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磁盘配额及阵列

一、磁盘配额

磁盘配额是计算机中指定磁盘的储存限制,就是管理员可以为用户所能使用的磁盘空间进行配额限制,每一用户只能使用最大配额范围内的磁盘空间。
功能作用:
磁盘配额可以限制指定账户能够使用的磁盘空间,这样可以避免因某个用户的过度使用磁盘空间造成其他用户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影响系统运行。在服务器管理中此功能非常重要,但对单机用户来说意义不大。
1. mount -o usrquota /dev/vdb1 /mnt/         ##创建并挂载
2 .quotaon -uv /dev/vdb1                     ##激活配额功能
3 .edquota -u student                        ##给student用户磁盘配置
4. dd if=/dev/zero if=/mnt/file bs=1M count=500
       (如果无法打开,先赋予/mnt满权限 ,chmod 777 /mnt)
5. quota -u username                         ##查看用户的磁盘配额

fdisk /dev/vdb建立分区,同步并查看分区信息表
这里写图片描述
格式化,挂载并创建,激活配额功能
这里写图片描述
长期挂载,vim /etc/fastb
这里写图片描述
给student用户配额100M
这里写图片描述
截取数据,用90,100,101M实验,101M时,超过配额量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二、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级别 1、RAID 0 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RAID
0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但实现成本是最低的。 RAID
0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把N块同样的硬盘用硬件的形式通过智能磁盘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驱动程序以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创建一个大的卷集。在使用中电脑数据依次写入到各块硬盘中,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整倍的提高硬盘的容量。如使用了三块80GB的硬盘组建成RAID
0模式,那么磁盘容量就会是240GB。其速度方面,各单独一块硬盘的速度完全相同。最大的缺点在于任何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可靠性仅为单独一块硬盘的1/N。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出现了RAID
0的另一种模式。即在N块硬盘上选择合理的带区来创建带区集。其原理就是将原先顺序写入的数据被分散到所有的四块硬盘中同时进行读写。四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的速度提升了4倍。
在创建带区集时,合理的选择带区的大小非常重要。如果带区过大,可能一块磁盘上的带区空间就可以满足大部分的I/O操作,使数据的读写仍然只局限在少数的一、两块硬盘上,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并行操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如果带区过小,任何I/O指令都可能引发大量的读写操作,占用过多的控制器总线带宽。因此,在创建带区集时,我们应当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慎重的选择带区的大小。
带区集虽然可以把数据均匀的分配到所有的磁盘上进行读写。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硬盘都连接到一个控制器上的话,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害。这是因为当我们频繁进行读写操作时,很容易使控制器或总线的负荷
超载。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建议用户可以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最好解决方法还是为每一块硬盘都配备一个专门的磁盘控制器。 虽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整个系统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所以,RAID
0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人们使用。

2、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具备很好的磁盘冗余能力。虽然这样对数据来讲绝对安全,但是成本也会明显增加,磁盘利用率为50%,以四块80GB容量的硬盘来讲,可利用的磁盘空间仅为160GB。另外,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因此,RAID
1多用在保存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 RAID
1主要是通过二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大,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入数据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出现性能瓶颈,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就显得很有必要。
3、RAID0+1 从RA RAID0+1示意图 RAID0+1示意图 ID
0+1名称上我们便可以看出是RAID0与RAID1的结合体。在我们单独使用RAID 1也会出现类似单独使用RAID
0那样的问题,即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向一块磁盘写入数据,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因为这种配置方式综合了带区集和镜像的优势,所以被称为RAID
0+1。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RAID0+1要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

创建磁盘阵列
1 fdisk /dev/vdb
2 mdadm -C(大写) /dev/md0 -a yes -l 1 -n 2 -x 1 /dev/vdb{1..3} -C创建 -a yes 从没有的创建 -l 级别,只有0(同时录入,吞吐量大,适合网页输出),1(同时分开写速度快,适合贴吧、论坛键入式),5(吞吐量和速度都快) -n 用几块盘创建 -x闲置块数(备用) /dev/vdb{1..3}
3 mkfs.xfs /dev/md0 ##格式化
4 mount /dev/md0 /mnt/ ##挂载
5 watch -n 1 “cat /proc/mdstat ; df -h /mnt” ##监控命令

fdisk /dev/vdb,创建3个分区,t转化分区方式,(fd为linux raid,不同的分区方式编码不同)
这里写图片描述

格式化,挂载
这里写图片描述

watch -n 1 “cat /proc/mdstat ; df -h /mnt” 监控磁盘阵列状态和//mnt挂载情况
这里写图片描述

相关参数
mdadm -D /dev/md0                     ##查看磁盘状态
mdadm /dec/md0 -f /dev/vdb2           ##破坏磁盘
mdadm /dev/md0 -r /dev/vdb2           ##删除磁盘
mdadm /dev/md0 -a /dev/vdb2           ##增加磁盘

查看/dev/vdb磁盘状态
这里写图片描述
破坏/dev/vdb2/磁盘,备用盘/dev/vdb3马上顶上,在线换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删除/dev/vdb2/磁盘
这里写图片描述
增加dev/vdb2/磁盘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删除磁盘阵列
1.umont /dev/md0                   ##取消挂载
2.mdadm -S(大写) /dev/md0          ##停止RID

这里写图片描述

3.fisk /dev/vdb                    ##删除分区
4.partprobe                        ##同步分区信息表
5.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分区情况

![这里写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