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中的NAT穿透--简介

P2P中的NAT穿透–简介

1.背景知识

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也叫做网络掩蔽或者IP掩蔽。NAT是一种网络地址翻译技术,主要是将内部的私有IP地址(private IP)转换成可以在公网使用的公网IP(public IP)。

为什么会有NAT

IPV4渐渐不够用了,NAT技术应运而生,本质是让多个机器共用一个IP地址,从而解决IP短缺的问题。

NAT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

  • NAT可以同时让多个计算机同时联网,并隐藏其内网IP,因此也增加了内网的网络安全性
  • NAT对来自外部的数据的查看其NAT映射记录,对没有相应记录的数据包进行拒绝,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缺点:

  • NAT设备会对数据包进行编辑修改没这样子会降低发送数据的效率
  • 各种协议的应用各有不同,有的协议是无法通过NAT的(不能通过NAT的协议还是很多的),这个需要通过穿透技术来解决

2. NAT实现方式

  • 静态NAT:静态地址转换,是指一个公网IP对应一个私有IP,是一对一的转换,同时注意,这里只进行了IP转换,而没有进行端口的转换。

    内网IP外网IP
    192.168.1.55219.152.168.222
    192.168.1.59219.152.168.223
    192.168.1.155219.152.168.224
  • NAPT:端口多路复用技术,与静态NAT的差别是,NAPT不但要转换IP地址,还要进行传输层的端口转换。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对外只有一个公网IP,通过端口来区别不同私有IP主机的数据。

内网IP外网IP
192.168.1.55:5566219.152.168.222:9200
192.168.1.59:80219.152.168.222:9201
192.168.1.59:4465219.152.168.222:9202
NAT的主要类型
  1. 完全锥型NAT(Full Cone NAT,后面简称FC)
  1. 受限锥型NAT(Restricted Cone NAT)

  2. 端口受限型NAT(Port Restricted Cone NAT)

  3. 对称型NAT(Symmetic NA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做完实验后补充……

一些常用的技术(还没自己总结过……)
ALGA(应用层网关)
  • 它可以是一个设备或插件,用于支持SIP协议,主要类似与在网关上开辟一个通道,用于建立内网与外网的连接,也就是说是一种定制的网关,更多只适用于使用他们的应用群体内部之间;

UPNP

  • 它是让网关设备在进行工作时寻找一个全球共享的可路由IP来作为通道,这样避免端口造成的影响。要求设备支持且开启upnp功能,但大部分时候,这些功能处于安全考虑,是被关闭的;

STUN

TURN

ICE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