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说明:一位作者投稿,发现长时间没有回复是否录用,于是联系编辑,编辑说即便是通过终审,如果没有排期相当于没有录用!这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这不就和备胎一样一样吗!
“换言之,现在我的稿件就是备胎稿,得在这停着等待。如果有好的约稿名家稿,那自然会被挤掉。如果暂时没有更优质稿件可能会被排期最终出稿。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新进C扩竟玩这种套路,学生发稿难易可见一斑。不知道有没有相同经历的学友交流一下。”
文章都录用了,就赶紧排期出版吧,却让作者一等再等!论文终审录用后一直不排期,原因有多种:
01 稿源过剩
当前杂志社的稿件数量庞大,每天收到数百篇投稿,然而期刊能发表的论文却是有限的,导致很多文章虽然已经收到录用了,但是仍然需要排队等待出刊发表。
02 版面有限
期刊的版面有限而且是固定的;期刊必须按照计划提前安排论文发表,这期间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专题策划,基金老项目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而普通论文可能会不受重视,往往只能排在后面。
03 期刊调整
期刊经常会因为内部管理需要进行栏目调整,装帧改版,人员变动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编辑部需要更换新团队,新团队需要时间熟悉流程,可能会导致论文延期发表。
04 作者的问题
很多作者认为收到录用通知就是文章成功发表的标志,其实不然,从录用到见刊中间还是有一定变数的,并不能代表文章成功发表。收到录用通知后,文章仍然需要经过反复修改,达到杂志社的发表要求后的环节,才能出刊。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未能及时修改或按要求改好论文,或者修改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影响最终论文发表进度。
文章开头这位作者的情况,很明显属于第二种。一般情况下,显示终审录用,接下来就是等待期刊的排刊期,做出刊准备。但是却被编辑告知即便是录用仍有不出版的风险!
什么是备胎稿?
备胎稿,就是只有录用外壳,没有录用实质属性的一种稿件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存在,本不应该出现在的用稿关系中。但是没办法,现在好一点期刊的版面都供不应求,好文章更是不缺;所以这也提醒了我们,为了减少发表延期的风险,建议投稿前先提前了解期刊的出版周期,仔细看官网或其他渠道了解论文的发表量和积压情况,尽量选择稿源充足但又不至于过度拥挤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