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操作dir,stat,lsat,acces,chmod,chown,

目录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_mode的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_mod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Linux文件操作相关函数
    stat函数 *****
    穿透(追踪)函数 – 软链接
    lstat函数
    不穿透(追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ccess函数
    chmod函数
    chown函数
    truncate函数 ***
    文件长度 100
    第二个参数指定长度为 20
    … 300 -> 文件被拓展
    链接函数
    link函数
    symlink函数
    readlink函数
    unlink函数 *****
    rename函数

  2. Linux目录操作相关函数

  3. fcntl 函数
    改变已经打开的文件的属性

         打开文件的时候: 只读
                 修改文件的: 添加追加 O_APPE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up, dup2函数
复制现有的文件描述符

解决gcc编译过程中c99语法报错的问题
~/.bashrc
alias gcc=‘gcc -std=gnu99’

索引节点inode:保存的其实是实际的数据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称为“元数据”(也就是对文件属性的描述)。
例如:文件大小,设备标识符,用户标识符,用户组标识符,文件模式,扩展属性,文件读取或修改的时间戳,
链接数量,指向存储该内容的磁盘区块的指针,文件分类等等。
( 注意数据分成:元数据+数据本身 )

注意inode怎样生成的: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
(现代OS可以动态变化),一般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一般文件系统中很少有文件小于2KB的,所以预定按照2KB分,
一般inode是用不完的。所以inode在文件系统安装的时候会有一个默认数量,后期会根据实际的需要发生变化。

注意inode号:inode号是唯一的,表示不同的文件。其实在Linux内部的时候,访问文件都是通过inode号来进行的,
所谓文件名仅仅是给用户容易使用的。当我们打开一个文件的时候,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然后,
通过inode号,得到inode信息,最后,由inode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现在可以处理文件数据了。

inode和文件的关系:当创建一个文件的时候,就给文件分配了一个inode。一个inode只对应一个实际文件,
一个文件也会只有一个inode。inodes最大数量就是文件的最大数量。

FILE* fp = open(“file”);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walkingLL」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happiness_llz/article/details/8229084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