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表面论文快讯-110] Science Advances-超窄线宽波长-涡旋超表面全息-上海理工大学

栏目介绍: “论文快讯”栏目旨在精简地分享一周内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Metasurface领域研究成果,帮助读者及时了解领域前沿动态,如果对专栏的写法或内容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后续会陆续开启其他专栏,敬请期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论文基本信息:

    标题:Ultranarrow-linewidth wavelength-vortex metasurface holography
    作者:
    共同一作:Weijia Meng(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
    共同一作:Johannes E. Fröch(华盛顿大学物理系);
    Ke Cheng(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
    Dapu Pi(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
    Baoli Li(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
    Arka Majumdar(华盛顿大学物理系);
    Stefan A. Maier(莫纳什大学物理与天文学学院);
    通讯作者:Haoran Ren(莫纳什大学物理与天文学学院)
    通讯作者:顾敏院士(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
    通讯作者:方心远(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技学院)
    发表时间:2025年3月21日(其中2024年10月16日投稿,2025年2月18日接收)
    发表期刊:Science Advances(JCR-Q1,IF=11.7)

  • 论文快览:

    解决的问题:
    传统波长复用全息技术依赖三维体积全息结构,通过布拉格衍射实现窄线宽高容量信息通道,但其制备复杂且难以集成多维光操控功能(如偏振、涡旋)。现有超表面全息技术虽具备多维调控潜力,但受限于宽波长响应特性,难以实现高密度波长复用。这一领域亟需一种兼具窄波长选择性、高信息容量及紧凑结构的全息方案,以满足虚拟现实、加密通信等应用对高安全性和多维信息处理的需求。

    提出的方法: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色散工程的波长-轨道角动量(OAM)复用超表面全息方法。通过设计稀疏k矢量滤波孔径阵列,在动量空间中对不同波长的衍射光进行选择性过滤,结合波长依赖光栅周期(满足λ/Λ恒定条件)将多波长光引导至相同衍射角。进一步引入Transformer神经网络优化纯相位全息图设计,抑制多通道串扰。该方法融合几何相位超表面的宽带特性与计算全息算法,实现波长-OAM双自由度复用。

    实现的效果:
    实验证明单全息片可重构118个独立图像通道,在可见光波段达到2 nm超窄线宽,波长选择性较传统方法提升10倍以上。所构建的全息视觉加密系统信息速率超传统方案2500倍,安全验证实验中无效波长或OAM态的解密图像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趋近于0。36通道超表面全息原型实测平均线宽4.7 nm,峰值衍射效率达82%,验证了方案的可扩展性。

    创新点分析:
    该工作属于理论-算法-器件的协同创新:在理论上突破传统体全息的布拉格衍射限制,提出动量空间k矢量滤波新机制;算法上首次将Transformer架构引入相位全息优化,解决多通道串扰难题;器件层面通过几何相位超表面实现宽带多维调控。三类创新深度融合,为高维光场调控提供了可扩展的物理-计算联合设计范式,推动了超表面全息向信息安全、智能显示等领域的实用化进程。

论文重要图文:

摘要:超表面全息通过调控光场多自由度可提升信息通道容量。传统高容量波长复用全息需依赖布拉格衍射的三维体全息实现。本研究提出基于基础色散工程的超表面全息技术,实现超窄线宽波长-涡旋复用全息:在动量空间构建稀疏k矢量滤波孔径阵列,融合尖锐波长选择性与轨道角动量选择特性;结合Transformer神经网络设计纯相位复用全息图,从单张全息图中重建多达118个独立图像通道,在可见光波段实现2纳米超窄线宽(仿真值)。将该技术应用于全息视觉加密(HVC),信息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超2500倍,安全等级达新高。该成果为超表面全息在三维显示、全息加密及光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开辟新路径。

结论:我们展示了超表面全息中基于k矢量分量基础色散工程的超窄线宽波长-涡旋复用技术。通过Transformer神经网络设计纯相位复用全息图,该全息图由多组波长依赖的基础光栅轮廓构成,利用傅里叶平面横向色散区分编码波长。实验证明单张全息图可重建118个独立图像通道,在可见光波段实现2纳米超窄线宽(仿真值)。所开发的全息技术应用于全息视觉加密,信息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500倍以上。复用通道数上限主要受限于全息图设计的GPU算力(本方案采用TITAN RTX 24GB)。该色散工程原理可拓展至三维波长-涡旋全息(通过引入菲涅耳透镜相位实现三维重建)与入射角复用(利用超原子对入射角的强相位/振幅响应)。该成果为三维显示、全息加密、光束整形、激光雷达、显微成像、数据存储及光学人工智能等应用提供新方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 传统波长复用体全息与本方案对比
(A) 传统波长复用体全息:光栅函数矢量(kg₁/kg₂)确定后,布拉格衍射严格筛选入射光k矢量(kin₁/kin₂)。
(B) 本方案设计:复合振幅全息图包含波长依赖光栅函数,结合动量空间稀疏k矢量滤波孔径阵列(KAA)。当光栅周期满足λ₁/Λ₁=λ₂/Λ₂时,目标波长λ₁/λ₂输出光被引导至β₀衍射角孔径(kout₁/kout₂),同时KAA阻断杂散波长(k′out₃/k″out₃)与寄生衍射级次(k′out₁/k′out₂)。
© 超窄线宽波长复用全息示意图:重建光束线宽Δλ可达2 nm。
(D) 引入OAM实现波长-涡旋复用全息,并结合Transformer神经网络设计波长-涡旋联合编码的纯相位超表面密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 高容量超窄线宽波长-涡旋全息设计原理
(A) 波长-涡旋全息设计原理:不同波长涡旋光束空间频率(左下)决定二维梳状函数采样常数(右下)。
(B) 全息图傅里叶分量:由波长依赖光栅与编码涡旋相位板构成,系数cp,q,m,n表示空间坐标(m,n)处波长通道p与涡旋相位板q的傅里叶分量。
© KAA重建的118个独立仿真图像。
(D) 不同OAM态与波长入射光束的SSIM(结构相似性)分析。
(E) 多波长涡旋光束线宽分析(NA:数值孔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 超窄线宽波长-涡旋复用全息实验验证
(A) SiO₂基底硅纳米柱结构示意图(θ为面内旋转角)。
(B) 不同尺寸纳米柱的交叉偏振透射振幅数值表征(星号标记优选结构)。
© 400-700 nm范围内纳米柱透射效率数值特性(a.u.:任意单位)。
(D) 光学实验装置示意图(LP:线偏振片;QWP:四分之一波片;OL:物镜;CCD:电荷耦合器件)。
(E) 36个独立重建图像。
(F) SSIM分析获取复用涡旋光束线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 波长-涡旋共享超表面全息视觉加密实验
(A) 波长-涡旋共享超密文设计原理。
(B) KAA重建的全息秘密分片。
© 最终单色与全彩秘密图像重建效果。
(D) SSIM与线宽分析验证抗窃听性能。

参考文献:

  • Weijia Meng et al.,Ultranarrow-linewidth wavelength-vortex metasurface holography.Sci. Adv.11,eadt9159(2025).DOI:10.1126/sciadv.adt9159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专注于超表面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学术成果和技术应用分享。所有发布的内容和图片,均已标明来源,且仅供个人学术学习和知识积累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您发现任何版权或相关问题,欢迎通过邮箱 metasurface@126.com 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并协调相关事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etasurface_AI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