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1系列单片机的命名由来
51系列单片机的命名由来与它的设计和开发历史相关。这个系列的单片机主要由Intel的8051微控制器发展而来,后来被多个公司采用和改进,形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微控制器平台。Intel在1980年代初推出了8051,它是一个基于MCS-51架构的8位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内部资源,如8位CPU、4KB的ROM、128字节的RAM、定时器/计数器、并行和串行接口等。51系列单片机继承了8051的架构,包括指令集、寄存器配置、内部结构等,但同时进行了改进和扩展。例如,部分51系列单片机增加了外部RAM的寻址能力、增加了中断源、提供了更多的I/O引脚等。
参考网上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37610845https://zhuanlan.zhihu.com/p/637610845
二、国产51系列单片机(MCU)厂商及技术支持
51系列单片机,主要指的是基于Intel 8051微处理器架构的单片机产品,是单片机领域中最为经典和广泛使用的微控制器之一。它由Intel公司最初设计,后被多家公司如ATMEL、STC(宏晶科技)、赛元(SOC)等进行生产与改进,形成了多个品牌和型号的产品线。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 的 快速发展,对低功耗、小型化、高性能的微控制器需求日益增长。51系列单片机,尤其是经过优化和升级的版本,如STC、赛元等品牌的产品,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改进设计,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近几年科技快速发展,但是像51系列产品也在不断的优化创新,因此在了解了51系列单片机的发展之后,也打消了一些用户的疑虑。不过随着技术发展对芯片功能、性能需求的不断增加,51系列单片机可能会受到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生态建设等多个趋势的影响。
注:下面介绍的国产单片机的顺序是随机的,不涉及国产单片机厂商的排名等相关 问题,并且下述的分类并不是十分准确,因为很多厂商并不是只涉及一类产品,这样分类只是按照各厂家比较常见的MCU进行分类,详细请根据下述链接移步至芯片官方网站浏览。未在行列中的厂家,可私信进行更新。
1、宏晶(STC)
(1)简介
STC单片机可以说是国内51系列单片机的代名词,在国内占有很大的市场,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在资源配套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网上对STC官方的评论是褒贬不一,下面只简单罗列几个用户使用感受上的优缺点。优点是配套资料相对比较丰富,官网优化后也比较清晰明了,并且有官方论坛作为开源的技术支持等等。缺点是生产厂家不一,导致用户查找资料不知去哪找;官网芯片型号以及部分芯片手册并不是很全;芯片命名没有一个统一的章程,各个系列有自己独有的命名规则,只能在手册中查找等等。
(2)官网链接及官网简介
-
官网链接
-
官网简介
-
两个官网链接,第一个企业官网链接,第二个是官方论坛链接,这两个官网链接在界面上都互相有接口。对于初学者,很多人看到官网或者论坛界面有点接受不了,会给人有点凌乱的感觉,那么请您先了解官方这么做的原因。作为一个嵌入式开发人员,浏览开发芯片的官方网站无非就那么几件事(芯片选型、官方资料查找、官方工具的下载、查找官方技术或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可以说STC官网清晰的将技术人员的需求展示出来,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的查找自己想要的产品、工具、资料。官方论坛的建设更是STC的一大特色,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初学者,遇到问题没人请教,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一般情况下会问官方技术或者去网站一通乱搜,这些方式效率都不高,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STC官方通过论坛,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分享自己的技术知识、经验和见解。不同背景和水平的人可以相互学习,拓宽知识面。当遇到技术难题时,可以在论坛上提问,往往能得到来自各方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当然优点还有很多,包括交流互动、案例参考、技术深入探讨、资源共享、反馈与改进、最新资讯等等,真正做到忧客户之所忧,想客户之所想。
-
(3)产品特点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一点,产品之间的对比只限于和同级别或者同类型的产品进行比较才能突出其产品特点,不要拿两个不同性能的产品进行比较,没有可比性,我们将国内的STC51单片机和国外的AT89C51单片机进行对比,来说明其特点。
-
更高的性能与速度
-
更丰富的功能与集成度
-
更灵活的编程与开发支持
-
更低的成本
-
更广泛的市场与应用
-
更好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
-
更强的硬件保护机制
-
更多的开发资源与社区支持
(4)命名规则
STC的命名真是一言难尽~~~~
(5)产品及资料查找
STC主要以51系列单片机为主,考虑到单片机性能以及市场的需求,根据应用环境、外设功能、核心算力等多方面因素,STC官方也在不断的创新产品。芯片选型和芯片官方文档的查找,可通过点击芯片手册 → 点击自己想要的产品分类 ,此时就可以在界面中看到,对应产品的主要功能参数以及官方手册的下载链接了。官网手册并不是十分全面。
(6)技术支持
1)软件工具
-
STC官方烧录软件(AISTC-ISP)
-
STC51系列单片机支持在系统可编程(In-System Programming,简称ISP)技术。ISP技术允许在不拆下芯片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特定的接口将程序写入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从而实现对单片机的烧录、编程和调试等操作。
-
下面可点击使用说明,了解如何使用。
-
-
Keil中断拓展插件
-
具体可参考网友链接第36期-Keil中断号大于31编译错误问题-拓展Keil中断号-STC32系列 -电子发烧友网硬声是电子发烧友旗下广受电子工程师喜爱的短视频平台,推荐第36期-Keil中断号大于31编译错误问题-拓展Keil中断号-STC32系列 视频给您,在硬声你可以学习知识技能、随时展示自己的作品和产品、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方案、与同行畅快交流,无论你是学生、工程师、原厂、方案商、代理商、终端商...上硬声APP就够了!
https://www.elecfans.com/v/396775/ 和 http://t.csdnimg.cn/TyUqL
http://t.csdnimg.cn/TyUqL 。
-
2)视频演示
官网视频为STC官方工具及配套工具的使用视频 + 两个STC32G12K128开发板的教学视频
其它网上教学视频资源
-
【【零基础】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8051体系架构、编程实例及项目实战 何宾老师主讲】【搬运】【零基础】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8051体系架构、编程实例及项目实战 何宾老师主讲_哔哩哔哩_bilibili【搬运】【零基础】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8051体系架构、编程实例及项目实战 何宾老师主讲共计63条视频,包括:第1讲 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导学 超清(720P)(8686402)、第2讲 单片机绪论(1) 超清(720P)(0377106)、第3讲 单片机绪论(2) 超清(720P)(4594347)等,UP主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UP账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v41117Tf/?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4544e02ef9f98deb26ba6a46ceb8b65c
2、中颖电子(sinowealth)
(1)官网链接
https://www.sinowealth.com/homeshttps://www.sinowealth.com/homes
(2)产品特点
-
中颖MCU主要以51系列MCU为主,也包含32位ARM单片机。通过官方网站可以看出,中颖MCU在家用电器、电机、以及智能仪表领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
网上文章链接
(3)技术支持
-
MCU选型
-
中颖电子官网 → 产品 → 产品选型手册(最后一项)。
-
-
工具和资料介绍
-
规格书(数据手册):用于芯片选型和硬件设计;
-
技术资料:提供了各个型号MCU的源代码例程,用户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开发。
-
EVB使用说明:主要是官方部分芯片的测试开发板技术说明手册以及芯片应用开发说明手册。
-
开发工具:主要为51系列单片机的烧录工具、Keil插件。
-
Sino-DFP:官方软件支持包。
-
工具视频教学:官方程序烧写器工具介绍。
-
(4)相关教程链接
-
其它网上视频教程
-
无
-
-
文字教程
3、赛元(SOC)
(1)官网链接
【深圳市赛元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赛元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赛元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socmcu.com/
(2)产品特点
国产8051 单片机的领先供应商,主营8位MCU和32位MCU,目前在产品销量上,以51系利MCU为主。产品在多场合应用,在MCU触摸领域有着出色的研发能力。赛元的MCU主要包含2条产品线(8位MCU和32位MCU),每条产品线包含4个系列的产品。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该公司研发了自己的图形化代码生成工具 —— 易码魔盒EasyCodeCube,是我见到的第一款51系列的单片机图形化代码自动生成工具,它集成产品选型、初始化配置、BSP、TK调试、程序开发与编译、工程烧录等于一体。
(3)产品选型
-
产品命名规则
(4)易码魔盒EasyCodeCube【图形化代码生成工具】
-
官网资料及软件下载
-
官方视频教程
-
网上分享
(5)技术支持
-
官方技术文档
-
官网 → 产品 → 在产品选择栏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系列或型号 → 资源与文档
-
4、芯佰微(Corebai)
(1)官网链接
芯佰微电子(北京)有限公司CoreBai0101芯佰微电子(北京)有限公司http://www.corebai.com/
(2)公司MCU相关资源简介
该公司主要产品为放大器、接口电路、电源管理,时间数字转换器、DAC数模转换、ADC模数转换,控制器产品并不是其主要强项,因此在技术资源配套上相对较少。
(3)官方MCU手册
(4)技术教程
-
官方教程:无
-
网上教程:无
5、昂宝(OB)
(1)官网链接
(2)MCU产品特点
MCU产品包含51系列单片机和32位低端通用单片机,主要以51系列单片机为主。51系列单片机分为触摸单片机和通用单片机,触摸单片机就是内置触摸感应控制器,不需要外接控制电路,将特定功能与单片机功能结合,打造专用型的MCU产品。
(3)MCU选型
链接:昂宝电子-产品中心-8位通用单片机【根据MCU型号点击链接,即可看到产品简介】
(4)官方技术资料
缺点:用户体验差,无法直接获取MCU官方技术资料,甚至拨打总机电话出现无人接听的情况。官方微信是公众号的形式,未提供直接的技术服务。【MCU数据手册可在国内部分芯片商城或者下边的电子元器件手册查找网站搜索】
优点:在应用方案中,有官方根据自己产品设计的应用方案,硬件工程师设计可进行参考。
(5)网上技术资料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