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到一篇投稿,作者是**高校的硕士助教,英语方向,论文题目写的是《***课程教学设计》,文章中还有一个教学设计的表格。
这绝对是一篇不错的教学设计,但并不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现在大部分的期刊已经拒收教学设计的稿件了,真的很不建议大家去触碰这一类的选题。否则,你会发现投稿屡屡被拒,甚至怀疑人生。
今天,我就来详细分析这个选题的坑,并给你们推荐几个更容易发表的替代方向。
一、为什么“教学设计”论文难发表?
1、学术价值低,缺乏理论深度
教学设计通常聚焦于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安排、课堂活动设计等,这类研究往往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缺乏理论创新。学术期刊更倾向于接收有理论贡献、方法论突破的文章,而不是单纯的教学案例分享。
2、期刊分类受限,可投范围窄
即使你想投教育类期刊,大多数核心期刊(如CSSCI、北大核心)也更倾向于接收教育政策、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高等教育管理等更具理论性的研究。而普刊现在大多数也拒收教学设计了,特别是还这种特别明显带有表格,请问下是写的论文还是教学设计呢?真的是个问题。
3、重复率高,创新性不足
很多教学设计论文结构相似:课程背景→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效果评价。这种模式已经被写烂了,缺乏新意,编辑和审稿人一看就觉得又是这种文章,直接拒稿。
4、实证数据难获取,说服力弱
如果你想做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需要大量学生样本、长期跟踪数据,甚至实验对比组。但作为新助教,你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导致论文数据单薄,难以支撑结论。
二、如果非要研究教学,应该怎么写?
如果你对教学研究感兴趣,完全可以选择更有学术价值的选题。以下是几个推荐方向:
1. 教育技术应用(热门!易发!)
结合人工智能、在线教育、混合式教学、MOOCs、虚拟实验等新技术,研究它们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这类选题符合教育信息化趋势,数据易获取。例如:
ChatGPT在高校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2. 学习科学 & 教育心理学 & 高等教育政策
如果你喜欢理论性研究,也可以行文进行讨论,这类研究需要一定的心理学或统计学基础,但一旦做出来,更容易发表在更高级的教育类期刊上。选题例如:
大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
认知负荷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拖延症学生的干预策略研究
3. 比较教育研究
可以做国内外教学模式对比,这类文章理论性强,适合投比较教育类期刊,选题示例:
中美STEM教育模式的差异分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三、如果已经写了教学设计论文,怎么办?
1. 升级为教学实验研究
不要只写"我设计了什么课",而是加入实验组/对照组对比,用数据证明你的方法确实有效。例如:
原题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设计
修改后:任务型教学法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2. 结合理论框架
单纯描述教学设计没意义,但如果你能结合某个理论(如建构主义、翻转课堂、PBL等),就能提升论文档次。例如:
原题目:《高等数学》微课设计
修改后:基于SP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 转向案例研究或行动研究
如果数据有限,可以写成教学案例研究或行动研究,但要注意方法论规范。例如:
基于OBE理念的《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一项促进大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行动研究
论文选题决定了80%的发表可能性,作为助教,时间宝贵,千万别在教学设计的坑里浪费时间了。助教发论文的黄金法则已经总结好,希望能帮到你——
-
避开纯"教学设计",转向理论或实证研究。
-
紧跟热点,如教育技术、课程思政、学习科学。
-
结合自身学科,寻找跨学科创新点。
-
多读核心期刊,分析编辑偏好。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少走弯路,早日发表核心论文,顺利评职称!如果你有具体研究方向需要讨论,欢迎联系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