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6 for 循环和for...in 循环的那点事儿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Script中两种常见的对象迭代方法——for循环和for...in循环的使用场景、性能优劣及注意事项。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缓存数组长度、避免原型链影响以及利用hasOwnProperty方法来优化循环效率,并提供了实例代码演示。

大家都知道在JavaScript中提供了两种方式迭代对象:

  • for 循环;
  • for..in循环;

1、for循环

不足:

  • 在于每次循环的时候数组的长度都要去获取;
  • 终止条件要明确;

在for循环中,你可以循环取得数组或是数组类似对象的值,譬如arguments和HTMLCollection对象。通常的循环形式如下:

// 次佳的循环
for (var i = 0; i < myarray.length; i++) {
   // 使用myarray[i]做点什么
}

这种形式的循环的不足在于每次循环的时候数组的长度都要去获取下。这回降低你的代码性能,尤其当myarray不是数组,而是一个HTMLCollection对象的时候。

HTMLCollections指的是DOM方法返回的对象,例如: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还有其他一些HTMLCollections,这些是在DOM标准之前引进并且现在还在使用的。有:

document.images: 页面上所有的图片元素
document.links : 所有a标签元素
document.forms : 所有表单
document.forms[0].elements : 页面上第一个表单中的所有域

集合的麻烦在于它们实时查询基本文档(HTML页面)。这意味着每次你访问任何集合的长度,你要实时查询DOM,而DOM操作一般都是比较昂贵的。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循环获取值时,缓存数组(或集合)的长度是比较好的形式,正如下面代码显示的:

for (var i = 0, max = myarray.length; i < max; i++) {
   // 使用myarray[i]做点什么
}

这样,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你只检索了一次长度值。

在所有浏览器下,循环获取内容时缓存HTMLCollections的长度是更快的,2倍(Safari3)到190倍(IE7)之间。//此数据貌似很老

注意到,当你明确想要修改循环中的集合的时候(例如,添加更多的DOM元素),你可能更喜欢长度更新而不是常量。

伴随着单var形式,你可以把变量从循环中提出来,就像下面这样:

function looper() {
   var i = 0,
        max,
        myarray = [];
   // ...
   for (i = 0, max = myarray.length; i < max; i++) {
      // 使用myarray[i]做点什么
   }
}

这种形式具有一致性的好处,因为你坚持了单一var形式。不足在于当重构代码的时候,复制和粘贴整个循环有点困难。例如,你从一个函数复制了一个循环到另一个函数,你不得不去确定你能够把i和max引入新的函数(如果在这里没有用的话,很有可能你要从原函数中把它们删掉)。

最后一个需要对循环进行调整的是使用下面表达式之一来替换i++。

i = i + 1
i += 1

JSLint提示您这样做,原因是++和–-促进了“过分棘手(excessive trickiness)”。如果你直接无视它,JSLint的plusplus选项会是false(默认是default)。

两种变化的形式:

  • 少了一个变量(无max)
  • 向下数到0,通常更快,因为和0做比较要比和数组长度或是其他不是0的东西作比较更有效率01
//第一种变化的形式:

var i, myarray = [];
for (i = myarray.length; i–-;) {
   // 使用myarray[i]做点什么
}

//第二种使用while循环:

var myarray = [],
    i = myarray.length;
while (i–-) {
   // 使用myarray[i]做点什么
}

这些小的改进只体现在性能上,此外JSLint会对使用i–-加以抱怨。

2、for …in 循环—也被称为“枚举”

for …in 循环经常用来迭代对象的属性或数组的每个元素,for…in循环中的循环计数器是字符串,而不是数字。它包含当前属性的名称或当前数组元素的索引。 下面直接上几个例子:

当遍历一个对象的时候,变量 i 也就是循环计数器 为 对象的属性名 :

//使用for..in循环遍历对象属性 
varperson={ 
    name: "Admin", 
    age: 21, 
    address:"shandong" 
}; 
for(var i in person){ 
    console.log(i); 
} 

执行结果为:

name 
age 
address 

当遍历一个数组的时候,变量 i 也就是循环计数器 为 当前数组元素的索引 :

//使用for..in循环遍历数组 
vararray = ["admin","manager","db"] 
for(vari in array){ 
    console.log(i); 
} 

执行结果:

0 
1 
2 

但是,现在看来for .. in循环还挺好用啊,不过,别高兴太早,看看下面的例子:

var array =["admin","manager","db"]; 
//给Array的原型添加一个name属性 
Array.prototype.name= "zhangsan"; 
for(var i in array){ 
    alert(array[i]); 
} 

运行结果:

admin 
manager 
db 
zhangsan 

咦,奇观了,怎么平白无故的冒出来一个zhangsan
现在,再看看使用 for循环会怎样?

vararray = ["admin","manager","db"]; 
//给Array的原型添加一个name属性 
Array.prototype.name = "zhangsan"; 
for(var i =0 ; i<array.length; i++){ 
    alert(array[i]); 
}; 

运行结果:

admin 
manager 
db 

哦, 现在明白了,for..in循环会把某个类型的原型(prototype)中方法与属性给遍历出来,所以这可能会导致代码中出现意外的错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对象的hasOwnProperty()方法来避免这个问题,如果对象的属性或方法是非继承的,那么hasOwnProperty() 方法返回true。即这里的检查不涉及从其他对象继承的属性和方法,只会检查在特定对象自身中直接创建的属性。

vararray = ["admin","manager","db"]; 
Array.prototype.name= "zhangshan"; 
for(var i in array){ 
//如果不是该对象自身直接创建的属性(也就是该属//性是原型中的属性),则跳过显示 
    if(array.hasOwnProperty(i)){ 
        alert(array[i]); 
     }
} 

运行结果:

admin 
manager 
db 

另外一种使用hasOwnProperty()的形式是取消Object.prototype上的方法。像这样:

// 对象
var man = {
   hands: 2,
   legs: 2,
   heads: 1
};
for (var i in man) {
   if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call(man, i)) { // 过滤
      console.log(i, ":", man[i]);
   }
}

其好处在于在man对象重新定义hasOwnProperty情况下避免命名冲突。也避免了长属性查找对象的所有方法,你可以使用局部变量“缓存”它。

var i, hasOwn =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
for (i in man) {
    if (hasOwn.call(man, i)) { // 过滤
        console.log(i, ":", man[i]);
    }
}

严格来说,不使用hasOwnProperty()并不是一个错误。根据任务以及你对代码的自信程度,你可以跳过它以提高些许的循环速度。但是当你对当前对象内容(和其原型链)不确定的时候,添加hasOwnProperty()更加保险些。

格式化的变化(通不过JSLint)会直接忽略掉花括号,把if语句放到同一行上。其优点在于循环语句读起来就像一个完整的想法(每个元素都有一个自己的属性”X”,使用”X”干点什么):

// 警告: 通不过JSLint检测
var i, hasOwn =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
for (i in man) if (hasOwn.call(man, i)) { // 过滤
    console.log(i, ":", man[i]);
}

系列文章导航:

1、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 严格模式

2、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2 浮点数精度

3、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3 隐式强制转换

4、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4 基本类型和基本包装类型(引用类型)

5、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5 全局变量

6、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6 var预解析与函数声明提升(hoist )

7、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7 函数和(命名)函数表达式

8、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8 函数,方法,构造函数调用

9、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9 call(),apply(),bind()与回调

10、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0 闭包(closure)

11、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1 arguments对象

12、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2 undefined 与 null

13、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3 理解 prototype, getPrototypeOf 和_ proto_

14、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4 使用prototype的几点注意事项

15、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5 prototype原型和原型链详解

16、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6 for 循环和for…in 循环的那点事儿

17、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7 循环与prototype最后的几点小tips

18、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8 JScript的Bug与内存管理

19、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19 执行上下文(execution context)

20、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20 作用域与作用域链(scope chain)

21、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Item21 漂移的this


持续更新中……………….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