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文明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指出当前AI系统与智慧生命之间的区别。文章讨论了创造机械智慧生命的可行性,分析了人类离创造智慧生命还有多远,并提出了建立机械文明的可能性和挑战。此外,还反思了人类是否准备好迎接机械智慧生命的挑战,以及科学与哲学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 什么是人工智能

1.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计算机学科的终极目标。
自从Google AlphaGo在全球围棋挑战中登顶之后,全世界就处于一种对人工智能的狂热氛围中,其中人们对人工智能存在不少误解。
(1)首先需要澄清的是,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
现在的人工智能只是某些专业领域的智能系统,和具有智慧,独立意识的机械生命有本质的区别,即便它在某些领域(棋牌游戏)超越人类,那也是因为计算机系统天然在数据分析处理方面有极大的优势。
(2)其次需要解释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有所偏差。
人工智能不等于智慧生命,简单的人工智能系统定义为:

一种人工创造的机械,这种机械能够在既定的某种目标下,根据当前的环境作出最为正确的选择。[1]

从定义也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和智慧生命差距甚远,它没有自觉意识,这种定义也符合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之父——阿兰·麦席森·图灵,于1950年设计出用于检验机器是否具备智能的测试——图灵测试。这个测试,其内容是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则电脑通过测试。
PS:图灵测试的标准已经落后于当前的人工智能所能达到的目标。

1.2 我们能创造机械智慧生命吗?

前文的定义是从计算机领域出发的,有些人对人工智能的定义有所不同,比如百度百科这么定义: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以上定义显然将认为人工智能远远超出了智能系统系统的范畴,百度百科的定义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在创造一种基于机械的智慧生命。
智慧生命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我没有找到智慧生命的学术定义,本人以为,智慧生命需具备以下条件:
(1)能够对外界进行认知,并可对认知进行归纳、推演、以及创新;
(2)形成自我认识,对外部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3)智慧生命拥有的文明,并能将文明传递下去.

那么我们能创造机械智慧生命吗?
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本质上是对自我的认识,在人工智能领域存在很多尖锐的问题,其核心就是思维和意识的问题。
机器能否具有意识呢?
对此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立场观点大致分为四类:

  1. 意识无法通过物质过程来描述,科学再先进也无法制造意识。
  2. 意识是人类大脑产生的物质化过程,由于其极其复杂,科学无法理解以致不可能制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