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的思考与关注点

 

软件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且没有规律可遵循的思维发散过程。设计软件系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为一方面需要你聚焦在今天的需求,同时要求可以适应未来对功能的修改和增加。

面对软件最大的敌人—需求的变化,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堆积木的方式堆砌代码。

随着系统的上线运营,客户需求不断的变化与扩充、程序BUG的不断涌现,我们天天在为了修正BUG而干十万火急的工作,下班了还提心吊胆实施地是否给自己提了除错单。面对一堆高深且杂乱无章的代码、面对一个接一个的BUG、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需求单,我们抱怨、救急、茫然、苦不堪言,眼前看不到一丝希望。

对于困惑,我们束手就擒了吗?没有。我们搬来了一堆设计方法论,什么CMMI、RUP、XP、TDD,还有结对编程、四色原型等等。拿来了国外先进的方法论,我们自豪的说我们的设计多牛多牛,设计理念多么的先进。可现实落实下去了吗?几乎没有。我们根本没有理解如何去实践,我们只是了解皮毛然后在尝试,可悲的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去总结,没有去改进。结果呢?我们的设计仍旧纠结于细节的泥潭,设计的人力耗进去了,貌似也有些输出成果,只是这些成果对质量没有本质的提升,仅仅能看到稍许眼前利--开发人员轻松了却又纠结了,我是否该完全按设计去做,照搬又不能实现需求?怎么办?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把设计做好并尽力最大努力,但随着不停的添加临时性的修复,越来越多的代码变得难以维护和改进,项目也一步步陷入泥潭。

系统的依赖关系与复杂度让我们对系统望而生畏,领导一拍板--重新设计开发,我们又重新沉迷于初期的美好架构与愿景,似乎眼前一片光明大道。可实现了?不说大家都知道答案。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设计?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呢?业界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灵活性等大家耳熟能详,说的时候也是信手拈来,可实践中如何去实现,如何才能满足了?我们又迷茫了。

首先看一个分层与包结构关系图,我们不讨论其合理性,但第一眼的印象是不是觉得很晕?

太复杂了,可现实是残酷的,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复杂性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问题域的复杂性、管理开发过程的困难性、软件实现的灵活性等等导致了软件开发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我们无力掌控。

导致复杂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依赖。代码的变乱,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太多不良依赖或者模块失去单一性所致。如何解除依赖?我们先看看计算机组成结构图:

计算机的各个组件为什么能轻松组合运行?关键是抽象层次之间以某种定义好的方式进行交互,在给定层的内外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在不同抽象层的不同部件之间,存在清晰的分离关注。

从计算机的组装看软件的设计:

从上图看,面对系统的复杂性,设计的核心是分离关注点与模块化/组件化,如何实现模块化开发呢?我认为应该从职责、协作、服务、变化四个方面着手去设计,即:

(1)分析出各组件的职责;

(2)发布组件的服务;

(3)建立组件之间的协作关系;

(4)组件本身如何应对变化;

关于划分职责、发布服务、建立协作、应对变化四个方面,后续再逐一总结发布。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