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 Memcache 原理简介

不知不觉金秋十月都要过去了,上海的天气已经渐渐开始转凉,近来的工作稍微没有前一段时间紧张了,所以石头尽量争取多研究点技术,也多给自己的博客添 加一些文章吧。好了,废话少说,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 Memcache 的原理以及一些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一、memcached 简介

在很多场合,我们都会听到 memcached 这个名字,但很多同学只是听过,并没有用过或实际了解过,只知道它是一个很不错的东东。这里简单介绍一下,memcached 是高效、快速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主要用于加速 WEB 动态应用程序。

二、memcached 安装

首先是下载 memcached 了,目前最新版本是 1.2.2,直接从官方网站 (http://www.danga.com/memcached/) 即可下载到 memcached-1.2.2.tar.gz。除此之外,memcached 用到了 libevent,我下载的是 libevent-1.3e (目前最新的版本)。

接下来是分别将 libevent-1.3e.tar.gz 和 memcached-1.2.2.tar.gz 解开包、编译、安装:

# tar -zxvf libevent-1.3e.tar.gz
# cd libevent-1.3e
# ./configure --prefix=/usr
# make
# make install clean
# cd ..
# tar -zxvf memcached-1.2.2.tar.gz
# cd memcached-1.2.2
# ./configure --prefix=/usr
# make
# make install clean

安装完成之后,memcached 应该在 /usr/bin/memcached。石头提醒一下大家,这里安装的是 /usr 目录下,所以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若 libevent 不是安装在默认位置必须在 /usr/lib 下建立一个软连接,否则 memcached 会无法运行,比如:

# ln -s /usr/local/lib/libevent-1.3e.so.1 /usr/lib
# ln -s /usr/local/lib/libevent.so /usr/lib

三、运行 memcached 守护程序

运行 memcached 守护程序很简单,只需一个命令行即可,不需要修改任何配置文件(也没有配置文件给你修改 ):

/usr/bin/memcached -d -m 128 -l 192.168.10.1 -p 10101 -u httpd
参数解释:

-d 以守护程序(daemon)方式运行 memcached;
-m 设置 memcached 可以使用的内存大小,单位为 M;
-l 设置监听的 IP 地址,如果是本机的话,通常可以不设置此参数;
-p 设置监听的端口,默认为 11211,所以也可以不设置此参数;
-u 指定用户,如果当前为 root 的话,需要使用此参数指定用户。

当然,还有其它参数可以用,man memcached 一下就可以看到了。

四、memcached 的工作原理

首先 memcached 是以守护程序方式运行于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中,随时接受客户端的连接操作,客户端可以由各种语言编写,目前已知的客户端 API 包括 Perl/PHP/Python/Ruby/Java/C#/C 等等。客户端在与 memcached 服务建立连接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存取对象了,每个被存取的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key,存取操作均通过这个 key 进行,保存到 memcached 中的对象实际上是放置内存中的,并不是保存在 cache 文件中的,这也是为什么 memcached 能够如此高效快速的原因。注意,这些对象并不是持久的,服务停止之后,里边的数据就会丢失。

与许多 cache 工具类似,Memcached 的原理并不复杂。它采用了C/S的模式,在 server 端启动服务进程,在启动时可以指定监听的 ip,自己的端口号,所使用的内存大小等几个关键参数。一旦启动,服务就一直处于可用状态。Memcached 的目前版本是通过C实现,采用了单进程,单线程,异步I/O,基于事件 (event_based) 的服务方式.使用 libevent 作为事件通知实现。多个 Server 可以协同工作,但这些 Server 之间是没有任何通讯联系的,每个 Server 只是对自己的数据进行管理。Client 端通过指定 Server 端的 ip 地址(通过域名应该也可以)。需要缓存的对象或数据是以 key->value 对的形式保存在Server端。key 的值通过 hash 进行转换,根据 hash 值把 value 传递到对应的具体的某个 Server 上。当需要获取对象数据时,也根据 key 进行。首先对 key 进行 hash,通过获得的值可以确定它被保存在了哪台 Server 上,然后再向该 Server 发出请求。Client 端只需要知道保存 hash(key) 的值在哪台服务器上就可以了。

其实说到底,memcache 的工作就是在专门的机器的内存里维护一张巨大的 hash 表,来存储经常被读写的一些数组与文件,从而极大的提高网站的运行效率(当然花钱就是必不可免的事了,听说 MySpace 的每台 Cache 服务器都配备了至少 64G 的内存)。但是也要注意 memcache 不是万能的,毕竟网络方面的不稳定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如果不是很大的应用,我建议大家使用一些本地的轻量级的 Cache 库,比如 PHP 的 Cache_Lite 或者 Java 的 FileCache 等,最后希望大家读完这篇能有所收获 :)

 

最后附上 Memcache 的使用协议(命令)

http://code.sixapart.com/svn/memcached/trunk/server/doc/protocol.txt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