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域名抢注者——“玉米虫”

 

在数起域名争议纠纷被媒体频频曝光后,“域名抢注”这一概念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那些躲在纠纷背后、自称“玉米虫”的职业域名抢注者,却始终保持低调。媒体报道称,他们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但他们是谁,有多少,在做什么?大多数人对此毫不知情。这种低调,也许因为域名问题太过专业,也许与域名抢注行为本身在法律和道德层面所处的微妙境地有关。但无论如何,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缩短了普通人与专业领域的距离。

 

“玉米虫”的称呼,来自“域名”与“玉米”的汉语谐音;“虫”字则形象地说明他们钻研其中的热心劲儿。“玉米”也被简称为“米”:在国内几个知名的域名论坛上,“虫”们穿梭往来,用“哥们儿今儿把米晾出来晒晒!”式的句子打着招呼。这些论坛大多隶属正规的域名注册商,直接为一般用户和代理商提供各种域名服务。资深的“玉米虫”往往在几个著名论坛同时拥有ID,他们将大量时间泡在论坛,发布各种收购或出让域名的信息,交换最新的动向和情报,聊天,灌水,到哪儿都不忘用亮闪闪的大号字将自己的商业信息挂在签名档里。

 

 “虫”的世界里,“域名抢注”并不是一个常用词。这不只因为其涵义富有争议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与抢注无关。他们对自己的正式称呼是“域名投资者”。而域名本身,就像股票、期货一样,只被视作投资的对象。

 

周亚男:域名的出路是网站

周亚男否认自己是域名投资者。“只是个人兴趣爱好。”他说,“我那称不上投资。”

但他并不否认自己在域名上赚到了钱,“我还没赔过。”

周亚男今年20岁,因家庭原因在大二时中止学业,选择进入米吧论坛工作。米吧是一个人气不低的域名论坛,也是CNNIC授权的中国最大域名注册商万网的代理服务商。周亚男身兼米吧论坛客服与论坛超级版主二职,表现相当活跃。

 

尽管年轻,他“玩”域名的资历并不短,从高二第一次接触域名至今已有四年。2004年,适逢比利时.BE域名免费,还是高中生的周亚男出于好玩也注册了几个。当时.CN域名与.COM域名价格相近,在10-20美元左右,而那时他一天的餐费也就三元,除了免费域名,其他的都“玩”不起。等到上了大学,财力和眼界进一步拓展,周亚男开始认真购进.COM的域名。

 

“我手头大概有一百多个.COM域名。开始的路子走错了,没投资.CN。”他解释道,“最早.CN和.COM价格相同,但.COM更具有国际潜力,.CN太局限,国内也没有什么好的政策。”

 

早期的“玉米虫”都不太看好.CN域名。据CNNIC官方统计,2003年前后,国内.CN注册比例只有.COM的十分之一左右。但2004年底,信息产业部发布了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受政策影响,2005年伊始,.CN域名注册价格全面下调50%,稳定在70-100元。2007年3月,CNNIC再次出台优惠政策,将5月31日以前新注册.CN域名用户的首年注册费降至1元。历年政策鼓励下,中国WWW站点中.CN域名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7.4%上升到2008年的80.1%,绝对数量则从3.5万激增至1190万个。现在的.CN即使谈不上炙手可热,也是颇受欢迎。

 

“前几天我还帮几个老外注册。”周亚男说,“给一个芬兰人注册了7个.CN,他们那里注册费比较贵。听说一个.CN在中国的注册价格是0.13美金,那老外就疯了,说要买一背包回去。”

 

他本人却对.CN不怎么感冒,因为它“没.IN好看,没.COM好玩”。

 

周亚男喜欢.IN,即印度的国家域名,曾经囤积和转手过不少。由于经常与外国人交易,他发现了中外“玉米虫”的差别——当国内新投资者对.CN一拥而上的时候,国外的“虫”却更偏爱.IN,尽管不论从域名级别还是从国家发展程度而言,.IN和.CN都该在同一个水平上。当然,印度官方语言是英文,并且.IN开放个人注册,这些都是相比.CN的优势。但据周亚男解释,CN官方限制较多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CN的注册规则里,某些数字组合、单词会被视为敏感或违规词汇而被禁止注册,这使国外注册者更多地转向印度等国家的域名。

 

.CN的限制有多大?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如果你在whois域名注册系统上查询域名pig.cn,会得到如下反馈:“经主管部门批准您申请的域名已经被列入限制注册名单,根据有关规定,此类域名不能通过联机方式申请。”已知的全球最昂贵的域名是“sex.com”,在针对它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中,美国法院裁定其价值6500万美元。但如果你查询“sex.cn”,结果将是简单明了的“你所查询的信息不存在”。

 

 周亚男一直强调自己对域名的投资仅仅是“好玩”。当被问及投资域名的收益如何,他提供的数据是:3-4月平均月入5000元,7月收入2000元。而在他工作的东莞市,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月平均收入大约1500元。虽然两边数字差距悬殊,这个20岁的年轻人却觉得自己挣得多是理所应当,反问:“要不我手里那么多.COM域名怎么养活呀?”他稳定持有的域名数量在一百个左右,以注册成本60元/个计算,一年需要6000元。

 

 除了在“米吧”的工作,周亚男也做一些建站的兼职。四年下来,他积累了一些好域名,准备留着做网站。“域名投资的人太多了,我是打算慢慢转行到网站方向。”他说,“玩域名的最终出路还是做网站。”

 

米吧:“时尚与自由”的域名投资

 认定“域名的出路是网站”的“玉米虫”不在少数,域名论坛上就有专门针对这一看法的讨论帖。当然,将域名本身视作事业、认为“域名投资可以一辈子做下去”的也大有人在。米吧论坛的管理员“米吧”就是其中之一。

 

“米吧”的身份是万网正式代理商,万网则是CNNIC认证的官方注册商之一。普通用户既可以选择通过万网,也可以选择通过米吧论坛来注册域名。与其他商品不同,域名销售并不受地区和流通渠道的限制,各家代理比拼的就是价格与服务质量。能经营好这一行的通常都是道中高手,除了面向一般用户的注册服务,他们也拥有自己的“生意”。

 

“米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自己已交易或正在交易的几个域名:ksou.cn,注册价20元,买家出价5000元;刚转手的lyv.cn和6661.com.cn,卖价达一万元。当然也有没谈成的生意,例如达能的域名,“米吧”开价3000美元,与达能500美元的出价相差太远,最终被仲裁无偿转移。他在QQ上发过来一个大哭的表情以示懊恼,但紧接着又谈笑风生,显然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比起坚称自己是在玩票的周亚男,“米吧”看上去更老练。周亚男固守几条投资原则:不续费,因为续费成本太高;有的赚就出手,心态要平和,即使自己刚卖的域名一转手就价格翻倍也不介意。“米吧”却宣称自己不大在意行情,因为没有必要:“反正以前20-40元注的米,加上两年续费80也就110元一个,1000个也就10万,卖几米就回来了。”

 

经过“米吧”之手的域名显然为数不少。他承认自己拥有上千个域名,并给记者看了一张长长的列表,上面的域名按照数字、字母缩写、单词等分门别类排列整齐。他没有透露自己从域名上获利多少,并刻意避开记者对这种投资行为合法性的质疑,只是说:“CNNIC已经认可域名抢注了。”(狭义的域名抢注并未获得法律认可,CNNIC的态度请见后文。)

 

“米吧”反感一般“玉米虫”,认为他们眼中只有利润,无法成为合格的域名投资者。他将域名投资定义为一种“很时尚、很自由”的职业,并对“合格”给出标准:良好的心理素质,域名投资方向及域名的长远发展定位,自身的眼光和经验。他认为,一名合格的域名投资者,即使单靠投资域名方面的收入也足以维持生活。

 

但实际上,有多少“玉米虫”达到这一标准尚未可知。见诸报端的常是另外一些例子——被利益迷惑而跳入投资泥潭的人们,轻则卷入诉讼,重则倾家荡产。《中国域名经济》主编沈阳曾撰文提醒投资者,要以平常心对待域名项目,并举一大学生因投资失败而拖欠学费的例子作为告诫。在“玉米虫”间的聊天里,类似的例子也俯拾即是。他们握着大把域名守株待兔,一旦等到终端买家,一个域名就有成百上千倍的回报;而如果等不到,为所有域名支出的费用都等于扔进了水里。对风险和机会的极度敏感让不少人成了急功近利的投机者——也许这正是“米吧”看不上他们的原因。

 

尽管“玉米虫”热衷于讨论所谓的“技术性”问题,但很少有人主动谈论法律规范,除非为了教授、学习风险规避的方法。2006年3月开始施行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详细规定了“恶意抢注”的认定方法,这份规定也成为“玉米虫”的行动指南。比如,向潜在买家的竞争对手兜售域名被《办法》归为认定恶意存在的条件之一,后来的“玉米虫”便很少再使用这一手段。

 

在消极规避诉讼外,“玉米虫”并不积极争取合法地位,而是游走在法律既未明确承认、也未明确反对的灰色地带。“法律未禁止”意味着生意至少可以做下去,而“法律未承认”则意味着也许有一天,飞来横祸将打断他们的美梦。人人对现状都有自己的解读;有的“玉米虫”就坚持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投资”——他们对“投资”与“抢注”的区别表现得很较真,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出其中差异。周亚男的说法也许可作为这种心态的一个注解:“域名就和股市差不多,也是金钱保值的一个方式。”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