

为规范印章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印章管理的安全性、严肃性、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包含:公章管理和私章管理,上传公章图片,设置公章密码;发文是需要使用印章,传阅公文时公文具有公章加载。

13.2.6 红头文件管理

为规范印章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印章管理的安全性、严肃性、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包含:红头文件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在发文和收文使用红头文件。  

13.2.7 车辆管理

为了使车辆管理统一化,制度化,合理有效的调配和使用各种车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最真实的反应车辆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并对学校所有车辆的保养和维修进行控制,以确保车辆安全、良好的运行。

13.2.8 合同管理

校内合同登记,设置合同类型:人事合同,劳动合同等,做到合同归档有效管理,减少纸质合同的打印登记,整个线上电子合同完成合同的登记。

13.2.9 邮箱管理

校内邮箱管理,杜绝使用其他第三方设备,方式传播资料,防止校园信息泄露,做到资料内部传输,安全管理高效、规范地传递信息。

13.2.10 知识地图

知识充实,学校添加知识目录图书,老师学习电子图书,档案知识,形成学习笔记,随笔可共享笔记内容工他人参观学习。

13.2.11 会议管理

规范校园各种会议管理,减少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会议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会议室使用和管理规定;做到规范使用会议室,从会议室的设置,会议室的申请流程设置,会议纪要的结束做到有迹可查,做到会议可查。申请会议包含会议名称,开会时间结束时间,合理分配会议室时间 ,会议纪要会议出席人员信息等。

13.2.12 投 管理

设置投票管理,老师,学生点击投票操作,管理员终止投票,方可查看投票结果。

13.2.13 工作计划管理

教师,领导下发工作计划。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

14 档案管理服务

14.1 系统概述

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

14.2 系统功能
14.2.1 档案目录

档案管理员设置档案编目,不同档案放入不同的目录下分类管理。

14.2.2 档案室管理

设置档案室名称,添加档案存档时需要选择存放地点。

14.2.3 机构问题

记录档案机构问题,卷宗,档案存在的问题。方便档案管理员方便处理机构问题。

14.2.4 案卷管理

案卷立卷后,以年为顺序,归类存放在档案室内,由专人负责保管。

14.2.5 档案管理

案卷立卷后,以年为顺序,归类存放在档案室内,由专人负责保管。

14.2.6 档案编研

部门后期对以前编辑的档案进行编研,补充新的资料。

14.2.7 档案鉴定

档案管理员在固定的日期进行存档,存档时核对档案袋内的信息与封皮记录是否一致。将记录一致的文档分部门进行保管。对不一致的部分退回让其重新整理。直至所有部门归档完毕,并对特殊情况进行标记。并且鉴定所属档案密级码: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

14.2.8 档案借阅

不同人员借阅档案使用不同流程,档案分为单位人员借阅,单位外部人员借阅需要审核,批准,借阅登记,归还日期等。

14.2.9 档案归还

不同人员借阅档案使用不同流程,档案分为单位人员借阅,单位外部人员借阅需要审核,批准,借阅登记,归还日期等。

15 科研管理服务

15.1 系统概述

以科研课题为主线,已经费管理为抓手,宏观层次面把控科研全生命周期管理,微观层面注重科研过程监控,实现对课题经费、成果等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全要素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控。

15.2 系统功能
15.2.1 论文类型

可设置论文各种类型,为科研管理发布论文准备。

15.2.2 科学领域

设置科学研究领域,研究领域分类管理,设置学科领域名称。

15.2.3 学科门类

维护科研学科门类,维护研究基础信息管理

15.2.4 获奖类别

自定添加设置维护科研奖项类别,维护奖项基础设置

15.2.5.论文信息

科研管理者可发布论文信息,维护科研论文信息其中包含:论文名称,论文编号、课题名称设置、论文类型、学科领域、学科门类、发表期刊名称。

15.2.6 著作信息

维护科研论文著作信息,其中包括著作编号、著作名称、著作类别、著作登记有效管理科研发表著作沦为,提供科研支撑。

15.2.6 专利管理

维护专利成果,登记科研专利项目,其中包括:专利成果名称、批准形式、批准日期、专利登记证书号、课题名称、学科领域、专利类型等

15.2.7 课题项目

课题项目申请,下发到科研老师,线下进行科研研究。

16 德育管理服务

16.1 系统概述

德育管理是根据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总体要求,对德育工作系统以及德育活动过程进行的规划、组织、指挥、监督与协调等活动。德育是教育者通过学科教学以及一系列专n的活动对学生施加综合影响的过程。为了使这种综合影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应当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加强对德育的管理。 

课程管理是对课程系统的人、财、物、课程信息等因素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有效实现课程系统预期目标的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规划管理、课程计划管理、课程标准管理、教材管理、课程实施管理、课程评价管理等

16.2 系统功能
16.2.1 考核类型设置

自定义设置考核类型,为学生老师考核提供多种考核选择。

16.2.2 考核项目设置

自定义可设置考核项目,可对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班级进行考核项目设置。一个班级可设置多个考核项目,做到量化考核项目。

16.2.3 操行基础分

可对没学年每学期进行操行分设置,对学生的量化考核分数基础设置,及格分数设置,控制每个学年学期的考核分数。

16.2.4 操行分等级

可多维度的设置操行分等级分设置,不仅可用分数考核并且可用等级分数考核。

16.2.5 学生考核

这个考核项目可以自定义的没每个学年学生考核、不同学生考核、不同地点考核,不同考核项目进行考核、多维度次数考核、不同评价主体进行考核的设置。

第四章  项目建设与实施规划

一.实施步骤

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对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涉及到学院各部门,所以必须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稳固成果,逐步推进。实行“一把手”工程(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实施机构,由智慧校园工作小组落实具体工作,各部门参与配合,分阶段完成以下工作内容:

第一步:建立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小组

由学院领导协调组成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小组,各部门参与。

第二步:需求分析收集整理

由工作小组负责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需求沟通工作,对需求进行整理以适合我院建设,为平台建设与整合、业务系统建设提供依据。

第三步:选择技术方案和集成商

由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小组对建设需求与方案进行初步设计,请厂家进行技术交流与产品演示,对已实施智慧校园进行考察、论证,选择最优的技术方案与实施方案,确定合作集成商。

第四步:项目部署实施

进行信息标准、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综合服务门户平台以及应用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并对已有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对未来业务系统建设提供接口规范。

第五步: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后试运行及验收

项目试运行正常,并对使用部门及职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完成验收。(合肥自友科技)

二 培训与推广措施

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系统的使用价值——多少人真正经常使用。所以为保证很好的使用效果,推广是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阶段的重要环节。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能力,结合承建厂商的推广经验,有策略、有计划的策划培训、推广活动,调动师生的主动积极性。

我们的建设推广思路是:

1 分阶段实施

先实施重点系统重点模块,再逐步深化推广。项目的实施统筹考虑,首先根据学校业务开展的时间性要求,完成学校最急需、最重要的应用,根据学校现行业务运作周期的规律,确定实施的时间,同时考虑应用实施的各种内部、外部因素,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加以实施。

2 规范化的培训

高质量的培训过程是系统很好使用的保证,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信息化建设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培训课程,保证培训的效果,让系统管理人员、学生、教师、校领导都能熟练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3 运行保证和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新建系统的大范围使用,在建设中需不断完善智慧校园的运维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从行政管理上、组织上对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提供保障。而作为系统运行的保障,系统的安全体系的建设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框架,也是在后期建设的重点内容,以保障项目的建设成果。

三 建设保障措施

1 规范管理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必须适时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研究制定试行管理办法。规范学校的信息行为,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障和促进数字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这些制度应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保密、用户服务管理、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等。

2 全面推进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联合共建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一致。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协调、项目管理等工作。学校应进一步优化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机构,建议成立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协调工作。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运行工作。应按实际需要为信息化建设职能机构配备充足技术和管理人员,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

3 协调发展

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包括中长期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规划。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规划的编制由信息化管理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规划中明确全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建设项目,并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各部门也要抓紧做好各自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并注意与学校的规划相衔接。强调规划的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统一建设标准与规范,明确阶段建设的重点,按规划组织实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4 长期投入

学校应重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多方筹措,保障经费到位。学校应做好年度的信息化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常规经费计划。学校在必要时可确定重点建设项目,设立专项建设经费。同时鼓励各部门、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在多方筹措资金的同时,努力提高投资效率,注意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防止重复和盲目建设。(合肥自友科技)

第五章  项目建设预算

一 总体预算

序号分期/软硬件建设内容预算总计(万元)备注
1
2
3
4
5
6
合计

二.应用软件预算

序号系统名称数量单位预算(万元)
一、
11
21
31
41
51
小计

第六章 配套硬件环境

一.推荐硬件环境

服务器服务器类型数量操作系统CPU内存硬盘空间备注
智慧校园软件虚拟机/实体机1Windows 2008r2  以上8核16GB500GB部署平台前后端应用
备份虚拟机/实体机1Windows 2008r2  以上4核8GB500GB备份数据库
数据交换服务器虚拟机/实体机1Windows 2008r2  以上4核8GB500GB部署数据库
  • 44
    点赞
  • 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