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为核心的四步策略-打造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优化其运营模式。“业务即流程,流程即业务”。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业务与流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流程在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所以,要提升企业运营管理能力,就必须从流程管理入手,整合和优化现有的管理体系。这一举措不仅关乎“理清楚”现状,更在于如何有效“管起来”并持续进行“优化”。

今天笔者将与大家一起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四步策略,以流程管理为核心,打造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

一、指定统一的流程管理机构:构建管理体系的中枢

企业欲通过流程整合管理体系,打破“管理体系孤岛”,亟需一个站在全局视角的流程管理机构。此机构无需单独设立,关键在于将流程管理职责明确赋予某一部门,使之成为管理体系整合的核心驱动力。流程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管理体系的整合规范化,包括制定统一的流程描述规范、设计管理架构、统一发布流程和制度、管理流程变更及监控执行情况。例如,当供应链改进项目组欲调整发货流程时,需向流程管理部门申请,而非直接要求发货部门修改。流程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综合考虑该流程是否涉及ISO9001和内控管理等多个体系,召集相关管理人员协商,确保新流程的一致性和协同性。

企管部、IT部和内控部因具备全局视野,常成为流程管理职能部门的首选。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深入,IT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战略实施,部分企业如康佳、海尔、华为已将IT部门转型为“流程及信息管理部”,赋予其流程管理职责。内控部门因职责涵盖风险管控,也常被赋予此职责,如中石油。为强化流程管理职能,授予相关部门负责人“首席流程官(CPO)”等头衔已成为趋势。

二、统一流程描述规范:提升沟通效率与质量

流程描述的差异性常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为消除这一问题,流程管理职能部门需制定统一的流程描述规范和语言,并监督执行。海尔、新奥燃气等企业已实践此策略,通过统一描述规范,极大提升了内部沟通效率和质量。新奥燃气从岗位名称标准化入手,取得了显著成效。统一的描述规范确保了流程讨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了“各说各话”的现象。

三、梳理统一的流程手册和岗位职责:实现管理思想落地

企业需梳理出一套综合的流程手册和岗位职责书,作为管理体系整合成功的标志。这套手册应涵盖端到端的业务流程,确保员工遵循即可满足所有管理体系要求。通过业务流程这一桥梁,将各种管理思想和理念整合并落实到具体步骤上,实现管理思想的真正落地。明确的流程手册和岗位职责为员工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指南,是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四、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平台:强化管理体系整合

统一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平台是企业流程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所有业务流程需在此平台上建立、修改和发布,流程手册和岗位职责也应自动生成。借助IT技术,可有效避免管理体系间的不协调和冲突,提高整合效率和精确度。信息化技术还能简化流程设计、更改和查询过程,提升工作效率。西门子、中石油等企业已建立此类平台,并取得显著成效。

总之,企业管理体系的升级需以流程管理为核心,通过指定统一的流程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流程描述规范、梳理统一的流程手册和岗位职责、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平台等四步策略,实现管理体系的整合与优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还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Bryan D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