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看一下Nand Flash的引脚(Pin)定义,数据手册截图如下:

上图是常见的Nand Flash所拥有的引脚(Pin)所对应的功能,简单翻译如下:
I/O0 ~ I/O7:用于输入地址/数据/命令,输出数据;
CLE:Command Latch Enable,命令锁存使能,在输入命令之前,要先在模式寄存器中,设置CLE使能;
ALE:Address Latch Enable,地址锁存使能,在输入地址之前,要先在模式寄存器中,设置ALE使能;
CE#:Chip Enable,芯片使能,在操作Nand Flash之前,要先选中此芯片,才能操作;
RE#:Read Enable,读使能,在读取数据之前,要先使CE#有效;
WE#:Write Enable,写使能, 在写取数据之前,要先使WE#有效;
WP#:Write Protect,写保护;
R/B#:Ready/Busy Output,就绪/忙,主要用于在发送完编程/擦除命令后,检测这些操作是否完成,忙,表示编程/擦除操作仍在进行中,就绪表示操作完成;
Vcc:Power,电源;
Vss:Ground,接地;
N.C:Non-Connection,未定义,未连接。
注意:在数据手册中,对于一个引脚定义,有些字母上面带一横杠的,那是说明此引脚/信号是低电平有效,如上面的RE头上有个横线,就是说明,此RE是低电平有效,此外,为了书写方便,在字母后面加“#”,也是表示低电平有效,比如我上面写的CE#;如果字母头上什么都没有,就是默认的高电平有效,比如上面的CLE,就是高电平有效。上面的锁存指令,如命令锁存使能(Command Latch Enable,CLE) 地址锁存使能(Address Latch Enable,ALE),是用于指定Nand Flash

本文介绍了Nand Flash的引脚功能,包括I/O、CLE、ALE、CE#、RE#、WE#、WP#、R/B#、Vcc和Vss。Nand Flash引脚复用机制减少了引脚数量,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和芯片体积。此外,文章讨论了Nand Flash的特性,如页擦除时间、编程时间、页数据读取时间等,并提到了页缓存(Page Register)概念。还涵盖了坏块管理,包括出厂坏块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坏块。文章最后提及了几个关键技术,如CE don't-care、Copy-Back操作、多片同时编程、交错页编程和随机数据输出等,这些技术提高了编程效率和系统性能。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