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故事】小王的故事(二)

小王没消停两天,又主动来找我吃饭。

我打趣道:“怎么了?又和你导闹矛盾了?”小王笑笑没说话,叫我去了食堂。

我们一边吃,一边东拉西扯地聊了聊工作中的见闻。快吃完的时候,说起交叉学科研究。

我提出一个观点:“交叉学科在做的时候,不能直接拿CS的皮毛去探那个领域的问题。这样做第一篇可以,但是后面的就不行。我记得某某年的时候,有人拿CS的网络去模拟一个视网膜疾病,发了很高级别的刊。但是后来再也没有人发过类似的文章。因为CS部分的工作确实很low。但是那人的data collection做得非常好,不论是数据量,还是特征误差,都控制得很好,所以模型效果才好。”

小王点点头,表示认可。或许是受了触动,小王这时开口吐露心事:

“我将来是打算跨学科研究的,但这个方向和我目前的方向相矛盾。打个比方,假设我现在在做的是优化(optimization),优化的目标是最大化或者最小化。而要跨的领域是舆情数据挖掘,那么这时候就没办法去做优化。因为舆情本身只能以冷漠的、无观点的、第三者视角,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否则做出的研究成果是不被领域认可的。更直接点说,控制本身在舆情领域就不是一个正面的词汇,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可能还去碰这个钉子呢?退一万步,就算我勉强自己继续在这个领域深挖,拿到了青年基金,那么还要继续做优化,继续争取面上,我基本就和这个课题绑死了。”

我听完,觉得有个矛盾点:“和某个方向绑死,表示在这个方向做得比较出色且大家都认可你的工作,这不是好事吗? 为什么你会觉得困扰呢?”

小王回答说:“是好事,那也仅限于cs这块,我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我导师后面。在我真正想要深耕的领域,人家只知道你发了很多文章、拿了很多项目,却根本不理解你在搞什么,也不理解你对领域的贡献在哪里。”

我恍然大悟,眼前开始有了画面感。我开始理解小王脑中的王国是什么。

小王和他导师最根本矛盾的地方,在于对交叉学科的理解不同。他导师是做纯算法的,认为问题随便拿过来用一下,然后集中精力做算法上的突破和改进就有创新点和贡献点了。而小王是从问题相关领域切过来的,认为算法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问题的理解才是关键的。这是根本上的矛盾,却并非不可调和。恰恰相反,这正是交叉学科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交叉学科很直观的理解就是两个学科碰撞。两个原本平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研究时,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研究人员本身需要具备两个领域的知识,才具备对问题进行判断(judge)的能力。这是有先后顺序的。

第二个条件,面对学科之间的碰撞、冲突,搞研究的人需要总结出关键的问题,然后一一把这个问题解决,而不是否定任何一方。

小王的问题在于,他直接认为导师是错的。其实问题本身没有对错,他导师从优化的角度理解问题是对的,只不过小王从问题研究的角度不认可他导师的价值观。所以,并不是做不了,而是小王带了很大的偏见(bias)。

事实上,当小王说出 “一定不能、无法结合” 这类词语的时候,我就轻松很多。因为这类词一旦出现,就说明交叉研究不是“可能有问题”,而是“一定有问题”。我就能省略对问题价值的评估(judge),直接开展对问题的剖析。

我在脑海中检索,想到一个解决方案。我对小王说:

“你说这里不能结合,根本原因还是因为A。既然如此,你可以考虑引入B,这个概念早在2018年就有人考虑过,还拿C举了例子。你从B这个角度,把优化分为两类:一类是带B的,一类是不带B的。如此一来,你改造并重新定义了optimization,还把它引入了A。顺着这个方向,至少就有了两篇文章, 一篇CS方面有贡献,一篇A领域有贡献的。你甚至有可能树立起自己的学术招牌。”

小王听了,拍手称赞。他很快联想到已有的D概念,变通地转换了一下。看起来已经有了初步的架构的样子,让我觉得孺子可教也。于是我接着普及道:

“你导师从算法角度理解问题,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知道其中有价值(valuable)的地方在哪里,知道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如何一步一步地(step by step)做出来的。并且他知道审稿人知道,他知道fellow也知道。所以最后就会出现那八个字的效果:XXXX,XXXX。然后大家一边读你的文章一边就会想:我就看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哦你是这么解决的,好,你牛逼!你牛逼!”。

刚听挺明白的小王此时被我一番话绕晕了,我只好又把重点重复了一遍。

小王说:“师姐你讲得真好。曾经很多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接受不了,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你说的我竟然都听进去了。”

我笑了。

道理都懂,并不代表价值观上就会认同。只有从价值观上理解并接受做一件事的意义,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这件事。

我之所以能够说服小王,一方面是因为他遇到的困惑我也遇到过,且系统地总结与反思过。另一方面,我周围有不止一个人能顺畅沟通、且懂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我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先去自己调研和思考,然后找至少2-3个关系好的资深人士咨询,最后做出我的决定。而小王的人际关系显然弱很多。

他彷佛感觉到我沉默背后的话,问道:“师姐,你是不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从周围人中找出交流的对象,并且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低头想了想,回答说:“是的,我好像有这个sensibility。比如我第一次和XXX交流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很smart。”

后来小王告诉我,sensibility这个词用得很好,在中文语境里找不到表示这个意思、又不带一丝贬义的词。


彩蛋问题:情商高的人就一定不会故意伤害别人吗?

不是的。情商高又让人感觉舒服,前提是对平级或者更高级。

对于下级,领导受限于管理者的角色,即使知道你难受,或者自己可能也会难受一下,但狠狠心也就一下子过去了。

所以说,情商高不等于不会伤害别人。高情商只是他的感知能力,而不是决策依据。


最后,总结一下这次对话的重点和给我们的启发:

(1)两个学科交叉碰撞时,一定会有很多问题。交叉学科研究的意义就是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能够平滑地结合在一起。找到并深刻地认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insight。而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树立起自己的identity。—— 交叉学科

(2)带着偏见的人,会说:“这个一定不能结合”。而更聪明更变通的人会从中看到深深的、不容易调和的矛盾,从而省去judgement的一步,直接进入解决问题的流程。——有人只看到矛盾,而有人从矛盾中看到机会

(3)如果导师让你研究一个问题,你认可他的学术品位,但你看不到其中的意义。那问题可能出在你们的价值观有差异。也就是说,并不是这件事不能做,而是你不认可他的价值观。事实上,如果他知道valuable的地方,并且审稿人也知道,那么你最好找个信得过的人疏导你,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价值观冲突的解决

(4)交流。和那些比你段位高、又值得信赖的人交流。积极维护和疏通合作渠道,这对你们双方都是增益。——与段位高且信得过的人保持交流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