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指标体系搭建实践

数据指标体系搭建实践

为什么要构建数据指标体系?

因为我们希望时间能花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问题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言
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数据,而是数据背后映射的洞察。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单看数据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和业务相结合转化为信息,再经过处理才能体现其价值。

对于业务数据而言,通常分为两项:其一是维度,其二是度量,或者说是指标,这两项构成了我们数据分析的基础。

对于结构化数据,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多维立方体(cube),里面存在着维度和度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不仅仅是三维,可以有多个维度。

这里拿三维立方体模型进行举例:

想象你操作数据透视表的模式,可以通过钻取、切片、切块等多种方式来对这个cube进行多维度观察,记录对比多个度量值,从而获取到数据所描绘的业务现状,继而通过对比产生对业务发展的洞察,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决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而在实际的业务运营中,单纯从几个维度并不能完整的了解业务发展的状态,我们需要从更深的层次去观察业务,更需要在业务指标出现问题时快速定位原因,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来实现。

一、业务背景
笔者主要做社区板块的数据支持,社区业务是整体业务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子版块,目前处于多批次循环迭代中,由于业务方向及产品形态的变化,需要多次更新调整数据计算逻辑。

并且由于埋点及业务数据的不完善,经常需要校验异常数据,且部分指标至今无法确保准确性,为了应对频繁的产品迭代产生的数据需求以及更好的发现问题、定位问题,故需要从整体业务的角度构造指标体系。

为什么要搭建指标体系?

通过指标体系监测业务发展的状况,最大的价值就是高效利用时间,把时间花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寻找问题上,从而提高整体的人效。

指标体系的输出结果应当是一份指标字典和对应的Dashboard展示,需要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成体系化的指标监控系统,能够从多维度了解业务发展的现状
在业务发展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高效地为团队提供数据支持
这其实也是商业数据分析能力的前两层,即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会发生。

二、指标类型及命名

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首要动作就是明确指标的分类以及约束指标命名方式,使各个指标能够做到见名知意、减少沟通成本,这里我们按照阿里对指标的划分规范指标命名:

指标分为原子指标和派生指标。

原子指标是基于某一业务事件行为下的度量,是业务定义中不可再拆分的指标,是具有明确业务含义的名词 ,体现明确的业务统计口径和计算逻辑,例如支付金额。

原子指标=业务过程+度量
派生指标=时间周期+修饰词+原子指标&#x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