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阈值大津法(OTSU)介绍及代码实现

算法原理

最大类间方差法是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法,又叫大津法,简称OTSU。

我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一下算法原理:

这个算法的思想就是假设阈值T将图像分成了前景和背景两个部分。

求出这两个部分的类间方差:

前景像素个数占比x(前景平均灰度 - 全图平均灰度)2 + 背景像素个数占比x(背景平均灰度 - 全图平均灰度)2

将阈值从0~255遍历一次,使上述类间方差最大的阈值T即为所求。

类间方差计算

我们接下来将算法原理中的类间方差化简为一个比较简单的形式,下面的过程也是代码实现的过程。

定义变量:

总像素数:N
前景像素数:fN
背景像素数:bN
前景像素灰度和:fSum
背景像素灰度和:bSum
前景像素平均灰度:fu
背景像素平均灰度:bu
图像总灰度值:Sum
图像平均灰度:u
前景像素占比:fw
背景图像占比:bw
类间方差:g

前景、背景占比:

前景像素占比:fw = fN/N
背景像素占比:bw = bN/N

前景、背景占比满足:

fw + bw =1  (1)

图片平均灰度值:

图片灰度直方图 : Histogram[256]
图片总灰度值 Sum : for(i=0; i<N; i++){ Sum += Histogram[i];}
图片平均灰度值 u : Sum/N

阈值为T时前景平均灰度:

阈值为T时前景像素数 fN : for(i=0; i<=T; i ++) { fN += Histogram[i];}
阈值为T时前景像素灰度和 fSum : for(i=0; i<=T; i++) { fSum += Histogram[i]*i;}
阈值为T时前景平均灰度 fu : fSum/fN

阈值为T时背景平均灰度:

阈值为T时背景像素数 bN : N-fN
阈值为T时背景像素灰度和 bSum : Sum-fSum
阈值为T时背景平均灰度 bu : bSum/bN    

平均灰度满足:

  • 10
    点赞
  • 7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