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点出了“找人并不等于盲目加人”,你既要明确业务现状与团队需求,更要做好面试甄别,做出最优决定。那么当你找到人之后,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并不是。
因为最终目的并非招聘,而是通过招聘增加团队战斗力,这里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新成员的落地”(帮助新同学顺利渡过试用期,尽快创造价值)。
过去几年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大部分创业或未到一定规模的公司(团队)中,似乎默认忽略了“新同学落地”(即使没忽略的公司这一步做得都很差),好像招聘结束后,新同学会立刻发挥作用,原本人手不足的问题在 offer 发出后立刻得到了解决。
从我实际的经历来看,不管是在饿了么还是阿里本地生活,新同学落地都是一个很考验技术 Leader 认识是否到位的动作。
新同学加入团队,本身就是一个与环境相互熟悉、相互磨合甚至相互考察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招聘=新生儿出生,那么落地=养育,很多时候,养比生对未来的影响更大。你要让新同学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团队,尽早发挥自己的势能。当然,如果在之前的面试中,出现失误(比如新同学虽然表现比较好,但实际无法胜任工作),那么落地阶段就是最后一个补救的环节。所以,让新同学“能落地”至关重要。
今天这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