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Zookeeper

                                大数据-Zookeeper

ZooKeeper基本概念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Google的Chubby一个开源的实现,是Hadoop和Hbase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 Zookeeper是Google的Chubby的一个开源实现版。
  • ZooKeeper是一个主从架构的分布式开源框架,对其他的分布式框架的提供协调服务(service)。
  • Zookeeper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服务框架提供类似于linux文件系统(有目录节点树)的简版文件系统来存储数据。
  • Zookeeper维护和监控存储的数据的状态变化,通过监控这些数据状态的变化,从而达到基于数据的集群管理,主要用来解决分布式集群中应用系统的致性问题。

 

ZooKeeper使用场景

  • 分布式框架中多个独立的程序协同工作比较复杂

在分布式框架中协同工作的逻辑一般是相同的,如果开发人员花较多的精力实现如何使多个程序协同工作,会导致没有时间更好的思考实现程序本身的业务逻辑;或者开发人员只考虑业务逻辑会造成对程序间的协同工作关注不够。

  • ZooKeeper简单易用,能够很好的解决分布式框架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协调问题。

比如集群master主备切换、节点的上下线感知、统一命名服务、状态同步服务、集群管理、分布式应用配置管理等等。

ZooKeeper之初体验

ZooKeeper集群也是主从架构的:leader为主;follower为从

 

通过客户端操作ZooKeeper集群,有两种类型的客户端

  1. 命令行zkCli
  2. Java编程

zkCli命令行

集群命令

# 启动ZooKeeper集群;在ZooKeeper集群中的每个节点执行此命令
${ZK_HOME}/bin/zkServer.sh start

# 停止ZooKeeper集群(每个节点执行以下命令)
${ZK_HOME}/bin/zkServer.sh stop

# 查看集群状态(每个节点执行此命令)
${ZK_HOME}/bin/zkServer.sh status

客户端连接zkServer服务器

# 使用ZooKeeper自带的脚本,连接ZooKeeper的服务器
# -server选项后指定参数node01:2181,node02:2181,node03:2181
# 客户端随机的连接三个服务器中的一个
zkCli.sh -server node01:2181,node02:2181,node03:2181

常用命令

#创建节点,并指定数据
create /kkb	kkb

#获得某节点的数据
get /kkb

#修改节点的数据
set /kkb kkb01

#删除节点
delete /kkb

基本概念和操作

分布式通信有几种方式:

  • 直接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
  • 通过共享存储的方式,来进行通信或数据的传输

ZooKeeper使用第二种方式,提供分布式协调服务。

ZooKeeper数据结构

ZooKeeper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实现:

ZooKeeper=①简版文件系统(Znode)+②原语+③通知机制(Watcher)。

  • ZK文件系统

    • 基于类似于文件系统的目录节点树方式的数据存储

  • 原语

    • 可简单理解成ZooKeeper的基本的命令

  • Watcher(监听器)

 

数据节点ZNode

ZNode 分为四类

 持久节点临时节点
非有序节点createcreate -e
有序节点create -screate -s -e

持久节点

# 类比,文件夹
# 创建节点/zk_test,并设置数据my_data
create /zk_test my_data
# 持久节点,只有显示的调用命令,才能删除永久节点
delete /zk_test

临时节点

#临时节点的生命周期跟客户端会话session绑定,一旦会话失效,临时节点被删除。
# client1上创建临时节点
create -e /tmp tmpdata

# client2上查看client1创建的临时节点
ls /

# client1断开连接
close

# client2上观察现象,发现临时节点被自动删除
ls /

有序节点

  • ZNode也可以设置为有序节点

  • 为什么设计临时节点?

    • 防止多个不同的客户端在同一目录下,创建同名ZNode,由于重名,导致创建失败

  • 如何创建临时节点

    • 命令行使用-s选项:create -s /kkb kkb

    • Curator编程,可添加一个特殊的属性:CreateMode.EPHEMERAL

  • 一旦节点被标记上这个属性,那么在这个节点被创建时,ZooKeeper 就会自动在其节点后面追加上一个整型数字
    • 这个整数是一个由父节点维护的自增数字。

    • 提供了创建唯一名字的ZNode的方式

会话(Session)

 什么是会话

  • 客户端要对ZooKeeper集群进行读写操作,得先与某一ZooKeeper服务器建立TCP长连接;此TCP长连接称为建立一个会话Session。

  • 每个会话有超时时间:SessionTimeout

    • 当客户端与集群建立会话后,如果超过SessionTimeout时间,两者间没有通信,会话超时。

会话的特点

  • 客户端打开一个Session中的请求以FIFO(先进先出)的顺序执行;

    • 如客户端client01与集群建立会话后,先发出一个create请求,再发出一个get请求;

    • 那么在执行时,会先执行create,再执行get

  • 若打开两个Session,无法保证Session间,请求FIFO执行;只能保证一个session中请求的FIFO。

会话的生命周期

  • 未建立连接

  • 正在连接

  • 已连接

  • 关闭连接

 请求

  • 事务

    • 客户端的写请求,会对ZooKeeper中的数据做出更改;如增删改的操作

    • 每次写请求,会生成一次事务

    • 每个事务有一个全局唯一的事务ID,用 ZXID 表示;全局自增

  • 事务特点

    • ACID:

    • 原子性atomicity | 一致性consistency | 隔离性isolation | 持久性durability

  • ZXID结构:

    • 通常是一个64位的数字。由epoch+counter组成

    • epoch、counter各32位

Watcher监视与通知

问:客户端如何获取ZooKeeper服务器上的最新数据?

方式一轮询:ZooKeeper以远程服务的方式,被客户端访问;客户端以轮询的方式获得znode数据,效率会比较低(代价比较大)

方式二基于通知的机制:

  • 客户端在znode上注册一个Watcher监视器

  • 当znode上数据出现变化,watcher监测到此变化,通知客户端。

4.6.2 什么是Watcher?

  • 客户端在服务器端,注册的事件监听器;

  • watcher用于监听znode上的某些事件

    • 比如znode数据修改、节点增删等;

    • 当监听到事件后,watcher会触发通知客户端

4.6.3 如何设置Watcher

注意:Watcher是一个单次触发的操作

示例1:

#ls path [watch]
#node01 上执行
ls /zk_test watch

#node02 上执行
create /zk_test/dir01 dir01-data

#观察node-01上变化
[zk: node-01:2181,node-02:2181,node-03:2181(CONNECTED) 87] 
WATCHER::

WatchedEvent state:SyncConnected type:NodeChildrenChanged path:/zk_test

示例2:节点上下线监控

# client1操作
# 创建临时节点
create -e /zk_tmp tmp-data

# client2操作
# 在/zk_tmp注册监听器
ls /zk_tmp watch

# client1操作
# 模拟节点下线
close

# 观察client2
WATCHER::

WatchedEvent state:SyncConnected type:NodeDeleted path:/zk_tmp

ZooKeeper工作原理

  • ZooKeeper使用原子广播协议叫做Zab(ZooKeeper Automic Broadcast)协议

  • Zab协议有两种模式

    • 恢复模式(选主):因为ZooKeeper也是主从架构;当ZooKeeper集群没有主的角色leader时,从众多服务器中选举leader时,处于此模式。

    • 广播模式(同步):当集群有了leader后,客户端向ZooKeeper集群读写数据时,集群处于此模式。

  • 为了保证事务的顺序一致性,ZooKeeper采用了递增的事务id号(zxid)来标识事务,所有提议(proposal)都有zxid。

HDFS HA方案

ZooKeeper监听器

关于ZooKeeper监听器有三个重要的逻辑:

  • 注册:客户端向ZooKeeper集群注册监听器

  • 监听事件:监听器负责监听特定的事件

  • 回调函数:当监听器监听到事件的发生后,调用注册监听器时定义的回调函数

HDFS HA原理

  • 在Hadoop 1.x版本,HDFS集群的NameNode一直存在单点故障问题:

    • 集群只存在一个NameNode节点,它维护了HDFS所有的元数据信息

    • 当该节点所在服务器宕机或者服务不可用,整个HDFS集群处于不可用状态

  • Hadoop 2.x版本提出了高可用 (High Availability, HA) 解决方案

①元数据同步

  • 在同一个HDFS集群,运行两个互为主备的NameNode节点。

  • 一台为主Namenode节点,处于Active状态,一台为备NameNode节点,处于Standby状态。

  • 其中只有Active NameNode对外提供读写服务,Standby NameNode会根据Active NameNode的状态变化,在必要时切换成Active状态。

  • JournalNode集群

    • 在主备切换过程中,新的Active NameNode必须确保与原Active NamNode元数据同步完成,才能对外提供服务

    • 所以用JournalNode集群作为共享存储系统;

    • 当客户端对HDFS做操作,会在Active NameNode中edits.log文件中作日志记录,同时日志记录也会写入JournalNode集群;负责存储HDFS新产生的元数据

    • 当有新数据写入JournalNode集群时,Standby NameNode能监听到此情况,将新数据同步过来

    • Active NameNode(写入)和Standby NameNode(读取)实现元数据同步

    • 另外,所有datanode会向两个主备namenode做block report

②主备切换

  • ZKFC涉及角色

    • 每个NameNode节点上各有一个ZKFC进程

    • ZKFC即ZKFailoverController,作为独立进程存在,负责控制NameNode的主备切换

    • ZKFC会监控NameNode的健康状况,当发现Active NameNode异常时,通过Zookeeper集群进行namenode主备选举,完成Active和Standby状态的切换

      • ZKFC在启动时,同时会初始化HealthMonitor和ActiveStandbyElector服务

      • ZKFC同时会向HealthMonitor和ActiveStandbyElector注册相应的回调方法(如上图的①回调、②回调)

      • HealthMonitor定时调用NameNode的HAServiceProtocol RPC接口(monitorHealth和getServiceStatus),监控NameNode的健康状态,并向ZKFC反馈

      • ActiveStandbyElector接收ZKFC的选举请求,通过Zookeeper自动完成namenode主备选举

      • 选举完成后回调ZKFC的主备切换方法对NameNode进行Active和Standby状态的切换

主备选举过程:

  • 启动两个NameNode、ZKFC

  • 两个ZKFC通过各自ActiveStandbyElector发起NameNode的主备选举,这个过程利用Zookeeper的写一致性和临时节点机制实现

  • 当发起一次主备选举时,ActiveStandbyElector会尝试在Zookeeper创建临时节点/hadoop-ha/${dfs.nameservices}/ActiveStandbyElectorLock,Zookeeper的写一致性保证最终只会有一个ActiveStandbyElector创建成功

  • ActiveStandbyElector从ZooKeeper获得选举结果

  • 创建成功的 ActiveStandbyElector回调ZKFC的回调方法②,将对应的NameNode切换为Active NameNode状态

  • 而创建失败的ActiveStandbyElector回调ZKFC的回调方法②,将对应的NameNode切换为Standby NameNode状态

  • 不管是否选举成功,所有ActiveStandbyElector都会在临时节点ActiveStandbyElectorLock上注册一个Watcher监听器,来监听这个节点的状态变化事件

  • 如果Active NameNode对应的HealthMonitor检测到NameNode状态异常时,通知对应ZKFC

  • ZKFC会调用 ActiveStandbyElector 方法,删除在Zookeeper上创建的临时节点ActiveStandbyElectorLock(或者ActvieStandbyElector与ZooKeeper的session断开,临时节点也会被删除,但有可能此时原Active NameNode仍然是active状态)

  • 此时,Standby NameNode的ActiveStandbyElector注册的Watcher就会监听到此节点的 NodeDeleted事件。

  • 收到这个事件后,此ActiveStandbyElector发起主备选举,成功创建临时节点ActiveStandbyElectorLock,如果创建成功,则Standby NameNode被选举为Active NameNode(过程同上)

如何防止脑裂

  • 脑裂

    在分布式系统中双主现象又称为脑裂,由于Zookeeper的“假死”、长时间的垃圾回收或其它原因都可能导致双Active NameNode现象,此时两个NameNode都可以对外提供服务,无法保证数据一致性

  • 隔离

    对于生产环境,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毁灭性的,必须通过自带的隔离(Fencing)机制预防此类情况

  • 原理

    • ActiveStandbyElector成功创建ActiveStandbyElectorLock临时节点后,会创建另一个ActiveBreadCrumb持久节点

    • ActiveBreadCrumb持久节点保存了Active NameNode的地址信息

    • 当Active NameNode在正常的状态下断开Zookeeper Session,会一并删除临时节点ActiveStandbyElectorLock、持久节点ActiveBreadCrumb

    • 但是如果ActiveStandbyElector在异常的状态下关闭Zookeeper Session,那么持久节点ActiveBreadCrumb会保留下来(此时有可能由于active NameNode与ZooKeeper通信不畅导致,所以此NameNode还处于active状态

    • 当另一个NameNode要由standy变成active状态时,会发现上一个Active NameNode遗留下来的ActiveBreadCrumb节点,那么会回调ZKFailoverController的方法对旧的Active NameNode进行fencing

      ①首先ZKFC会尝试调用旧Active NameNode的HAServiceProtocol RPC接口的transitionToStandby方法,看能否将其状态切换为Standby

      ②如果transitionToStandby方法切换状态失败,那么就需要执行Hadoop自带的隔离措施,Hadoop目前主要提供两种隔离措施: sshfence:SSH to the Active NameNode and kill the process; shellfence:run an arbitrary shell command to fence the Active NameNode

      ③只有成功地fencing之后,选主成功的ActiveStandbyElector才会回调ZKFC的becomeActive方法transitionToActive将对应的NameNode切换为Active,开始对外提供服务。

ZooKeeper之攘其外

ZooKeeper集群架构图

  • ZooKeeper集群也是主从架构

    • 主角色:leader

    • 从角色:follower或observer;统称为learner

 客户端与ZK集群交互,主要分读写两大类操作

读操作

  • 常见的读取操作,如ls /查看目录;get /zktest查询ZNode数据

  • 读操作

    • 客户端先与某个ZK服务器建立Session

    • 然后,直接从此ZK服务器读取数据,并返回客户端即可

    • 关闭Session

写操作

 

客户端写操作

  • ①客户端向zk集群写入数据,如create /kkb;与一个follower建立Session连接,从节点follower01

  • ②follower将写请求转发给leader

  • ③leader收到消息后,发出proposal提案(创建/kkb),每个follower先记录下要创建/kkb

  • ④超过半数quorum(包括leader自己)同意提案,则leader提交commit提案,leader本地创建/kkb节点ZNode

  • ⑤leader通知所有follower,也commit提案;follower各自在本地创建/kkb

  • ⑥follower01响应client

ZooKeeper之安其内

架构问题

 

  • leader很重要?

  • 如果没有leader怎么办?

    • 开始选举新的leader

  • ZooKeeper服务器四种状态:

    • looking:服务器处于寻找Leader群首的状态

    • leading:服务器作为群首时的状态

    • following:服务器作为follower跟随者时的状态

    • observing:服务器作为观察者时的状态

leader选举分两种情况

  • 全新集群leader选举

  • 非全新集群leader选举

全新集群leader选举

 

  • 以3台机器组成的ZooKeeper集群为例

  • 原则:集群中过半数(多数派quorum)Server启动后,才能选举出Leader;

    • 此处quorum数是多少?3/2+1=2

    • 即quorum=集群服务器数除以2,再加1

  • 理解leader选举前,先了解几个概念

    • 选举过程中,每个server需发出投票;投票信息vote信息结构为(sid, zxid)

      全新集群,server1~3初始投票信息分别为:

      server1 -> (1, 0) ​ ​server2 -> (2, 0) ​ server3 -> (3, 0)

    • leader选举公式

      server1 vote信息 (sid1,zxid1)

      server2 vote信息 (sid2,zxid2)

      ①zxid大的server胜出;

      ②若zxid相等,再根据判断sid判断,sid大的胜出

 

选举leader流程:

假设按照ZK1、ZK2、ZK3的依次启动

  • 启动ZK1后,投票给自己,vote信息(1,0),没有过半数,选举不出leader

  • 再启动ZK2;ZK1和ZK2票投给自己及其他服务器;ZK1的投票为(1, 0),ZK2的投票为(2, 0)

  • 处理投票。每个server将收到的多个投票做处理

    • 如ZK1上:ZK1投给自己的票(1,0)与ZK2传过来的票(2,0)比较;

    • 利用leader选举公式,因为zxid都为0,相等;所以判断sid最大值;2>1;(2,0)胜出;ZK1更新自己的投票为(2, 0)

    • ZK2也是如此逻辑,ZK2更新自己的投票为(2,0)

  • 再次发起投票

    • ZK1、ZK2上的投票都是(2,0)

    • 发起投票后,ZK1上有一个自己的票(2,0)和一票来自ZK2的票(2,0),这两票都选ZK2为leader

    • ZK2上有一个自己的票(2,0)和一票来自ZK1的票(2,0),这两票都选ZK2为leader

    • 统计投票。server统计投票信息,是否有半数server投同一个服务器为leader;

      • ZK2当选2票;多数

    • 改变服务器状态。确定Leader后,各服务器更新自己的状态

      • 更改ZK2状态从looking到leading,为Leader

      • 更改ZK1状态从looking到following,为Follower

  • 当K3启动时,发现已有Leader,不再选举,直接从LOOKING改为FOLLOWING

非全新集群leader选举

ZAB算法

仲裁quorum

  • 什么是仲裁quorum?

    • 发起proposal时,只要多数派同意,即可生效

  • 为什么要仲裁?

    • 多数据派不需要所有的服务器都响应,proposal就能生效

    • 且能提高集群的响应速度

  • quorum数如何选择?

    • 集群节点数 / 2 + 1

    • 如3节点的集群:quorum数=3/2+1=2

网络分区、脑裂

  • 网络分区:网络通信故障,集群被分成了2部分

  • 脑裂:

    • 原leader处于一个分区;

    • 另外一个分区选举出新的leader

    • 集群出现2个leader

ZAB算法

PAXOS算法 -> RAFT算法 -> ZAB算法

  • ZAB与RAFT相似,区别如下:

    1、zab心跳从follower到leader;raft从leader到follower

    2、zab任期叫epoch;raft叫term

  • 一下以RAFT算法动图为例,分析ZAB算法

ZooKeeper工作原理

写操作流程图

  1. 在Client向Follwer发出一个写的请求

  2. Follwer把请求发送给Leader

  3. Leader接收到以后开始发起投票并通知Follwer进行投票

  4. Follwer把投票结果发送给Leader

  5. Leader将结果汇总,如果多数同意,则开始写入同时把写入操作通知给Follwer,然后commit

  6. Follwer把请求结果返回给Client

ZooKeeper状态同步

完成leader选举后,zk就进入ZooKeeper之间状态同步过程

  1. leader构建NEWLEADER封包,包含leader中最大的zxid值;广播给其它follower

  2. follower收到后,如果自己的最大zxid小于leader的,则需要与leader状态同步;否则不需要

  3. leader给需要同步的每个follower创建LearnerHandler线程,负责数据同步请求

  4. leader主线程等待LearnHandler线程处理结果

  5. 只有多数follower完成同步,leader才开始对外服务,响应写请求

  6. LearnerHandler线程处理逻辑

    1. 接收follower封包FOLLOWERINFO,包含此follower最大zxid(代称f-max-zxid)

    2. f-max-zxid与leader最大zxid(代称l-max-zxid)比较

    3. 若相等,说明当前follower是最新的

    4. 另外,若在判断期间,有没有新提交的proposal

      1. 如果有,那么会发送DIFF封包将有差异的数据同步过去.同时将follower没有的数据逐个发送COMMIT封包给follower要求记录下来.

      2. 如果follower数据id更大,那么会发送TRUNC封包告知截除多余数据.

      3. 如果这一阶段内没有提交的提议值,直接发送SNAP封包将快照同步发送给follower.

    5. 以上消息完毕之后,发送UPTODATE封包告知follower当前数据就是最新的了

    6. 再次发送NEWLEADER封包宣称自己是leader,等待follower的响应.

此博文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上一篇《大数据-Hive(六)

下一篇《大数据-Zookeeper(二)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