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影响下行业社区产品的设计

问题:

在微信的压迫下, 早十年非常流行的社区论坛产品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影响,风光不在。但每个产品类型都有其适用的需求和场景, 微信也不能占领所有用户的所有时间。 本文着重论述,在新形势下,行业社区产品如何设计,以及如何与微信相互配合。

社交和社区产品分析:

从信息流的角度来描述,主要环节包括信息的产生、存储、传递、过滤、展现,相关方是信息产生者、发送者与接收者。把社交产品和社区产品放在一起做个抽象,细化信息流的各个环节和因素,从中看出在用户、功能、场景上的异同。

维度

取值

信息收发双方关系

1.    熟人(双向好友关系)

2.    陌生人(单向知道账号)

3.    公共(所有人可见)

信息传递方式

1.    点对点,包括一对一(单聊),和多对多(群聊)

2.    发布订阅

信息过滤方式

1.    信息分类

2.    信息搜索

3.    精华置顶

4.    个性化推荐

5.    利用关系网络过滤

传递实时性

1.    实时

2.    非实时

信息展现

1.    按内容主题组织

2.    按参与人组织(单人,群)

3.    按时间排列组织(正向、逆向)

信息内容和交互目的

1.    分享生活或者工作动态/新闻

2.    陈述专业意见和观点

3.    请求/应答,公告/通知,处理事务

4.    讲课/培训

 

以上模型不仅适用于社交和社区产品,也适用于分析其他互联网产品类型,包括邮件,门户/视频, IM,社区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在这里不讨论其他产品类型, 主要对比社区论坛和微信(IM+朋友圈)。

 

维度

社区论坛

微信

信息收发双方关系

公开,发贴对所有人可见,或者说订阅了所有的发贴;

可以给陌生人私信;

必须是好友关系,才能单聊;

在群里,可以向陌生人发信息;

订阅所有好友发布的信息;

信息传递方式

发布订阅方式,默认订阅所有的贴子;

私信是点对点方式;

单聊,群聊都是点对点方式;

朋友圈是发布订阅方式;

信息过滤方式

没有利用关系网络的过滤,其他过滤手段都有

单聊、群聊过滤人,不单独过滤信息;

发布订阅通过朋友关系网络过滤信息;

传递实时性

没有实时通知功能

有更新实时通知功能

信息呈现

贴子按内容主题组织,时间倒序排列;

贴子回复按时间正序排列;

聊天按参与人组织,聊天记录按时间倒序排列;

朋友圈内容按时间倒序排列,点击发起人可以看到按发起人组织的记录集合;

信息内容和交互目的

都涉及,更多应用于陈述专业意见和观点,请求回答事项;

都涉及。聊天多用于请求/应答,公告/通知,处理事务;

朋友圈多用于分享动态,陈述观点;

 

微信从诞生以来,凭借对音频、视频、文字、文件、外部可信任链接的良好支持,已经成为除电话外的基础沟通交流工具。在信息过剩,用户时间碎片化的当下,通过熟人关系网络有效过滤无用信息,同时提供方便的实时通知机制督促用户及时接收信息,从而逐步侵占其他互联网工具包括社区论坛、邮件、博客、微博的领地,抢用户占时间,在工作和生活领域都成为用户用时最长的移动工具。

传统社区产品受微信影响较大。社区面向所有用户公开,贴子数量庞大,良莠不齐,依赖管理员的过滤机制效率不高。没有实时通知机制,更新无法及时通知用户。用户逐渐丧失在论坛大量贴子里发掘好贴,在长贴里爬楼的兴趣。

在专业领域,很多同行人士在微信大群里沟通交流,请求/问答, 在朋友圈里发布订阅行业动态新闻,专家观点,从而很少时间和愿望去访问行业社区产品。

然而行业社区产品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和空间,结合这段时间设计和运营行业社区产品的经验和感受,总结一下行业社区产品应对微信的几点设计指导原则:

1.   扬长:仔细分析,找到微信做不到的功能和场景,作为产品立足重点;

2.   补短:提高社区产品的信息过滤和实时通知能力;

3.   合作:和微信做好分工,划好边界,共同为行业人士服务。

一句话概括中心思想:社区论坛产品基于其面向公开用户,按内容组织信息的特质,适合交流解答复杂的专业问题,发布订阅专业领域沉淀下来的优质资料文献。同时进行优化,提高社区论坛产品的内容过滤质量和消息通知实时性。而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的,主要按参与人组织信息的产品,可以非常及时地通过好友关系转发过滤信息,所以适合实时性的简单事务沟通交流,适合发布订阅行业动态,资讯新闻,和一般性应景的专业文章。两者定位不同,可以相互配合。

行业社区产品的应对设计方案

1.   社区论坛产品面向所有用户公开,不局限于熟人关系。虽然微信里的大群可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大群人员毕竟有限,存在一些群里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面向更大范围的公开用户;社区论坛基于内容,按内容组织信息,方便用户搜索查询。

2.   发帖回帖形式,一人请求/多人回复,多回合解答专业问题的功能作为重点。 微信群聊通常也可以解答专业问题,但如果回合过多,问答时间较长,会被其他聊天信息干扰,很难追溯,同时无法很好地整理利用以往的问题。对于这种需求和场景,依然采用论坛产品形式,同时增强回贴质量和问答实时性。

增强回贴质量:组织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值班回复问题,同时也允许其他普通用户回答问题,一定程度上即保证开放性又提高回复质量,减少无用信息对用户的干扰。在功能设计上,先显示专家回复,再显示全部回复,突出专业回复信息的重要性;

增强问答实时性:在传统论坛里请求解答问题,问答双方都无法及时接收到更新信息,无法及时进行交流,使得解决问题的时间变得漫长而不可控。所以需要在论坛产品的基础上,增加实时通知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具体设计点如下:

论坛产品增加实时性的设计点

贴子详情页,回复按时间正序排列,提供一键到底功能,到贴子底部后,切换成聊天模式,这时贴子类似微信的群聊,有新回复时自动跳出显示

关注的贴子,用户本人发起或者回复过的贴子,有更新时推送通知消息,贴子置顶并有红点标识

用户可以选择有新贴时是否推送消息,贴子置顶并有红点标识

除关注贴,用户本人贴子,新贴外,其他贴子更新时,不推送通知消息,否则贴子较多时对用户形成干扰。设计原则:对用户感兴趣的贴子进行实时更新通知

在贴子里回复时,可以@发起人和之前回复的人, 被@的用户会收到通知消息,显示有其他人@你

通过对论坛的功能改造,兼顾传统发贴/回贴功能和微信实时聊天/通知功能,使得解答问题的实时性增强,提高用户满意度。

3.   专业意见/观点类的贴子和请求/应答类贴子分开展示,专业文章需要通过作者认证和内容审核方可发表,普通用户进行评论,从而保证内容质量,减少用户筛选过滤内容的时间,提高效率。

4.   和微信的配合分工

一些社区产品应对微信的影响,生硬的引入通讯录加好友,聊天,朋友圈分享等功能,期望用户通过内容兴趣结识后,在社区内建立强社交关系,继续彼此间的交流沟通。然而现实中上演的多是用户在社区内认识,询问彼此的微信号,添加后转移到微信里做点对点的沟通。

社交产品基于关系,社区产品基于内容。两者相比,社交产品因为它的本质需求是人与人的交流,有着高频使用次数,更适合成为离用户最近的入口,而社区产品尤其是行业社区产品作为入口之后的垂直类产品,可以为入口提供内容,不可能替代入口的基本功能。如果用户非得在社区里和好友沟通交流, 那手机上多个社区产品(本专业的,金融的,医疗的,职场的,还有知乎等),一天得有多少通知消息闪烁,无端打扰用户。

所以好的设计是找好社区产品自己的定位,同时和微信的功能相配合,相互导流(建用户微信群是推广APP的好方式),各司其职,一起服务行业群体。以下是运营某行业社区时,三个产品的定位和功能。

产品

功能定位

微信公众号

发表行业最新动态新闻,行业大牛实事点评文章

微信群集合

面向全国某行业某专业人士,建立总群和三十多个省群(总数近万人),在群里自由交流,解答简单问题,分享资料,发布组织机构通知,举办专家讲课等

移动社区APP

专家论坛解答复杂问题, 组织发布高质量专业资料,整理微信群讲课内容形成文档进行发布

 

总结:社区是基于内容的产品,微信是基于关系的产品。在社区中产生的精彩内容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分享,在社区里结识的好友可以用微信继续交流,同时微信群中的有价值的聊天记录可以整理为内容资料,收集在社区里方便用户按内容检索浏览。

        微信天然通过朋友网络过滤信息,而社区可以采用用户资质认证,内容审核等方式保证信息质量。

        新的社区论坛设计和微信一样有了实时性,在移动时代,都需要把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第一时间通知给用户。

       总之,社区和社交产品都在相互学习,相互渗透。论坛贴子加上实时更新功能,成了以主题命名的群聊;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可以进行收藏形成自己的资料库,还可以转发。 同时两者又各有偏重,各司其职,形成一个微信入口占用户大部分时间,其余时间被多个垂类社区产品瓜分的局面。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