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 35 岁魔咒要被打破了?

大家好,我是君哥。

最近有猎头问我愿不愿意看机会,还说年龄限制到 43。

程序员 43 岁,这确实对年龄放松了很多,因为好多公司默认不招聘 35 岁+的程序员。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程序员这个行业被打上了 35 的标,社会上默认程序员只能干到 35,甚至有程序员相亲都被鄙视的。

其实,35 岁限制,是社会、企业或

HR 认知上的问题,从我对身边朋友或同事的观察,35+ 的程序员,多数都很厉害:

1.能写码,能架构,能救火,能扫雷,行业经验丰富;

2.遇到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发现 35 的这些老哥们一点都不逊色,反而是更皮实,更耐操;

3.这些老哥们多数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他们很难有说走就走的洒脱,对企业来说,他们更加稳定和忠诚;

4.从人力成本来说,35 的程序员,并不人人都是年薪百万,他们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那到底是谁坏了 35 岁程序员的名声呢?我举 4 个身边的例子。

程序员A,刚到 30 岁就写不动代码了,做一做项目牵头,小组加班的时候搞搞后勤,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他是觉得干技术没前途,走管理更好发展,可是从公司离开后发现管理的路线更难走。

技术总监B,大厂光环加身,觉得大厂外面的人能力都不行,怼天怼地怼同事甚至怼领导,干了半年就干不下去了。

程序员C,一个中厂技术管理,被裁员后重新去做技术,因为薪资对标,新公司给的级别很高,可入职后发现能力和级别不匹配,试用期没过。

架构师D,领导给了一个非常核心而且紧急的技术升级项目,需要加班,但因为自己身体原因不能加班导致项目进展不顺利,最后被换人。

是的,35 岁程序员被嫌弃,有很大一个原因确实是因为一些不太能干的人坏了大家的名声。

作为 35 岁+的老程序员,我们都经历过互联网红利的那些年。那是一个工作不开心立刻就敢跳槽,跳槽必定加薪的时代,一个三年升架构五年升总监的时代。但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好多人把时代红利、平台机会、个人能力混在了一起,把时代红利和平台的机会当成了自己的能力,结果看不到自己的真实能力。

但繁华过去,剩下的就是理性、竞争、内卷,35 岁程序员的竞争力到底怎么样,也更容易理性地被评价。

作为给企业打工的牛马,35 岁程序员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又背着房贷车贷,他们踏实工作不敢轻易离职,套用网络上一个词汇“核动力驴”描述他们一点都不为过。

相信程序员 35 岁魔咒终会被打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君哥聊技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