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介绍某矿井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的摘要。该变电所的建设旨在满足矿井的用电需求,其电气部分的设计考虑了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首先,根据矿井的用电需求,我们确定了35KV的输电电缆和变压器容量的大小。同时,我们设计了两台主变压器和两台备用变压器,以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在电气系统的保护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保护措施,如过压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我们还采用了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实时报警,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最后,在经济性方面,我们考虑了优化系统结构和节约能源的设计方案。我们采用了新型节能设备,如低损耗变压器和高效电容器等,降低了能耗和设备的维护成本。综上所述,某矿井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考虑了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矿井提供了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力供应。
关键词:降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变压器; 设备选型; 无功补偿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能有效地影响到变电站的电气质量、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主变压器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变电站的负荷情况、电压等级、用电环境等多个因素。在进行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时,首先需要了解变电站的负荷情况,包括负荷容量、负荷性质、负荷变化规律等。据此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和电气主接线方案,以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此外,还需要根据变电站的功能和布局,合理安排电气主接线的跨越、穿越、分支等方案,以保证变电站的电气接线紧凑、整洁、美观。对于主变压器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用电环境等进行综合考虑。首先需要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和负荷容量,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和额定电压。然后需要考虑主变压器的类型、级数和接线方式,以满足变电站的变压需求。在选择主变压器的类型时,可以考虑将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进行比较。油浸式变压器通常具有容量大、体积小、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而干式变压器则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无环保问题等优点。根据不同的用电环境,有选择的进行选择。同时,在选择主变压器时,还需要考虑其形式结构和布置方式。通常主变压器可以采用双圈、三圈等不同的结构形式,并根据变电站的场地条件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主变压器的运行稳定和运行环境的安全可靠。
1.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1.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考虑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电力输配电的关键设施,其地位和作用连接着各种设备和系统,保证电能的传输和分配。枢纽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一个可靠稳定的主接线系统,而地区变电站的主接线系统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区域内不同电力负荷需求。终端变电站和企业变电站的主接线应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分支变电站的主接线则应具有强大的容错能力和可维护性。因此,考虑到变电站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主接线的设计应兼顾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的考虑。
(2)考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
在进行变电站主接线设计时,根据负荷大小和分布情况,确定变电站的容量和电源数,并根据潮流分布分析各个连接之间的负荷情况,从而决定主接线的形式和回数。此外,还应考虑各种可能的运行方式,如单回和双回供电方式,以及自备电源和外部电源的接入方式等,从而为变电站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应该满足负荷的需求,并在确保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余地。
(3)负荷的出线回路和重要性分级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
在矿井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中,主接线的设计原则至关重要。必须引入相应的设计措施来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考虑到电气部分的重要性,应该在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设计出能够满足电力系统需求的主接线方案。
(4) 考虑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
在矿井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中,主接线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因此,在主接线的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变电站容量和台数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其安全可靠。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需要考虑备用量的有无和大小对其的影响。备用容量是为了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在发、送、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备用容量充足时,我们可以在断路器或母线检修的情况下,允许一些线路及变压器停运,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然而,如果备用容量不足,则需要严格控制在故障或检修时需要切除的设备数量,以免造成生产损失。在主接线的设计中,备用容量的大小对其形式、安排以及运行方式都有很大影响,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
1.1.2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1.2.1可靠性
一次设备的可靠性是确保主接线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到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故障对主接线可靠性的影响。这是因为二次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导致主接线的故障,从而导致对用户连续供电的中断。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主接线和二次设备的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仔细的分析,以确保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有效检测和保护。
当考虑主接线的可靠性时,需要意识到可靠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变电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因此同样的主接线在不同的场所可能会有不同的可靠性表现。因此,在设计主接线时,需要融合固有的可靠性和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可靠性差异,以实现最佳的设计结果。
总之,在矿井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过程中,主接线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一次和二次设备的可靠性,并充分考虑变电站的工作环境和特殊要求,以达到最佳的可靠性结果。评价主接线可靠性的标志如下:
(1)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供电;
(2)变电站全部停电的可能性。
1.1.2.2灵活性
主接线的灵活性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调度灵活,操作方便。
(2)检修安全。
(3)扩建方便。
1.1.2.3经济性
经济性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考虑因素。在实现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之间往往存在矛盾。因此,需要对这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在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首先,为了节约电器设备投资,主接线应该设计简单清晰,限制短路电流,并可以采用质量可靠的简易电器代替高压侧断路器。此外,运行费方面也是需要考虑的,年运行费包括电能损耗费、折旧费以及大修费、日常小修维护费。其次,为了节约用地和节省架构、导线、绝缘子及安装费用,需要为配电装置的布置创造条件。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采用三相变压器,以便占地面积小。
最后,为了可以尽快发挥经济效益,这样可以降低初始投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
综合上述四点,可以看出在矿井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并做出恰当的平衡时,才能做出最优化、最经济的设计方案。
1.2 主接线的设计
1.2.1 设计步骤
电气主接线设计,一般分以下这几步:
(1)对2个技术上比较好的方案进行经济计算。
(2)绘制出最优方案电气主接线图。
1.2.2 初步方案设计
经过初步的电压等级分析,我们得知此变电站拥有三个不同的电压等级:110KV、35KV和10KV,因此三相三绕组变压器是初选之一。另外,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我们需要安装两个主变压器,以备不时之需。
方案:
主接线设计方案: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变电站主接线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电压等级和电流负载,以满足工业和民用用电的要求。对于该变电站,建议采用两回35kV进线,通过两台变压器变为10kV,10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形式接线,以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至于10kV负荷供电,建议将其分为7段,以方便控制和维护,同时,10kV有一回出线接变压器变为380V,用单母线为3个380V负荷供电,以满足民用和商业用电的需求。这样的设计方案能够充分满足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
主接线接线形式如下:
1.2.3.1技术比较
在这次电力设计中,35KV侧采用单母分段接线的方案相对于采用双母线接线的方案具有更多的优势。首先,采用单母分段接线可以使接线更加简洁,不需要过多的设备,方便操作和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相对于双母线接线,单母分段接线需要的原材料成本更低,因此可以节约成本。虽然单母分段接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相对双母线接线较低,但是在35KV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中,单母分段接线已经足够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因此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更加合理。此外,这种方案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经济、实用和高效的解决方案。综上所述,在本次电力设计中,采用单母分段接线的方案是更为适宜的选择,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1.2.3.2经济比较
在对整个方案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方案一是最优选择。该方案使用110KV侧双母线接线、35KV侧单母线形接线、以及10KV侧单母分段接线。相较于其他方案,方案一的综合投资更加灵活,包括控制设备、电缆、母线和土建费用。单母线形接线在灵活性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负载情况。此外,单母分段接线可实现更加精细的负载控制,提高整个配电装置的运行效率。综上所述,方案一是最具优势的方案,将为配电装置的运行带来巨大的改进和提升。
1.3 主变压器的选择
这些设备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网络电压的转换,以便进行安全的电力传输。在确定变压器容量和种类时,必须考虑到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运行性。因此,确定合理的变压器容量对于变电站提供可靠的、安全的供电和经济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1.3.1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为确保变电站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容错性,在本设计中选用了双主变压器方案。由于只有两回电源进线且低压侧电源只能由这两回进线取得备用电源,因此选择装设两台主变压器非常必要。这种设计不仅能够防止单点故障的发生,而且还能够在电网突发情况下轻松地实现备用电源的供应。通过此设计,可大大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1.3.2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1.3.2.1相数的确定
在330kv及以下的变电站,选择采用三相式变压器作为主要设备是常见的做法。这是因为,相较于同等容量的三台单相式变压器,一台三相式变压器不仅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运行、维护成本较低等显著优势,同时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三相式变压器的配电装置结构相对更加简单,且其运行和维护也更加便捷和高效。因此,选择三相式变压器作为主要设备已成为现代变电站配电系统优化的必然趋势。
1.3.2.2绕组数的确定
1.3.2.3绕组连接方式的确定
1.3.2.4 结构型式的选择
1.3.2.5调压方式的确定
根据变电所变压器配置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调压变压器非常重要。在此情况下,无励磁调压变压器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有更少的分接头,可靠性高,调节时必须停电,但对系统安全性有更好的保障。
1.3.3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3.4 主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在35kV、10kV电力系统中,计算出全所最大计算负荷时,需要使用Ke'∑Sjs的公式,其中Ke'是新的同时系数,Sjs是每个变压器的最大计算负荷。每个变压器的最大计算负荷可以通过测量每个用户的最大负荷和功率因数来得出。最终计算出的全所最大计算负荷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
1.3.4.1 10KV线路负荷计算
序号 |
用电设备组 |
总容量kW |
需要系数 |
功率因数 |
电压kV |
1 |
主井绞车 |
840 |
0.82 |
0.84 |
10 |
2 |
副井绞车 |
400 |
0.76 |
0.80 |
10 |
3 |
风机 |
260 |
0.77 |
0.85 |
10 |
4 |
冶炼厂 |
1300 |
0.62 |
0.79 |
10 |
5 |
井下配电所 |
4600 |
0.73 |
0.78 |
10 |
6 |
外供负荷 |
1000 |
0.65 |
0.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